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二本、三本大学生是否还存在学历上优势,是否还有含金量?

朱坡村陈哥


学历上优势和含金量都是相对的。

如果想从事一份中产类工作,即:工资至少达到中等水平,有上升渠道,有保障,工作环境好。那么,二本三本学历根本没有优势,这些工作多的是一本211.985毕业生去抢。

如果想自己创业,技术类创业,二本三本技术能力达不到,比如互联网类创业。普通创业或者做小生意,学历就不是很重要了,关键是做生意的眼光魄力和领导力。所以,在创业方面,二本三本学历也没有竞争力。

再来看含金量,我理解的学历含金量就是把学历转化为实际收入的能力。这点,一方面与高校层次有关,一方面与所学专业有关。可以参考清北、普通985/211、二本三本毕业生起薪。二本三本含金量并不高。

所以,读了二本三本的同学,应该认识到学历已经是短板,通过考研提升学历十分必要。


小江谈教育


现如今伴随着大学扩招的影响,每年毕业应届生数量的不断增长,使得大学生的社会位开始逐年下降,大学本科毕业生再也不是当初八九十年代的天之骄子,尤其是二本、三本甚至是普通一本院校的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实话实说,现如今二本、三本毕业的大学生在学历上的优势实际上是很微弱的,甚至几乎不具备所谓的优势和含金量。道理很简单,低端岗位看不起,高端岗位不需要,是二、三本大学生就业时面临的最大问题。

为此,我们在搜集相关数据和结合周围实际后,也整理了一些对于二本、三本毕业生来说较为友好的工作方向,但还是要提前打预防针,每条路都需要你付出足够多的努力,才能弥补上当年高考时犯的错误。

1.对于偏好稳定型就业的同学,我们建议你在大三下学期可以开始关注有关公务员考试(国考、省考)的相关信息,初期重点关注各岗位的报录比数据,有初步意向后开始准备申论和行测考试。就目前情况而言,公务员考试大部分岗位的学历限制仍然在本科及以上,每年国税、海关、海事、铁路部门都有着大量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岗位可以报考,公务员考试可以说是目前对待二本、三本以及一流高校毕业生最为公平的就业途径,凭分数说话,所有考生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2.对于无心在体制内发展的同学,想去企业工作的同学,我们建议你在大学期间关注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新业态;举个例子,一般而言地产行业相对而言招聘门槛起步很高,基本上会卡在一本以上(或者985,211院校的毕业生),但依附于地产产业链下游的物业行业、施工行业相对而言招聘门槛则会低很多;毕业初期将工作目标放在下游行业,在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年限后,再谋求向产业链上游企业或者所在行业的大型企业跳槽或晋升的机会,这样的职业发展路径是很常见的。

说了两条建议的路线,我们再来谈一些二本、三本毕业生需要避免的就业取向,分别是盲目追逐起薪和盲目考研。

1.盲目追逐起薪的同学很可能在毕业时会将营销岗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起点,因为各个行业的营销岗往往是起薪较高,并且人力需求量大的岗位。但实际上,很多毕业生本身的个性相对而言是不适合营销岗位的,只是单纯被薪资吸引,实际上营销岗的流动性是非常大的,并且存在着一些恶性竞争的现象,并且你的学历优势很难在这种岗位上得到凸显。所以,在选择这些岗位时,一定要对自己的性格有一个准确的评估,如果自身的性格特征与这些岗位的要求不相符,请果断避开这些岗位。

2.考研往往是很多二本、三本毕业生在大四会做出的选择,但实际上一个单纯的研究生学历能给你带来的提升是很少的,只有一二线城市的211以上高校的研究生才能给你今后的就业增加一定的筹码,并且还需要避开一些就业需求量低的专业。但当你选择选择考取985,211高校研究生时,你又不可避免地在复试环节会遭遇到学校歧视,只有你的初试分足够高才可能最终被心仪的985,211高校录取,不然你就成了所谓的考研炮灰。所以,二本、三本的同学如果决定考研,一定要趁早收集相关信息并且下足够的决心,否则,我们建议趁早放弃考研的打算,将精力放在大四秋招上。


每天一分钟,高校一点通~

我们致力于持续贡献高校、就业领域的优质回答,如果您认可我们的观点,不妨为我们的回复点个赞吧,感谢您的支持~


高校一点通


纵然双一流大学已经兴起,985和211高校也依然屹立不倒,但是掐指一算,中国每年的高中毕业生平均六七百万,但是能进入985和211高校的并不多,据最新统计结果,从中国平均数据分析,考入985高校的学生大约占全国考生总数的2%,考上211高校的考生大约占全国考生总数的5%,仅此而已,可见大部分的学生还是流入到了如云一样多的普通一本二本甚至三本高校,好像主力部队都在这些普通高校。

普通本科高校的学历肯定是没有什么优势的,含金量也一样没有可比性,我认为提出抛出这样的一个问题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二本和三本高校学历固然没有优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是要放弃不读。在高中基础薄弱的情况下,能有个本科学校读,就是一个平台,对于学生而言,已经相当于和重点大学的同学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且不论先后排名,至少大家都是本科层次学历。站在这样一个隐约相似的起跑线上,至少找工作时是相对公平的。比如公务员招聘,并不限制是否重点大学毕业,而是要求本科毕业。比如考研究生,也不会对你的专业进行学校排名,而是看你的真才实学。

二本和三本学校的学生只要肯努力,在本科阶段,一样可以超越重点大学毕业生。这一点非常好理解,就好比我们的人生其实是处在各个不同的阶段,读小学时,你在重点,他在一般,可是他人通过努力,在中学阶段进入重点,而你没有那么努力,进入了一半中学。在本科也是一样,你可能高中阶段不够努力考了了普通大学,而别人努力足够考取了重点大学,那么在本科阶段,普通高校的你,同样可以通过再次努力赶超别人。人生就是有许许多多个不同的阶段组成的,没有哪个阶段特别重要,也没有哪个阶段特别不重要,就是这些个阶段构成了我们生命的长河,所以不要太在意某个阶段的输赢。普通本科学生只要努力,一样可以再次大获全胜啊。


送你一首小诗歌



学长徐春风


现在大学生的文化水平都有所提高,几十年前本科生都算是高学历的人才,而现在硕士生、博士生都慢慢出现在周围。

那么,二本、三本的学生是不是在学历上就已经没有优势了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结合自身身边的情况做个解答。

高中同学也有一些高中毕业后就出去打工了,上大学的大概占到一大半,其中有上专科的、也有上本科的,而最后就读研究生的不超过10人。

就这种情况来看,其实二本、三本文凭虽然没有以前优势大,但是找到工作还是不算难的。

再说说我工作之后的情况,毕业快两年,研究生学历,在国有企业上班,公司内180号人,研究生学历的不到15人,本科生不到50人,大多数都是专科甚至更低学历的人,其中一些就读成人高考慢慢提升的自己学历。

所以,二本、三本学历上的优势还是存在的,只是在校园招聘中求职凸显不出来,毕竟都是大学生,而对于社会是有优势的。因此,自信些去找工作吧,如果想获得更多机会,可以选择考研。


小刘老师说


同样要注意到,目前本科及以上的人群占全国人口百分比并不高,所以二本和三本的优势还是有的,相比于专科或者没读过大学的,肯定有优势,但这种优势也已经越来越小了,高学历的人特来越多,若干年后本科生可能遍地都是了。

学历只是个人的一部分,不要把自己的所有都归结在学历上,其他的能力也很重要。


晴树m


如果相比较于非正式的自考、电大、涵大之类,还有一定的优势,因为人们会自然认为他们是从正规学校出来的,基本素质还是有的!但由于二本三本毕业生给人的印象是贪玩、不喜欢学习、不能吃苦耐劳、基础知识模模糊糊!没有事业心、没有上进心!这是突出印象!所以,只要稍有经验的录用者都只是把最基层的事情安排去做!特别是我相信,随着现在教育部提出以本为本、重视本科教育的方针指导下,重点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会再上一个层次,二本三本就可能被甩出三条街了!所以,二本三本含金量会再降!

但对于家庭情况特殊,父母无暇顾及孩子,当下又没有能力支持重考,给孩子选一所声誉好的二本或三本,让他学会一种技能,提高点整体素质,知道专业是咋回事还是可行的!为他以后跟上社会埋下伏笔也是可以的!


京都老客41118


相对而言,只要掌握技能,就能有优势。


高中政治微课堂


二本以前确实有学历优势,但是你说三本有学历优势?从来就没有吧?三本诞生到现在,上三本的都是高中什么样的垃圾学渣和混子我们都心知肚明,三本从来就不是加分项,还是减分项,很多企业会把三本和专科归为一类,公办二本以上才算本科。

三本学历在这看学历的社会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一本二本的大学生数量已经非常地多了,可以说走在大街上大学生随处可见。这也导致学历大幅度地贬值,如果这时候上三本就更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了,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上三本还不如上个专科,毕竟三本院校的学费甚至比专科院校的还贵好几倍。



丿Top灬哈森


二本,三本在福建都作二本招生,现在社会只认同985.211与双非学校之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