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土菜很受歡迎,是不是特別好吃?為什麼?

農友君


你們吃過自己家養的豬肉嗎?小時候每年都要殺年豬,家裡隔壁鄰居都會過來幫忙,每次都會做一大桌子菜,都是以豬肉為主,一大桌人都圍坐在一起,吃的滿嘴流油,那種場景,現在想想,也是一種美好回憶!

現在的土菜那麼受歡迎,有兩個原因,一個是食材,雞鴨魚肉都是自己家養的,吃的是稻穀粗糠,在田野山上到處跑,這也是那些吃飼料養的沒有辦法代替的!

再就是青菜了,在農村,只要人勤快,青菜基本上是不買的,上的是農家肥,沒有用化肥農藥,吃起來口感肯定要好很多,絕對可以保證無農藥殘留!

在農村做飯,好多都是燒柴,用的是大鐵鍋,這樣吵出來的菜,是別有一番風味的,這也是廣大人群喜歡土菜很大的原因之一!

我反正是對我們家鄉菜情有獨鍾,不管走到哪,想的都是那個味道!

在看的小夥伴們,你們家鄉有沒有特別好吃的土菜,可以一起出來說一說,聊一聊!





常德農村小趙


農村土菜好吃,在於傳統方式種出來的食材。記得以前看過一篇文章,大意是現在的瓜果菜蔬、糧油肉類產量雖然高了,成熟週期短了,天然營養成分含量卻降低了,通俗點講就是食材沒了本味。

況且現在為了應對日益增長的人口數量,無論是肉食類還是農作物類都會使用催長的藥劑。比如農村土法養的雞鴨至少得養半年以上才能食用,現在養殖場兩個來月就能出欄;農村土法養的豬是包穀、紅薯等喂出來的糧食豬,養殖場是基本上是飼料豬;農村的西紅柿是自然紅熟的,現在市面上賣的很多都是青番茄催熟的;市面上的小菜瓜很多都是用了生長劑的,在開花的時候點上藥,結得就多,長得就更快,等等。

真正的農家土菜多用食材都是傳統農業耕作方式種出來的,糧食豬、糧食雞鴨、喂草的草魚、農家肥種植的蔬菜,野菜野生菌…雖然有的會用一些農藥或化肥,但食材本身的味道是非常濃的。豬肉有豬肉味,雞肉有雞肉味,黃瓜有黃瓜味,西紅柿有西紅柿味,野生菌湯羹透亮粘稠,野菜更是鮮美自然。

記得小時候家裡燉雞,雞湯上飄著一層黃亮的雞油,湯鮮之極;夏季雨後,山林裡撿回傘把菇(雞縱菌),煮出來的湯絲滑透亮,鮮濃得很;小時候躺在自家地裡吃番茄,鮮甜多汁,肉質細嫩;現在去外面吃的所謂的老鴨湯,湯汁鮮濃,可是都是配好的料包調出來的,鴨子還是兩三個月的飼料鴨。

物以稀為貴。追捧農家菜的往往是城裡人,平日裡吃不到,城裡的飯菜司空見慣所以要找點新奇感。就像我們特別追捧海鮮大餐,可對於沿海地區地區的人來說,海鮮司空見慣。

我是農村出來的,是農家菜的擁躉,一是因為食材和味道,二是因為這是家鄉的味道。今天表侄女才從農村老家帶了自己養的烏骨土雞、老鴨和自己魚塘的草魚過來,這都是我大愛的味道。


飲言食語


農村的土菜為什麼受歡迎!首先分析歡迎的原因。人們吃菜首先喜歡健康,綠色,新鮮!那麼我就個人觀點與大家分享分享!

第一,農村蔬菜是應季菜,光合作用強生產的。即使早期春季撒種鋪地膜,但到苗壯天暖和了,地膜就被撤掉了。因此蔬菜在光合作用下茁壯成長,這菜能不健康嗎?

第二,農村的菜用農家肥種岀來的,口感好,果肉飽滿。不象城裡蔬菜沒有農家肥,只能靠化肥。口感上與農家菜就有區別!

第三,農家蔬菜在自己院子裡種,什麼時候吃什麼時候摘,那個新鮮程度是城裡沒法比的!











定襄縣張濤養殖場


農村的土菜特別好吃,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原材料新鮮 ,天然食材,是大棚蔬菜無法比擬的。城市的宴席口味重,才能掩飾原材料的新鮮程度。而農家菜,一般原滋原味,更能體現材質。比如香蔥,農村的就特別清香一些。幾年前一位遠方表姑家辦喜宴,是我吃過最好的一次宴席,她們那裡山清水秀,80多歲的老人身體健康像60多歲樣,辦宴席時還在廚房幫忙燒火打雜(農村土灶),魚是自己池塘養的,雞,鴨,豬肉都是自己養的,因為知道要辦喜事,提前準備好了食材,味道格外新鮮,印象最深的就是最後那盆豌豆尖湯,只加了鹽,撒了蔥花,現在都念念不忘!哦哦,還有米飯,井水紅苕箜乾飯,格外香甜,我還吃了2碗!


花花與美食


農村的土菜特別特別受歡迎,真的是很香。

從原材料來說,農村的菜是自然生長的,有著充足的陽光照射。飽受著自然天氣的洗禮。不是人為的促生長,這就增加了原有清香和質感。有嚼勁,清脆回味濃。

從做工上說,農村土菜做法簡單,沒有過多的調味料。保持了菜和肉本身的味道,使菜和肉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發揮出獨特的香氣,香漂四溢。讓人充滿著食慾。吃到嘴裡夾雜著泥土的清香,回味無窮。所以很受人們的歡迎😊

我最喜歡吃的一道菜就是柴鍋燉。不知道為什麼,天然氣和電器設備怎麼也做不出哪種味道來。也許柴鍋是用木頭做燃料,夾雜著木質燃燒時的清香,至今還是念念不忘。不知道還有沒有喜歡大鍋燉的人。




平谷景銘


農村的土菜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食品產自大自然,純天然環保,綠色健康,原汁原味的,不摻假。


一般農村的菜都是自己吃,也不會依靠這個去賺大錢,偶爾種多了吃不完了才去賣點,自己吃肯定要吃健康的菜,農村是什麼季節就種什麼菜。不像那些專門靠種菜為生的菜農,無論什麼季節都可以吃到不同的蔬菜,但前提是他們要搭建大棚,這樣就沒有農村的蔬菜好了。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雞蛋,有的城裡人為什麼要到農村買雞蛋呢?因為超市賣的沒有農村的雞蛋好,農村的雞是放養的,吃谷,剩菜,剩飯,草,蟲等什麼都吃,而且活動量大。

至於好吃不好吃,也要根據自己的口味,還要看會不會做,有的同樣的食材做出來的口味就不同,有的人喜歡重口味,有的人喜歡清淡的,我覺得也要因人而異。


農村拉拉


菜好不好吃,跟油也有很大關係。現在城市大多用色拉油。一則便宜,二則方便。比如用純正的菜油烹飪,事先要對油進行處理,不然會有濃郁的菜籽味,很多人吃不習慣。再說食材。比如豆腐,現在買到的豆腐,基本80%添加了其他東西,根本沒有豆香味。


作為商販來說,利潤更高,而作為食客,即便在家自己做,也嫌過水、醃製等工序麻煩,願意買沒有豆香味的豆腐做菜吃。這也使得很多人吃到所謂很“土”的豆製品的時候,有不一樣的飲食體驗。即便廚師的技術不難麼地道,也能滿足食客的心理需求。

讀者福利:為答謝讀者朋友,本週免費贈送的是一本《食物相宜相剋2000例》(電子版)。如果剛好你也喜歡,可以私信回覆“福利”,等你喲!


益生美食


首先什麼叫農家土菜,土菜是農村人自種自食的一種田園菜,即自家菜園裡種的菜。在農村,過去集體經濟時代,生產小隊為每家每戶留有面積不大的菜園地,也叫自留地。生產責任制以後,這種自留地隨著土地屬性的改變也相應改變,農民可以在責任田地裡任意支配土地的使用範圍,於是種菜和品種也擴大了,農村人除滿足自家日常所需外,還將剩餘部份出售。由於自家種的菜雖然也是採用外購品種,但肥料卻是使用的農家肥,並且極少量使用農藥滅蟲,因此,這種菜不但生長期長,而且還保了原始菜種的品質,這與市場上商品速生菜相比較,口味和營養相差很大,被人們習慣稱為土菜。土菜拿目前的話來講是一種綠色無汙染的菜,而且又使用傳統的種植方式生產,對人的健康飲食無損害作用,與農村散養雞和圈養豬是同一個級別,是人們極力推崇的一種養生飲食方式而倍受喜愛。


進士河神


因為我們農村的菜來自大鍋土灶,做出來的菜都很香的



沃業嶸


因為就在生產第一線所以知道超市裡很多好看的菜或者即使打著有機種植也不一定真就有機,真正有機的菜很多情況下並沒有那麼靚麗好看,可是城裡消費者是要求菜首先要好看,其次才是有機,但是事實上真做不到,白菜要做到全程有機沒有農藥,那一定是葉子上有多處蟲子要過的痕跡,可是消費者能接受不,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沒有夠傻的消費群體就沒有無良的農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