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電商痛點:對用戶的過度騷擾,如何解決?

七十九平方


社交電商,從字面的意思來看,先社交後電商,所以社交電商做好的基礎是把社交做好。如何做好社交?正所謂千人千面,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有人認為就是發一發朋友圈或發發微博,通過圖片及文字或者是小視頻的形式引起用戶的興趣,進而購買,其實這也是社交電商的一種方式,但是層次稍淺,處於初級階段。

我們做社交的目的,是和用戶建立信任感,而用戶購買我們的產品,並不是因為我們的產品質量好,而是因為相信我們這個人,所以這也是我們做社交的目的所在。

而自媒體是社交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徑,我們只有通過自媒體這個途徑去持續不間斷的貢獻我們的優質的內容,才能獲得用戶的信任感。其實這又說到了,我們如何要做好自媒體?我之前寫過這樣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翻看一下。

自媒體是社交電商的前端,做好社交電商,必須做好自媒體,而做好自媒體,需要我們有一顆打持久戰的心,而不是今天發一篇文章或者視頻,明天有別的事情,就不更新了,這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狀態,是不會走向一個良性循環的發展。

總結一下,要想做好社交電商,首先要做好社交,做好社交的最有效的途徑是做好自媒體,那麼要想做好自媒體,就需要我們持續不間斷的通過自媒體這個媒介貢獻我們優質的內容,你的內容好,自然會有用戶去關注你。

經過一定時間的累計沉澱,用戶就會對你產生信任感,有了信任感,那麼交易就自然而然的發生了,而你的產品的質量,決定了用戶第二次購買的幾率,所以社交是前端,產品是後端,無論是前端還是後端,我們都要兩手抓,兩手硬,這樣才能把我們的社交電商做大做強。





源少說評


回覆…

關於社交電商的痛點,對用戶的過度騷擾如何解決?

首先要確定一點的是,社交電商到底怎麼做?

為什麼別人對社交電商有一個過度騷擾的感覺

1.很多人做社交電商,以為只是發朋友圈,或者是群發,甚至多次群發,所以就給人留下這樣一個印象,

其實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方法的,

第一,發朋友圈發多條沒有問題,畢竟發的少,人們關注不到,問題是如何發的像故事一樣,讓人看著有趣味,而且不會有被騷擾的感覺。

第二,時間段的問題,和間隔的問題,因為你要想有效果,多發幾條這個沒有錯,比如早中晚,時間段,人們飯後睡覺前刷一下朋友圈,這是可能的,儘量錯開休息時間,還有內容不要重複,就是發也有有方法有技巧,朋友圈的內容就有5個類型。如成交文案,產品說明,諮詢截圖等…需要詳細的規劃,讓人們感覺不枯燥,有水平。

第三,也不要單純指望在朋友圈裡成交,因為人們現在對朋友圈信任度也越來越降低,那不妨換一個方式。

例如搭建社群,而且在社群裡邊運營,輸出價值對人們真的有幫助建立信任,讓他覺得你這個產品對他的確有很大的幫助,建立了信任之後,你說什麼這樣才能夠有可能產生交易。

而且社群裡邊一定要輸出價值,而不是拉進來就開始賣貨,所以這個也是有方法的。具體如何運營社群也需要學習,例如接觸點的打造,爆品的設計…如何裂變…這些其實是一個系統的工程。

如果你是是做社交電商的,就要多去加強學習…當然你也可以關注:梅教主的社群空間…希望回覆能對你有啟發…


梅教主的社群空間


回答這個蠻難的,讓社交電商不發消息,那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如何很好地控制騷擾,個人覺得彈窗廣告少發,儘量不發。儘可能選擇早上7:30左右時發消息,這個時段人們經常會刷一下屏。中午12:20左右吃飯時間時發消息,上午工作結束之餘,刷下屏輕鬆一下。晚飯18:00左右發消息,一天勞累之餘,刷下屏調節一下心情。晚上21:30左右發消息,這個時段夜深人靜,適合人們思考問題,調整心態的時段,對消息推送也就不那麼排斥。

總之,合理的安排,合理地規劃,優質消息推送,人們還是喜歡的。


零度VR


社交電商這個名字本來就是一種尷尬的存在。在別人社交圈插播廣告,根本就是不受歡迎的。只有靠騷擾類型來獲得關注,根本就無解,出發點就有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