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孩子不要做這些事,會把孩子養成白眼狼,現在改還來得及

現在教育孩子,傷透了腦筋,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乖最聽話的。孩子的性格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受到父母教育方式的影響。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引導,離不開父母的管教。

由於生活條件好了,就想孩子過得快樂幸福,什麼都依著孩子,可不知,這樣的行為容易使孩子被溺愛,形成不好的人格。孩子的性格一旦成型,就不再好改了,甚至成為白眼狼,讓父母精神受盡折磨。你知道你在哪些方面的做法有問題嗎?


父母對孩子不要做這些事,會把孩子養成白眼狼,現在改還來得及


1、百依百順

有的父母過於溺愛孩子,孩子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就是要天上的星星,也想辦法弄下來。捨不得受一點苦,受一點累,對孩子百依百順,這樣的教育方式讓他享受慣了拿來主義,只會一味的索取。

可可的媽媽經常向我吐槽,說自己孩子可可,大了不好管了,說也說不聽,打也打不聽。原來,可可從小就是奶奶帶的,奶奶比較溺愛她,孩子要什麼,都儘量滿足,捨不得委屈孩子。什麼事都幫她做完了,怕累著孩子了。


父母對孩子不要做這些事,會把孩子養成白眼狼,現在改還來得及


父母看著奶奶那麼用心的照顧孩子,對孩子那麼好,也就默認了奶奶的做法。現在帶在身邊上小學了,她依然看見別人有什麼,她就要要什麼。家長犯難了,這怎麼得了,以前幾塊錢的東西都能滿足,現在動不動就是上百上千塊錢。

沒有滿足可可的要求,可可就各種威脅他們,甚至還離家出走。可可媽現在非常後悔對她有求必應,百依百順的教育方式。


父母對孩子不要做這些事,會把孩子養成白眼狼,現在改還來得及


2、縱容孩子

孩子小模仿力強,有一樣學一樣,家長看孩子這樣的表現,一般都覺得孩子聰明、可愛。孩子不能分別事情好壞,只照著做,看到家長高興,他會更賣力的模仿。

比如小孩子打人,樣子可能覺得孩子是自我保護,這樣就沒有其他孩子敢欺負他了。有的朋友孩子還是試探孩子,問他敢不敢打爸爸,敢不敢叫爸爸名字,孩子為了得到表揚,為證明自己的膽量,很可能就去打爸爸了。


父母對孩子不要做這些事,會把孩子養成白眼狼,現在改還來得及


有人鼓勵,他會更認真。逗孩子可以,但別把孩子帶溝裡去了。父母發現這樣了行為要及時制止。給孩子講明道理,知道事情的好壞,從根本上讓孩子知道原因,教會孩子明辨是非。

否則長大了,孩子經常給你找麻煩,但受到傷害和損失的永遠是孩子。


父母對孩子不要做這些事,會把孩子養成白眼狼,現在改還來得及


3、特殊對待

經常有這樣的情景:孩子,快來,這是專門給你留的。看著孩子高興的樣子,自己也很高興。那是家長對孩子的愛,即使父母自己很節約,也要滿足孩子的要求,這是對孩子的特殊照顧。

看似沒什麼問題的愛,但會讓孩子認為每個人都過得像他那麼好,要什麼有什麼,缺少了吃苦的精神,缺啥了勤儉節約思想。一旦受到點挫折,就容易放棄。與我們想要孩子成為懂事、有修養、有作為的人背道而馳,何不多讓他感受生活的不易,感受工作的辛苦,鍛鍊他的意?


父母對孩子不要做這些事,會把孩子養成白眼狼,現在改還來得及


4、包辦主義

很多家長對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生怕孩子受到了半點委屈,甚至進行承包制,只要孩子認真學習,有好的成績就行,其他都由家長完成。這類實際案例也有很多,曾經報道過這樣的新聞。

說一個學生到大學了都是媽媽照顧他,結果媽媽出了意外,不能再照顧他了。然而,他自己不能獨立生活,除了學習,意外的什麼事都做不了,承受不了這樣的現實,就跳樓了。


父母對孩子不要做這些事,會把孩子養成白眼狼,現在改還來得及


孩子最後都會長大,最終也要獨立生活,包括工作、結婚、生子。父母幫他做完了,而他還什麼都不會,父母年老了,不能動了,他們不能獨立生活,誰再去照顧他?

對孩子的愛要適當,要從小培養孩子吃苦的精神,引導孩子正確面對挫折,能夠獨立生活。有句話說得好:“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誰不希望自己將來有出息、有作為?誰不希望自己的還孝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