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吃什么早点?你的家乡有什么让你难忘的早点吗?有故事吗?

山间杨柳枝


非常高兴回答题主的问题。我喜欢的早点有很多,比如白粥,肠粉,各种汤米粉,水饺,云吞等等。我家乡在南方广东阳江等一个小山村,让我最难忘的早点是牛腩汤河粉(玛皮/粉皮,家乡的叫法)。



从我记事开始就超级喜欢吃牛腩河粉,我们那里有一家口碑非常好的早餐店叫“金叔早餐店”,他那里的牛腩粉是最好吃的,也是我最喜欢的。他那里的粉皮是纯手工制作的,牛肉是他家祖传秘制出来的,味道特别香。这家店听说开有将近60多年了,他们祖辈辈都做这个的,传到金叔这里听说是第三代。


很巧的是,他的儿子是我的小学同学,所以在他家吃牛腩粉是有折扣的喔,金叔牛腩粉伴随了我整个童年,少年对早餐味觉的所有记忆。到现在为止我都念念不忘,每一次回老家,早上必须要带上家人吃一碗热腾腾的金叔牛腩粉,解解馋。朋友们,你们家乡最难忘的早点是什么呢?现在还有记忆吗?欢迎留言评论加关注黄皮妹妹。我是一个小吃货,热爱美食,热爱生活。喜欢我的朋友也可以点赞,转发


黄皮妹妹


我小时候最喜欢吃的早点在中国食谱上是找不到的,那是我奶奶自创的,自我奶奶去世后直到现在我都不曾吃过!夏天最热的早上中午基本都有,在今天应该是一道保健养生的膳食。令我至今还觉得回味无穷!是什么呢?我给大家分享一下吧!

食材就是新鲜的七成熟的玉米棒子和一个还未成熟的圆圆的大南瓜,不是市面上卖的那种长的,长的口感与香味跟不上。玉米是老品种的,口感带粘性的!

1、玉米用石磨磨成干浆

2、南瓜切成丝,用盐,辣椒面,花椒面,香油拌好,也可加一些粉丝

3、采摘新鲜竹叶洗净凉干,垫在笼屉里

4、采摘新鲜片大的桑叶洗净凉干

5、将玉米干浆用手压成皮,放在桑叶上,加进南瓜丝,提起桑叶用手指将玉米皮封口放入笼屉里蒸,一个个紧紧的靠在一起,免散开,蒸熟了就好了。

吃起来清香爽口,回味无穷,开胃清肠,降糖降压,清肝醒目,润肠通便,渲肺泻火的,桑叶也可食用的!


吉祥62132


用我的《糊溜,糊溜》文章来说吧 :

每次回到福建福安,我总是迫不及待直奔糊溜店。

糊溜,是以番薯粉制作的一种粉条,在福安之外的地区我还没见过。这种粉条异常顺滑,一入口便过喉咙滑溜到胃里了,所以有了“糊溜”这么形象的名字。宁德地区首届小食制作大赛中,我们上白石的糊溜获得金奖,让镇上的人足足骄傲了几十年。好多外地人慕名驱车前往只为吃这么一碗热气腾腾、酸爽带劲的上百石糊溜

糊溜店开了多少年?足足有20多年了吧?老板一边和我拉着家常,一边十分利索地把香菇、瘦肉、虾干、花蛤、海蛎、芹菜投进油锅中猛炒,然后舀入热水,从大水桶里捞出糊溜扔进锅里。几分钟之后,一碗香气四溢糊溜就盛在大大的白色船型碗里。酸爽恰到好处,价格还是那么忠心耿耿的6元。每次吃糊溜的时候我总是想,还去福州干什么?回了家就不想走!

我们来来往往,糊溜店却一直开着。和童年好友来吃糊溜宵夜,聊聊过去聊聊现在,它把天南地北的我们联接在一起;带着老公和女儿来吃,他们也深深爱上糊溜,学着福安话说"要吃谷溜谷溜"。

我像女儿这么大的时候,有一年父母吵得不可开交,我和妹妹难过地蜷缩在角落哭泣。这时妈妈的好友爱眉阿姨来了,牵着我们的手上街,路过糊溜店我挪不动脚步。她就带我们走进店里,给我们点了一碗糊溜,我们刚刚还泪眼朦胧,转眼就破涕为笑了。这碗糊溜中的善意和安慰,一直留在我们姐妹的心里。

“冬天吃糊溜,浑身毛孔散;夏天吃糊溜,全身流微汗。一大碗入肚,大半天顺畅;三餐轮流食,天天不厌烦”暑热时节,回上白石吃糊溜,必须的!


月映万川3


因为长期在外企公司上班,所以在老美们的影响下就喜欢上了咖啡,每天的早餐就是咖啡与糕点。其实我还是喜欢中国式的早餐,一碗粥一些小菜,可是紧张的早起上班的作息时间,加上一个人孤零零的在异地他乡是根本就没有条件可以享受,更不用说是吃到家乡的早点了……

我的家乡有许多令人难忘的早点,我最喜欢的还是“锅边糊”,我们这边本地话就叫“鼎边糊”,将大米磨成浆,肉丝、蚬子、金针、木耳、蛏干、干贝等一股脑混煮成清汤,涮米浆于锅边,不消一刻钟一锅的鼎边糊就出来了。这个“鼎边糊”的由来是关于戚继光抗倭寇的故事,在明朝年间,福州沿海城乡常遭倭寇骚扰,戚继光带兵入闽剿倭寇,当地百姓为拥护支持戚家军,都纷纷送来粮食,但由于战事紧急前线将领马上就要动身,于是当地的百姓就用这种快速的煮法让将士们吃饱后奋勇杀敌,把倭寇全部消灭。因此这道早点就一直流传到现在……


淋雨Jasman


我是重庆人 喜欢的早点:油茶

故事嘛:那大概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是妈妈带我去一位阿姨摆的早点摊吃了人生中第一份油茶,那时候小,胃口也小,我记得我的小份是5角钱,妈妈的大份是一块五。只觉得这早餐真好吃!上面金黄的馓子酥脆,下面的米羹软糯,米羹里有混合好的佐料:香香的辣椒油,脆脆的黄豆粒,碎碎的香菜末,盐,味精,葱花,芝麻,榨菜颗粒。你还可以选择怎么吃:如果喜欢吃糊一点的,可以一开始就把馓子和米羹调匀,这样馓子就软了,和着米羹一起吃。如果喜欢脆脆的馓子,那么可以一勺米羹带两三根馓子,一口一口嚼着吃。后来,我上初中了依旧喜欢(到现在也喜欢,只是在雅安没找到卖的)

不过,物是人非啊,物价也蹿得太快。

初中时候一份油茶基本上在4元左右,高中住校是封闭式的环境不了解油茶的价格了,现在便宜一点的5,6元贵的8元或13元。

其实,可以在家自己做,只是馓子是空心面截截(一段一段的空心面)不知道怎么做的但可以用麻花代替。



雨碎荷塘半夏凉


小时候最喜欢吃油墩子。作为80后的我。那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美味。当然那时候也很穷,并没有多余的钱能经常买这个东西吃。那时候一元钱大概4只。我记得有一次放学回家买了两只。准备到家再吃。在回家的路上就遇到我们隔壁村的一位老爷爷…这老爷爷拄着拐棍。在走路回家。以他的速度走到家还要两三个小时。我看他比较可怜。然后就把我最喜欢吃的两只油墩子都给了他。老人很开心的感谢了我。说我心善。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爷爷早就不在人世了。但是我依然记得。并一直心善!遇到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帮则帮。把爱传承。


少年的逆袭


东西南北中,美食各不同。华夏情意浓,民族文化风。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宿三餐在于民,一盅两件早点问。一碗白粥一碟咸菜,另加油条是我的至爱。生活轻松写意又实在,更让我们未来的日子更加精彩。
我来自农村,纯朴的民风。热情的好客,清静优雅的乡土乡情。家乡的美食小吃多姿多彩,有本地特色的瘦肉鸡蛋肠粉。嫩滑好吃而远近闻名,是我们本地早点的必吃美食。看图中滑嫩爽口的瘦肉肠粉,新鲜夺目光滑,美味可口香喷喷。见了垂涎欲滴,哪有不想吃的呢?


我们本地流行的美食小吃簸箕炊,是老少皆宜的必吃美食。其入口细腻有弹性,柔软嫩滑而不黏牙。香味好吃而不油腻,出自农家原始石磨拉练米浆水而精心烹制而成。让人们吃得放心,吃得开心。如此的美食簸箕炊小吃,是我们本地的精至佳肴。人见人爱舌尖上的美味风彩……

美食小吃风行本地的簸箕炊,其中有它传奇的渊源故事。古往今来每个国家,每个区域或乡村河流都有它神奇美好的过往。也有它迷人的本地特色衣食住行。在我们本地当时用来盛装五谷杂粮的,都是农家自编自制的木竹器用具。希望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满粮苍。为了充满对粮食丰收的希望,家家户户都把粮谷去皮,把大白米浸于清水后用石磨拉磨成米浆水。然后再用簸箕盛装着米浆水,放于铁锅里进行柴火的蒸煮。经过猛火的锤练,最后便是美味嫩滑爽口的簸箕炊。(簸箕是农家经常使用的家庭工具,现还在使用着。) 人们怀着对上天的眷恋,盼望年年风调雨顺,丰衣足食。便用自家大米精制而成的簸箕炊,祭祀和祈福上天。希望年年粮食大丰收,由此簸箕炊是用簸箕炊制而闻名。

一直风靡流行到现在的簸箕炊,如今逢年过节或假日期间在城乡圩镇。可以见到我们农村家家户户都会自磨自制的簸箕炊美食,如此的香滑柔软爽口的簸箕炊小吃。朋友们你也有想吃的吗?欢迎天下的朋友们有空不妨来广东茂名的我家作客,品尝品尝我家的簸箕炊及各种美食小吃……


拍客蔡哥



夢臻


最喜欢吃烧饼加鸡蛋,再放点甜面酱,简直太美味了。这是高中时期最爱吃的早餐,那时在餐厅后面有一排小吃店,我唯独喜欢这家双胞胎姐妹烤的烧饼,长长的,烤的特别酥脆,直到现在都忘不了那个味道。每每和别人谈论美食,首先想到的也是这个,但是已经过去14年了,不知道这家店是否还在,而我也没能再回去一次。


点点点yang


我早点喜欢小笼包+混沌+小咸菜,我本地就有。还有饸饹、刀削面、小米饭+糊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