第五次北伐时,司马懿使用龟缩战术抵御诸葛亮,为何却遭人嘲笑?

同剪西窗烛


从历史上看,司马懿的政策是完全正常,也是绝对正确的。

蜀汉军队是山地轻步兵为主,在秦岭地区利于机动,而因后勤保障困难,所以蜀汉需要快速决战,才能发挥优势。

对于曹魏来说,军队重装,马匹多,利于平原决战,在秦岭山区与蜀汉决战是不利的,所以司马懿最正确的办法是,不与诸葛亮决战,拖到蜀汉军队无粮后再行进攻,不仅可以减少本方伤亡,不战逼退蜀军,还能最大限度消耗蜀汉本就差距甚远的国力。

战争讲究的是结果,司马懿真正与诸葛亮进行提前决战,才会被耻笑。


四川達州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很多人都笑司马懿胆子太小。不敢与诸葛亮对战,其实很多人都被表象所迷惑了,不知道看事情的本质,个人以为,司马懿使用龟缩战术是绝对正确的,具体原因有三。

第一,诸葛亮,司马懿,两人棋逢对手,不存在谁怕谁的问题,二者可以说是英雄惜英雄,只是三国时代各为其主,不得已而为之。

第二,司马懿知道自己粮草充裕,但是蜀军粮草是个大问题,需要速战速决,只要自己坚壁清野,蜀军自然不战而退,在战略上是绝对正确的。

第三,如果司马懿跟诸葛亮打起来,在空城计的时候完全可以把诸葛亮拿下,但是如果诸葛亮被杀,全三国时代再也没有可以与司马懿抗衡的人了,卸磨杀驴的技俩司马懿肯定清楚,所以为了活的更长一点,他也不会杀掉诸葛亮。

在看一些事情的时候要全方面的去看,这样才不会有失偏颇,更不会被表象所迷惑。


过客听风007


司马懿一辈子就不会入君子法眼,只会得到小人推崇,在正面战场面对最弱的蜀国从不敢出来应战,说是战略,那和诸葛亮交手几次,从没占一点便宜,与其说是战略强,还不如说天生就打不过诸葛亮,再看其人品,阴柔奸诈,舞权弄横,其后人杀君篡位,这也难怪,主子也是那人品。

诸葛亮,在曹操,孙权势大,刘备居无定所的情况下,和庞统、法证一起,硬生生的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以最弱之力,打得曹魏正权龟缩不出,虽北伐不成功,但却以最弱之力以最强之势守住了蜀汉政权,诸葛亮一生是正值清廉的一生,是呕心沥血战斗的一生,是对国家忠心不二的一生,其人博学多才,精通音律,发明创造,懂天文地理,像这样的人他不该受到世人的崇拜和敬仰吗?他被封神是中华民族之幸。

有人说司马懿成功了,在当时来看他是成功了,可到今天事实就是,他的成功不及诸葛亮万分之一,诸葛亮得到了万人万世敬仰,而司马懿好像嗤之以鼻的人更多吧。


amoss阿正


呵呵,很多人都以为自己赛过诸葛之亮,胜过关云之长。但殊不知对于天生缺少马匹机动的汉族来说,司马的战略才是最适合的,但是一个个笨蛋偏要做诸葛。可以这么说吧,从一个角度来说,诸葛吹遗祸中华千年。


利剑穿云


实用!看来司马懿的战术是小日本的鼻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