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影视剧里的潜艇遭遇敌方驱逐舰后,总会立即下沉?

JZP鹏鹏


以前的潜艇确实挺怕驱逐舰,存在过不少的反潜驱逐舰/护卫舰专门猎杀潜艇。但是随着核潜艇的出现,驱逐舰的部分性能反而还不如核潜艇,所以实际上驱逐舰在现代反潜作战中的作用并没有以前那么的绝对,猎杀更强悍的核潜艇更多的是要建立完善的反潜体系,依靠大家的力量干掉潜艇。

潜艇和驱逐舰其实一直是一对“死对头”,而对潜艇的探测又是重中之重。虽然二战时期机载雷达、声呐、磁探测器、深水炸弹和鱼雷等技术的成熟对德国的“狼群”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然而盟军为了对付这些德国潜艇投入了近3000艘舰艇和2700架各型飞机,数倍于德国潜艇。而且盟军专门组建了护航编队用于商船护卫才逐步遏制住商船的损失。

战后核动力技术和材料的突破使得潜艇克服了潜深和水下航速的障碍,但是反潜的手段也在进步,反潜导弹、反潜直升机的出现使得潜艇受到的威胁也是越来越大,特别是苏联发展过许多专职反潜舰,比如下图为的1155型“无畏”级反潜驱逐舰,配备射程55公里的SS-N-14反潜导弹、2座五联装反潜鱼雷发射装置、2座12管RBU6000反潜深弹、2架卡27反潜直升机,在攻击上具有极强的威胁。

所以各国的核潜艇一直考虑如何把自己隐蔽起来让对方根本探测不到(中间苏联走过高航速和大深度的路子,但是最后走不下去了),反潜的难点还是出现在探测潜艇这个过程。下图为美国“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核潜艇,他的水下噪音可能已经达到95分贝以下,很接近海洋环境噪声,潜深也达到600米,这对驱逐舰来说是非常致命的,因为很可能都无法用常规段感知附近有艘潜艇或者即便知道也无法进行追踪。而且“海浪”级的水下极限航速达到35节,比驱逐舰30-32节左右的航速还要高(驱逐舰如果释放拖曳声呐时最大航速只能保持在25节左右),这就意味着即便被发现核潜艇也有逃脱的余地。中国的核潜艇以前都被说性能比较差,就是因为噪音控制不住,在反潜的交锋过程中在第一步“探测”这个步骤就已经输了。

而且现代核潜艇的攻击装备也是在不断增强,鱼雷导弹应有尽有,完全可以对付水面舰艇。比如重型的MK48型533毫米重型鱼雷具备自导能力的,在低航速模式下最大可以攻击50公里外的水面目标。俄罗斯3M-54E“俱乐部”系列潜射反舰导弹,射程也已经超过100公里。所以说现代的核潜艇和驱逐舰并不是谁怕谁,而是谁先发现对方谁就占优势,甚至说核潜艇的优势可能还比驱逐舰要高。以前那种潜艇一旦被发现只能等死的情况已经很难出现在现代核潜艇和驱逐舰的对抗中。

现代的反潜作战已经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驱逐舰身上了,更多的是反潜体系的共同作用,比如固定翼反潜机、反潜直升机、潜艇、驱逐舰、护卫舰等等空中水面水下的立体反潜网络。而驱逐舰自身也要划分出多个反潜层次,比如200海里左右的反潜直升机(这一步很重要,远距离探测潜艇并使用反潜鱼雷实施攻击)、50-100公里左右的反潜导弹、50公里内的反潜鱼雷,而驱逐舰本身也携带舰壳声呐和拖曳声呐,这样才能有效打击潜艇。下图为美国MH-60R直升机,同时配有AQS-22低频吊挂声纳与声纳浮标发射器


雏菊西瓜Peterpan


潜艇对于驱逐舰确实是比较怕的,尤其是以反潜为主要任务的反潜驱逐舰,例如苏联的无畏级反潜舰和日本的秋月级驱逐舰。如果要说潜艇到底怕什么?无非就是驱逐舰看的远,打的准,而潜艇又缺乏反制手段,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怕!

一怕反潜直升机

目前主流驱逐舰普遍配备有直升机起降平台和反潜直升机,主流反潜直升机包括了美国SH60、卡27、直9等。反潜直升机装备有反潜雷达、吊放式声呐、磁力探测器、红外探测仪、辐射探测仪等多种探测设备,借助于高度优势,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搜索大面积海域,发现目标后可以通过投放声呐浮标准确判断出潜艇位置。反潜直升机作战半径超过200公里,可以挂载反潜导弹、鱼雷、深水炸弹等多种反潜武器,在作战中比潜艇看的远,听的清,又比潜艇的攻击手段多样,可以做到先敌发现,先敌歼灭,而潜艇除了某些不靠谱的短程防空导弹外,几乎没有什么反制手段,所以潜艇在遇到反潜直升机时一般只能选择逃命!





二怕拖拽式线列阵声呐

反潜直升机虽然好用,但是也不能保证24小时一直滞空,如果潜艇利用反潜直升机的不在岗的间隙对驱逐舰发动攻击怎么办?别怕,我们有拖拽式线列阵声呐,虽然军舰和潜艇都配备有主被动的舰壳声呐或者拖体声呐,两者区别并不明显,但是拖拽式线列阵声呐的加入直接把战场天平偏向了驱逐舰。拖拽线阵声呐作用距离超过300海里,而且与传统声呐不同的是可以准确定位潜艇位置,从而为武器发射提供指引,可以精准的打击潜艇!


三怕武器多样化

目前潜艇用来反舰的武器主要分为两个流派,一个是俄系潜艇,突出反舰巡航导弹的装备,另一个是美系潜艇,主要依靠重型鱼雷进行反舰,但是潜艇用反舰导弹需要卫星或者飞机等空中平台的中继,而鱼雷的射程又太近,所以在面对驱逐舰时,潜艇如果主动发起进攻几乎就是作死!而目前的驱逐舰除了配备鱼雷、深水炸弹等常规反潜武器外,还发展出了火箭助推鱼雷(反潜导弹),配合舰载舰载直升机的使用,对潜艇几乎可以做到一击必杀,这样的进攻能力潜艇能不怕吗?


潜艇应有的作战方式

潜艇最赖以生存的杀手锏就是静音,目前高端一点的潜艇,例如美国的海狼级和弗吉尼亚级,其潜艇噪音普遍在100分贝以下,这种强度已经低于海洋自带的背景音,也就是说只要他们不主动攻击,现有的探测设备几乎感知不到他们的存在,所以他们的作战方式是这样的。首先利用自身的低探测性悄悄潜伏到敌方的港口乃至重要航道之上,然后关闭自身动力,沉入海底,静静等待目标出现,最后在敌方重要军舰或者商船出动时,对其发动出其不意的攻击,取得意想不到的作战效果。所以说潜艇定位就是刺客,而不是法师、射手这种擅长跟敌人硬刚的选手,正因为如此,潜艇如果被敌人发现了通常选择逃跑,而不是坐等被群殴!


军史吐槽君


事情没有那么严重,现代潜艇与一艘反潜舰对抗胜率反而会大一些!因为不但是一个在明一个在暗,现代潜艇普遍装备了潜射型反舰导弹,在100公里外就能攻击反潜舰了!再加上各种智能化的鱼雷…搞不好不但反潜不成自己还被击沉了,所以现代潜艇是很危险的!图片上是“吉米.卡特号”核潜艇,属“海狼级”,是目前世界最先进的核潜艇之一,不但水下航速快还很静音,即便是发现了它,它也会凭借深潜和航速快的优势加以摆脱,而现代驱逐舰很难在航速上紧追不舍。


俄军“无畏级”
专业大型反潜驱逐舰,排水量8000吨级别,是目前世界上少数在役的专业反潜舰,图片上可以看见四联装533毫米口径的鱼雷发射管和左上部的十二联反潜火箭弹发射器。构成了3000米~20公里的反潜打击火力。

现代驱逐舰反潜武器装备都由3~4层次构成,反潜直升机负责200公里外的反潜、火箭助推鱼雷(反潜导弹)打击80公里内的水下目标、反潜鱼雷负责20公里之内、反潜火箭弹负责6000米内,战舰越大安装的层次反潜武器越多!这样多的反潜武器对任何潜艇都是巨大威胁,只要有一枚反潜弹药击中潜艇就会被重创!


“无畏级”
舰艉部的大型拖曳式声呐收放门,还能看到两个反潜直升机库,现代大型反潜舰通常都是装备两架反潜直升机,会增加搜潜/反潜的密度。

同时,反潜舰自身的水声对抗器材(声呐)也非常先进,特别是拖曳式声呐使用收放搅车将声呐释放到10多公里外,这样声呐就不会受到自身舰艇噪音的影响,会更加安静的探测潜艇。

而反潜直升机也有声呐浮标,在潜艇活动频繁的海域将声呐浮标投下,它可以自己工作探测水下半径10多公里距离,间隔投放几枚就可以探测到几百平方海里的水下状况。


一旦这些声呐浮标探测到水下有潜艇活动,反潜直升机
凭借速度优势赶到发现海域,查明敌友后实施反潜鱼雷或者反潜深弹攻击!图片上我军直九反潜直升机正在投放轻型反潜鱼雷。
如果是反潜舰本身发现潜艇则会根据

敌潜艇的远近距离发射:反潜导弹、反潜鱼雷甚至是反潜火箭弹。在比较密集的反潜火力打击下,潜艇要想逃脱是很困难的事情。

反潜舰和潜艇之间的较量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开始了,二战期间由于德国潜艇的“狼群战术”使得盟军的军舰和商船对遭受了重大损失,盟军为了对抗德军潜艇,投入了4倍于潜艇数量的反潜舰和1000多架反潜机、飞艇…但仍然没有完全消除德军潜艇的威胁!到了现代,由于科技水平的大发展,潜艇的性能更加先进了,而且还装备了水下发射的反舰导弹,有的射程超过200公里,这对于反潜舰来说更是巨大的威胁!


反潜舰与潜艇的对抗就是早发现、晚发现的问题,谁被发现的早就会处在劣势一方,相对而言有大海作为屏障,反潜舰的装备再先进也是“大海捞针”,潜艇坐在海底不动地方,凭借被动声呐就可以监听到半径100海里的各种水上水下的舰船噪音…所以,现代反潜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不要想象的那么简单。


皇家橡树1972


潜艇被驱逐舰发现,特别是反潜驱逐舰,那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反潜舰就是为灭潜艇而生的,一般来说,在隐蔽发现一支舰队时,潜艇不敢发动袭击,因为别说去偷袭别人了,就是声音稍微大点儿,被舰队反潜兵力发现,那也是在劫难逃的麻烦事儿。

别看潜艇平时藏在水底下看似无声无息的刺客一般,带着20多条鱼雷,潜射导弹,甚至短程防空导弹,确实能打能藏,但它的短处也大着呢,首先,跑不快,一般的常规潜艇,如果跑20节以上的高速,一是带来噪音大增,二是跑不了一会儿,电池就要耗尽,就最重要这两点,它就不能不怕驱逐舰,现代驱逐舰跑个20多节属于太正常的速度,要赶上一艘以20节速度疯狂逃跑的潜艇,那根本不是难事儿,更何况驱逐舰上还有反潜直升机,所以,在遭遇驱逐舰的情况下,几乎没有发神经加速逃跑的潜艇。

真发现了潜艇,这些老式的火箭反潜深弹就能要了潜艇的命,反潜鱼雷也是要命的,所以最好是别被驱逐舰发现,一旦碰上,最好别加速逃跑,而是慢下来,静下来,甚至停车坐沉海底,就是为了一个字----“静”,利用海洋背景噪音,或许能逃过一劫,慢下来,停下来还可以减少电池的电量消耗,使藏的时间能更久一点,能躲过第一波攻击,再躲过两天的搜寻,基本上,驱逐舰就失去耐心了,但万一碰上赖在那儿非打死你不可的,那必须上浮充电的时间,基本上就是乖乖投降的时刻了,这其实也是现在各国都加紧采购换装AIP动力常规潜艇的原因,加装了AIP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可以2个星期以上不上浮,没有那艘驱逐舰能在一片海域忍耐2个星期的时间去耐心搜索。

当然,驱逐舰搜寻潜艇那也是毫不含糊,这图就是我国海军112“哈尔滨”舰装备的拖曳声纳的开口,加上舰上还装备有舰壳变深声呐等先进探测设备,这些设备是抓潜艇的高手,对金属外壳的潜艇,反射信号是非常强的,潜艇要藏也不容易,再加上现在反潜攻击武器可不是二战时代乱扔深水炸弹,精确攻击同样适用于反潜作战,对于装备精良的反潜驱逐舰或多用途驱逐舰,潜艇该躲还得躲,不能不说,很多时候,潜艇就是一个深入敌阵的刺客,没有己方强大海空力量的掩护,是难以全身而退的。


联合防务


驱逐舰是一支舰队之中的主力舰艇,因为吨位大、武备强、作战性能综合性强而让潜艇忌惮不已,所以说潜艇怕驱逐舰是十分正常的。

一般现代化的驱逐舰吨位都在五千吨以上,最高航速一般都在30节左右,而舰载武器包括防空、反潜、反舰等多型,既有导弹也有鱼雷,有主炮有近防系统,一般舰艉可以搭载反潜直升机,这应当说是潜艇最为忌惮的,因为反潜直升机专业性能强,作业范围广,可以携带航空反潜鱼雷和深水炸弹,一般速度都在200-300公里/小时,作战半径在100-250公里,一旦捕捉到潜艇信号,因其效率和灵活性远远强于水下的潜艇,所以潜艇基本上是跑不掉了。


而现代化潜艇虽然静音效果很好,携带的武备也很强大,但是潜艇毕竟一般是单舰行动,反潜直升机追捕潜艇是不难得,如果被反潜直升机跟踪后,再被敌方舰队包围,想要反击或者逃跑几乎是很难了。而驱逐舰的职能就是保护舰队安全,携带大量的反潜鱼雷、深水炸弹等武器,所以说随着世界反潜领域的不断发展,未来潜艇的生存状况将会越来越窄。

所以综合而言,因为驱逐舰是一支舰队中最强的“带刀侍卫”,对潜艇的反制能力是最强的;其次则是驱逐舰携带的大型反潜直升机的反潜能力让潜艇忌惮三分。


西凉宣抚使


为什么潜艇那么怕驱逐舰?

但是我反过来就问了:潜艇为什么要怕驱逐舰?

请说清楚标题,是常规潜艇还是核动力攻击潜艇?

是潜艇跟驱逐舰一对一的单挑,还是一艘潜艇面对着整个的一个反潜系统?

如果是一艘潜艇面对着整个的一张反潜大网,那潜艇是必输无疑,就是核潜艇也难逃一死!


如果是一艘反潜驱逐舰对阵十艘核动力攻击潜艇,那么核潜艇会把这艘驱逐舰撕成碎片。

十艘驱逐舰围攻搜索一艘核潜艇,犹如警察人员抓逃犯,核潜艇会左躲右闪、竭力的屏息静气。

十艘驱逐舰对阵十艘核动力攻击潜艇,核动力潜艇会变得有恃无恐,而十艘驱逐舰会变得胆颤心惊,老怕一不小心就会被核潜艇咬上一口!

既然把反潜驱逐舰说的那么神,为什么美国会那么忌惮俄罗斯的核攻击潜艇?

一艘核潜艇的造价成本和技术比一艘驱逐舰的造价成本和技术难度要高出许多,既然驱逐舰既能反潜又能进行水面作战,为什么俄罗斯和美国都在不遗余力的发展核潜艇。

世界上能造驱逐舰的国家不是很多,但是也有几十个国家吧!

但是核潜艇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目前来讲也只有五个常任理事国装备,日本也可能有这项技术,但为什么不造?

因为美国压制着它,不让它造!

但美国却让它造驱逐舰,这本身就说明了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一艘驱逐舰的威胁远没有一艘核潜艇带来的威胁大!

美国的航母在出海作战时,为什么在它的周边围绕着一大群跟班小兄弟,除了能够帮它防空之外,最大的一个忌讳就是怕有核潜艇混进来。

既然驱逐舰的反潜能力那么强大,为什么在航母的编队里边还常常跟随数艘核攻击潜艇?

谁都知道,反潜最好的武器就是潜艇反潜!

一般来说,一艘大型的驱逐舰所配备的反潜设备有舰载直升机,另外还有反潜拖曳声呐,不外乎这两种手段!

拖曳声呐一般是在发现有潜艇的踪迹以后实施舰队的整个反潜网进行搜索。

它的探测距离一般在几十海哩以上和一百海哩以内,其次是驱逐舰上也配备了反潜直升机。

它的巡航距离大约在三百公里范围之内,也是通过进行投掷声呐浮标进行搜索和探测!

在彻底发现潜艇的准确位置以后再进行反潜鱼雷或者深水炸弹攻击。

以俄罗斯的阿库拉核攻击潜艇为例,它最大的下潜深度可达1000米左右,一般的正常巡航潜深也会保持在600米。

这一深度足以让欧美国家的反潜设备顿时变得无用,即便是发现了阿库拉核潜艇的踪迹,它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攻击!

更何况,原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在静音方面获得了巨大的突破,素有大洋黑洞之称的基洛级常规动力潜艇,大家应不会陌生。

静音效果那是相当的好,相当的优秀。

下面摘录一段有关阿库拉级核潜艇的说明和介绍:

大量装备阿库啦潜艇的红海军潜艇部队被敌方恐惧的称为“红色狼群”,漫长的战争将潜艇上这些勇敢的海员锤炼成了英勇顽强、纪律严明、技术娴熟的精锐之师,他们完美的捍卫了苏维埃的荣誉,并让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敌人付出了可怕的代价,以至于每一个敌军的水兵在每一次出海之前的过程之中,都始终畏惧阿库拉潜艇那毫无预兆的打击!

所以驱逐舰如若与核潜艇进行对决,一般来说一对一的话驱逐舰基本上没有胜算。


而十艘驱逐舰如若对阵十艘核潜艇,它会被潜艇的狼群战术杀得大败而逃。

但潜艇也会遭受被击沉的危险和可能。

反潜设备最好的平台不是驱逐舰和它上面的拖曳声呐和反潜直升机,而是固定翼的p3型和p4型反潜飞机,它的续航时间长、巡逻的区域范围大,它可比驱逐舰反潜先进多了。

但真正反潜效果最好的不是驱逐舰和固定翼反潜飞机,而是核潜艇反潜。

它才是反潜最强有力的武器,可即便是这样从美俄两国的核潜艇碰撞来看,已经足以说明俄罗斯的核潜艇的静音技术已经是非常的好。

核潜艇都尚且如此,你还能指望驱逐舰反潜!


东方中华不败


怎么说的驱逐舰就不怕潜艇一样(只讨论核潜艇)?现代化海战打的是体现对抗,在这种情况下,两者之间的胜率谁大取决于谁先发现谁,所以,今天的反潜不是单一的(反潜)驱逐舰和潜艇之间的对抗,需要的是空中、水面反潜力量以及水下听音阵列共同构成的反潜大网才能有较大的几率发现水下的潜艇,如果是单一的艘驱逐舰+反潜直升机,能不能发现潜艇这是运气问题,不是技术问题,嗯,反过来也差不多!


声呐也不是万能的,顶级潜艇的噪音(海狼级了解一下)已经小到贴近海洋背景噪音了,就算是多方面配合,想要在茫茫大海中(尤其是在陌生海域,如实本国势力范围内还好,因为有大量的水下听音阵列)发现潜艇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所以,潜艇最大的优势就是体现在“隐蔽性”上面,在有体现支撑的现代化海战中,潜艇不见得就会怕了反潜驱逐舰,如果潜艇面对驱逐舰的胜率真有那么低,那么世界各军事大国还费那么大心思造潜艇干嘛?直接堆驱逐舰就行了啊。


当然,潜艇有优势那就也有劣势,其中一个很明显的不足就是受制于通讯问题难以分辨水面目标,因为执行反潜任务的不单有驱逐舰,其实护卫舰更多,尤其是那些使用柴油动力的小型护卫舰,当拖曳声纳在水面巡航时,速度大概在10节左右,这个速度跟民用拖网渔船差不多,对于潜艇来讲,这两者的水声信号特征是比较难分辨的,但是对于水面舰艇来说就不一样了,一旦发现水下的不明目标,只要排除了是己方潜艇可能,那么就可以用鱼雷、深水炸弹等玩意使劲招呼了,海洋生物?更加不可能,遇到能达到潜艇这种信号级别的海洋生物概率太低了,不可能出现在交战海域!


▲英国潜艇拍摄的苏联“基辅级”航母推进器照片。

总之,潜艇不一定会怕了驱逐舰,潜艇真的没有那么容易发现,带上一堆声学诱饵,核潜艇能在水下跟你玩捉迷藏。冷战期间,英国皇家海军的“快捷”号(HMS Swiftsure S126)攻击核潜艇就曾贴脸给苏联的基辅级航母拍照,当时距离苏联航母好像也就一百来米的距离,再说了,潜艇的火力也不比水面舰艇弱,533和650口径的鱼雷一发就能带走一艘军舰,而且鱼雷用40节的高航速打击50海里远的目标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再加上那些超音速反舰导弹,来一波饱和攻击,谁先玩完真的不好说!


哨兵ZH


为什么影视剧里潜水艇遭遇敌方驱逐舰后总会立即下沉?我用一个生动的表达方式,你就会理解了。你说刺猬遇到别人动物袭击他的时候,他是不是立即汇报成一团,形成一个满身都是刺的肉团,哪个动物还能下去嘴。再比如说乌龟如果遇到别的动物请害他的时候,他是不是立即会缩成一团,然后变成一个大又厚又硬的空壳子。是不是动物也很难下去嘴。

其实不管是动物还是人还是潜水艇。都有一种逃避追击,保护自我的那么个本能的能力。潜水艇遇到驱逐舰的时候立即下沉。我想他也是不想成为驱逐舰打击的目标。只有船体慢慢的下沉,沉到海底,驱逐舰拿他也就没有办法了。这也是潜水艇不予驱逐舰正面交锋的原因。



再者说了,一旦敌方的驱逐舰的声呐发现了潜水艇,那就倒霉了。敌方驱逐舰的反潜直升机,反潜导弹在几十海里外就招呼过来了一个躲闪不及常规动力潜艇的小身板,挨了一枚与反潜鱼雷基本上就粉身碎骨啦!如果说潜艇在早些时候就沉到160米以下。
也就是说,海水在50米到100米深度会有一个温跃层。温跃层下方的水温与上方的水温差很大,而且温跃层会极大影响声呐探测的距离,所以下潜至该深度也是为了隐蔽自身不受打击。所以说这也就是潜水艇在遇到驱逐舰的时候选择下沉160米,不让驱逐舰了解到他的行踪,这才是自身最好的保护。


伊春美食美客


因为有专门的反潜驱逐舰,潜艇的克星,一旦被驱逐舰发现,潜艇就惹上大麻烦了。

第一,速度和能源。

普通常规潜艇,在正常情况下速度都比较慢,又没事跑那么快干嘛?但是一旦出现情况想要跑路,提高潜艇的速度,当达到20节,潜艇的噪音就会很大,非常容易被捕捉到,而且电池会被迅速消耗,只能留在原地,被深水炸弹炸掉,所以倒不如在被发现之前沉寂下来,等待驱逐舰离开。



第二,功能问题。

驱逐舰具有对海反潜防空等多种武器,既可以在海军舰艇编队担任进攻任务,又能承担作战编队的防空反潜任务,而且在登陆作战中可以支援火力,最重要的是还可以提供海上救援以及无人舰载机的起飞和降落,如果潜艇被发现,他们可以相互配合干掉潜艇。

潜艇的主要优势是具有隐蔽性,同时要降低噪音,但是反潜驱逐舰一般可以追踪的到他而驱逐舰的速度远远快于潜艇,在抗打击方面,潜艇差的太多,倘若潜艇和驱逐舰同时被炸,那么受伤害大的就是潜艇。



看到有回答说,潜艇可以干掉驱逐舰,这个除非运气非常好,一般是不太可能的,就算潜艇躲在暗处也没有把握,潜艇的鱼雷和反舰导弹,即便是在天时地利人和,训练有素的时候都非常难击中驱逐舰,所以两者相遇,潜艇必凉。


风云一点通


风语者说到影视剧里潜艇遇到敌驱逐舰,总是立即下潜,是的,难不成飞呀?这就如同兔子遇到老鹰,老鼠遇到猫,几乎是唯一的选择。天敌嘛!驱逐舰在海上主要就是对付潜艇的,其火炮不用说,远非潜艇上的小炮可比。驱逐舰关键部位有轻薄装甲,比较扛揍,潜艇几乎一炮就玩完了。驱逐舰甲板的武器和人员多多了,都可以打击潜艇,如同打靶,潜艇外挂顶多一门平射炮一挺机关枪,站三五人就没地方了,根本是被群殴嘛! 逃跑行不?没戏! 驱逐舰比潜艇快多了。打不过又逃不了,更不会飞,你说能咋办,只有下潜深海,寻找机会开溜。多数情况也难脱身,驱逐舰是有各种反潜探测仪器的,一旦锁定方位和深度,随之而来的是恐惧的深水炸弹和鱼雷攻击……反正是克星,能否幸存看运气了!好些电影都是说最后潜艇装死,用静默方式骗过驱逐舰,待潜伏到安全海域再实施反击……经典作品是德国拍的《从海底出发》,三小都紧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