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联招聘里薪资待遇为八千、一万甚至到一万五的工作是真的吗?

晨123sns


过完春节马上就要迎来每年的毕业季,不管是应届还是社会跳槽的,都开始忙着找投简历和面试。相信很多人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在网上投简历,那么智联招聘肯定是不容错过的,毕竟里面提供的岗位很多而且信誉都挺好的。

虽然本人没有跳槽的计划,但有时也会浏览一下相关岗位,看看市场行情,这里就发现一个现象,智联招聘里有不少岗位的薪酬待遇很好,有八千、一万甚至到一万五的,条件都很诱人,但这些招聘都是真实存在的吗,有没有水分呢?

我特地调查了一下,调查的结果有以下两种情况:

1、这些岗位是存在的,但这些薪酬却只是为了吸引人过去而已。

大家都知道,智联招聘面对的招聘人群主要是应届毕业生和初入社会的打工者,这类人群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有待提高,企业是很难给到太高工资的,就算是在一线城市,工资一般也就5-6000元。

但是大家都知道现在企业招工也是有一定难度的,特别是条件一般的企业,所以企业为了吸引找工者前来应聘,只好用高新条件来吸引眼光,但实际薪酬却是达不到这个水平的。

2、岗位是真的,薪酬也是真的,但却是很难达到的。

这类岗位通常是销售类岗位,薪酬都是底薪加绩效奖金。这就不难理解了,一般绩效奖金都是薪酬的大头,如果你的业绩很好,提成很高,那么别说一个月一万元了,就是两万都可能,毕竟社会从来不缺牛人。说这种岗位的薪酬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有最高就可能有最低,如果你的能力不行,也有可能就2-3000的底薪了。

所以说,智联招聘上的那些高薪要分开看,如果是一般类的行政工作或者是技术要求较低的岗位,很难会有超过一万的薪酬,但是如果是销售类的岗位,确实薪酬是有可能超过一万甚至是两万。可能也有人说了,像那些高技术含量的岗位,工资不是一般都很高的吗?但是像智联招聘这样的网站,很少有招聘这类岗位,而且这类应聘者都很少会在网上找工作,一般是通过猎头公司搞定了。

我是职场达人“萍行职场”,感谢你的关注,升职加薪有套路!


萍行职场


前几天我也碰见这个事情~

淮安一家给企业做培训的公司~在线跟我说,底薪8000~10000招聘营销总监~

本想着离家近点~在外地同行业的这个岗位,我亲自去面试开的是无责底薪9000加提成~

一大早开车过去,面试很顺利~让我第二天就可以去上班,最后我又特意问了下工资待遇~却跟我讲,底薪3500,当时我就懵逼了~我说你们人事在电话里不是跟我这么讲的~后来还把贴在墙上的绩效考核标准拿给我看~顿时一万个草泥马飘过~骗子


半缘


我亲身经历过,去年我在网上应聘了一个某汽车品牌的销售顾问,网上写的是8000-1000,去面试的时候销售经理也把过去一年的销售平均工资给我看,基本上在8000左右,基本的面试过后没过几天我就去上班去了,上了差不多一个月以后我就发现里面工资达到8000以上基本就一个人,其余的普遍在5000左右徘徊甚至更低,而且这是工资,平时销售中每个月都有业绩考核,如果不达标就会扣钱,算下来基本上感觉上一个月班在这期间就是在提前透支收入而已,只不过期间扣款是分摊在一段时间不觉得明显而已。当然也这个都是有行业工资是稳定的,这个都是不一定的,所以具体看自己从事什么行业,还有就是如果工资标的较低那么投简历的人也会少,所以公司在招人的时候也是有一定策略,当然公司标出来的工资你去面试的时候或者实际去了解的时候也会有人能够达到那个高度!


小猴子与她


找工作这段时间,51、智联、汇博(重庆本土的APP),三款APP反复刷,总结出来一些经验,当然自己也踩坑无数。求职者自然最关心的就是薪资待遇问题了,对于这点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就薪资真实性而言,智联是三个APP里面最水的,51和汇博基本能做到大家熟悉的范围工资取最低数,智联百分之九十以上连最低数都是梦想。

比如我三月去一家代运营新媒体的公司面试,薪资范围写的是5000~8000,到了面试官说底薪2500+公众号销售提成。

再比如另一家做网络培训的公司,招文案,写的薪资范围是6000~8000,面试那货问我期望工资是多少,我回答6500,对方直接骂街:凭什么!你真敢说!6500!你都没给公司创造价值,就赶敢要6500!我凭什么给你这么高?你写一篇文案能够给公司创造多少利润?能够带来多少销售转换!(现场当时就已经失控了,那位领导不知道多少年没见过这种金额的钱了。因为办公地点是一个废旧仓库的顶楼,我害怕被杀人分尸,所以赶紧跑了。)

另外就是招聘岗位大部分都是水的,你去了才知道,写的新媒体运营也好,编辑也好,美工也好,文案策划也好,平面设计也好,全部要销售,工资都是底薪加提成。我还遇到过最经典的问话:你还会平面设计哈,那你做一张海报能够给公司带来多少销售转换?我很羞愧的回答没有统计过,那位很轻蔑的说那你们公司管理很松散啊,任何岗位如果不能转换为销售,那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另外除了以上的毛病,智联还有比前程汇博都要命的一个缺陷——保险公司大量入驻,而且可以随意查看你的联系方式,并且你看不到它的浏览痕迹。我这一年多接了中美联泰大都会一百多个电话,每一个都是不同的手机打来,说他们是中美联泰人事部的,要招网络经理(其实是去参加保险培训做代理),每次刷新简历,他们就会打来,可能会迟到但从没缺席过。然后就是平安保险平安金融,只要不关闭简历,大概每个月1~2次,都是看你写什么求职意向,他们就找什么岗位,最烦的就是这些业务员和大都会保险一样全是手机招聘,而且不报名字,问道就说互联网公司,你如果一晃神答应去面试,立刻会发给你地址“平安保险xx分公司”,另外就会让你到了打另一个主管手机,不知道交给上线还是怎么。有一次赶巧了,刚好我之前投了一家文化公司的简历,然后平安的业务员打过来,我问是不是那家公司,那边含含糊糊的答应了,说让我去面试。第二天我兴冲冲的过去一看,招聘场地一块巨大的海报“平安金融业务培训现场招聘会”,然后掉头走了。

总之智联现在我已经卸了,学到的经验已经够多了。


咸鱼茶馆


就这么跟你说吧,薪资待遇里写2000-4000的,最终敲定的薪资一般是2000;


写4000-8000的,最终敲定的薪资一般是4000;如果是个范围值,你就默认那个最小值,别往大了幻想,大的那个数,根据HR的说法就是“看你的绩效和能力”;

至于一万以上的工作,你在智联和51上轻易是找不到的,赶集和58同城更是想都不要想……boss、拉勾和猎聘上倒是会有上万薪资的工作,且职位真实,但基本都是互联网、金融类的,门槛较高,就看你实力如何了。我们同行找工作基本都是上面这三家,简历投递之后回复很快(不管是拒绝还是邀请面试都很及时,找工作效率还是可以的)。

根据我的经验,智联和51上所谓的高薪职业大多是销售,底薪很低流动性很高,把你忽悠去面试了,谈薪资时告诉你底薪只有一两千,三四千……那为什么在网上写一万五?“看你能力啊!”——HR一般会这么说……

智联这种平台,面向的用户是兼职大学生、零工作经验的应届生、还有想随便找个工作、先立足的人。如果你不是这几种情况,其实不用在这里大海捞针的。专业性人才要么是boss,要么猎头来主动挖,去智联反而不怎么多见。

再一个就是在智联上你可能会看到那些所谓高薪工作,发布时间都是好几年前了,这种有可能只是挂在上面搜集简历的,你投了也没反应,浪费时间;

还有声称给几万几万但是职位描述很模糊很简单,看上去好像是个人都能来做,那就要小心了,一般没有这种好事儿,时刻告诉自己“我没有那个命”,可以减少很多上当受骗的危险。


吉姆妮成长日记


作为猎头HR的我来详细说一下这件事情。

1、智联招聘招聘的职位有些夸大行为。但努力也是可以做到的。

让我们看看智联上招聘的岗位情况


我们以银行相关岗位为例,之前我朋友去面试某银行信用卡专员,招聘写着底薪6K起,一去面试,面试完后谈到薪资情况,HR说,薪资是这样的开始3600底薪,第二个月4500,后面在升上去就有6000,所以招聘时写的薪资只是博人眼球,但是现在招聘那么难,这样做也是为了招人啊!薪资6000是有的看自己努力,薪资8000-10000多也看自己的努力程度,各行各业都有牛人,你做牛人就拿高薪资,但牛人是少部分的,我们大多数人还是将自己本职工作做好,争取拿高提成,这样薪资就上来了。

2、我朋友是搞IT的,在智联上投的简历,上面写着10-15k,去面试完谈薪资时,只给了8.5K,在百度外包公司都做了8个月了,薪资也没有涨。准备跳槽到另一家公司,这样薪资升得快些。


Crazy达人实验室


我是私企老板,招聘是自己在做,我从老板的角度来分析分析。

职位标记1-2万的肯定不是指直接拿,一定是包含销售提成而且是你干的好的前提下是可以拿这么多

很多用人单位为了凸显薪资优势会把综合薪资作为职位工资说明。

给几点建议

1,如果想找月入过万的工作,销售岗位选择行业很重要,比方说房产销售,大型机电销售,高附加值高客单价销售,一般这种客户都是平台提供可能提点低但是营业额上去也能挣得多

2,找工作不要只看薪资区间,还要看岗位描述,有些靠谱的公司会标明具体薪资,比方说我在招销售时候经常会这样标记无责底薪2500+200全勤+绩效500+提成,往往这种虽然看起来没有区间那么高大上但是实在没有套路

3,特别注意很多公司的确能挣轻松入两三万但都是违法的,刚毕业的不要被高薪资销售蒙蔽双眼,比如期货业燃油,贵金属买卖等都是骗人的东西,是违法的,我之前面试过一位小姑娘就是公司被端了业绩好的和管事都被抓去新疆了,她业绩差被罚了几百元教育了一顿就给放了


乐橙4


2019年春节刚过,现在正是求职的旺季。金三银四,很多朋友,会趁这个时候,找一份,新的工作。那么不免就要用到招聘网站,除了智联招聘,还有 58 同城,等等。

做互联网常用的就是拉钩, boss 直聘等等。



题目里说到的情况,我觉得可能有2种情况

① 岗位是真的,薪资待遇也是真的,但是已经不招聘了

我想很多人都碰到过这种情况,这是公司为了做广告,才这么做的。反正购买了招聘网站的套餐,不用白不用,还不如挂着当作公司的广告。

② 岗位是真的,薪资待遇是假的

我相信不少朋友也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就是当你去公司面试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薪资待遇根本没有那么高,只是为了吸引人去公司面试。

这里面有 HR 的业绩要求,就算你去应聘了,但是,最终没有面试成功,这对于HR来讲有一个到访率的业绩考核。

不知道大家遇到的是什么情况呢?欢迎评论


PPT精选


哈哈,如果你真的相信了,那么就说明你快掉到坑里了,这样说吧,一般说那种月薪上万,而且要求不太高的职位基本上等你过去应聘了都是底薪加绩效,而且底薪不高,他们通常会说,多劳多得,此外,一般刚开始说综合工资过万或者7000元以上的基本上都是销售,他们所说的7000元以上都是包括社保,节假日福利自己提成的,而如果你业绩不好,那对不起,你就拿不到提成,而且底薪也会扣除一部分,最后拿到手机的钱少的可怜。所以不要被各种APP上的工资待遇忽悠住了,要多问问可以拿到手里的钱有多少才是王道。


中原投创


这样的招聘多的是了,好比一家公司,行政人员工资是5000.连上五险一金,到手才是4000不到,但工资介绍上却说是5000-7000,为什么,因为企业是连上扣除的社会保险的。正常公司扣除社保是1000以上的,连上你的月薪就已经是6000,再含法定假期的加班费用取最大值,那么你的工资就会核算在7000,但实际到手的金额勉强只有4000左右。

再者,很多招聘公司都需要你跑业务的,连上业务提成,他们会将最大化的工资数据展现在你面前提高吸引力。在一线城市,一些品牌公司的导购工资是3000-4000,但连上提成会达到8000+,再加上一些以业务为主的公司基本是996的工作时间构成,所以连上加班费用,能达到1w的也不在少数。

另外培训业,地产行业,服装行业,保险行业的他们都在招聘的薪金一项标注是3000-10000,所以我们会有错觉,觉得这些行业的工资比较虚。

现时我在的培训公司工资在8000-15000左右,但真正适应的人只有少数,入职不到2个月就被淘汰的大有人在。所以,求职者在用薪金环节参考公司的优劣问题上我建议是看公司一些公司的行政职位作参考,这些职位工资相对固定,更好的体现公司的实际薪金情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