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被骗到某传销公司,她说公司是正规直销,还让我吃产品,怎么办?

爱睡觉的喵大人


你给他算一笔账她就懂了,三生的模式,投资1700-39800,以前是1300-36000,至于为啥升价,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上面的人钱不够分了。其次,投资这么多钱,如果不拉人回来,你不可能回本。哪怕有静态收入,都是永远不能回本的。有人跟你说他团队多么厉害,你投资什么都不做,老师帮你拉人,你觉得可能吗?老师最多也就只能帮你一边,另外一边呢?你不拉人,根本赚不回本。有人跟你说,会有很多产品呀。可以上食监局看看,很多产品,在上面都没有备案。还死贵。只要是贵的东西,肯定就有更好更便宜的替代品出来,这就是竞争。


晋熙181679410


其实你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解救你妈妈。这无乐厚非的,其实直销在中国并不是完全合法的存在。我们看到的权健也好,康宝来,康婷,罗麦。从某种角度上讲他们的生产基地是合法的,注册公司是合法的。但是大家注意到一个问题没有花。他们的经营方式是违法的,他们在夸大产品的效果,他们在异地没有合法的营业执照的大力销售产品,他们总向亲朋好友下手,大多都很穷。他们从来都不是给你介绍产品正确功效,而是告诉你这个模式里咋么最快速度的赚钱。

其实你要解救你妈妈这一类妇女,首先你要关心她,了解他们的套路。其实大多直销都是纸老虎,经不住推敲和调查的。我们政府有援助的反传销人市,可以请来帮忙。

第三,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尽量少给这种直销人士接触,有病应该上医院,体质不好找中医,绝不是盲目的相信那些直销人。

第四,直销的门槛太低,只要你有钱就成,文品没要求,素质没要求,知识没要求。只要你购买就是主管,老板,看起来就像耍猴了一样。

第五,我表哥就是做直销的,天天那个吹,其实狗屁不通'。为了吧他劝回来亲戚朋友都不愿借给他一毛钱,去年没钱了自动退出发财的梦想舞台。

第六,老人上当是不能正确的看待健康问题,要树立他有病上医院的正确意识,而不是听流氓在讲课。


李易208055570


最近直销行业正在风口浪尖上,因为权健和某极的曝光,这次对此行业的打击应该是要比较彻底的。现代的直销公司经过引进、发展,已经面目全非。

你大妈已经不是原来的大妈了。问题是,原来的大妈是什么样?现在的大妈又是什么样?中间又经历了什么?

安利、权健、某极到底是不是披着直销“画皮”的传销组织?

【全文共3074个字,19张图片,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2018年,是自2005年直销合法以来,直销行业在中国盛行的第14个年头。对于这个正值青春,如泉涌般冒出来并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产业,命运似乎并不想让它好过。

2018年12月25日,某公司的一篇《百亿保健帝国权健,和它阴影下的中国家庭》,给直销行业投下一枚原子弹。

该文一时火爆网络,权健多个门店被调查,国内十多个直销企业被约谈。

该行业上至企业高管,下至新发展的"小伙伴",个个噤若寒蝉、如履薄冰。

当世人以为这就是打击直销的尾声时,某媒体的一篇《三岁的"心肌损害"女孩和中国最大的直销公司》正式向直销行业投下第二枚原子弹。

药品抑或保健品,这两种产品在人们的认知里,从来不是健康和生命的"杀手"。但接二连三的丑闻里,人命和健康的丧失总和这两个词挂钩。

一切的种种,究竟是我们的认知出了问题,还是产品、模式存在问题?

保健品变“万金油”,是产品“真材实料”还是群众无知好骗?

  • 是产品的问题?

1月28日傍晚,某极公司发文称,此前事件中所涉及的8款产品,经权威机构检测后,结果均为合格。

本来经过国家审核的企业,其产品也该是合格有效的。从网络评价来看,用过某些产品的人,除了觉得价格偏贵以外并没有其他差评。

甚至有些产品要比市面上多数品牌更为好用一些,并且都经过科学验证。

比如某牌的钙片为有机钙,吸收相对好一些,适用于胃酸缺乏的婴幼儿以及消化道疾病患者,因此比大多为无机钙的钙片要好。

身为明星企业的主打产品,众目睽睽之下,检测结果自然不可能造假。将其一棍子打死,实在是有些冤枉。

而产品没有问题,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 是宣传的问题!

某直销企业说他们的锅很厉害,密封性很好,盖上锅盖可以把锅提起来。

可没有给锅盖打孔的锅,超市根本不敢卖,因为会有严重安全隐患。

稀释过后的某牌洗洁精可以将油污洗的干干净净,他们以此吹嘘。

可任何普通洗洁精经稀释后都可以将油污洗净。

类似于这种滥用科学知识欺骗消费者的产品试验还有很多,没有专业知识很难分辨。

而这些只是"盛宴"的前菜,与下面的"主菜"相比不值一提。

某公司的文章中,是一个内蒙古女孩因父亲听信权健疗法,中断孩子的医院治疗,使用权健的抗癌产品,不幸离世的故事。

某媒体的文章中,是西安小女孩的母亲听信"发小"的话,原本只是简单的治疗小孩的口臭,服用8万多的产品后被诊断出多种病症的故事。

  • “过度”的宣传手段

从文中可窥得他们的宣传手段——"西药有害,不用吃药,吃某产品即可治白血病、治不孕、治癌症……"

不知道秦始皇泉下有知,会不会心动的砸穿棺材板?

没吃保健品,病好了——吃了保健品好得更快;

吃了保健品,病好了——全是保健品的功劳;

吃了保健品,病没好——量少了要加大用量;

吃了保健品,严重了——这是病理反应或者排毒反应,要继续坚持吃;

吃了保健品,人挂了——这只是给你个机会博一回,晚期吃了没好也是正常。

他们说:我们不是白衣天使,却胜似天使,因为我们让更多人远离病痛和苦难,中华医学的史册上将有我们浓重的一笔

这到底是对逝者的讽刺,还是对医生的挑衅?

而为何这些企业有了比市面上要好的产品,还要进行这样的虚假、夸大宣传,

遭人唾骂?

靠实力说话,不好吗?

直销卖货变传销拉人,是群众“舆论绑架”还是逐利“忘了初心”?

当很久没见的朋友拉着你热络的聊天时,你以为是你们缘分未尽;

当她开始说她的梦想和她的事业时,你以为是对你的信任和依赖;

当她吹嘘一些产品问你要不要试试时,你将信将疑却不好意思拒绝;

当她说你工资太少,拉你入伙一起奔小康时,你质疑她是在传销。她却回应你,该企业有直销牌照,是国家认可的。

传销?直销?为何傻傻分不清?

想要了解它们的区别,一定要从它们的祖先说起。

一声"叮咚,雅芳来了!"带我们穿越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的雅芳公司聘用女性销售员,向其所在社区推销香水——单层次直销诞生了。

二战后,在推销过程中,两位推销员发现了另一个商机——

多层次直销。俩人一拍即合,辞职创立了日后的直销企业巨头——安利公司。

随着安利等公司的成功,模仿多层次直销制度的非法欺诈公司也纷至沓来。

1964年,假日魔术公司成立,以拉人头、强行塞货等方式取得迅速发展,被形象地称为"老鼠会"

——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非法传销公司。

不难看出,原本直销这种销售手段只是为了更好地推销产品,主要的收入来源也是将产品卖给终端消费者,其重心一定是在产品。并且这种模式拉低了就业门槛,让很多人都可以有机会加入其中、得到工作。

就好像武士手中的刀,用好了就是英雄,用不好就是刽子手。

某些利益熏心的企业并不满足产品带来的"微小"利润,他们用没有实质价值的产品套上直销的营销模式,扭曲了直销市场。

发展到现在,在合法的直销企业中,产品虽然有价值,但收入的主要来源却是卖产品给自己的代理、并且让代理不断发展代理的下线。

为了发展下线,他们昧着良心开始坑蒙拐骗。

这个配方熟悉吗?抛开所谓的合法直销牌照,它就是传销。

他们坑你害你,却又像皇族亲戚一样被保护。一面拿着国家的免死金牌招摇过市,一面又丑闻不断。

在这种谈销色变的环境下,合法直销该何去何从?

直销企业变“骗子窝点”,是一举根除还是有序整改?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正规直销体系里,我们买到产品就是实惠、物有所值。

在入行门槛低的直销体系里,很多人通过卖产品,就是拥有了可以翻身的机会,人生不再无望。

对企业来说,这种直观展示产品,售卖产品的模式也带给他们巨大的销售额和利润。

可是这个模式带来的好处,始终是围绕"产品"二字的。如果庞大的直销体系无法取缔,只能进行改革

对企业来说,直销牌照不是免死招牌!

为了竞争而夸大产品作用,编造产品成分,打擦边球拉人头,最终会成为企业招牌的一个个污点,成为企业前行道路上跨不过去的一座座高山。

痛定思痛、找回初心、大力整改,刻不容缓!

市场如此混乱,还有一个根本原因——法律不够完善,监管不够到位。

直销企业即使面临诉讼,也能安然逃脱。

无法被追责的一个大根源,就是销售方跟直销企业只有销售关系而无直接雇佣关系,其销售的商品也有完整的手续、资质,直销企业可以推得干干净净

这是由于法律上,不管是销售模式还是合同文件,对直销和传销的定义已经滞后于实际情况,导致违法行为无法被定性、处置。

只有规定直销员和公司签署正规合同,其言行与公司直接挂钩,才能使其模式透明。

只有在审批之后,严格监管

,才能规范企业行为。

只有在法律上明确定义,严肃执行,才能杜绝变相传销和非法传销。

与时俱进、改革制度、出台方案,刻不容缓!

除了这些,社区对于老百姓的健康知识普及和人文关怀

也至关重要。

因为他们渴望长寿,所以会相信销售人员,花大价钱买一些低成本的保健品。

因为他们渴望健康,所以会听信销售人员,在绝症最需要现代医疗的情况下,反而放弃最有希望的医院,坠入某些无良保健品的深渊。

因为他们渴望关怀,所以面对销售人员近似儿女的照料,明知这是骗局,却也乐意受骗

某些销售人员利用各种漏洞,趁虚而入,把老人忽悠的团团转,不仅掏空了老人,连家属也不放过。

如果我们能让老人知道,保健品就像食品一样,也许能强身,但绝不能治病。明确保健品和药品的区别,就有可能减少欺骗惨剧的发生。

如果子女能在繁忙的工作中多陪陪老人,聊聊老人的日常,关心老人的身体,就有可能打破销售人员的感情王牌。

直销抑或传销,真保健品还是假万金油,都不过是一场感性的狂欢。无论你是出自于哪种心态,只要你露出了自己的弱点,别人就可以做一番文章。

把话说透、把理讲明、把心用到,刻不容缓!

在这种情况下,理性直销才是未来直销公司的出路。

企业的理性宣传,执法机构的理性监管,老百姓的理性消费。这是一个理性的闭环,是杀死放射性非法传销的有力武器。

"天下苦保健品乱象久矣。我们希望这次人们对权健的关注,能成为保健品乱象治理的一个契机"

而我们的愿景是,希望通过这次人们对直销企业的关注,能成为直销传销乱象治理的一个契机。让老百姓的钱花的明明白白,让作恶的人无处遁形,让被坑的人有法可依。

让我们一起期待改革,期待新的篇章。


小熙带你看世界


只有粮食蔬菜瓜果是人类通用吃的东西,产品就不能随便吃了,直销公司说了当你分享了这个产品保健品好的时侯也要分享给你的亲戚朋友,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你吃了好了,不一定你的亲戚朋友吃上都好,首先体质不一样,吸收功能也不一样,他的身体是不是适应,胃肝功能是不是很好,还有各种慢性病人是不是适合?

盲目的吃保健品不科学。同样是感冒但是感冒开的药房也不同,我见过一个有肾脏炎的老人感冒了,医生按照感冒开药房输液结果老人越来越严重了,开始自己还能吃饭,输了三天后老人躺着坐不起来了,我问老人的儿子,以前有没有什么病。儿子说有慢性肾脏炎,后来我问医生肾脏炎发烧不?医生说发烧啊!后来就按照肾脏炎开药房输液老人好了。

我们不能一概儿论吃了宝健品就好,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雪豹30585


其实,所谓的保健更多的情况下都是我们自己的头脑里面的想当然罢了。饮食有节不挑食不偏食适度的运动加上充足的睡眠对于我们的健康来说,足矣!为什么现在打着保健旗号的骗子公司遍地开花?这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主观方面,人们的生活好了,想提高生活质量,活得更健康更有质量。这方面的需求市场体量那是相当的大!商机无限。其次,现在太多人想着一夜暴富,想着走捷径,所谓“马不吃夜草不肥,人不发横财不富”。至于是否道德是否违法?管不了那么多喽!这两点方面一结合,便有了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保健品骗子公司。对于健康,我们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不偏不倚,不要走极端即可。


萧萧班马鸣994


首先我要说:任何产品都不可以随便乱吃。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同一种产品,对他有用,但对你未必有用,甚至还有可能出现反作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产品适合所有人,更没有包治百病。人的体质分为九种,一种平和,八种偏颇。有人怕冷,有人怕热,有人肥胖,有人消瘦。所用的产品一定是不一样的。比如:咳分热咳和寒咳,便秘也分虚症实症,怎么可以用同一种产品呢?再比如:蛋白粉好不好?当然很好,但有很多人吃出了肾结石。因为有些人根本不缺蛋白,岂不越吃越坏?所以,在没有弄清楚自己体质的情况下,最好不要盲目进补。如果说只为了挣钱的话,最好还是放弃吧,那与害人无异!


健康大家庭


先搞清楚人家是传销还是直销,这两销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直销许可证,销售形式上差不多体系架构差不多(太专业的也没必要去研究),有证没证也是合不合法的区别;直销产品一般正规没什么危害,只是销售人员过于狂热把它搞得“包防百病包治百病”劝阻为主…产品没有万能的,模式的操作可行性也不是这么容易的,团队内部定存在大量直销难民……最好能让他离开那种环境一段时间……传销就简单了,产品连最基本的安全性都没保障,摸清楚集会地方,团队人员,活动规律;派出所,工商所,打传办轮流上……


三十年后叫我老陈


所谓传销是指以某种利益期许为手段,无限发展下线会员的活动(包括非法集资)。传销分非法传销与合法传销两种,非法传销有两个特点:一是没有以传销经营模式直接注册(组织者往往以某个合法注册的公司或产品为掩护,混淆传销模式与公司或产品的注册界线);二是以自己或亲属朋友为经营销售对象,在一段时间内总体上只有消费,没有直接收益,或收不抵支。而合法传销,如保险营销是通过营销模式直接注册,有明显而即时收益。


後龍先生


一旦被传销洗脑,洗回来很难啊。我岳父的兄弟姐妹好几个做传销,为了这个,我们在家庭群里争的面红耳赤。过年过节都不敢给岳父钱,给他就会投进去。他们有的是退休的,有的是打工的,日子过的都很紧吧,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投传销却很大方。最后我说不要管了,长辈看我像仇人一样。就算有一天,这个组织被抓了,钱没有了,他们也不会回来感谢我,后悔当初不听我的。果不其然,半年后,钱没了。没一个人来感谢我。又加入到别的平台了。


巴菲特的微笑


我爸妈也是被无限极洗脑,爸爸逢人就说他吃了无限极产品就是好,不得病,最少活到九十岁~~~还说无限极能治好癌症等等等等的傻话,还嫌弃我不买无限极产品,说做这个几年后,轻轻松松月入几万,疯了真是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