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小麦赤霉病特别严重,请问大家什么时候放治效果最佳?放效最好的农药有哪些?

农民欲哭无泪


今天小帮手和几位小麦种植户聊天时,说到了病虫害防治的问题上,从我们当地目前小麦的长势看很不错,杂草不多,没出现旺长以及发黄等症状,只需等待着进行“一喷三防”工作就可以了。


冬小麦的一些病虫害往往在4-5月份是爆发期,而在所有的病虫害中,很多农户最怕的就是赤霉病了,小麦赤霉病有一个别称,被人们称为小麦的“癌症”,一旦患病后,不可逆,产量和品质多多少少都会下降,所以建议提前预防,做好一系列的措施,而一旦发病后,喷施药剂可以适当控制赤霉病的危害,越早越好。

小麦赤霉病很好判断,观察穗部,会有霉层出现,颜色呈白色或者粉红色,如果用手触摸,能感觉到有凸起,如果刚好在抽穗期被感染,有可能导致不出穗或者出穗不好的情况,到了后期,有些也会变成白穗。

由于赤霉病以预防为主,简单和大家说几点预防措施:

1、小麦抽穗扬花期时,雨天比较多,如果遇到了连续的阴雨天气,小麦赤霉病发生的几率以及严重程度会有所增加,所以,在雨天过后,建议大家提前喷施药剂进行预防(可使用药剂下面会提到)。

2、如果是地势比较洼的农田,遇到雨天时,注意做好排水措施,田间不可长时间有积水,积水过多也会增加赤霉病的感染几率。

3、在年后追肥时,注意追肥的使用量,不要过多,如果小麦出现了旺长,感染赤霉病的几率也会加大,相反,如果小麦长势正常,自身的抵抗力相比会增加,减少赤霉病的发生几率。

如果预防措施做得不到位,或者遇到了极端的情况,田间已感染了赤霉病,小帮手提醒所有种植户,尽快打药防治,越早治疗造成的危害越小。

可用药剂有很多,但是,由于区域不同,赤霉病发生的严重程度以及抗性也会有所区别,可能会出现同一种药剂,在不同的地方防效差别很大的情况。

单剂药剂有:戊唑醇、咪鲜胺、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福美双、己唑醇等等;

复配药剂有:戊唑·多菌灵/吡唑醚菌酯·氟环唑/戊唑·咪鲜胺/氟环·多菌灵/多菌灵·三唑酮/戊唑·福美双/甲硫·己唑醇/肟菌·戊唑醇等等。

以上药剂大家要根据当地赤霉病发生的具体情况具体选择,如果某些药剂在当地防效一般,就不要在使用了,可更换药剂,另外,根据防效可多次喷施。

关于赤霉病的介绍和防治,小帮手就说这么多,希望大家看完后,能够有所收获,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或者更好的防治经验,欢迎在下面评论中留言,大家一起讨论学习。

最后问下大家,你往年种植小麦过程中,遇到过赤霉病吗?如何防治的?


农民的小帮手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种植户最头疼的一种气候性病害,一旦发病轻者减产10%-20%,严重时达80%-90%,甚至颗粒无收。病麦粒中含有多种对人、畜有害的毒素,误食后可导致发热、呕吐和腹泻等症状。因此防治好小麦赤霉病对于农民增收和农产品食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麦赤霉病主要危害症状。小麦赤霉病主要发生在穗期,造成穗腐,也可引起苗枯、基腐等症状。发病后期,在颖壳缝隙处和小穗基部出现粉红色胶质霉层,在高湿情况下,粉红色霉层处产生蓝黑色小颗粒。

二、小麦赤霉病什么条件下容易发病。种植密度过大、偏施氮肥、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秸秆还田、秸秆禁烧的田块(病菌以腐生状态在旱地土壤中的稻桩、小麦和玉米等作物上残体上越冬越夏,积累了大量菌源)等条件都有利于赤霉病发病。小麦赤霉病是气候性病害,赤霉病能否发生危害主要取决于小麦穗期的气候条件,如何小麦抽穗扬花期长期处于相对湿度大于等于85%以上、又遇3天或3天以上连阴雨天气时,小麦赤霉病极易流行。因此在小麦抽穗前要关注天气预报,结合小麦生育期抢抓有利时机及时喷药预防。

三、小麦赤霉病防治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打药时机不对。小麦赤霉病必须提前喷药预防,是能防不能治的病害,一旦发病即使打再多的农药也没有效果。

2、打药时间过迟。很多种植户看见小麦赤霉病症状时在施药,这个时候已经错过了最佳预防时间防效肯定不好。

3、小麦赤霉病对部分农药产生抗性,导致防效降低。多菌灵自1972开始广泛防治小麦赤霉病,在安徽、湖北、河南等省,以发现病菌对多菌灵产生抗性,且抗性菌株在病菌群体中的比例逐年上升,因此在防治小麦赤霉病防治上建议用多菌灵与其他复配药剂来防治小麦赤霉病,如多菌灵和咪鲜胺复配剂等。

4、小麦扬花期遇连续阴雨天气,不具施药条件,错过了最佳喷药预防的时间。

5、在防治过程中施药技术不合理规范,如兑水量不足,喷雾不均匀,无人机防治没有加沉降剂等都会导致防治效果不理想。

四、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

小麦、玉米、水稻收获后要彻底清除病株残体降低病源基数,减轻赤霉病等重发潜在风险,生育期间要合理运筹肥水,实行健身栽培措施,提高小麦抵抗能力,并做到适时施药(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来预防和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危害。

1、适期用药。采取“适期防治、见花喷药”的防控措施,第一次用药时间是小麦扬花初期用,遇阴雨天气5-7天在喷药一次。

2、合理选药。优先选用防治赤霉病兼治小麦叶部病害的复配制剂,如氰烯•戊唑醇、唑醚•戊唑醇、丙唑•戊唑醇、戊唑•咪鲜胺、咪铜•氟环唑、苯甲•多抗、苯甲•丙环唑、甲硫•戊唑醇、戊唑•多菌灵、咪锰•多菌灵、戊唑•福美双、氟环•多菌灵、烯肟•多菌灵等,或选择氰烯菌酯与戊唑醇混用。由于多菌灵抗药性较高,慎用多菌灵单剂。注意轮换用药,延缓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减轻真菌毒素污染。


农作物栽培知识讲解


小麦赤霉病别名麦穗枯,农民朋友又称烂麦头、红麦头、死穗子,它是一种真菌的病害,还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是小麦的主要流行病害之一,在我国各个病区都有发生,在沿江、江淮、江汉流域的潮湿和半潮湿区域,尤其气候湿润多雨的地域受害严重,不但使小麦产量减产10%-40%,同时由于病菌的代谢产物含有毒素,人畜食用后还会中毒,使小麦失去种用、食用等工业价值,所以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应引起植保部门和广大农民朋友的高度重视。


小麦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到赤霉病危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穗腐为害最为严重。穗腐是在小麦扬花时,先在小穗和颖片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渐扩大至整个小穗,小穗枯黄。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后期穗上产生蓝黑色小颗粒,籽粒干瘪并伴有白色至粉红色霉。小穗发病后圬展至穗轴,病部枯褐,使被害部以上小穗形成枯白穗。


在我国大部分麦区,因为赤霉病的病菌子囊孢子成熟正值小麦扬花期,借气流、风雨传播,所以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最佳时期为小麦的齐穗期至花盛期,其防治要点为睛天见花打药防治一到两遍,阴雨天要提前打药,雨后三五要即时打药。目前很多小麦产区赤霉病对多菌灵己产生抗性,一些新型制剂产品象氰烯菌酯、噻霉酮、丙硫菌等,还有戊唑·咪鲜胺、戊唑·多菌灵、戊唑醇加福美双等复配制剂都是小麦赤霉病防治的理想药剂,但要根据天气抓住小麦赤霉病防治的关键时期,一定能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亳州百施乐


小麦赤霉病是世界范围内流行的病害,又称麦穗枯,烂麦头等,在多雨潮湿的年份发病重,病菌可在秸秆,根茬中越冬,所以土壤,病残体,种子都是其主要侵染源,在小麦的抽随到扬花期都容易受其侵染,危害非常重。


在生产中,防治小麦赤霉病主要方法是选择抗病品种,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一,选择抗病品种,特别是在赤霉病高发地区,一定要选用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来的抗病品种。

二,化学防治主要是药剂拌种和喷雾,拌种剂现在最好的是适时乐种衣剂,用2.5%的适时乐250克可拌种100公斤,效果非常好。

喷雾剂主要有50%的多菌灵500-600倍,多菌灵最近几年用它防治效果不是太好,特别是对多菌灵产生抗性的高发地区,使用效果不明显。


现在防治小麦赤霉病的主要药剂是三唑类杀菌剂及其复配剂,如戊唑醇,三唑酮等,及其复配剂多菌灵-三唑酮,氰烯菌酯-戊唑醇,40%的咪铜-氟环唑悬浮剂,井冈-腊芽菌,枯草芽孢杆菌,咪鲜胺等。

对于以上药剂的使用,一定要在小麦的抽随扬花前喷施,重点喷施穗部,预防为主,用水量一定要足,消除麻痹思想,不要觉得无病不用施药,小麦赤霉病一旦发病,会造成大量减产,且品质下降,发病地块最多连续用药,5-7天连用二次,交替使用上述药物。


悠然见东山


真正的科技,让一些问题变得十分简单!

所谓的“赤霉病”难治,首先,要知道原因是什么?!找到了原因,然后采取“有的放矢”的针对性方案,就可以让防治变得“事半功倍”!

第一,赤霉病为什么难治呢?!几大原因如下

1,小麦品种的抗,耐,不抗,直接决定了赤霉病发生的程度。

2,同一个品种,不同年份之间,因为扬花期湿度的大与小,而导致严重发生或者轻微发生。

3,使用“多菌灵”类导致抗性的药剂,造成“白打药”的效果差。

4,小麦按照亩成穗45万左右,每个平方面有600—700个小麦穗子。可是,你用了多少有效药剂呢?用了多少药液呢?平均到每个小麦穗子上又有多少有效的杀菌剂成分呢?!

第二,真正的科学,去防治赤霉病

“十星科技”建议之一:小麦灌浆期在你们村子里转转,看看谁家的品种抗病能力较好,下年就种这个品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时对小麦种子处理,必须用2种以上的杀菌剂。

“十星科技”建议之二:抓住关键时期喷药预防。最关键的时期是小麦抽穗后到扬花前【注意是扬花前】,采取4种以上的杀菌剂混合喷施【可用80%乙蒜素+80%戊唑醇+25%吡唑醚菌酯+10%苯醚甲环唑,使用成本约4元左右】,如果降雨多,湿度大,喷药后的1周内再喷施一次。喷药的同时可加杀虫剂兼治小麦吸浆虫和蚜虫【现在当前市场上流行的“爆发力一喷八防”或“影响力一喷八防”等组合中,都有免费杀菌剂赠送,而且预防冻害,干热风,抗旱等】。

“十星科技”建议之三:前面说到了,小麦的群体非常大,必须尽量地多用杀菌剂,多用药液才能确保每个小麦穗子上有足够的药剂杀菌。而且,注意避免使用多菌灵【南京农大的周教授研究,多菌灵甚至会刺激赤霉病加重】。

就谈以上这些,需要沟通交流,可以关注“十星科技”后私信,或者评论留言。


十星科技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难治性病害,一旦发病,如果防治不及时,会带来严重的后果,造成大面积失收,并且病麦粒中含有大量对人、畜有害的病菌和毒素,所以麦农做好赤霉病的防治非常重要。小麦赤霉病主要发生在穗期,在颖壳缝隙处和小穗基处有粉红色胶质霉层,在高湿度的情况时,粉红色霉层处产生黑色小颗粒。小麦赤霉病高发的原因,1:连读阴雨天,麦田湿度过大,排水不良。2:施肥不适当,如偏施氮肥。3:麦田连做,原先麦田带病遗留等是造成小麦赤霉病的主要原因。防治:建议在小麦拨节期开始用药物防治,至抽穗期用药1次,到花期用药1次,连续3次,效果颇佳。如一旦到发病时再用药哪就缺乏理想的效果,我们要注重防重于治的目标。小麦施肥管理也很重要,重施有机肥,如发酵的人粪和有机复合肥,是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减少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有效方法之一。合理选药和调配使用:1:每亩用80%乙蒜素乳油15克加72%农用连霉素粉剂45克加清水45公斤喷雾。2:每亩用30%乙蒜素水剂30毫升加72%农用连霉素45克加清水45公斤喷雾。3:每亩用40%多菌灵粉剂45克加72%农用连霉素粉剂45克加清水45公斤喷雾。以上三种防治办法只选一种就可以。


湘村刘叔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又称烂穗病,发病时期一般为4一5月份,防治时效要对上,开花扬穗时最佳,是一种气侯性为主造成的。

1、物理防治:增大小麦行距,在小麦开花时遇上阴雨天,增加通风透光,减少病害的发生。

2、药物防治,一般治疗真菌性的杀菌剂都能防治,一旦发生小麦赤霉病,药物只能控制病情。

3、赤霉病一旦大面积发生,会造成小麦大面积减产,选用抗赤霉病品种,减少病害发生。

4、农民朋友种地不容易,在预防、治疗、选品种时一定要科学,为增产丰收打下基础!


豫农大黑牛


1、小麦初花期(扬花株率5%)喷第一次药,看病品种或适宜发病年份一周后补喷一次。

2、选用药剂:每亩可用12.5%烯唑醇25-30克或25%戊唑醇15-20克,或锈宁可湿性粉及50%多菌灵胶悬剂100-150毫升。

3、用药方法:喷药时要重点对准小麦穗部和上部叶片均匀喷雾。使用手动喷雾器每亩对水30公斤,使用机动喷雾器每亩对水15公斤喷雾,如遇喷药后下雨,则需雨后补喷。

4、病虫兼治:在防治小麦赤霉病等病害时,每亩加入25%吡虫啉15克和功夫菊酯100毫升,可兼治小麦蚜虫和吸浆虫。

拓宽介绍:

小麦亦霉病、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是小麦生产的大敌,通常在小麦穗期混合发生。危害严重,常年损失产量8—40%。前些年我们地区因白粉病大流行和其它病害混合危害,虽经大力防治,仍损失小麦非常严重。为此近两年采用粉、多混配,(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50克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50克)等药剂开展对小麦穗期多种病害的防治。结果达到了一药多治的复合防治效果。去年大面积推广粉、多混配药剂防治小麦穗期病害,效果很好。


上述介绍希望能给朋友一些帮助,如有不对的地方望多提意见指导。2019.3.9.

农夫老岳


说起来小麦赤霉病对农民朋友们损失是很大的,轻者减产,严重者甚至可能颗粒无收。况且小麦赤霉病产出的小麦病粒中含有大量毒素,人和牲畜不能食用!
常见病症有穗腐,苗枯,基腐等症状!


种植密度过大,偏施氮肥,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秸秆还田,秸秆禁烧的地块,因为病菌会寄附在秸秆腐植上越冬越夏!积累菌源。
发病时间一般在四五月份左右,对抗击小麦赤霉病,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效药,药物只能控制疫情!

可增大小麦行距,减小种植密度,拥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提前预防和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正在努力学习三农知识中,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还望见谅和指正!谢谢


杨哥聊农村


防治小麦赤霉病必须抓住用药时机!如果小麦抽穗灌浆期天气预报有连续3天以上连阴雨天气,最好在雨前喷施防病药剂。目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首推药剂是氰烯菌酯。其他药剂如咪鲜胺铜盐丶噻霉酮丶氰烯菌酯.苯醚甲环唑丶氰烯.戊唑醇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