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雍正为何偏偏等到老八发动八王议政以后才收拾他呢?

《雍正王朝》雍正为何偏偏等到老八发动八王议政以后才收拾他呢?

雍正王朝电视剧自1999年上映,至今20年,能成为一代人心中的经典之作,主要在于它贴近现实,生动的刻画出了那个时代的宫廷政治。虽然电视剧只是电视剧,并不能代表正史,所以宋安之喜欢以正史来对比,借此分析雍正王朝电视剧中所表达寓意背后的人性。

众所周知,雍正王朝电视剧的主题是“改革”,那么围绕着改革肯定会衍生出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情,那么雍正王朝电视剧是如何进行的艺术加工呢,我们可以从雍正王朝中最大的反派老八身上看出一二。

在正史上,老八在九子夺嫡时是老四最大的对手,他的八爷党不只是拥有三位阿哥支持,还有诸多朝廷大臣的支持。因此雍正继位后对其忌惮无比,却不得不通过命其总理事务和进封其为和硕廉亲王等来稳住他,当然雍正如此做是为了拉拢人心,并非太过忌惮于老八的实力,所以等到雍正三年,老八便被雍正轻轻松松的摆平,到了雍正四年老八被圈禁,然后不明不白的“病重”而亡。

可见历史上老八是雍正四年就被雍正彻底摆平了,身为失败者甚至付出了自己的性命。

《雍正王朝》雍正为何偏偏等到老八发动八王议政以后才收拾他呢?

到了雍正王朝中老八身为最大的反派男一号,摇身一变成为阻碍雍正新政的最大对手,并且与雍正的交锋持续到了雍正十三年,也就是雍正在位的最后一年,同时老八的八王议政,更是使本就病入膏肓的老十三更是雪上加霜,因此而病逝。

那么电视剧为什么要这样设定呢,因为电视剧的主题是“改革”,那么按照电视剧的套路,自然要有一个强大的反派,然后再突出男主角雍正的更强大,还有为了新政的呕心沥血。其次就是为了突出雍正的孝道。

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宋安之分两步来为大家分析。

首先说说老八的实力到底有多强。

如果说雍正王朝中神机妙算,助雍正登上帝位的邬先生是全能bug的话。那么侠王老十三便是军方bug,在军方旧部遍天下,拥有深厚的影响力。那么老八便是政治上的bug,拥有势力庞大的八爷党支持。

《雍正王朝》雍正为何偏偏等到老八发动八王议政以后才收拾他呢?

我们大概捋捋老八的成长之路,首先老八在开局时,就是跟太子夺嫡的热门人选,当时老八靠着独特的人格魅力,使兄弟中老九、老十、老十四追随他。还有通过掌管户部的机会,大肆外借国库银两,来拉拢大臣,贤王之名,可谓是声名远播,所以还稳压太子一头。彼时老四还是默默无名的四贝勒,通过黄河发大水,需要赈灾之际,借机抄了老八的后方,查出户部存银不足五十万两,捅出来压了老八一头,然后再想出对策,并且下江南赈灾,才开始崭露头角,得到康熙的赏识,真正的参与到九子夺嫡之中。

在新立太子之际,老八的八爷党彻底暴露出实力,首先举荐老八的官员,以上书房首席大臣佟国维为首,差不多大部分官员支持,甚至粘杆处的李三儿公子都举荐老八,搞的康熙头大,甚至惊讶的说道“乖乖万众一心啊。”

经过新立太子事件,老八被打压风波以后,面对康熙的亲自出手,八爷党并没有分崩离析,反而是依旧拥有很大实力。像军方就被八爷党渗透不少,比如说老十四担任大将军王以后,身边的鄂伦岱和雅布齐两位将军,就是老八的人,负责监视老十四。不是老十四用一封假信离间了他们,恐怕老十四会被一直架空兵权。到了康熙驾崩前夕,老八更是掌控了丰台大营的兵权,不是老十三被老四放出来,力挽狂澜的杀死丰台提督成文运,恐怕老四能不能继位还真的悬。

通过这些剧情可以分析出,老八在军政两界拥有巨大的影响力,都足以改变局势。

《雍正王朝》雍正为何偏偏等到老八发动八王议政以后才收拾他呢?

正因为老八拥有如此实力,所以雍正继位以后,为了拉拢他,封其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总理王大臣。这时期老八实力依旧很大,通过老八、老九、老十一次私下饭局可以看出,雍正登基以后身为天子,任命田文镜为河南巡抚还有李卫为江苏巡抚,也是通过与老八交换而来的,同时任命了老八阵营的五个人分别为江苏布政使和广西按察使等要职,

也就是说任命两个省级巡抚,还是通过任命老八这边五个副省级官员换来的。

雍正施行新政以后,老八更是冷眼旁观,一直在背后煽动其他势力反对雍正。比如说洛敏案和科场舞弊案,想力保诺敏,从而使雍正失去威信。后来发现雍正难对付,就一直看着诸如清流还有读书人等势力反对雍正,趁机扩大负面影响。

老八还有另外阴冷的一面,那便是一方面拉拢官员拉拢士绅阶层,以得官心者得天下;坐看反对新政的势力与雍正绞杀。一方面他以伯伦楼的八旗子弟为中心,控制舆论,造谣雍正篡位各种故事。

老八授意老九,而老九通过旗人中的“那大爷”,一直扩散着谣言。比如说年羹尧被赐死以后,旗人的蛐蛐都叫大将军,讽刺雍正。那大爷又散布雍正篡位的谣言。还有雍正下令旗人耕地,老九又想出损招通过那大爷教给旗人来反对。

最后老八见雍正得罪光了天下的读书人,舆论上雍正篡位谣言已经是扩散开来。认为时机成熟了,便在雍正十三年搞八王议政,妄图架空雍正。

《雍正王朝》雍正为何偏偏等到老八发动八王议政以后才收拾他呢?

从这些剧情来看,老八身为最大的反派人物,与雍正的斗争一直延续到雍正十三年,也就是雍正生命的最后一年,可谓是实力强大。这样是为了突出雍正为了改革这个目标,是一生之中都在奋斗着,都在与老八等反对势力征战着,衬托出雍正为了新政的呕心沥血。还可以凸显出老八实力强大,但雍正更胜一筹的强大。

还有就是凸显出雍正的孝道。

在雍正王朝电视剧中,康熙临终前跟雍正佛珠时曾嘱咐道:善待你的兄弟,善待你的臣民,不是万不得已,不要伤害他们。康熙临终之前,想必对于九子夺嫡很是无奈,因此不希望自己死后,几位儿子再争个你死我活,所以如此嘱咐到雍正。

到了八王议政时,隆科多反水,支持老八他们。雍正召隆科多以后,隆科多说过这么一段话:皇上,奴才只有一颗事主之心。想当初天命六年,太祖武皇帝曾率诸王对天共同焚香祈祷,说上下神祗,吾子孙辈者若有不善者,天可灭之,勿加以刑伤,以开杀戮之端。今儿个四位旗主王爷,奉旨前来共商旗务,说的对,皇上可纳之,说的不对,皇上可开导之,千万不可以做出有违太祖圣训的事来。历史上努尔哈赤因为赐死儿子杀了弟弟,所以的确留下过“嗣君不可杀兄弟”的交代,电视剧中隆科多以祖制反驳雍正也的确说得过去。当然毛病肯定有的,比如努尔哈赤的谥号在康熙继位后,又鳌拜将“武”字改为了“高”字,所以应该是太祖高皇帝。

《雍正王朝》雍正为何偏偏等到老八发动八王议政以后才收拾他呢?

八王议政失败以后,弘时丧心病狂的刺杀弘历,雍正因此痛下决心,赐死弘时。弘时在求情时说道八叔他们那样罪不可赦,皇阿玛不也没赐他们死吗?

雍正答道:朕不杀你八叔他们,是因为你皇爷爷临终前留了话,再苦再难,朕也不敢违了他老人家的意愿。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雍正孝顺。他不杀老八他们,不是因为太祖的圣训,毕竟他的新政本来就改变了祖宗的成法。所以他说留下老八他们,只是因为父亲康熙的嘱咐,不得不说这方面突出雍正的孝道,还是极为高明的。

再看看八王议政,可以视为雍正的引蛇出洞的计谋。之前宋安之具体分析过,就不再具体说了,大家可以看看剧情,派老八与旗主王爷联络时,老十三表示担忧,而雍正的回答是“让他去办,翻不了天。要是脓包迟早得挤了他。”说明雍正早有算计。还有四个旗主王爷中的睿亲王表现,与老八商议时,就他不积极,八王议政朝会也没有跟着瞎起哄,看着其他人闹,还诡异的微微一笑,并向雍正看去,雍正眼睛闭了一下算是打了招呼,又夸奖睿亲王,可见睿亲王就是卧底。图里琛身为粘杆处的负责人,竟然连老八他们在京城的小动作看不出来,还说御林军被隆科多的人换防了,分明就是跟着雍正共同忽悠老八他们。具体分析,有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翻翻我之前的分析或者私信我。

《雍正王朝》雍正为何偏偏等到老八发动八王议政以后才收拾他呢?

在八王议政中有个亮点,那就是如果说雍正是引蛇出洞,那么为何一直迟迟不收网呢。一是因为弘昼提醒,老十三临时离开重新掌握兵权去了,老十三的消失,不在雍正预料之中,所以有些投鼠忌器,一直追问老八他们。二是雍正故意一直示弱,就是想诱使老八说出大逆不道的话,比如说雍正问老八:胤禩!你是铁了心自绝于朕自绝于列祖列宗吗?老八回答的很绝:皇上,是不是自绝于列祖列宗,黄泉路上自有验证!

可见雍正一直有意无意的使老八说出大逆不道的话来,这样算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更是对得起康熙的嘱咐了,毕竟康熙说过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伤害他们,可是现在已经是万不得已了,所以雍正自问问心无愧了才要惩罚他们。由此可见,电视剧中突出雍正孝顺方面还真是煞费苦心。

历史上明明雍正四年就被彻底摆平的老八等人,到了电视剧中,经过一番艺术加工,其实背后寓意还是很深的,既凸显出雍正面对新政困难的不屈不挠,还突出了这位皇帝的孝心。

能历经二十年考验,能一直经久不衰,能被誉为经典之作。雍正王朝电视剧远远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不仅是贴近现实,背后对于人性的把握,也是恰到好处。这些人性分析,其实还真的适合今天的职场,大家觉得呢?

我是宋安之,主打历史文章和分析经典电视剧中隐藏的人生道理。故事在笔下,我们都在路上,茫茫人海中你我这么有缘分,正好让你看到我的文章,那么还请继续这种缘分,点个赞关注一下吧!

第198期宋安之独家雍正王朝分析到此为止!

《雍正王朝》雍正为何偏偏等到老八发动八王议政以后才收拾他呢?

下期再见!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觉得分析的还可以就点个关注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