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处处芳草香,你的家乡有哪些特别的野菜?怎么烹调?

乡厨的菜单


最好是在一场春雨之后,山麻楂的嫩叶就会萌发出来。每年的四月下旬,是它发芽生长的旺季。上山去掐它的嫩叶,回家包包子或饺子,有清香的山野味道。

山麻楂包子或山麻楂玉米饼子

  • 山麻楂一般都是自己上山采摘的,回家后放清水中浸泡,掐去老的不能食用的部分。

  • 把浸泡洗净的山麻楂焯水,一定要多焯烫一会,把它焯的烂一些。取出放凉水中浸泡,中间要换几遍水。一般需要浸泡一晚上吧!
  • 五花肉肥的要多一些,切成小丁。韭菜少配一点提个鲜,葱姜末切好。

  • 五花肉里加料酒,盐,鸡精,一品鲜酱油,胡椒粉腌制。
  • 浸泡好的山麻楂剁碎,加入到腌好的肉中。锅中炸香花椒粒,把花椒油倒在山麻楂上搅拌均匀。
  • 面选择烫面的,这样的皮可以多包馅,吃起来过瘾。

  • 锅中上汽后,把包子放进去蒸二十五分钟左右。汁水淋漓的山麻楂包子,带着山野菜特有的清香,一般巴掌大的我能吃个七八个。
山麻楂有点苦味,所以要焯透,并且在清水中多浸泡一段时间。一尝没有苦涩味了,就可以包制了。

小贴士:野菜都吸油,所以包野菜包子要多放点油。这样包出来的包子,汁水淋漓,口感丰富。

小野蒜炖鲐鲅鱼

  • 小野蒜不是那么的辣,有点葱的味道。春天的时候,在田边和果园里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而且一长就是一大丛。

  • 鲐鲅鱼肉质鲜美,不同于一般的海鱼的地方,就是油脂比较多,所以多了几分肉香。
  • 但鲐鲅鱼有很多人吃了过敏,严重的浑身起大疙瘩。
  • 小野蒜有解百毒的功效,我们这海边的人家。在小野蒜上市的季节,也正赶上鲐鲅鱼最肥美的时候。
  • 所以把它俩炖至在一起,野蒜不同于大蒜,有它独特的山野味,给鲐鲅鱼增添了特有的风味。
吃过几次真的不过敏,但对于海鲜过敏的还是不要轻易尝试。这只能算是我们这比较小众的,渔民家常菜。

小贴士:春天的野蒜可以连叶和茎一起食用,真的有解毒的功效。尤其是吃了不洁食物坏肚子。


73神牛


陕西西安,我小时候总喜欢吃妈妈做的麻子菜饼。

后来专门查阅过相关的资料,原来麻子菜学名叫做马齿苋(xian),有的地方称其为五行草,长命菜,五方草。

我记得小时候还经常跟着妈妈一起去菜地边摘麻子菜,直到现在都有很深的印象。麻子菜叶子有小拇指甲盖那么大,叶子比较厚,形状像水滴一般,表面比较光滑没有毛。

我查阅相关资料的时候发现,这个麻子菜(马齿苋)竟然还是一味中药,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种子亦有明目的功效。(当然,具体是什么情况,我就不多赘述了。毕竟这属于医药专业领域,咱也不是专家不敢妄言,大家这个部分可以忽略掉)。

小时候,我最喜欢吃的也才之一就是麻子菜,可以做成烙饼。搭配着特意调制的蘸料 ,可是非常美味的。



下面我大概回忆一下做法,因为现在很多年不吃了,偶尔在一些农贸集市上能见到有人摆摊出售。

食物名称:麻子菜饼

食材:麻子菜(马齿苋),面粉,蒜。

第一步:把麻子菜择干净,清洗后沥水。


第二步:准备一个大碗或者盆,将面粉兑水搅拌成面糊,稍微浓稠一些,不然烙出来的饼不太好成型。而且不太容易控制薄厚。

第三步:将沥水后的麻子菜切碎,放入搅拌好的面糊中,再次搅拌均匀。这时候可以加入适量的盐调味。

第四步:预热平底锅或者电饼铛吧。我小的时候,记得家里用的是一口铝制平底锅,双耳的,很厚。现在城里人都用电饼铛了,不过应该也可以。

第五步:锅预热后,将麻子菜面浆倒入,具体的量看锅的大小。个人觉得厚度控制在一厘米左右比较好。太厚了不容易熟,太薄了不好翻面。翻面最好用锅铲或者篦子。我小时候,家里人喜欢用菜刀。总之就是用接触面大一点的东西来翻,能有效的避免翻烂。

第六步:蘸料的调制。蒜拍碎或者捣蒜器里捣碎,可以加入适量的盐,防止蒜碎飞溅。当然之前面糊里面已经加盐了,具体蒜泥里面加多少,看个人口味。蒜泥、盐、味精或者鸡精、醋、酱油、油泼辣子、香油。我个人比较喜欢酸口,所以醋会多放一些。酱油只是为了提鲜,不宜多放。有的人买的醋可能会酸,也可以加点热水激发一下醋的香味。

第七步:那就是开吃了。麻子菜饼切成喜欢的大小,然后沾着蘸料吃。清爽可口,美滴很。就是不沾蘸料吃,也非常美味。麻子菜的口感非常Q,让我评价,那就是脆Q脆Q的。


李见云


清明草,我们土话叫粑粑菜,我们家乡有过社(每年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社日)的习俗,记得小时候(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少过社了)妈妈没到社日头天下午都会带着我和哥哥一起去荒地里割粑粑菜,社粑粑:把割回来的新鲜粑粑菜洗净后下锅焯水,然后切碎拌入蒸好的糯米一起打上劲,里面可以包馅可以不包,吃起来糯糯的有一股有一股清香味儿;社饭:社饭也是用粑粑菜做的,把洗净的新鲜粑粑菜切碎,拌入淘洗干净且焯好水的大米,拌入腊肉丁,香菇丁,土豆丁,干豆腐丁等…然后放入菜火锅里控(“控”是一种闷饭的方式,老家叫控),小火控出锅巴,一碗社饭就好了,饭就着锅巴一起吃喝上一碗米汤那叫一个爽啊!




摁是丑人412


这些年走过了欧美的三十多个国家,发现了老外们一个共同的特点——不吃野菜!我曾去阿尔卑斯山区过了两个凉爽的夏天,在那海拔高度一两千米的山坡上面植被很茂盛,每周至少要下一两次雨,有的时候出着太阳下急雨,草地上永远都是湿漉漉的样子……那块地貌书上叫做“高山草甸”,图2⃣️3⃣️ 那是放牧的好地方,我在山上蹓弯儿发现了肥美的野菜……蒲公英、车前子之类的沒有人会感兴趣,图1⃣️我干脆拿出了随身携带的塑料袋,采回住处,清洗干净用开水烫一下,包过两次野菜水饺,关键是带着从小在城里长大的晚辈们认识了他们家门口的俯拾即是的免费蔬菜,老外的野菜情结大概在祖上也是应该有的,100多年前的挪威,土豆都没得吃,全国一半的人口都逃荒去了北美……俄罗斯的野菜最是肥美,莫斯科大学医学院内的野菠菜和蒲公英都象施了肥似的疯长,他们那里的大妈们也不认这个……人家的资源也充沛,在黑龙江入海口的那个小城庙街,在菜市场一个老太太五十卢布卖给我一个小萝卜粗的杏鲍菇似的大磨菇,林子里采的,回到住处切成片用奶油煎熟三个人没有吃完。

昨天去崂山风景区,地里的野菜已经开始吐绿了,山阳坡温度和日照都要好,荠菜与苦菜本身就是宿根植物,经过一冬的积蓄养分现在正是肥美的时候,现在的荠菜带根挖出来,洗净加野生牡蛎肉直接下锅煮汤,很鲜的渔家特色,那个汤汁滴到白瓷碟子上面都是翠绿翠绿的,一定要直接下汤锅,不要先抄热水,否则绿色就隨热水走了。苦菜主要是连根一块儿蘸酱吃,清火解毒。市区的人到崂山农家乐吃饭三十多年以来都是两样野菜必点:一是山蚂蚱菜,图5⃣️ 这个名字有点土气,干脆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云峯菜,经典的吃法是包大包子,以每年五月左右最好。还有凉拌的,用水烫熟,浸泡去苦涩味儿,切成碎末,加上花生碎、芝麻盐、大蒜泥拌匀就好了。还有一种吃法是将新鲜的云峯菜洗净凉干蘸上淀粉糊下油锅炸好(温油,油热了里面就坏了造型)装盘上桌,加花椒、芝麻盐进食……一棵棵的野菜象挂了霜的珊瑚煞是好看呢!第二种野菜就是桔梗,根部可以凉拌或是挂上面糊下油锅炸了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一一崂山参。图6⃣️7⃣️ 是面条菜,这个可以洗净后拌上干面粉上锅蒸熟了吃,蘸着大蒜泥格外的对味儿,也可以上开水煮一下,切碎包大包子或者加入水磨推出的豆浆沫子上锅蒸熟做成“小豆腐”吃。图4⃣️是榆钱饼,这个比较少见了,许多六十岁以下的城市长大的人们都没有见过,更别说吃了。这是我去年的清明节在郊区的一个大酒店里吃到的……今非昔比了,这是过去度灾年的救命的树叶子,吃多了会浑身浮肿满脸的菜色,现如今已经豋上了大雅之堂,这一盘树叶子足够抵得上一大篮子鸡蛋的价钱了……罪过呀!老祖宗要是知道了子孙们如此不肖的诸多行径早该家法伺候了呀……









轻轻江


目前我的家乡虽是春暖,但花还没开!

说到野菜,家乡倒是很多的!比如婆婆丁,小根蒜,荠荠菜,苦麻菜,山芹菜,榆树钱等。都得过一阵子才能有。

烹调就简单了。婆婆丁,小根蒜,苦麻菜,都是洗净可以蘸酱生吃的。榆树钱可生吃,也可以包馅,或做汤吃。荠荠菜可以用水焯一下,蘸酱吃。也可以做馅。山芹菜就是焯水后切碎,做成包子或饺子馅,再加点猪肉,十分鲜美!

回想小时候,每年青草发芽时,都要约上小伙伴,挎着小篮子,到田野里去挖菜。我们沿着地垄沟,或荒草地,找呀找的,谁要是挖到一个大大脑瓜小根蒜,就欢呼起来!大家都跑过去争抢着看,比如今给个苹果都高兴!

今天我们生活好了,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但还是很怀念小时候挖野菜的乐趣!




常青树


又是一年春来到,又是一年百花香。真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天里,地里也长满了野菜。有些野菜风味独特,是很好吃的。

说起我们家乡的野菜,就不得不提荠菜了。记得小时候曾经吃一回荠菜“角子”,曾令我回味无穷,终身难忘。



那是哪一年?我记不清了。反正是很久很久以前,在春天,我们几个小伙伴放学了没有事,就到地里挖野菜。那时候野菜也很多,特别是荠菜到处都是。我们挖了半篮子的荠菜,拿回家让大人们给我们做好吃的。

那天,姥姥就将我们挖的荠菜洗净,掺入肥肉炼过油之后的油脂渣,然后把它们用刀剁碎,再拌入香油,盐,五香粉等调料做成包子馅。然后擀一些小面皮,用面皮将这些包子馅包成饺子形状的东西。我们这儿叫它为“角子”,也即是是包子的意思。不过形状跟包子不一样,就是像饺子状放大的样子。

“角子”包好后,放到地锅内隔水蒸熟,然后拿出来就可以吃了。

记得那次吃角子的时候,咬一口下去,馅子里面的油直淌,赶紧又去咬一口。真是太香了!

可惜,现在再也吃不到那个味儿了!

不知道是为什么?


法重情深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种子都苏醒了,院里的韭菜也露出了芽,今天突然发现在韭菜里还长出了好多白蒿。白蒿不仅是一种风味独特的野菜,同时也是一种有特殊疗效的药材,对黄疸和胆结石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还可以护肝脏、降血脂。

即使在农村这种野菜也已经很少见了,每到三四月份就能看到很多大爷大妈,拿着布兜去地头找白蒿,野生的白蒿,有钱不一定可以买到。白蒿的生长期比较短,前期是嫩叶的时候可以吃,后期长出梗就不能吃了。白蒿虽然很好吃,但是非常难清洗,所以吃白蒿的时候一定要反复的清洗干净。我们家每到春天都会吃蒸白蒿,一般都是院里自己长出来的,如果不多也会去地头挖一些,蒸白蒿能最大程度的保留其营养,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家蒸白蒿的过程。

【蒸白蒿】

主要食材:白蒿、面粉

调味料:葱、蒜、甜面酱、辣椒油

做法

1、白蒿去根摘洗干净,注意白蒿很难清洗,要反复的清洗好几遍,控干水分后放在盆里,加干面粉,直到白蒿均匀的裹上面粉,不需要再加水,白蒿表面残留的水分就足够了。可以多加一些干面粉,这样蒸出来可以直接当饭吃。

2、冷水上锅,篦子上铺一层笼布,将白蒿铺在笼布上,挖几个洞透气,挖洞是为了让蒸汽上来,大火蒸20分钟。


3、炒过加热,冷油热锅,爆香葱花,放甜面酱炒香。蒜瓣去皮捣成蒜泥。蒸熟的白蒿盛在碗里,加一勺蒜泥,加一勺炒好的甜面酱,再淋上一勺辣椒油,拌匀就可以美美的开吃啦!

这道菜不用放盐哦。非常简单快手,赶快在家试一下吧。

文字原创,图片来自网络,这里是【李大姐厨房】,喜欢的朋友点点关注,更多美食做法分享给大家。


李大姐厨房


春天万物都在复苏,很多人都喜欢在这个季节,去摘野菜,摘的野菜一般比较环保,而且不用花钱,还可以吃到真正的野味。野菜的种类有很多,我们能吃到的也有很多,甚至有的,已经被人开始人工种植了。在我们这里,有一种野菜,他和其他的野菜不太一样。因为别的野菜都是长在地上,而它是挂在树上。它是枸树的花,有一点像毛毛虫,一般长的绿色有点发黑的时候,我们就会采摘,我们把这种东西叫做枸蒲穗。


在我看来,野菜的大部分做法基本上都是蒸的,而枸蒲穗一般也是用来蒸的。真好的枸蒲穗非常的软糯,拌上适量的调料和蒜汁就可以吃了。由于枸蒲穗比较小,所以采摘的时候,采摘不了多少。一般都是自己家里人去摘一点,然后自己家里吃,所以这种东西,在外面,基本上没有卖的。把摘回来的枸蒲穗,放到清水中进行清洗,然后铺开让它稍微晾干。然后拌入适量的面粉拌匀,放到蒸锅上蒸10分钟左右即可,蒸好以后,要把它铺开晾凉。

晾好的狗扑穗,我们就可以加一点儿盐,鸡精,蒜汁儿,也可以加辣椒油,拌匀就可以食用了。有的人喜欢把蒸好的枸蒲穗炒一下也很好吃。


洛城虫虫


一:猪肉荠菜饺子

1、材料:准备面粉、荠菜、猪肉、豆腐皮、葱、姜、蚝油、凉拌酱油、花生油、料酒、醋。

2、做法:先把面粉和好备用,地里现挖的荠菜清理干净,用热水烫一下,斩碎备用。现割的猪肉,最好是五花肉,肥瘦相间,这种肉吃起来香。猪肉清理干净斩碎,豆腐皮少量斩碎,斩碎的猪肉、豆腐皮、荠菜倒入盆里搅拌均匀,放入花生油、鸡精、适量盐、料酒、醋继续搅拌均匀。面皮切好准备包饺子,包好的饺子放置在盖子上

3、平底锅起锅烧油,油热以后放入包好的饺子,排好放在平底锅里,稍微撒上水,盖好锅盖,中火烧开锅以后,在撒上少量的水,盖好锅盖,煎熟就可以吃美味的荠菜饺子了

二:凉拌虾皮荠菜

1、材料:荠菜、虾皮、胡萝卜丝,葱、姜、蒜、醋、料酒、盐、香油。

2、步骤:

地里现挖的荠菜用热水烫一下,切碎,沥干水,放入虾皮、胡萝卜丝、葱、姜、蒜,蚝油,味极鲜,少量盐,滴入几滴香油,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三、荠菜丸子做法

1、材料:荠菜、豆腐、蛋清、胡椒粉、玉米淀粉、蒜末、香油、盐。

2步骤: 荠菜清洗干净,锅中放入水,少许盐,几滴油,快烫荠菜,捞出来冷却控干水分,切成碎段,挤出多余水分。豆腐切成丁打成末,放入2个蛋清、适量胡椒粉、一小勺玉米淀粉、蒜末香油、盐分次倒入鸡蛋清搅拌均匀即可。

3、锅中倒入水,烧开。用手团出丸子、放入锅中烧开即可,这样吃起来比较清淡,做汤的时候放入几个丸子即可











xy6839126


蒿子粑粑,清明团

制止方法:蒿子粑粑:准备蒿子叶,然后焯水剁碎,准备一个容器,倒入剁碎的蒿子,然后放入糯米和粘米粉比例为4:1,倒入少许的糖和水,然后柔成团,备用,然后锅中倒入少许油,把先准备好的糯米团柔成小圆团放入锅中煎至两面金黄即可!

清明团:准备清明菜,然后焯水剁碎,准备一个容器,倒入剁碎的清明菜,然后放入糯米,倒入少许的糖和水,然后柔成团,备用,然后准备一个蒸锅,把糯米团柔成小团,放上去蒸熟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