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江西巡抚,为何明孝宗又设南赣巡抚原因揭秘?

哲爱艳


明朝时期设有江西巡抚,管理江西一省的军政事务,赣南地区当然也在其中了。明孝宗弘治八年(1495年),设置了南赣巡抚(全称:

巡抚南赣汀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嘉靖时期(1566年)将南赣这一省级区域划定管理区域,包括现在的广东韶关、南雄,江西的赣州、南安,湖广的郴州,福建的汀州,等于现在闽粤赣湘四省交接地区。

明孝宗为什么设置南赣这一省级行政单位?

一、明朝南赣地区的地理位置。南赣所管辖的范围是福建、广东、江西、湖南四省的交接地区,崇山峻岭,属于五岭地区。明朝初年,这一地区地广人稀,瘴气弥漫。(南赣地区图)

二、南赣地区从明朝初年到明朝中期的变化。南赣地区地处崇山峻岭之间,普通百姓一般很少在这里生活聚集。但是到了明朝中期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明朝中期后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很多老百姓丧失了土地,依靠租地生活,不管丰收还是歉收,地主照常收取地租。这导致老百姓依靠高利贷或者迁徙他地生活,遇到歉收的年份时,老百姓成为流民,有时上万人一起拖家带口迁徙。(明孝宗朱佑樘像)

南赣地区土地较多,人口较少,四省的流民逐步迁徙到南赣地区生活,改变了明朝初年地广人稀的情况。为了躲避徭役,聚集在此地,成为开发南赣地区的主力。

这些迁徙到此地的流民白天下山种地,晚上则上山为盗贼,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加上早期已经住在南赣的少数民族土著,地方治安环境相当混乱,政府在这一区域疲于应付,但是收效甚微。

三、设立南赣巡抚。老百姓逃避赋税,使得税收大减;聚集于此地的流民成为当地盗贼,时不时发生动乱。明朝政府为了剿灭南赣地区的流民作乱,请了广西狼兵作战,四省边界的流民遥相呼应,互相援助,也没有剿灭盗贼。

为了明朝的统治,明孝宗专门设置了南赣巡抚这一职务,负责剿灭当地盗贼,控制流民,恢复地方秩序,改变地方盗贼风气。

王阳明、南赣以及裁撤。

明朝自从设立南赣以来,一直安排巡抚大员坐镇,稳定地方。比较出名的应该是王阳明任职南赣巡抚时期,他剿抚并用,打击作恶的首犯。(王阳明雕像)

在平复盗贼的地区设置了新的县级单位,比如崇义县,一直沿用到现在。并创立了“十家牌法”,效仿的是过去的“保甲法”,实行连坐,迫使民、盗分离。

王阳明为了约束南赣地区的民众,搞了一套“相约制度”,约束民众的行为。设置“约”以及“约长”等职务,定期聚会,共同处理地方问题。并且建立社学、书院教化当地百姓,推动了南赣地区的发展。

王阳明的这一套做法为后来者做出了模板,南赣地区的形势逐步改变,安定下来。

清朝初期仍然沿用南赣行政区划,康熙四年(1664年),清政府裁撤南赣巡抚,这一行政划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康熙读书像)

这一地区由于地理环境问题,比较偏远,距离省级政治经济中心远,很多地区发展比较滞后。


穿越再现彼岸


一针见血的说:流民问题


明朝流民问题


熟悉明史的人都知道流民是困扰明王朝的一大病灶,闯王李自成就是这一势力的集中爆发。南方流民问题集中在南赣地区地处崇山峻岭之间,除此之外,还有一处也为流民问题的一大集中地,那就是荆襄地区(鄂西北)。邓云特《中国移民史》中详细分析了明清之际的流民问题,南赣巡抚辖区包括今赣南、闽西和粤东,地处东南丘陵,治理不易,便于藏匿人口。到了满清,能把江南(苏皖)、湖广(湘鄂)、福建(闽台)都一分为二,到了民国把内蒙一分为三(热察绥),甘肃一分为三(甘青宁),四川一分为二(四川、西康),党国把四川一分为二(川渝),广东一分为二(粤琼)。都没把南赣、郧阳、淮海这样的几省边区合并设省。可见这一地区的特殊性。

南赣巡抚存在的时间长达一百七十多年。明孝宗弘治八年(1495年),朝廷设南赣巡抚,全称是“巡抚南赣汀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这个“巡抚”,是作动词讲的。朝廷设这个职务的目的,是因为南赣(江西南部)实在是太乱了。

首任南赣巡抚是金泽,奉命南下“讨贼”。南赣巡抚还没有驻地,驻在南昌肯定不合适,金泽上疏奏请朝廷,允许把赣州当成南赣巡抚衙门驻地。理由有两条:一是就近便于“讨贼”,二是赣州城没有什么衙门。

因为“讨贼”顺利,到了弘治十八年(1505年),朝廷撤销南赣巡抚。这本就是临时性的派驻机构,大家都觉得撤掉很正常。可是明孝宗驾崩后,明武宗正德帝即位,成天和那帮狐朋狗友胡闹,朝廷渐乱,南赣的“盗贼”又多了起来。没办法,正德六年(1511年)正德帝又重新设立南赣巡抚。

南赣巡抚,相当于赣、湘、粤、闽四省“剿贼”总指挥,权力非常大。不过,朝廷也防着南赣巡抚势力坐大,尾大不掉。南赣巡抚可以统管以上各府的军事权,但对于各府的民政,朝廷规定南赣巡抚无权干涉。即使是南赣巡抚所驻的赣州知府,他都有权对南赣巡抚干涉本府民政的行为说不。以上各府的民政,还是要听各自巡抚的。

明亡清兴。由于南方局势的动荡,清廷并没有裁撤南赣巡抚。赣州府和南安府,依然有江西巡抚和南赣巡抚两个顶头上司。当然,民政上还是以江西巡抚的意见为主,有什么事,江西巡抚拿主意,只不过事先和南赣巡抚通通气。南赣巡抚主管军事,和明朝没什么差异。

顺治后期,南赣巡抚又成了无事可做的闲差。辖内各府的钱粮、盐课、刑名都归原属各省巡抚管辖,南赣巡抚存在的意义已不大。康熙三年(1664年),清廷裁撤了南赣巡抚,所属各府各归原属各省。


保卫龙兴之地


我们都知道元朝皇帝朱元璋的皇帝之旅起点在哪,人一发达就会想到衣锦还乡,皇帝也不例外。如果自己老家的相亲门过不好,自己皇帝当的再过瘾,也会觉得有人戳自己脊梁骨。更何况一个皇帝的老家还是一个穷乡僻壤,又容易被土匪劫掠。于是就加强了对安徽省附近各省县的治安管理,必要的情况下还会采取特殊情况特殊对待的治理方式。南赣巡抚的设置,就是为了保卫龙兴之地的安宁,缉拿盗贼而设立的。从历史上可以看,这一地区动乱不安,南赣巡抚则有事可做,一旦社会环境安宁,南赣巡抚便是一个闲职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