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考研调剂复试为什么这么难?

大海捞针Delmor


关于为什么调剂难,原因可能很多,由于手里没有权威的数据,也很难做全面的分析,我仅说说我自己发现的一个原因,那就是“二战”考生。

根据前面统计的数据,今年考研人数达到285万人,比2018年的238万一下子增加了近50万,增长率又创了新高。而2018年的增幅是37万。在高校近年来学生就业比较平稳的情况下,这多出来的考生是哪里来的呢?我想,估计大多都是二战,甚至三战,以及一些工作后辞职考研的人。

这部分人有两大特点:一是通常考研经验更丰富。二战考生经过两年拼搏,只要不是改专业改方向,那各门课程肯定学得更扎实,他们初试通过的概率也更高。所以,别看增加的只有19%的考生,还要考虑到增加的这些考生可能具有2倍于这个数量的战斗力,很有可能是他们抬高了录取线。二是通常都急于就读。跟第一年报考的考生相比,这些考生已经耗费了一年精力,不愿意再继续浪费时间了,所以他们通常会降低心理预期,能走就走,这也是为什么今年B区火爆的原因。我这个亲戚就是二战考生,他就有亲身体验,去年没上学校的线,都没怎么考虑调剂的事,直接就选择了再战一年。今年又没上学校的线,马上就开始到处打听,最后选了我们学校,也是亏得他还是比较不错的211高校,一个A-学科毕业的,否则根本没有机会。

当然,今年各高校也变精了,去年很多考生还能多复试几个学校,今年,同层次的高校往往凑到一个时间段,根本就不给考生更多的选择机会,这也是今年的一个重要变化。

以上就是我的一个小角度观点,感谢大家阅读,如果对我的回答感兴趣,请点击关注高校人才真经。谢谢大家。


高校人才真经


今年的考研复试调剂为何那么难 ? 简单说一下个人看法。。



① 2019年的调剂对于双非院校考生算是友好的,反而是不少985/211院校的低分考生调剂困难。也许你不相信,说自己看到的不少的非双一流院校,但这仅是部分生源区域和实力较强的B区院校,反而是A/B区很多的双非院校依据初试成绩来筛选调剂复试名单,更多的是双非院校初试高分考生顺利复试录取。② 今年报名人数的增加,达到290万人,和报考院校的集中!绝大多数的考生都报的985/211院校,没有更好的根据自身“实力”去选择报考院校,随之名校复试分数线就会划的很高(供过于求),导致很多考生需要通过复试调剂来获取名额(被刷率大幅提高)。自然而然普通院校生源当然“不足”!③ 近几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改革后,大量在职的考生无法过线,而应届生、二战考生不报考且不接受调剂非全,导致大部分院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基本没人!


最后如何选择,还得看自己!盲目追求985/211不可取,到时候只能徒劳无功,回守稻田!


一枚JXS


19年考研复试调剂给考生的一个感觉就是难,确实,和往年比起来,今年调剂难度确实提高很多,有一志愿报考人大初试分数403申请调剂直接被拒的考生,有本科华中师大报考西南大学初试分数389申请宁夏大学被拒的考生,往年这根本不会啊,那今年调剂如此之难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考研报名人数大幅增加,过线人数同样大幅增加。前段时间说曾有120万考生申请调剂,这么多人申请调剂,结果就是每个学校都有大量考生等着调剂,很多学校面对这么多优质考生,当然要优中选优了。比如,山西大学去年应用统计专硕有40人参加调剂(学校挑选后),今年有112人参加调剂(学校挑选后),我们系有个学生参加调剂(一志愿兰大,379分),落选,379的分数排名已经20多了,可见有多少高分考生。

第二,和往年不同,今年调剂好多学校严格按初试分数进行排名,然后是初试分数和复试分数的加权综合。即使你报考的是好学校,你本科985、211,那也没用,你考好学校初试分数低,其他人报考一般学校分数高,那你只能寄希望复试好好发挥了,你得用复试的良好发挥来弥补一个差距,不然,那就只能北刷了。

第三,很多学校复试时间提前。不给考生三心二意的机会,很多学校也是吃一堑长一智,往年很不容易调剂过来的985、211考生,结果最后却没来,所以,今年好多学校也都学精了,提前进行,按初试分数排名,与其最后985、211考生录取了却不来,还不如招实心实意来学校的考生。

第四,很多学校不再优待985、211考生。985、211考生确实是优质生源,可很多学校也被伤了心,录取了最后却不报到还不如踏踏实实的招到最后能来的,免得浪费了宝贵的招生名额。

还有一个现实,以前考生都是有退路的,看其它学校不行,调剂到本校一般来说是没问题的,但今年不行,也得严格按初试分数排名,看初试复试综合排名来决定是否录取。

2020年考研也不会轻松,考生预计同样会较大幅度增长,招生名额预计同样会小幅增长,所以,形式可能会更加严峻,考生在报考时要慎重选择一志愿。


一叶知秋有仙则名


答题帅小西De--期待为您解惑!


虽然小西不是考生,同样作为老师见证了2019年考研全程。记得12月初早上6点不到,就在校园内凉亭内、教学楼拐角、楼梯口背面等看到在朗诵英语、政治的同学,近300天的坚持不易。之前几天,有不少本科学生给我微信,报喜自己通过哪里的复试,也有未过复试找我帮忙看看能否推荐调剂。

不止2019年调剂难,那句"报名你对我爱答不理,调剂让你高攀不起"早已流传多年。相对来说,今年的调剂对于双非院校考生比较友好,反而是不少985/211院校的低分考生调剂困难。也许你会反驳我,说我怎么看到不少院校非双一流院校,仅仅是部分生源、区域和实力都不错的B区院校(选择调剂就不要期望去非常好的学校),反而是A区/B区不少海量的双非院校根据初试成绩遴选调剂复试名单。

为什么我们会有2019年考研调剂非常难的感觉?

首先,是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报名人数的增加(290万人)和报考院校的集中。社会上对于985/211院校的高认可度导致海量的考生选择报考名校,而不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院校,结果就是部分双非院校生源严重不足、名校的复试线越划越高,导致了大量的高分考生需要通过调剂来获得名额。

其次,B区和A区普通院校不再甘于"捡漏",将复试时间提前,不给考生模棱两可的选择机会。相比往年,今年有更多考生询问小西,一志愿院校还未复试,B区调剂院校已发初拟录取通知,限1小时内确定该如何选择。上周和本周末,湖南省内的普通一本院校进行复试的非常多,而往年一般还会延迟1-2周。结果就是调剂窗口3.20-4.30日的开放期间,之前的2周(14天)复试相当密集,且招生单位调剂系统开放必须满12小时的规定导致更多的考生过了锁定期后更改调剂志愿,10个调剂缺口往往有几百人次报名。

同时,更多的院校倾向于一志愿保护,而不是被动接受调剂生源。之前不少优质考生,如本科985、报考985的考生,在接到拟录取通知后反而选择不去报道,白白浪费意向导师和招生单位的招生指标。这也是不少院校不选最高分和985院校的学生,倾向于选择普通院校考生的原因,就因为他们录取后肯定来。

还有个不得不提的原因:考研生源的分流。近2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改革后,大量在职的考生无法过线,而应届生、二战考生不报考且不接受调剂非全,导致大部分院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基本没人,如某985大学王牌学院仅有2个全日制考生过线。这显然是违背之前的初衷,因此今年会有更多的学院和导师鼓励你调剂到非全日制。至于是否接受这样的安排,还是得看你个人的需要和读研的目的。

小西昨天和几个学校的导师一起聊过考研问题,他们劝过不少考生选择报考自己的双非母校,但是没有几个学生听得进去。在报考未过院校线后,反而找学院导师进行沟通,希望调剂回本校读研,但是2019年必须根据初试成绩遴选复试考生的规定让这些考生的希望再次破灭。在之前的调剂回本校兜底的希望都不在后,有更多的考生觉得调剂是如此艰难。

小西一直对自己的学生说:读研不是你们唯一的出路。既然没有被自己理想的院校录取,又看不上调剂的普通院校,又缺少再来一年的毅力,为什么就不能选择工作呢?你说小西说的对吗?

▼小西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赞,这将是我答题最大的收获!

帅小西De


今年考研整体难度都有大幅提升,直观的现象:考研人数大幅增加,共290万,比2018年增加52万;复试分数线普遍上涨,自主划线的34所高校尤其明显,最高上涨45分;部分热门高校的热门专业复试线超过400分;国家线也普遍上涨5-15分。高分考生多,很多高分同学调剂被拒;报考,调剂扎堆现象比较严重,B区的部分高校调剂人数比去年暴增1万多人。

申请调剂困难,首先在于上线人数增多,据媒体称,今年研究生录取人数大约为72万,但是上线的人大约有120多万,这个比例已经远超了1:1.2,进入复试的人多了,复试竞争激烈,调剂同样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其次,信息的不对称,导致调剂时也出现扎堆现象。原本都是调剂大户的B区学校,今年也不例外,很多调剂的同学都把目标锁定在B区,但有同样想法的人太多,调剂考生都往同一个地方跑,人多了竞争必然就大了。

第三是接受调剂的高校要求提高。今年出现的高分考生多,可选的优质生源就多,高校的调剂条件自然水涨船高,比如有的高校只接受校内调剂,有的高校要求调剂考生必须是来自985,211,双一流等。这样很多即便考了高分的考生也没办法申请。

第四是部分考生并不太愿意降级调剂,把目标锁定在层次较高的学校或较热门的专业,原本这些学校调剂名额就较少,还有很多只面向本校调剂,跨校跨专业的同学自然难以调剂成功。


象牙塔里讲故事


或许今年绝大多数考研调剂的学生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吧!

当然每年考研都会吐槽调剂太难了,毕竟这是很多考研学生一战成硕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都希望自己能够顺利调剂。

那么造成今年调剂难的原因,无非不过这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最重要的原因就是19考研的报考人数激增,总计达290万,比18考研报考人数多了50多万,可是当报考人数增加的时候,高校的录取人数却没有很大规模的增加。

在这样的情况下,考研调剂的学生只增不减,但高校的调剂名额却非常的有限,最后就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从而加大了考研调剂的难度。

其次,高校在不断的提高考研调剂的门槛。参与到今年考研调剂的学生都明白的是,很多学校本来是只要过国家线就有机会进入复试,也没有太多的在意学生的本科出身,但是在今年的考研调剂中,这些学校都在筛选,因为调剂学生多,所以高校为了选择更好得生源,便从学生的本科出身和初试成绩开始筛选。

因此今年很多刚刚达国家线的学生,有很多调剂被拒绝,这就是原因。

如果考研报考人数继续增加,那么明年的考研调剂将更难,因此20考研的学生一定要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调剂环境。


领略教育魅力



小松先生说


研究生今年考试人数增长了近50万,而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没有多少增长,这样的结果当然是僧多粥少。必须刷掉一批人。


方舟自考教育


一是考研人数增加,而招生人数不变,导致有的专业分数线提高了,大家心里着急。二是一些培训机构为了自己的钱途,故意制造紧张气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