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城市记忆:橡胶二厂的前世今生,再现往昔辉煌历程

本文作者为网友“青蜓”、岛城文史爱好者杨义宽老师,多年前发布于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带您再次重温青岛橡胶二厂的前世今生与辉煌历史。

解放前老沧口街的人没有不知道胶皮家的。早先中国北方把橡胶称为胶皮,胶皮家指的是沧口下街北头的一家橡胶厂-青岛太阳鞋厂。胶皮家占据沧口下街北面大片土地,其员工家属及宿舍分布沧口各地,多年来一直是沧口有影响力的大厂。

1933年,日本橡胶株式会在青岛沧口下街北端征用营子村土地筹建青岛太阳鞋场。1935年5月开始生产胶鞋,年产量300万双左右。

1938年石桥正二郎创办的石桥(普利司通)轮胎工业公司又在青岛太阳鞋厂增建轮胎和帘子布工场,轮胎生产能力12万条。1940年两场分开,在轮胎和帘子布工场成立了石桥(普利司通)轮胎工业公司青岛工场,并增添了胶带及胶管生产设备。1944年2月鞋、胎两场合并,建立了青岛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最高年产量为轮胎2.3万条,胶鞋340万双,自行车和力车胎86万条。该公司除了生产各式胶鞋和轮胎外还生产V型皮带、机械用皮带、输送带、各种胶管、棒球、皮球、绝缘胶布和医用手套。


青岛城市记忆:橡胶二厂的前世今生,再现往昔辉煌历程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青岛太阳鞋厂


青岛城市记忆:橡胶二厂的前世今生,再现往昔辉煌历程


太阳牌丰年鞋



青岛城市记忆:橡胶二厂的前世今生,再现往昔辉煌历程



青岛太阳鞋厂中国职员


青岛城市记忆:橡胶二厂的前世今生,再现往昔辉煌历程



太阳鞋厂制鞋缝纫部

抗战胜利后该公司作为敌产被中国政府军政部胶济区特派员办公处接收。后又由经济部、青岛敌伪产业处理局和齐鲁企业股份公司先后三次接管。抗战胜利不久中国内战又起,很多工厂停产。该厂由于规模较大受到民国政府重视,勉强维持生产。为接替遣返的日本技术人员,从全国各地招聘了大批大专毕业生充实该厂,然而产量已大幅下降。


青岛城市记忆:橡胶二厂的前世今生,再现往昔辉煌历程



上世纪四十年代齐鲁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橡胶厂


青岛城市记忆:橡胶二厂的前世今生,再现往昔辉煌历程



早期的轮胎外胎硫化


青岛城市记忆:橡胶二厂的前世今生,再现往昔辉煌历程



早期青岛橡胶厂生产的BRIDGESTOE皮爱司马车轮胎

1949年6月青岛解放,青岛橡胶厂由青岛市军管会接管,工厂利用较短的时间恢复了生产。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国家重点工业转入战时轨道,青岛橡胶厂作为国内最重要的轮胎厂研制生产出了飞机轮胎,有力地支持了抗美援朝战争。1951年8月,朱德元帅亲临视察该厂。

1952年该厂隶属省工业厅为山东橡胶总厂第一厂。1953年2月改属为轻工部,厂名为山东橡胶总厂,在青岛、威海下设二、三、四分厂。后将二、三、四分厂改名为国营第九、六、十二橡胶厂,山东橡胶总厂改名为国营第二橡胶总厂和国营第二橡胶厂。1960年更名为国营青岛第二橡胶厂,1963年为青岛第二橡胶厂,该名称一直沿用了30多年,以致在国内轮胎行业“二厂”几乎成了一个品牌。后来很多人不知道这个第二是全国排名的,青岛是没有第一橡胶厂的。

1952年起国家投资对该厂进行了较大的技术改造和扩建,胶鞋生产设备移交给青岛橡胶九厂,运输带和胶管生产设备移交给青岛橡胶六厂,橡胶杂品等或移交或停产,使之成为了一家专业的轮胎工厂。为扩建国营第二橡胶总厂,国家将位于该厂北侧的青岛耐火材料上迁移他处,在此地建设了生胶炭黑仓库等建筑设施。同时在沧口升平路至邢台路间兴建了大片的职工宿舍,宿舍内粮店、医务室、缝纫组、修鞋组、理发室、洗衣组等一应俱全。现在的青岛永平路小学、青岛永安路小学均曾为该厂子弟小学。1954年,该厂轮胎产量已从52年的20万条达到60万条,成为国内最大的两家汽车轮胎生产厂之一。1956年,成立了青岛橡胶工业学院和橡胶工业学校,为该厂和国家培养了大量橡胶专业技术人员。1958年,经山东省政府批准,青岛橡胶工业学校组建为山东化工学院即后来的青岛科技大学。

1954年11月,后来曾经任青岛副市长和山东省总工会主席的郑干任中共国营第二橡胶总厂党委书记,毛泽东的堂侄毛远耀任国营第二橡胶总厂厂长,毛远耀同时兼任中共青岛市委委员,由于毛远耀的行政级别较高,据说当年中共青岛市委多次会议在国营第二橡胶总厂厂长室召开。


青岛城市记忆:橡胶二厂的前世今生,再现往昔辉煌历程



日式建筑厂长室


青岛城市记忆:橡胶二厂的前世今生,再现往昔辉煌历程



职工幼儿园


青岛城市记忆:橡胶二厂的前世今生,再现往昔辉煌历程



全国劳模孙发成发明的成型棒推广至全国


青岛城市记忆:橡胶二厂的前世今生,再现往昔辉煌历程



轮胎里程试验机


青岛城市记忆:橡胶二厂的前世今生,再现往昔辉煌历程



国营第二橡胶厂的游行彩车


青岛城市记忆:橡胶二厂的前世今生,再现往昔辉煌历程



五十年代新盖的职工宿舍

为支援国家三线建设,1965年青岛第二橡胶厂划出三分之一的设备(20万条),600多人筹建了宁夏银川橡胶厂。1969年为配合中国第二汽车厂建设,由青岛第二橡胶厂在湖北十堰包建了东风轮胎厂。1971年又派出大量人员支援鲁西南肥城橡胶厂。期间青岛第二橡胶厂还为越南、朝鲜和新疆、河南、山东、湖北、海南等国家和省份参与援建和培训轮胎技术和生产人员。在支援国内轮胎工厂建设的同时,青岛第二橡胶不断扩大生产。1966-1976,十年间青岛第二橡胶厂生产轮胎产量625万条。1973年轮胎产量达到65万条,用胶量1.41万吨列全国橡胶工厂第一。


青岛城市记忆:橡胶二厂的前世今生,再现往昔辉煌历程



支援宁夏银川橡胶厂人员回青


青岛城市记忆:橡胶二厂的前世今生,再现往昔辉煌历程



上世纪60年代越南劳动党书记胡志明接见援建越南金星橡胶厂的青岛第二橡胶厂李继宗等工程技术人员。


青岛城市记忆:橡胶二厂的前世今生,再现往昔辉煌历程


文革期间青岛第二橡胶厂厂前区的毛泽东塑像

期间青岛第二橡胶厂开始在国内较早自主研发试产半钢丝子午线轮胎,采用完全自主技术生产的半钢子午胎最高年产量达到36万条。

1987年,青岛第二橡胶厂轮胎产量达到1103027套,突破百万大关。1980年,青岛第二橡胶厂生产的1100-20载重汽车轮胎荣获国家“银质奖章”;1985年,900-20载重汽车轮胎荣获国家“银质奖章”;1987年,650-16荣获国家“银质奖章”; 1989年,青岛第二橡胶厂获国家质量管理奖,黄海牌斜交载重汽车轮胎系列获得国家优质产品金奖,这是全国化工行业唯一在国家质量奖审定中同时获得两枚金牌的企业。


青岛城市记忆:橡胶二厂的前世今生,再现往昔辉煌历程



1980年荣获银质奖章游行彩车


青岛城市记忆:橡胶二厂的前世今生,再现往昔辉煌历程


职工俱乐部

1993年,引进意大利倍耐力技术的年产30万套载重子午线轮胎项目正式完成投产,为国内较早的全钢子午胎生产线,是亚洲开发银行在中国的第一笔工业贷款项目,也是青岛市投资最大的拨改贷项目。该年,青岛第二橡胶厂成为全国橡胶行业利税“十强”企业,被国家定为大型一类企业。

1994年7月,青岛市橡胶工业公司撤销,以青岛第二橡胶厂为核心组建青岛橡胶集团公司。集团辖有青岛第六橡胶厂、青岛乳胶厂、青岛同泰橡胶厂、青岛橡胶制品厂、青岛钢丝绳厂、青岛炭黑厂、青岛橡胶机械厂、青岛橡胶研究所、青岛橡胶供销公司、青岛橡胶机械公司等。2000年成立了青岛黄海橡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其旗下的青岛黄海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稍后青岛乳胶厂、青岛炭黑厂、青岛橡胶机械厂因企业改制退出青岛黄海橡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青岛城市记忆:橡胶二厂的前世今生,再现往昔辉煌历程



引进意大利皮列里(倍耐力)公司全钢子午胎项目签约仪式


青岛城市记忆:橡胶二厂的前世今生,再现往昔辉煌历程


青岛市市委书记俞正声和意大利驻华大使等出席黄海橡胶全钢三十万套项目投产典礼



青岛城市记忆:橡胶二厂的前世今生,再现往昔辉煌历程


年产三十万套全钢子午胎投产典礼。


青岛城市记忆:橡胶二厂的前世今生,再现往昔辉煌历程


新年迎接工人上班


青岛城市记忆:橡胶二厂的前世今生,再现往昔辉煌历程


九十年代黄海橡胶厂前区


青岛城市记忆:橡胶二厂的前世今生,再现往昔辉煌历程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任建新视察黄海橡胶

2005年,青岛市政府和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签署协议,中国化工集团公司重组青岛黄海橡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从1996年开始,黄海橡胶在城阳棘洪滩征地260亩建设炼胶中心项目,2002年又征地326亩建设橡胶工业园。为响应青岛市政府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结合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橡胶板块青岛产品基地的发展规划,黄海橡胶从2007年开始规划老厂区的整体搬迁,全面实施沧口厂区向青岛市城阳棘洪滩厂区的搬迁。2012年1月,黄海橡胶沧口厂区沧安路1路土地全部腾空交付青岛海创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黄海橡胶在沧口这片土地的历史使命全部完成。黄海橡胶已全部搬迁至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办事处。


青岛城市记忆:橡胶二厂的前世今生,再现往昔辉煌历程


黄海橡胶职工运动会


青岛城市记忆:橡胶二厂的前世今生,再现往昔辉煌历程


黄海橡胶城阳区棘洪滩厂区


青岛城市记忆:橡胶二厂的前世今生,再现往昔辉煌历程


黄海橡胶城阳区棘洪滩厂区炼胶中心(来源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整理:何良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