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拨节期该如何管理?

祝福我家


天气越来越暖和,冬小麦在返青以后长势迅猛,马上就要到了一年中最关键的拔节期。小麦产量的高低,很小麦拔节期的管理尤为重要。小麦在拔节期不仅会对水肥的多少格外的敏感,还很容易感染病虫害,那么在小麦的拔节期应该如何管理呢?

1、合理的水肥管理。小麦从拔节期开始,需要水分和养分量便可以增多,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才能保证小麦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同时进行,所以在小麦拔节期到小麦开花期,就要格外的注意对小麦的水肥管理。小麦在进入拔节期以后应该根据土壤的含水情况进行浇水,切勿大水漫灌,容易造成土壤板结,最好是勤浇少浇,在满足小麦生长所需水分的同时减少土壤板结形成。小麦在拔节期时需要大量的养分来促进分蘖花穗形成,所以在对小麦灌水时,可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进行追肥,在我们这里对小麦追肥一般会用尿素,一亩追施10-15公斤尿素就可以,对于土壤贫瘠的地块,还可适当增加追肥量,土壤肥沃的地块可酌情减少施肥量。

2、做好倒春寒的预防工作。春天气温不稳定,很容易出现倒春寒的强降温天气,小麦在拔节以后抗寒能力会变差,所以很容易在倒春寒的天气下冻伤,冻伤后的小麦会减少穗粒数,导致小麦的产量下降,所以在小麦拔节开始后,就要密切关注未来的天气便会,在倒春寒到来前做好倒春寒的防护工作。常见的倒春寒预防工作有两种,一是及时灌水减少冻害,二是在冻害发生后及时追肥灌水减少损失。在倒春寒到来前及时灌水可以增加土壤的热量,减少冻害的发生。在倒春寒结束后及时浇水和追施氮肥,可以使小麦早一点分蘖,并提噶奥小麦的分蘖成穗率,减少倒春寒带来的损失。

3、病虫害防治。在小麦拔节期间最常发生的病虫害有蚜虫、麦蜘蛛、白粉病、锈病等等,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小麦的品质和产量。记得前几年我们这里的小麦蚜虫特别的严重,虽然每家每户都积极防治蚜虫,但是当年的产量却下降的明显。在小麦拔节期要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时喷药防治。尤其是在小麦抽穗到扬花期时,是小麦病虫害的高发期,此时要针对小麦穗部进行喷药,如喷药后遭遇下雨,在雨后要及时喷药补救。

现在很多地区小麦还没进入拔节期,但是有些稍微暖和的地方的小麦正在进入或已经进入拔节期,以上是我对小麦拔节期如何管理的个人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马话三农


小麦拔节期如何管理?

我是农民二坤,首先要了解小麦拔节期的时间:

正常生长的小麦,当春季气温上升到10℃以上时,小麦基部节间开始生长,小麦节间长出地面2厘米左右为拔节期

从拔节开始小麦生长速度加快,生长量加大一直到抽穗前,植株逐渐长高。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鉴于小麦拔节期的生长特点和规律,根据我个人经验要从以下几点开始着手。

1.“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大伙都知道开春要追肥,好多农民朋友都不知道什么叫“拔节”,拔节期应该就是他们说的“头水”,追肥要在那个“节骨眼”。既要防止缺肥早衰,又要防止过肥过旺。在小麦大部分叶片褪淡之时,根部第一节间伸长到定长时,施肥最为理想。干旱、苗弱情况除外。



2.浇好“拔节水”,对有旱相的小麦要“早浇”、“快浇”、“浇透”,同时要清沟理墒防止渍害。我们这里流传一个经验:根据叶片大小、形状来判断苗情和墒情,把叶片比喻成“马耳朵”、“驴耳朵”、“猪耳朵”。“马耳朵”叶片小向上直立,地力差,苗弱;“驴耳朵”叶片较宽,直立,墒情较好,密度适中,苗壮;“猪耳朵”,叶宽下垂弯折,施肥过多,群体过旺。

3.注意病虫害的防治。首当其冲就是吸浆虫,它是一种毁灭性的害虫,以幼虫在麦穗内危害吸食嫩籽粒的浆液。虽然这个时候还未出穗,但大量的吸浆虫越冬幼虫就会出土,发育到化蛹的阶段。防大于治,可选用甲基异柳磷颗粒剂、甲拌磷颗粒剂、辛硫磷颗粒剂等。


农民二坤


小麦拔节期,是正常生长的冬小麦在春季气温10度以上,大概在二月下旬到三月中旬,这个时间的田间管理很重要,要注意水肥管理,病虫害管理,为今后的丰产丰收打下好的基础


小申行走乡村


小麦拨节期的水肥管理很重要,关系到小麦以后的丰产丰收,正确的肥水管理,及时的早中耕,注意倒春寒,病虫害防治


农民老王小王


从追施拔节肥、搞好化控、抗旱防渍、防治病虫害等方面做好小麦拔节期的田间管理


图图古月


多浇水保持小麦的水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