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拍一部《舌尖上的河南》,你觉得河南有哪些美食可以上榜?

豫见味道


一、胡辣汤。胡辣汤作为河南独特的早餐美食,分为北舞渡和逍遥镇两个派系,口味也各不相同,我一周有三四天都是喝胡辣汤,感觉早上喝一碗胡辣汤非常满足,因此必须要上榜。


二、河南烩面。河南烩面现在虽然很出名,但是没有形成统一的口味。因此可以选择几家味道比较好的店面进行比较介绍,将好吃烩面的做法进行简单的演示,这样可以更好的推介河南美食。

三、鲁山揽锅菜。这个是我老家鲁山县的美食,作为一种菜品,早中晚都可以吃,可以搭配米饭或者单独食用,用料简单,但是做法很有讲究,味道油而不腻很有特色,因此也要上舌尖美食。

四、开封灌汤包。开封小吃全国闻名,灌汤包作为开封最有代表性的小吃,做法奇特,也要上榜。

五、洛阳八大汤。洛阳八大汤历史悠久,经过多年的演变现在自成体系,也是去洛阳旅游必吃的美味,因此上榜舌尖也无可厚非。

总之,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在美食上种类繁多,很多都能上榜《舌尖上的河南》,所以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我是海域蓝豚,河南自媒体,持续更新更多本地问答,喜欢请点右上角加关注,欢迎评论点赞,谢谢!


河南这些事儿


河南炒面条吧。我老家是安徽阜阳的,离河南很近,乡里面的吃食也都是相互影响的。上高中那会儿,在我们临泉县城,吃到了炒面条,那时候不知道炒面的地域特色,不知道只有我们那个地方的人,才能吃到那样的炒面。真的好吃,当时还是穷学生,家里也给不了多少生活费,但是每个星期,我还是要挤出点钱,去吃一份炒面条,那是至今难忘的美味啊!如今在北京已经十个年头了。临泉早已变了样子,我也终于再也没能吃上,那时的炒面了。 我好像还模糊记得,当时饭店师傅是怎么做的。面条先用油煎一下,这是个很要技术的活,应该炒面条最重要的环节了。然后锅烧热,加黄豆芽,芹菜,肉丝等食材,各种调料炒香,之后加一点水,再把用油煎过的面条,放在上面,大火烧开,小火慢煨,期间会用筷子搅和几次,防止粘锅,等到面条差不多熟了,就可以出锅了。中华美食,不单单只是四大菜系,我们应该保护我们先辈们留下的美食,让更多的传统技法和文化,流传下去。


昂首做自己


说起河南的美食

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

然而,在我们吃货的眼里

它是这样的

郑州烩面

烩面是河南三大小吃之一,有着4000年的 历史,是一种荤、素、汤、饭聚而有之的传统小吃。按品种可分牛肉烩面、羊肉烩面、三鲜烩面、五鲜烩面等等。烩面是以优质高筋面粉为原料,辅以高汤及多种配菜,汤鲜香美味,面筋韧有弹性,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商丘魏庄麻糖

魏庄麻糖是商丘市梁园区双八镇的传统特产。迄今已有200多年生产历史,以甜、香、松、脆四大特点而久负盛名。魏庄的麻糖生产一直是全手工制作,从熬制糖稀,到最后包装出厂,要经过炒糖、拉糖、合气、定型、风干、加热、粘芝麻等多个环节。麻糖粗细均匀,长短一致,芝麻沾满不露皮,两端封口不通气,不僵硬,不粘牙,食之酥脆,香甜适口。

濮阳裹凉皮

“裏凉皮(也叫卷凉皮)是河南濮阳的一种特色小吃,是年轻群体和上班族的快餐首选。濮阳的凉皮可以切成片拌着吃,亦可以整张裹着吃,而其他地区的吃法只有拌着吃。”

信阳固始鹅块

固始鹅块,是指以原产河南省固始县的鹅为原材料,经过特殊的烹饪过程而做成的一道特色地方菜。口味偏辣,汤色鲜美,肉质鲜嫩。虽然固始鹅块是河南的名吃,但是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中却有不少固始鹅块的小店。上好的固始鹅块吃起来没有半点腥味,反而特别鲜美,吃的过程中还可以加入各种蔬菜涮着吃,既美味又不会腻口。

开封锅贴

开封锅贴是一道闻名中外的传统小吃,属于豫菜系,其外皮呈金黄色,多个锅贴间由网状薄膜相连,整体成花朵状,恰似朵朵金花绽开;吃起来香脆可口,皮薄馅大,外焦里嫩,品种繁多深受广大朋友的喜爱。

平顶山揽锅菜

平顶山最有名之一就是鲁山揽锅菜,配料是猪肉丸子、蕨菜、粉条等。粉条精选上乘好粉,柔细绵长,肉筋外滑。使该菜鲜香软嫩、咸辣适口、色形兼备。

济源鸡蛋不翻

鸡蛋不翻是河南省济源市的传统特色小吃。鸡蛋不翻儿因在制作过程中不需反煎而得名,历史悠久、制作考究,风味独特,再加上浓郁的地方风情,独特的地方文化,鸡蛋不翻儿已深受大众喜爱。

逍遥镇胡辣汤

提起周口,逍遥镇胡辣汤必须不能忘!近几年来各种各样的胡辣汤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这种用胡辣汤料、熟羊(牛)肉、羊骨高汤、面筋、面粉、粉条等做成的汤吃起来口味浓郁、香辣可口,和其它早点简直百搭绝配!

洛阳牛肉汤

洛阳牛肉汤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汉族名点,属于豫菜系。以花椒、八角、肉桂、草果等香料制作而成。洛阳的汤馆很多,遍布大街小巷,并且每个汤馆的生意都很红火。汤馆的门面一般不大,不管汤馆的名气有多大,最多的门面也就是两三间,平民化,大众化,正是洛阳汤能够长期火爆不衰的真正原因。

三门峡脂油烧饼

脂油烧饼又名脂油饼,是灵宝的一大名吃。它呈扁圆形,旋纹相套,表面焦黄豁亮,咬开后层次分明,每层薄如纸,外酥内软,浓香扑鼻。脂油煤饼工艺精巧,主要原料为面粉、猪板油、棉清油、食盐、碱面等。其吃法有两种,一种是让厨师挤压抖开,一眨眼一个饼堆满一碟子,蓬蓬松松,成条成片,用筷子夹着吃。另一种是保持饼的原状。食之各具风味。

对于吃货来说,这些美食肯定可以上榜哒~


饮见调酒


我是河南三门峡人,在三门峡生活了近50年,来说说三门峡的美食吧。

1、大营麻花。创始于清朝,已经有300多年历史。以上等精面为主料,鸡蛋、食盐、白糖为配料揉搓炸制而成,绝对的纯手工,口味有咸、甜两种,后来又发明了巧克力、五香、麻辣等味道。麻花炸成后透亮发红,集咸甜香脆于一身。1958年,敬爱的周总理来到大营视察农业发展情况,品尝了大营麻花后赞不绝口,评价道“这麻花就是没有牙的人都可以吃”,大营村街中心建有周总理视察大营纪念馆。2001年,大营老刘氏麻花店的刘和平组织师傅们炸出了一根长2.66米,重88千克的世界第一大麻花,打破了吉尼斯世界记录引起了轰动。大营街两边都是麻花店,三门峡市区的超市里都有卖整箱包装的大营麻花。

2、观音堂牛肉。观音堂位于三门峡市区东35公里处,现属陕州区,特产五香牛肉久负盛名,在清朝被列为贡品。制作方法是将切好的大块牛肉放入大缸中加水、盐、火硝腌制,在时间上非常有讲究,一般是夏季3天,春秋季7天,冬季2月,直到肉块内外变成深红色。大锅加水后煮开后加入牛肉、姜块、辣椒、大蒜、白芷、丁香等佐料,煮时要控制好火候,不停查看,7小时即成。具有肉嫩、可口、色鲜的特点。以前,我嘴馋了总是驱车几十公里到观音堂买牛肉,现在市区已经有很多牛肉店了,肉都是从观音堂运过来的,60元一斤,也有了真空包装,非常方便。

3、面豆。前几天,在头条看老胡写实的文章,他和几个好友聚餐,里面有道菜就是俺们三门峡的特产面豆,老胡竟然给它叫“土馍”,我当时就笑了起来,还给他留言说这是面豆。这是俺们三门峡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小吃,过去一进入腊月,家家都要收集白土,把白面发酵后加入芝麻、花椒叶揉搓成条状再切成如玉米豆大的块状丢入白土中炒制而成,据说有养胃作用。现在它已成为三门峡的传统休闲食品,超市、面包店、街头都有销售。


碳酸钠516


大型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已经火遍全国,节目中介绍了一些河南比较有特色的美食。河南农耕文化,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千百年来形成以豫菜为特色,如果要拍一部《舌尖上的河南》,小编觉得可以全面展现河南美食文化的精髓。

扣碗酥肉

扣碗是一道四川,河南等地的特色菜,扣碗的做法更是种类繁多,味道更是妙不可言。在大部分都是肉类原料制作,一般采用先炸后蒸的方式制作。扣碗数开封扣碗最出名,扣碗种类有蒸排骨,黄焖鸡,肘子,芥菜肉,海带肉等。

信阳热干面

别以为热干面只有武汉才有,信阳热干面,久负盛名。据说,这一特色小吃最早还是从江城武汉传来的。随着时间的变迁,信阳热干面根据当地人的饮食特点,取长补短,逐渐演变,形成了其独特的风味,吃后让人回味无穷。

芥菜肉

我非常怀念小时候吃过的一道北方名菜 “芥菜肉”。 现在的“梅菜扣肉”很像, 但也不是当年的“芥菜肉。 它肥而不腻,咸而不涩, 入口即化, 芥菜清香, 汤汁鲜美。食材有五花肉, 新鲜的芥菜(雪里蕻), 外加其它调味料。 记得最后好像从蒸笼里端出的,一小碗一小碗的, 里面还有肥腻的汤汁,非常过瘾。

煎糍粑

煎糍粑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汉族小吃。外焦里嫩,甜香滑糯。将平锅架火上,放油(不可多)烧热,均匀撒入红糖25克,随即将糍粑团下锅,用锅铲把糍粑团按成扁圆形,见底面煎黄即翻身,共翻两次,就可以吃了。

鸡蛋灌饼

鸡蛋灌饼是河南安阳一带的名小吃。 营养鸡蛋灌饼首先是面饼的做法,掌握好火候,要求香酥但硬,还要能起层,倒入蛋液要均匀,再刷上甜面酱,鸡蛋诱人的香味,黄焦的样子让你看上就垂涎欲滴了,这是河南人每天的早餐之一。

浆面条

浆面条(也叫酸面条,其原因是发酵后的浆酸味十足),河南省传统美食小吃。洛阳、汝州、新郑等地浆面条,制作简单,成本低、味道美、易于消化,因而自古以来流传不衰,成为颇具浓厚地方特色的地方名食。

鲤鱼焙面

鲤鱼焙面,是豫菜的历史名菜。河南得黄河中下游之利,金色鲤鱼,历代珍品。豫菜以活汁而闻名,所谓活汁,一是熘鱼之汁需达到泛出泡花的程度,糖、醋、油三物,甜、咸、酸三味要在高温下,在搅拌中充分融和,各物、各味俱在但均不出头。鱼食完而汁不尽,上火回汁,下入精细的焙面,热汁酥面,口感极妙。

河南烩面

河南的烩面可以说是河南的第一大美食,烩面的品种很多,有羊肉烩面,牛肉烩面,三鲜烩面,五鲜烩面等,尤其以羊肉烩面最为著名,烩面是集荤素为一体,肉、面、菜的有机结合,再加上鲜香浓郁的骨汤,使得这种美食价格合理,营养丰富,再加上高筋粉做出的面,劲道弹牙,和记烩面是河南美食的标志。

逍遥镇胡辣汤

河南人的早餐是一碗胡辣汤再加上一根油条或者油饼,胡辣汤是中国北方传统的一道早餐美食,河南胡辣汤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河南胡辣汤与陕西的肉丸胡辣汤有很大区别,它是以猪肉、豆皮,海带,面粉、红薯粉、盐、芝麻、生抽、胡椒、鸡精、葱、姜、醋等长时间熬煮而成。无论是春夏秋冬河南人早上一碗胡辣汤下肚就觉得踏实!

开封灌汤包

开封灌汤包是开封的著名食品之一,已有百年历史。其不仅形式美,精美别致,提起来像菊花,吃到嘴里灌汤流油,开封灌汤包选料讲究,制作精细。其采用猪后腿的瘦肉为馅,精粉为皮,爆火蒸制而成,每天开封第一楼都会爆满。

道口烧鸡

滑县道口镇是“中国烧鸡名城”。它于清朝顺治年间(1644年—1661年)始创于道口镇。三百多年来,特殊的地域环境、精湛的加工工艺、祖传的配方和老汤,使道口烧鸡成为色、香、味、型俱佳的珍馐名馔,让人看了都流口水。

郏县河洛面

对于饸饹,很多平顶山人在打字时候都会错打成“饸烙”或者“河洛”。其实并不怪你,饸(he)饹(le)在有些地方演变出了很多称呼,比如“河漏、和乐”等 。在我们郏县,我们就是习惯成为“he luo 面”。

洛阳水席

洛阳美食应有尽有,但最最不能错过的当然是与洛阳牡丹、龙门石窟,同被世人称为“洛阳三绝”的洛阳水席啦!洛阳水席是洛阳一带传统名吃,也是豫菜宴席的一个杰出典型。相传始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也是中国迄今保留下来的历史久远的名宴之一。


美食纪


个人觉得很多河南的特色小吃不应该被冠上地名标签,因为大部分河南地区都产这些小吃,而不是一个地方独有的特色,有如下;

1.烩面;这是整个河南地区都有的小吃,口味大致有羊肉烩面、牛肉烩面、素烩面、河南的烩面里都有一个必配的菜就是海带,(反正我不怎么爱吃)。


2.胡辣汤;虽说逍遥镇的比较出名,但全河南境内都有,以河南境内回民做的胡辣汤居多,口味大同小异,非常好吃,甚至山东,陕西也有出品,以河南最正宗。

3.烧鸡;道口烧鸡名气在河南很大,其实整个河南片区每个城市和县城都有做烧鸡的,就拿洛阳来说做的比较有名的烧鸡铺子都不下百十家。


4.锅贴;基本上在有市场和集会的时候锅贴就是河南人的一道主食,把粉条、肉末和调料混合在一起,拿面包裹成包子的形状放在平底锅上以油和水的混合法煎制,配以各种口味的汤来一块吃。

5.锅盔;也就是发了酵的大饼子,做的非常厚实,通常有3公分那么厚,主要是夹馍或者喝汤时的主食。


6.凉粉;这道菜真是遍布河南满大街,主要吃法是炒凉粉,大街上支一个硕大的平底铁锅把凉粉和各种调料混合在一起,放葱花、韭黄、辣椒来做主要配料,特别爽滑可口,老少皆宜。还有凉拌凉粉等吃法。

7.米皮、凉皮、擀面皮,这三种小吃就一起来说了,具体做法是河南人都应该知道,主要是凉拌,配以各种调味品再加上秘制的辣椒油好吃到极点了。


下来说说河南一些地市特有的风味小吃,有如下;

1.开封的灌汤包,这个就以开封为主了,比如说开封一楼的灌汤包就最有名气,店铺也开了很多家,发展到很多河南的城市都有开封灌汤包。

2.洛阳的各种汤类:牛(杂)肉汤、驴(杂)肉汤、羊(杂)肉汤(羊肉汤在河南各地市还是比较盛行的),不翻汤、小碗汤、豆腐汤、丸子汤、洛阳水席,这些都是洛阳特有的小吃。



3.信阳热干面,这道小吃在信阳就多,因为信阳靠近湖北,湖北人爱吃,所以在河南信阳的热干面就比较独特。


总之河南五大特色,郑州的烩面,洛阳的汤,开封的灌汤包,安阳的道口烧鸡,周口的胡辣汤,基本上就代表整个河南的大部分特色,这五样特色小吃可以继续舌尖上的中国,欢迎大家来补充。


纸类包装印刷黄先生


要数拍一部舌尖上的河南,可以上榜的豫菜美食实在是太多了,像安阳扁粉菜、内黄灌肠、林州小米饭、濮阳壮馍、裹凉皮、高炉烧饼、鹤壁缠丝蛋、新乡红焖羊肉、获嘉饸饹面、原阳烩面、封丘卷尖、焦作铁棍山药、沁阳驴肉、尉氏麻辣兔等。


开封的美食也是特别的多,像套四宝、花生酥、炸八块、桶子鸡、小笼包、灌汤包、羊肉炕馍、开封水煎包、煎扒青鱼头尾、开封熘鱼焙面、一大堆、汴京烤鸭、五张兔肉、开封羊双肠等,也都是文化旅游名城开封地区的一些特色小吃和美食。

还有商丘柘城麻辣鱼头、水激馍、夏邑马头狗肉、风味卤肘子、范家哨子汤、永城牛肉水煎包、襄邑抹猪、北湖糟鱼、垛子羊肉等,还有周口盘龙鳝、驻马店胡辣汤、信阳鱼头、烧三枪、固始鹅块、罗山大肠汤、罗山鳝鱼、南阳牛肉等。


商丘身边事儿


河南美食数不胜数,虽然很多没有走出河南,名扬天下,但依然是河南人最爱的美食,美食的味道不光大厨们做的出来,民间农家妇女做出的美食也同样让人记忆深刻。

如果说哪些美食可以上榜,最具代表行的烩面,胡辣汤,羊肉汤,牛肉汤,洛阳水席都应该当之无愧的榜上有名。但我觉得,更应该把那些在河南知名度很高,人人又都吃过,确没有走出河南的美食拍出来。

在河南的红白喜事上,不管是自家办酒席,还是在酒店办酒席,河南的人都知道最后一道菜必须是‘滚蛋汤’一碗滚蛋汤端上桌,意味着酒席结束,这道菜就是宴席终点,主人开始起身送客,客人们也就逐渐立场了。 “滚蛋汤”就成了一种示意的工具,到了这个时候,大伙都会知趣地离席,免得尴尬。因为,天下毕竟没有不散的筵席,不欢而散,何如心照不宣地告退?做法其实和胡辣汤类似,只是里面加蔬菜打入蛋花。味道以酸为主。

河南的洛馍,中秋节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做的一种馍,和面的时候放入盐,和芝麻,稍微活硬点,揪成小剂子,擀面杖擀成很薄的面饼,放在锅里烙,不加油,烙好后吃起来特别酥脆。我母亲那一代往上的人都叫圆叶,象征着团团圆圆的意思,现在年轻家庭不愿去做了,家里有老人的,老人一定会做,因为这也许是她们人生年轻时对美食的一种期待吧。

河南的卤牛肉,河南的卤牛肉虽然不是全国最好吃的。但是作为大多数河南人,都惦记着这道凉菜,下酒菜,卤牛肉。也是婚宴上,酒桌上必备菜,肉色鲜红,肉质口感扎实又嫩滑。老少都爱吃。


厨师的技术更能把食材的色香味提现到极致,而农家妇女的美味更能满足舌尖上的的思念,一道菜一份感情。


醉美醉翁亭


河南美食壹周君吃过几样,心中有所思考定夺,下面来谈谈看法(正经脸)。

首先这河南烩面不能不提吧,作为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河南烩面的影响力有目共睹。河南烩面已经有4000年的历史了,烩面是古时哺饦技法的演变和再现,《齐民要术》中,贾思勰对哺饦的技法进行了详述,且与烩面一脉相承。



荤、素、汤、饭聚而有之,每一样都是一种讲究。用优质精白面粉兑适量盐碱和面,反复揉搓使其筋韧。汤多用肉骨熬制,什么时候用什么火,什么时候下料都有要求。制成之后加辅料,上桌之前配小碟。样样细致,步步考究。


河南有一样美食一直处在风口浪尖,这道味道大于外貌的美食从它诞生之日就饱受争议,没错那就是胡辣汤。话说回来,胡辣汤已经登上了舌尖3,算是圆了它忠实拥护者的梦,只不过这拍摄地取在了杭州也是令人费解。

不罗嗦了,说正题。称胡辣汤是河南街头小食的代表,应该没有人反对吧,是一众饕餮者的舌尖美味。周口西华逍遥镇,说到胡辣汤不得不提的的地方,当地不到5万的人中有两万是以卖胡辣汤为生,并将胡辣汤带向全国20多个省市。



一个食物影响力能波及甚广,已经不单单是它的食材与味道,记得舌尖前两季的导演说,他们很想把它拍得诱人一点,但是怎么拍都是不上相。这看似毫无“光彩”可言的地方小食,其实能走出河南面向全国,就是一张文化名片,吸引更多人的目光与驻足。它背负的更多的是一个地域的饮食文化象征和历史底蕴。


武汉壹周


河南美食可谓是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而且河南凭借悠久的文化历史,豫菜文化也犹如一朵奇葩在诸多菜系中争奇斗艳,显现出了豫菜独有的文化内涵,豫为天地之中,包罗万象,而豫菜也囊括了扒、烧、炸、熘、爆、炒、炝等几十种烹调工艺,可谓是集百家之所长。

其实,这个问题提出的时候答案已是公开的,如果拍一部《舌尖上的河南》肯定首屈一指的要数胡辣汤,但是,胡辣汤虽好喝可是品相实在不佳,而最早的时候《舌尖上的中国》就面临这样的尴尬,由于胡辣汤汤味浓郁、汤汁粘稠,所以拍摄时想方设法,希望能把它拍得诱人一点,但无论怎么拍,都是稀糊糊不上相,我们甚至把摄像机埋在胡辣汤汤底下,但稍微深一点就不透明了,从底下往上飘起来时惨不忍睹,从另外的角度,变换用光也不行。导演说出了其中的无奈,后来,《舌尖上的中国》又迎来了第三季,而其中,被亿万河南人寄予厚望的胡辣汤终于出现了。

而如果要拍《舌尖上的河南》的话,河南的美食绝对可以惊艳众人,这其中如果要挑选出前十名的话,我觉得由以下几种:郑州老烩面、开封灌汤包、周口胡辣汤、五香兔肉、合记羊肉烩面、羊肉炕馍、炒三不沾、黄河鲤鱼焙面、浆面条、博望锅盔,这些菜品都是河南人常吃的,而且是诸多“吃货”耳熟能详的经典菜品,相信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