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打算在青岛买房发现已经买不起了,青岛房价怎么了?

文强136432034


2001年来的青岛,刚到的第一天就听到有人说去黄岛买房,那个时候大概800-900左右,很多东北的朋友迁徙到那,现在应该都受益了。

05年的青岛,市北区大概也就2000左右,08年北京奥运会以后,房价开始攀升,市北很快过万,记得崂山区温哥华花园因为房产证的问题,6000左右,现在看,也是受益了。

接着是16年以后的东李,深圳路打通,东李的房价追平浮山后。

至此,主城区再无低于2万的房子。

16年底火起来的高新,红岛,西海岸,目前都已不是刚需首选。甚至即墨区也已过万、胶州市因为机场的缘故,也在不断发展,听说莱西还有长隆项目,未来可期。

总之,南工作,北居住的大格局,势必要形成。

当然,青岛的发展还远远达不到大都市的要求,无论常住人口、GDP、人均工资水平,最主要的是,青岛的真正发展动力还不清晰,新旧动能转换还不到位,新一线城市的美好定位与现实还有差距,这给了房价一个盘整期。

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大青岛战略的形成,房价应该会逐步继续攀升,当然,这也要结合国际国内形势来看。

归根结底,也不是青岛房价怎么了,还是挣的太少啊!

当务之急,刚需还是早买,这里也包括改善,随着二胎的到来,改善也成了刚需,毕竟房子是用来住的。

至于投资,5-7年的周期去看,依然会是比较受益的类型。

当然,如果你深信以后房价比白菜便宜,也行。


致被遗忘的自己


房价贵是一个老问题了。

2000年的时候来青岛上大学,在四方区的房价就感觉有4000多元。

2004年毕业,大麦岛那个区域的房价仅仅6000左右,当时的大麦岛还是一片棚户区。现在已经涨到4万多。

当时刚毕业的工资也就1000多元,现在不到3500元,可以说是loser了。收入跟房价差得很远很远。

但是过去的人毕竟经历了一个好时代,因为需要结婚买房,可以在房价低的时候入手。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大学刚毕业的大学生到手工资也就3000~5000元,除去吃喝拉撒睡。

面对青岛2~3万元的房价,你什么时候能攒够首付呢?

最简单的婚房,算上公摊80平米,也需要160万,即使是30%的首付也需要48万元。不吃不喝,两个人,需要积攒4~7年。

但是社会就是这样,其实绝大多数人结婚就必须买房了。双方父母掏空钱包,凑出五六十万也不是不能够的事。然后贷款100万元,每月偿还五到六千元的房贷。

再加上年轻人的工资预期还是不错的,一般毕业5~10年后,比较有潜力的年轻人,也能拿到8000到1万元工资了,这样房贷就不是太大的问题了。

这是一个最普普通通的现实。

房价的上涨,并不是所有房子都上涨价格。毕竟蕴含居住属性的房子,它的资产价值体现不出来。青岛住房自给率也在80~90%以上了,西海岸很多本地的老住户通过棚户改造,至少拥有2~6套住房。


房子在大家眼中就是一个稳定的落脚点,寄托了太多东西。感觉现在的社会上,不管怎样,只要有能力都会尽可能的再去购置房子 。

这样,社会的共同需求就推高了房价。青岛的社会平均工资只有5309元(2017年),多数人到手工资只有3000~4000元。但是很多人扣去吃喝之后,都在努力攒钱买房,再加上很多外地人也卯足了劲儿来攒钱,想在青岛买房。尤其是成功人士,我的一个开厂子的亲戚就在青岛西海岸订了一套200万的房子,说看好西海岸未来的发展。

所以,青岛的房价就自然而然的越变越贵了。

就目前的这种态势,平均房价基本上不可能降下去。国家可以做的就是以时间换空间了,通过国家不停的发展,大家收入的稳步提升,让房价慢慢回落到合理空间。如果改变不了社会投资和消费的方向,房价始终不会降下来的。

别看现在房价稳定,主要还是通过限购等各种方式限制了房价的上升,大家都在卯着劲儿攒钱呢,等待下一次入手的机会。


暖心人社


如今对于刚需一族来说在青岛买房真的买不起了。昨天还和身边朋友聊起来,朋友打算和男友结婚,所以今年也开始着手准备住房问题。自16年下半年开始房价一直上涨现在想在市北李沧买到一个称心如意的房子都是奢望。


如今李沧的房价都已经达到了2万多一平,对于刚需一族一个80几平的高层新房,总费用下来也得170多万。三成首付也得50多万,在16年以前50多万可以说是高首付了,目前50万真能说是起步价了。而且许多新房的开放商不支持公积金贷款,现在的商贷利率又高,计算下来月供就得7000多,简直是吓死宝宝了。


高昂的房价促使这些外来打工或者家里没有房产的刚需一族不得不向城阳黄岛即墨一带考虑。不知道伴随着某峰会的召开,青岛的房价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纯手工码字,图自网络,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喜欢请关注,欢迎指正!有空来撩~


我爱青岛


青岛人。房价是个老问题了。从2016年的启动,到2017年的疯狂,到2018年的沉寂,似乎应该到了冷静的时候。但是,看实际上的情况,极度低迷的成交量下面依然是暗流涌动、澎湃跌宕的世界。青岛的房价怎么了?其实十五个号称“新一线”的城市,莫不如此。

刚刚放出消息的红岛羊毛滩项目,某创的盘,已经达到2w+的程度,当然,也有可能是继续以前的套路,高预期低价码,以此来换取人气和出货量。

认识的一个朋友,在火车北站商圈居住,他购买的期房是广州一个名企楼盘,当时的入手价不过6000+,前些天告诉我,小区里有出售的房源,价格达到了26000+。整体上已经有20000元每平的浮盈收益。

而文昌阁一带,地理位置尚在沧口北面,与城阳区接壤,房价开盘也是达到了23000的均价。这还不算十梅庵周边的湖畔雅居、南岭风情几个二手盘,甚嚣尘上,跟着一手房继续提价。

反观近期的置业销售和中介,其实成交量已经非常低迷,许多号称开盘清账的房企,在房地产官网上查询签约情况,哪个楼座不是剩余十几户还在可售状态?当然,这个可以用交了定金尚未网签解释过去。但是二手房的交易量下降,是个不争的事实。另外,房价的持续走高甚至是一房难求,与中介和房产商的销售策略不无关系。

青岛的市区均价,已经达到了事实上的20000+。一说起房价,就拉了仇恨的感觉,有些拈酸吃醋的人,就要把青岛与一线的北上深杭比,说什么“天上地下”,与周边的济南烟威比,说什么“一无是处”,与南京、苏州相比,说什么“发展滞后”。的确,青岛身处北方城市群,有北方城市发展的积习和弊病,这是主客观因素促成的,与青岛本身无关。争执的起因,还是“买不上房子”诱发的心病,反映到了口舌上。

回到问题,青岛的房价怎么了?在这个节点,其实不光青岛,也不光是山东,周边的省市也都是如此。细想想,房价真的不再是经济支柱产业了,真的没有支撑意义了,其实也未必就是个好事。青岛不好吗?青岛的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这座城市不好吗?应该不是这样。目前的矛盾点,还是收入与房价之间的比值差距过大的原因。

怎么解决?一个是修炼自身,提升实力,当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到社会精英的前20%,或者社会中上层收入的30%,月薪10K以上,年薪百万以上,再看看房价还是问题吗?另一个是努力成为青岛城市发展的一份子,参与到城市建设和转型升级的大潮中,与城市一起进步、一起发展,分享城市带来的红利和福利,杭州的例子尽在眼前。


石头大狮的膠澳筆記


青岛这个城市的发展越来越畸形,尽管地理位置优越,国家政策红利覆盖面大,然而青岛一直没甩开“房价高,工资低”的帽子。

现在青岛的房价真的高的离谱,市南区,崂山区就不提了,一个3万多,一个4万多。而工资水平呢?18年的数据是5000多,二者一个差6倍,一个差8倍。人家直辖市天津、重庆,省会城市成都,经济比你好,房价都没你高,也不知道青岛哪来的勇气把房价整的那么夸张。

吐槽完毕,回到正题。

为什么青岛房价突然增加那么快?两个字:骄傲了!什么东西值得骄傲?你看看,前段时间,万达投了几百亿在黄岛建了一个影视城,号称比肩国际一流影视制作中心!再者,前段时间的上合峰会,几十个国家领导人汇聚青岛,青岛在媒体上的曝光率一下子从波谷升高至波峰,全世界人都知道青岛了,其中不乏大量炒房客们。热钱一进来,那么价格的变化一定会失去理性。

然而这一次,野心大过了胃口!

影视城现在的状态就是万达自己都不想要了,打个折卖给了融创。上合开完了,该走的都走光了,留下一堆炒房客,和无数在建的楼盘。但是面对工资水平低下的普通群众,这一栋栋大楼只能是一堆堆昂贵水泥罢了。

其实政府早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本地人是不可能做接盘侠的,怎么办?

大学生啊!现在的学生,有多少人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买一套房?抓住这一点,前两天青岛立马出台一个安家费的政策,硕士博士来青岛工作并买房的,注意,一定是买房的,硕士给10万,博士给15万。如果是硕博士夫妻合买一套的话,只能算一个。说白了就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刺激你买房。

一下子说了好多,有点激动。就此打住吧,我要去当接盘侠了。


唐岛湾大侠


一座城市的夜晚,可以坐在海边仰望星空,静静的聆听海浪冲刷沙滩的婆娑声。一座城市的白天,可以行走在绿树成荫的海滨公园,头上是漂浮的白云,呼吸的是清新的空气。蓝天,碧海,绿树,红屋顶,从飞机上看到这个城市的颜色。

2013年因工作需要,频繁去青岛市黄岛区,那个时候的金沙滩和银沙滩即便是7-8月份的旅游旺季,也没有什么海滩游客爆满的景象。散落在海边的是无数个烂尾N多年的楼盘,一线海景房的毛坯房价才几千块钱,不限购但却没有人买。因工作地在这个区域,每次出差去黄岛都会在夜晚的时候去海边坐一会儿,发发呆😳弥漫在空气中淡淡的忧伤夹杂着海洋的味道,回忆一下往事,仿若时间就定格在那一刻,会让人忘却很多烦心的事。

短短五年的时间,从一个破落的渔村,发展到今天的高楼林立,灯火阑珊。大牌开发商纷纷拿地进入,星级酒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青岛啤酒节主会场,胶东新机场……这是一个城市房价上涨的先兆因素。

今日凌晨从青岛~北京,回想一下两年未去过的黄岛如今的变化,感触很深。一座城市的价值就好比一个人的人生,当你处在低谷的时候,没有人会关心你的前程是否还能够如花似锦,当你沉下心来努力奋斗几年之后,你会发现,曾经看低你,冷落你,舍弃你的人们,早已被你远远的甩在了身后。

青岛房价怎么了?我来告诉你:青岛,有山有海,有蓝天白云,有清新的空气,有四季分明的春夏秋冬……还有你未曾看到的潜在的美与蓄势待发的优势以及在她低谷期,你未曾对她的关注与陪伴。

而今,你想再以低价买她对你的青睐,对不起,你未能陪她走过青葱岁月,凭什么让她等你如初!你未能陪她从齐耳短发到长发及腰,凭什么让她亭亭玉立,风韵优雅时,依然只为你守候!

房价,有如她的华服,美丽的外表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我们都想在有限的生命里,能够不劳而获一些东西,且不知,只有你陪伴过她的孤独,懂得过她的寂寞,触摸过她的灵魂,投入过对她的关怀,才能够得到她对你的超值回报!

青岛的房价怎么了?我来告诉你:2013年黄岛一线海景房几千块钱没人买,2018年三万块钱买不到,留给想买房的人们只剩下望而却步和一声叹息……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流浪的躯壳


青岛的房子不是用来住的。

作为山东省经济大市和单列市,青岛的房价一直在全省遥遥领先,现在在青岛寻找一万以下单价房源,看来只能到平度这样比较遥远的县级市看看了。

目前,青岛房价均价在两万以上了。想买一套100平的房子,至少200万,还是偏远地区。但是相对于高房价,青岛普通工人工资并不高,这几年攒钱买房是非常不合算的。可以说,青岛的房子是给有钱人盖的,工薪阶层如果不是青岛市区本地人买房非常吃亏,要耗费几代人的工资才能攒钱买够一套房。假如自己工作收入不稳定,真的不建议在青岛买房,还不如在县城买房住,在青岛挣钱花,等老了,回家舒服的过日子。


鸢都龙城


虽然很多人不愿意面对,但我还是不得不说,在国家没有压倒性政策影响房地产市场的话,2018年青岛的房价依然看涨,而且涨幅未必会比17年小。

因为2018年6月份人所共知的原因,这无疑会提升青岛在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地位,对房地产市场自然是重大利好,近的有峰会,远的还有“新旧动能转换”的国家使命,在22日山东省的动员大会中,青岛再次成为未来发展的新一极。我们不得不承认,不管什么规划或者政策的落地,首当其冲的就是房地产市场的率先落地,庙堂一有风吹草动,房地产市场就春江水暖鸭先知,从来是第一个最快做出反应的,因为炒房最简单嘛。

青岛是一个让人爱恨交加的地方,爱它是因为山海相依的自然资源,碧海蓝天,是国内难得的宜居宜游的胜地,所以它的市场是面向全国甚至是世界的,房价高自然也是情理之中。我们眼它是因为过高的生活成本,加重了在青拼搏的艰辛。

青岛房价怎么了?青岛房价很正常,它和全国的房子一样,都不可避免的遭遇高烧,只是因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从而更加火热,甚至是一房难求,有钱的人还是多啊。


元芳有看法


房价的持续增长不只是在青岛,在我们整个大山东,乃至是全国都是一个有增无减的情况,房价似乎只会越炒越高,对于普通的工薪族来说也只会越来越买不起,尤其是青岛,是典型的工资低,物价高房价更高。

现在的年轻人,需要打拼的东西太多了,不喜欢在小城市待着,都想去外面看一看,都想去大城市里闯一闯。但是万事开头难,只身在外地哪有那么容易发展。除了要找到自己一份满意的工作,还要考虑吃穿住行的问题。一开始就买房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一般都是先租房子,这也是一笔不小得开销,等到自己觉得工作稳定了,想要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的时候才发现,现在的房价根本不是自己所能承受的起的。

就算不在一些大城市打拼,我们每个人所在的本地房价那也是不便宜的。人生不易啊,从一出生我们就要开始奋斗了。


潍坊二哥


还好我当年聪明,一看在青岛的这工资买房不可能,果断找了个浙江企业上班,攒了几年钱,马上回青岛首付买房,当时买的李村中海国际的房子,才9000多,现在因为地铁2,3号线和李村商圈的发展,房价快涨到3万了!买完房想回青岛时候找工作,找了一圈,工资可怜的吓人,最后还是选择的公司是上海,工作在青岛,偶尔出一下差。这样工资标准是上海标准,消费标准是青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