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者多为山东人,为什么东北口音中没有山东味道?

永安0406


明初有洪洞移民,清末有三次大的移民,分别是下南洋、走西口、闯关东。关东就是东北,那么东北为什么叫关东呢?为什么要用“闯”字呢?为什么东北口音中没有山东味道呢?福垊逐一为您揭秘。

东北为什么叫关东?

这里的关东的关就指的是天下第一关——山海关。说起来山海关,我们总能想到明末那个“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正是他放清廷入关,从而使清朝入主中原的。明亡于山海关,但山海关的兴建却在明初。话说明太祖洪武十四年(1384年),徐达奉命修关。徐达带兵于此,认为古渝关位置不够战略性、战术性,遂在古榆关六十里处修建新榆关。新榆关北扼燕山,南控渤海,有山有海又有关,故名山海关。

山海关位于今天的河北省秦皇市15公里处,乃边郡咽喉,进可谋东北,退可保京师。明人以山海关为界,其东北为关外,东南为关内。而到了清朝之后,东北是清朝的龙兴之地,他们成为东北为关内,中原为关外。又因为东北位于山海关的东北部,故而又称东北为关东。那么关西是不是指的是中原呢?这个,还真不是。关西孔子杨震中的“关”,却是函谷关以西,那关东也是函谷关以东。这个不要混淆哦,说起关东要看时代哦。这里的关东就是明清时期的。

移民东北为什么要说“闯关东”呢?

那是因为呀,清朝入关之后,为了避免落下金朝彻底覆亡的下场以及借鉴北元的经验。就将自己的龙兴之地实行最大的保护,倘若有一天被“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时,也能退回东北,甚至东山再起。说白了,就是给自己留有后路。溥仪建立伪满就是留后路的证明,清朝怎么做的呢?福垊认为有两种措施:

第一、建设那嘎达老家(东北)。他们采取披甲人建设和护卫老家的方式,而且还加上了流刑。在清朝动不动就是发配宁古塔、发配黑龙江等,而且还要与披甲人为奴,基本是永远不能回家,有的甚至全家都要连累而发配。

第二、对东北实行限制移民的禁令。在清朝东北天寒地冻,苦寒荒凉,就是他不实行禁令,关内的人也很少愿意去建设边疆,更何况有禁令呢?他们实行禁令的目的,就是担心中原百姓大规模地涌入东北,断自己以后的退路。不仅限制出关还设立了柳条边,还分为皇太极时期的新边还康熙时期的老边。

然而这种禁令执行的并不很严格,清朝早中期也有极少直隶(河北)、山东等地的民众到东北谋生,有些还跑到了摩阔崴、海参崴、海兰泡等地。自从沙俄侵略清朝东北后,这种禁令适当放开,加上关内遭遇各种灾荒,越来越多的人到东北谋生,纷纷出关。然而出关还是有风险的:一是长途跋涉,二是关口限制。去东北谋生,就需要闯的胆识,以及落根后的拼搏精神,而这就是闯关东。像东北王张作霖的祖上是直隶(河北)闯关东过去的,而抗日英雄赵尚志祖上是山东闯关东过去的。

为什么东北口音中没有山东味道呢?

在闯关东山东人占据一半左右,然而今天的东北口音中大部分却没有山东味,这是为何呢?

第一、时间问题。闯关东最高峰是清末民初(截止在30年代中期),这就意味着占据主流的中年人、年轻人,他们一出生学到的都是较为标准的东北发音。故而我们很难听出有山东味的,很难不等于没有,其父辈、祖辈的山东味还是很浓厚的。也就是说在东北最后一批的闯关东的山东老人,他们的发音多是山东音(还有东北音)。

第二、融合问题。在时间的流逝中,山东音与东北音相互融合,因为东北人是主流,这意味着山东音会保留的少一些。在不断的融合中,山东音越来越少,以至于外地人根本听不出来。

然而总有例外,山东半岛与辽宁的大连方言基本是一致的。因为当年闯关东不仅有走陆路也有走水路的。他们从烟台到大连这种水路过去,当年闯关东的山东人占据了大连人的60%,大连当年也是闯关东的一个中转站。而且早在明朝时,辽宁和山东是一个省,叫山东省。山东人与东北人他们大多百年前就是一家人。


福垊


这个问题我觉我有点发言权,为什么闯关东的有好多山东人而东北话没有山东口音。本人出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郊区,老家山东青岛。上一代的就不说了,他们说话肯定都是山东味儿的,那就来说说我们这一代吧。我从东北出生并度过了小学和初中,我在学校也说东北话(已经很接近普通话了),因为东北大多都是关内移民,不光是山东的,还有河北、河南、江苏、安徽的(其中也有吉林或者辽宁的),还有东北本地的满族同胞、朝鲜族同胞,这么多地区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很难想象都各自说着自己的方言,感觉沟通会有障碍的,这就像美国是一个完全的移民国家,有好多个国家的人,为什么英语是普通话(官方语言)一个道理。像我比较传统,在外跟朋友同学就说东北话,回家跟父母就说山东话,虽然没有老家山东话纯正,但是不能忘了根本,根在山东啊!也不怕您笑话,小时候一听到"山东"关里家"这两个词,别提有多激动多向往了,也肯能是与生俱来的原因吧,那就是心目中的圣地啊!

另外,也不能说东北的山东人很多,为什么东北话没有山东口音,举个例子,辽宁大连,就跟山东烟台的方言差不多,俗称"海蛎子味儿"的。不知道这个回答能否让您满意?


浩南哥的金鱼大眼睛


闯关东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具体我就不细说了。只是说说个人经历吧。

我是山东人,我大姑和大姑夫在他们年青的时候去了东北(她们那时候正赶上文革后期,不是知青去的,确实是当年家里穷,去闯生活的)一家都在东北定居几十年了,隔几年回来老家一次。他们是青年时代去的,按说这个年龄段的人的口音已经定型了,轻易改不了了,但是姑姑、姑父回来一说话就是东北口音,即便在老家待一个月了,也改不回家乡话。

然后再做个对比吧:我大爷爷。我大爷爷也是年轻的时候参军,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放后在江西九江任职定居。我每次见我大爷爷的时候他那一口家乡话太纯正了,一点都不带九江口音。但是我大爷爷家的大伯、姑姑他们就不一样了,别看我大爷爷一嘴家乡话,但因为大伯、姑姑他们从小在九江长大,即便收到了大爷爷在家山东口音的影响,但还是一点山东口音都没有,但是能听懂我们的方言。

通过这个对比,我只能说东北口音传染性太强了,全国各地口音根本干不过啊!而且你别看山东口音和东北口音不同,但是山东人和东北人说话除了极个别方言词汇(只在本县城流行的词汇)双方都能听懂对方说的什么,因为我们两地的很多词汇都是相同的,这就是闯关东带来的同化。

要是有抬杠的,你找个东北朋友带到你们那一个月试试,一个月后看看是你家说东北话还是东北朋友说你们家乡话!


风声边界


你要看哪个地方的口音,辽黑两省我不了解,吉林省的山东移民也主要分布在通化、白山和延边地区,并没有全省分布,因为这里是林区,山多,地广人稀,相对容易刨食,我父母胶南土生土长的,去东北吉林省抚松县40年,口音依然没变,我们子女一辈混杂了一点东北口音,但是不严重,我们抚松县有个北岗镇叫小日照,那里人更没有多少东北口音,因为基本都是日照移民。我现在也回了青岛开发区,我不特别说明,很多人也听不出我是东北的,胶南周边的土话我也全部能听懂。胶南话我也可以说一点。那些完全东北口音的山东移民,估计多集中在黑龙江,大多是抗战前闯关东那批人的后代,已经被东北化了,有些方言还是跟山东接近的,只是口音不同了而已。


我是谁的谁谁谁谁谁s


后代已经融入东北口音中,所以没有了山东味。你经常看抖音或者火山小视频你就会发现,年龄在七十以上的山东搬过去的东北老年人口音还是地道的山东口音,跟山东老家的口音一丝不差,包括生活习惯,行事风格毫无变化。但是他们的后代已经是满嘴大碴子味的东北话,他们拍摄的视频中老年人一口山东话,自己一口东北话,只有跟老年人交流时才会用有些变了音的山东话对白。我家里同样也有安家东北五六十年的亲戚,已经九十多岁,打电话口音一丝未变,但他们的后代已经不再说山东话,而是地道的东北话,再过几代老家话更没人会说了。


南靠山


我们每个人不管去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如果在去之前已经使用了十几年的家乡话,那么这个家乡话的口音会记一辈子,受周围环境影响的概率不大,因为这是我们从小接触的第一次语言启蒙,已经深深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但准确地讲东北口音中也还是有一部分人说话是带有山东味道的,这与某个区域山东人多少有关系。因为最先一批闯关东的山东人自始至终一直说的是山东家乡话,时间久了可能多多少少会影响一点本地话的口音,但当地主音从未做出改变。

但为什么这一批说山东话的人没有对东北当地口音产生彻底的影响,因为闯关东过去的山东人数量虽然庞大,但是东北三个省份的土地面积也十分辽阔,将庞大的山东人群体一平均,就会显得比较稀疏。并且闯关东有从陆路过去的,也有从水路过去的,所以山东人过去以后并不是集中在某一个区域,而是成分散状态,即便有扎堆,扎堆人数也远远没有本地人数量多,所以分散的山东话远远达不到完全影响当地口音的程度。

但准确的讲,也有一部分山东口音完全影响了东北话,原因也是因为扎堆效应,比如辽宁大连、丹东部分区域的口音和山东胶东半岛的口音,尤其是烟台和威海的口音十分类似。原因从地图上可以看出,辽东半岛距离山东半岛最最近的城市就是大连和烟台,从水路闯关东基本是在大连一带登陆,这比通过陆路过去更能形成集中,大连这座水路桥头堡自然而然的集中了很多山东人,数量众多的山东人对当地口音做出了巨大改变,这个就是最好的闯关东语言带入证明。

至于过了辽东半岛以北的口音,基本还是以当地话为主,虽然第一批山东人还是讲山东家乡话,但有句俗语叫做入乡随俗,所以第一批山东人在东北大地生育的下一代子女,大部分都已经开始讲东北话了,在周围的人都讲东北话的环境下,即便家中有一个长辈继续讲山东家乡话,也很难对子女的口音形成影响。借鉴一个不太恰当的成语:三人成虎,虽然东北话不是谣言,但是说的人多了自然而然就会成为一个人的启蒙语言。


地理有意思


“闯关东”大家几乎都不陌生,它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口大迁移。

朱元璋洪武十四年(1381年),大将徐达建山海关城堡一座,山海关扼东北与中原之咽喉,关东是指山海关以东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地域,东北一带因此被称为“关东”。也称为:“东三省”、“白山黑水”地广人稀。

明代辽东属山东省,故而山东人在明代向辽东移民中充当了主力军。因为两地有广泛的亲戚关系,所以保持联系较多,在山东人“闯关东”后积极帮助。



19世纪,山东大地恶匪横行,又遭受洪涝灾害,义和团乱,民不聊生,饿殍遍野。而且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俄国取得东北特权,1860年清政府开禁放垦,鼓励移民。山东人部分河北人大规模往东北迁移。山东的百姓大多迁至了辽宁省的大连和丹东。


直到新中国成立前“闯关东者”近4千万人,也有人说东北的一半人口都是山东人,也有部分河北,山西等人。有首诗说的好“乡音无改鬓毛衰”,东北口音中老年人的口音依然没有变,还是地道的山东口音,但是年轻人的口音变化很大。



当时移民,他们克服克服重重困难,漂洋过海或是跋山涉水,忍饥挨饿,躲避土匪,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开荒种田,做工打渔,诚信经商等 。 这中间当然要和当地人友好合作,同化语言,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闯出了一片广阔的天地。至今一百多年了,至少经历了三代人,年轻人会随着当地的口音变化自己的口音。

我觉得山东话和东北话好多方言或者口头语都一样,山东人和东北人在一起比较亲切,山东人讲究入乡随俗,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他们也常常把“入乡随俗,客随主便”这句话挂在嘴边。山东人很实在豪爽,他们对当地文化很尊重,积极融入到当地的文化中。自己乡音难改,但会支持后代学习当地语言。还有一点值得提出的是,比如说大连话那就是地道的山东话,闯关东后,在大连的山东人占据了人口中的绝大多数,所以说大连话基本上就是山东话。



无论是山东人还是东北人大家都是一家人。


小姐姐讲史


闯关东过来的都路乡随俗了,哪还能保留山东话,不讲满语不削死你。辽南为何保留胶州口音?一方面因为日俄战争使辽南基本上全部的原住民都逃窜至沈阳以北,吉、黑等地。另一方面是以前辽南一带土地贫瘠,想吃饱饭那是很困难的。清末山东人闯关东在渤海一带登陆后,对遥远的白山黑水以及北大荒知之甚少,大部分人都留在了人口稀少的辽南了,凡是进入大范围东北原住民的地区,可以说想生存,口音必须随当地口音。其实《闯关东》电视剧里,把山东人来东北后多么牛逼写的出神入画,那都是美丽的扯!山东人来东北胆子都很小,怕惹事,处处受尽当地人的欺负和歧视。我小时候还对上一辈闯关东过来的山东人叫山东棒子,东北人叫棒子的一共两种人,一个是对朝鲜族叫高丽棒子,再就是对闯关东的山东人叫山东棒子,其实山东棒子一词就含有歧视的意味了,这才是闯关东的山东人在东北的真实生活。


策馬扬風


东北话大概是当今中国众多方言之中最具特色、也最具知名度的一个地方方言了。在上大学期间,如果你有一个或几个东北同学,那么,无论你是哪里人,说话的口音总是有意无意的带上了一丝东北味儿。尤其是经过众多东北出身的喜剧演员推而广之之后,估计全国大部分人都能说一两句东北话。

大家印象中的东北话

今天的我们提起东北话,往往将其视为东北三省地区的方言,很少有人将东北话与山东话联系起来。但在近代中国,中国东北其实是一个以移民为主的地区,东三省的居民绝大多数都来自华北地区,其中,尤其以闯关东的山东人最多。

既然中国诸多省份中,山东人是闯关东人数最多的省份,那么,为什么东三省的口音中却没有了山东味道呢?

首先,虽然东北地区的移民以山东人最多,但是,闯关东的并不仅仅只有山东人。事实上,当时的中国各个省份,都有活不下的贫苦农民前往关东挣扎求生。其中,北方地区的各个省份,如河南、山西、河北等地,都是移民大省。

闯关东

而进入东北之后这些移民,也并非以省份为单位聚集,而是散落在东北各地。因此,虽然闯关东的山东人很多,但是却分散在东北各地,与其他各省份的移民共同生活,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因此,在各个省份的文化互相融合之下,最终形成了独特的东北口音。

第二,东北三省虽然主要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年轻省份,但是,东三省的历史依然要以百年计。早在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其实就有了贫苦的关内人民闯关东的做法。

只是由于当时的清政府一直将东北地区视为满清的退路,不愿意因为关内的大量移民导致东北地区被同化,因此,清政府一次次颁布禁令了,甚至设置柳条边禁止移民前往东三省。

也因此,向东北移民才有了闯关东之说,“闯”字,既说明了前往寒冷东三省移民的前途未卜,也说明了违反清廷禁令、犯禁闯关进入关东地区的风险。然而由于关内实在生存不下去,即使有着清廷的种种禁令,依然前后有近200万华北地区农民进入关东地区。

不过,真正大规模闯关东,还要到了清末民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时,东三省约有4000余万人口,这4000多万人,大多数都是移民或移民的后代。而到新中国成立之时,据清朝末年开始的大规模闯关东,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

因此,在如此漫长的历史演绎之下,东北三个省份移民的交融碰撞之下,形成了独属于东北的文化特色。东北话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而这样的特色其实也是有例可循的,早在清初之际,由于明末清初的战乱,曾经的天府之国四川变成了千里无人烟的荒野。为了真正占据四川,增强对四川地区的统治力,清廷开始了著名的“湖广填四川”:他们从湖广地区大量移民,迁入四川地区。

当时中国南方的各个省份,如湖北、湖南等地,都有大量的移民迁入四川,但如今的四川口音却极具四川特色,与湖南、湖北地区的口音相距甚远。因为,虽然四川的移民以湖广地区移民为主,但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在当地形成了独属于四川的特色。

第三,其实也并非所有的东北地区口音都没有山东味儿。例如,辽宁南部地区大连等地,他们的口音就有隔海相望的山东半岛十分相似。大连等地的口音,也与我们通常认为的东北口音相差较大。

大连等地的口音之所以与山东话十分相似,一是由于大连与辽东半岛海路十分相近,是闯关东的重要路线之一。闯关东除了陆路之外,最主要的海运就是从山东烟台到辽宁大连。因此,所以山东故土距离最近的城市,有许多从海路闯关东的山东人选择留在了大连。

上世纪我国曾在人口普查中发现,上溯三代或二代,祖籍是山东的大连人比例高达60%以上。这个数字也意味着,闯关东期间,大连的主要人口是由山东人组成的,在山东移民的影响之下,大连话十分类似山东话,也就不奇怪了。


鸢飞九天2018


语言传承问题本身,较为复杂!

东北话缺少山东味吗?

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你如何看?

🙏

首先,何为‘‘山东味’’?

即便是在山东,

音调上的山东味也不是一个味,而是三个大味,以及他们之间的各种再调和味!

烟台威海是典型的胶辽官话味,德州济南是典型的冀鲁官话味,菏泽是典型的中原官话味,济宁及临沂大部也是广义的非典型性中原官话味。

这些三大味间的缓冲区,又是各种杂合味!

用语上的山东味也因三大语言区有不少差异。

即便是山东三大片区核心区的人们之间,其实都是有一定沟通障碍。

所以来到东北的各地山东人,自然会选择更易交流通用的东北官话!

🙏

其次,东北话里除了本土词根的词汇外,其余大部分词汇,在其他官话区可能觉得很有特色,可是在山东看来他的词根就是源于山东,只是发音东北化而已!

所以姥姥家在山东的马未都先生说,东北话就是说夸了山东话,也是很有一定道理的!

🙏

第三,闯关东的山东人,不是整批移民,多是分批带动梯次进入东北的,因此也就较自然地入乡随俗,尽量讲当地语言,以便尽快融入当地,也就很难在在东北形成较大范围的山东方言岛,但还是有些小的山东方言岛。

🙏

第四,闯关东的山东人,多是地位较低的农民,而且是当时在山东生活的不如意的或者无奈的,在儒家思想核心区的山东,一直有着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能出去闯的大多是生活所迫不得不走的!

这些人的地位,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具有语言上的强势地位。

🙏

第五,东北肥沃的黑土地,让勤劳的闯关东的山东人,迅速改变了自己的贫困命运,讲究宗族互助的山东人,又不断地从老家召开新人,循环往复~

是东北让这些新东北人生活的更有尊严,所以他们的后代便以讲东北话为荣。

就像今天上海的新移民后代,多会点上海话一样道理!

还有九十年代有些流行粤语台语歌曲,也是一样道理,今天港台方言歌曲很难再流行也是因为大陆崛起,倒是他们流行普通话及大陆文化产品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