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在经济体量大于成都的情况下,连续几年gdp增速全国第一,对此你怎么看?

茶馆吹神蓉嬷嬷


拿成渝来比较孰强孰弱的东西太多。比较中,很多人不客观的拔高成都或者重庆的地位,把自己喜爱的城市说成是“新一线城市”。“谁不说俺家乡好"也就罢了,只是要知道,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城市甚至中部省会城市相比,成渝两市的经济总量、单位面积产出、人均GDP水平都不高。两市不应该视对方为对手,而应该抱团取暖,共同打造成渝经济圈,奋力跻身第二圈层,而不是自我陶醉什么“新一线城市"。

一、成都或者重庆,从国家定位和与周边省会城市看,并没有特殊的地位。

成都, 中央明确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以成都为依托建设天府新区,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成都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

重庆,中央直辖市、国家多次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大都市、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金融、科创、航运和商贸物流中心,西部大开发重要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内陆开放高地。

再看看中央对其它相关中心城市的定位:

西安,国家多次定位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一带一路”核心区、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工业基地  。西安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1981年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 ,美媒评选的世界十大古都之一 。

兰州,国家定位为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支点,  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是中国华东、华中地区联系西部地区的桥梁和纽带,西北的交通通信枢纽和科研教育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

昆明,国家多次定位为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

武汉,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和特大城市,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长沙,国家定位为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重要的节点城市。

合肥,国家定位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国家创新之都、国家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宁波,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世界第四大口城市,国家多次定位为长三角五大都市圈中心城市之一,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连续五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中国著名的院士之乡,东亚文化之都。

郑州,2016年12月,郑州获得国务院批复为国家中心城市,国家交通枢纽。2018年12月,郑州入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二、从反映城市发展质量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看,成渝两市任重道远。

2017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36个城市城镇居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一梯队为6万元以上两个(北京、上海),第二梯队为5~6万元9个城市(苏州、杭州、深圳、广州、南京等),第三梯队为4~5万元城市9个(常州、珠海、青岛、武汉、天津、福州、长沙等),第四梯队为3~4万元城市,有15个(成都、重庆、昆明、贵阳、西安、合肥、廊坊、石家庄、兰州、太原、徐州等15个)。其中,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成都为38918元(数据年代未含简阳,加上简阳会更低),重庆为32193元。

由此我们看到,成渝两市同为西部重要城市纵向比发展很快,横向比较差距很大,与两市同为一个圈层的几乎都是中西部城市,没有任何自满的本钱,特别是长沙、武汉并不在成渝两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层次上,每平方公里经济总量、人均GDP和发展质量明显超过成渝两市,可这两个城市试乎没有人对“新一线城市"认真。

数字还告诉我们,成渝两市都应该自加压力,要跳出成渝看成渝,勇于承认西部地区发展存在先天不足,不要和自己较劲,不要和邻居互怼,更不要和东部沿海发达城市逞能,应该把比拼目标牢牢锁定在武汉、长沙,密切关注近几年增速更快、动能更强的西安,把奋力跻身第二圈层做为目标。同时,要高度重视提升城乡居民人均GDP,地方财政宽松了,城市才能更宜居,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才能不断增强。

成都作为四川省首位城市,集中了全省的发展要素,理应为全省做出更大贡献,就像成都的干部说的: “心里有全省,累死都嫌慢"。重庆特点是“大城市带大农村、大库区",在设为直辖市21年的高速发展后,2018年经济增长遭遇断崖式下滑,西部城市发展的特殊困难可见一斑。成渝两市都不能妄自尊大,更不能坐井观天,在巨大的城市发展竞争压力下,必须提高“以建设西部中心城市为目标"、“长江上游中心城市"的站位,用好用足中央赋予的发展政策,像武汉那样扭住高新产业持续发力抓增速,像长沙那样重视与广东的承接与融合,像西安那样狠抓开发区单位面积GDP持续营造新动能,不与邻居争长论短,不和同一层次的邻居较劲,跳开洼地疾步赶超,尽快把各自城市实力做大做强,跃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老百姓的获得感。同时,成渝两市要高度重视区域融合协同发展,奋力打造互为支撑的成渝经济圈发展极。

     还要指出,公布的2017年人口城镇化率,重庆为64.08%,成都为73.3%。由此可见,如果抛开成渝两市人口城乡分布比重,简单比较居民收入,也没有任何可比意义。


天涯笨熊


经济发展有三个个指标,一个是经济(GDP)总量,一个是人均(GDP),还有就是单位面积上的产出。


▲重庆主城区▲

没有任何人否认重庆经济总量高于成都,但很多人却不知道重庆GDP为什么高于成都。现在大家都知道的现实是,重庆直辖市,按规模上算,是一个省份,重庆有3075万人口,重庆的GDP,是一个靠人口总量堆积起来的产值。按人均GDP计算,重庆才达到19500.27÷3075=63715元/人。而成都,人均GDP,已经达到13889.39÷1604.4=86571元。比重庆高86571-63715=22856元/人(很吓人)。这就好比,两个班级,一个班60人,平均每个人有10块钱,另一个班有40人,每人平均有18元钱,显然40人的班级,比60人班级富裕多了!


▲重庆忠县▲

按人均计算出来的GDP, 最能反映城市经济发展的真实状况,成都远好于重庆。

重庆有8.24万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 成都有1.4605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单位面积产出的GDP分别是:重庆19500.27÷8.24=2366元;成都是13889.39÷1.4605=9510元。可见,成都GDP效益远好于重庆。重庆GDP单位面积上的产值,已经达到了惨不忍睹的地步!从在单位面积上的产值来看,重庆远落后于成都。

▲成都▲

题主所说的重庆GDP增速全国连续第一,是错误的和罔顾事实的。重庆在2017年以前,确实增速居于全国前几名。但到了2018年前三个季度,重庆由于经济发展渠道单一(只靠落后的汽摩、笔电、房地产),经济增速已经“腰折”,从13%滑落到6.3%,低于全国平均增速(6.5%)。还有一点,重庆应该向天津学习,把不真实的经济水分,挤出来,还原一个真实的重庆!

重庆经济强不强,重庆朋友心中有数。如果重庆GDP是真实的,不可能有355万人撇家舍业到全国各地打工,重庆本地的薪酬也不会低到让人不可思议的地步。

▲成都▲

重庆在GDP总量上高于成都,不能说明重庆经济就比成都强!从各项指标上看,重庆经济要远远比成都差。也难怪,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头的重庆,GDP如果真能超过成都,那么我国的实力在世界上,肯定是无与伦比的了!


梅死了


客观来看,重庆GDP是大于成都,但是说连续几年GDP增速全国第一,是有误差的!

透过GDP总量,看经济质量

我在多个经济论坛上提过一个观点,衡量一座城市的经济质量,要从多个维度来看,不能光看GDP总量,参考一下多个数据: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例,城市金融本外货币总量、城市常住人口增量、小学生人数增量、地均GDP、人均GDP。这些指标要综合起来看。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例

这个数据,能够很好的反应一座城市新兴经济的发展质量,同时也可以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例,来判断一座城市的经济健康指数。

2017年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7%

2017年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为:26%

参考数据来源(华龙网:http://cq.cqnews.net/html/2018-06/15/content_44492117.htm)

城市金融本外货币总量

统计时间截止于2018年9月份:

成都资金总量为:37892.01亿

重庆资金总量为:36840.95亿

数据来源:网易财经

常住人口增量

统计2017年全年:

成都常住人口增量:12.67万

重庆常住人口增量:26.73万

小学生总数增量

近五年小学生人数增量;

成都:12.7万

重庆:9.5万


人均GDP

2017年:

成都:8.65万

重庆:6.36万

地均GDP

成都:0.96亿/平方公里

重庆:0.23亿/平方公里

综上数据所示:重庆在常住人口增量上是高于成都的,但是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人均GDP、地均GDP、小学生人数总量、城市资金总量五个维度,重庆不如成都。

这也正好体现在城市的发展潜力方面,2018年前三季度,重庆的GDP总数已经开始出现下滑,落后于贵阳、南昌、昆明等省会城市,人口红利已经刺激经济增长到了临界点,重庆正在谋求经济的转型升级。成都显然在城市规划、产业配套、高新技术产业、软件、互联网等新兴经济,已经跑在重庆的前面,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成都力挽狂澜,发展了中欧班列、现在有建设了第二个4F国际机场-天府国际机场,重庆目前的经济任务压力非常大,大而不强,是重庆当下继续改变的现状。

未来成都和重庆, 不是竞争关系,而是相互互补,协同发展,各位就不要两座城市上面进行攀比了。


蒋昊说经济


重庆去年的增速已经掉下来了,完全靠银行贷款的路子走不远。


西风狂十级


老成都加温江12县2016GDP10500亿,老重庆2016GDP12950亿。(就是成都和重庆1984年以前的区域,也就是成都去掉代管市县,代管本来行政上就不是成都的,重庆去掉直辖时候并入的万涪黔)。



遐想不等于幻想


我是成都人,都说重庆是个省的规模,但是重庆去掉10多个贫困县的经济总量,GDP依然高于成都,所以说成都要加油啊!一天标榜自己是新一线城市,房价比重庆还贵,好多人都拿3000多4000,除了夏天比成都热外,真不觉得成都有啥优势!还处于地震带边缘,不过论居住的舒适性,成都还是优于重庆的!相信重庆以后GDP会把成都狠狠的抛在后面!现在都已经超过6000左右了!


爱上张无忌5


不值得一看,面积相当于三个江苏省,经济总量才和江苏的苏州持平,2017年的国税收入甚至还不如江苏的南京,gdp含税量这么低,每年还要接受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补贴,有什么值得吹嘘的??


长征精神传承


你说重庆旅游不行!马上他统计数据出来外国人入住宾馆数据很高,据此说明旅游很好!你说重庆全国城市常驻人口比例靠后了,第二年马上常驻人口回流迅猛,立刻改观数据!你说重庆各项指标显示经济不行了,但是马上GDP增速全国前列了!应该说重庆还是可以的!


小头大鱼


重庆发展要快于成都,但是成都产业结构要优于重庆。

重庆是我国中央政府直辖市,也是国务院定位的国际大都市,还是中西部水、陆、空型综合交通枢纽,被归类为超大城市,2015年年末人口为3371.84万。成都是四川省省会城市,也是国务院所确定的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2015年年末人口为1228.05万。

从国内生产总值来看,重庆的经济总量和逐年增长速度都要远远高于成都,重庆依托汽车、电子、材料、能源以及装备制造业等行业迅速发展,巨大的固定资产投资也拉动了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增长速度持续蝉联全国省域经济增速冠军;而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看,重庆的人均经济水平和逐年增长速度又都要远远低于成都,成都第三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对GDP增长贡献巨大,其产业升级调整较早,优化效果也明显,转型非常成功。重庆的经济总量虽然明显优于成都,但是该地区人口众多,人均经济发展水平就明显要落后于成都。

作为中央直辖市,重庆市所能获得的政治资源要远远高于成都市,但是成都市连接云南和西藏的要冲,是整个西南地区的核心,有着军区驻扎,其发展情况也颇受中央重视。实际上,两个城市发展各有特色,目前来看重庆要快于成都,但是哪个发展潜力更大就要辩证性地来分析。

从教育、娱乐以及IT行业来看,成都要优于重庆,成都有川大、西交、电科、西财以及川农等211重点高校,而重庆仅有重大和西南大学为211高校,成都的后备人才支持以及对人才的吸引政策都要明显优于重庆,为此成都地区的科技公司和技术人才要明显优于重庆。

综合上述,两个城市需要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既彼此竞争,也互相促进,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谋求适合本地域的创新型发展道路。如此,以两地为中心的成渝经济圈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四级。


科研路上的肌肉男


真搞不懂你位于成都的四川今日头条科技有限公司在头里的提问干嘛老喜欢强行把重庆和成都拉一起来问,你难道就不知道级别都不一样吗,一个是正省级直辖市,一个是副省级省会城市,要比数据也应该同级别相比啊,重庆和四川对比数据才正确嘛。说句难听的,你成都要刷存在感、要宣传自己等方面干嘛总拉上重庆啊?级别都不同,你成都应多拉上广州、深圳、武汉、南京、杭州、青岛和沈阳等副省级城市来比较嘛。既然问到这里了,也看到很多别有用心和无知的人在歪曲事实,所以也发一组图表来让大众评论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