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一張嘴穩坐宰相之位,他一生先後哄過十個皇帝

俗話說一朝的皇帝,一朝的宰相,歷史上有數不清的皇帝,自然也有數不清的宰相,但不管是哪個朝代的宰相,基本上就分為兩種,一種要麼為國為民操勞到底,讓後世之人敬仰佩服,一種要麼奸詐狡猾收刮民脂民膏,搞得名不聊生,死後自然是遺臭萬年。但今天要講的這位宰相卻是個老油條,甚至可以說是"宰相中的第一老油條",接下來就來看看這個宰相到底有多"油"。

靠一張嘴穩坐宰相之位,他一生先後哄過十個皇帝

五代十國期間有一位宰相,名為馮道,他整整了歷經了十個皇帝的更替,卻總是能夠進退得當,永保官位。但這個馮道既沒有什麼治國安邦的雄才大略,也沒有一顆為國家百姓出力的心,他只不過是一個貪圖享樂,坐在宰相位置追求名與利的庸俗之人罷了。馮道之所能夠在頻繁換帝的時代中穩坐宰相之位,就是因為他見風使舵,絲毫沒有氣節,只要看見苗頭不對,立馬就另攀高枝。對待自己的上司皇帝,馮道很有自己的一套。

靠一張嘴穩坐宰相之位,他一生先後哄過十個皇帝

有一次一個將領在行軍打戰的時候得到一個玉環,這個玉環是玲瓏剔透,舉世罕見,更重要的是上面還雕刻著"傳國寶萬歲環"這幾個字。毫無疑問,這個將領立馬興高采烈的把玉環獻給了當時的皇帝明宗,明宗見到此玉環也是高興地不得了,大誇特誇,而周圍的大臣見皇帝如此高興也都是符合著,說明宗得此寶玉是天佑我朝等等之類阿諛奉承的話。但是這個時候偏偏馮道反其道而行。

靠一張嘴穩坐宰相之位,他一生先後哄過十個皇帝

馮道沒有像其他人一樣附和著皇帝,誇玉如何如何好,國家怎麼怎麼昌盛。他只對皇帝說了一句:"陛下,這塊玉明顯是前世遺留下的寶物,不足為奇。陛下現在身懷的無形之玉,那才是曠世珍寶。"皇帝一聽心想,我這身上哪有什麼無形之玉呀?而且這無形之玉還是還曠世珍寶?我怎麼不知道?馮道的話是搞得皇帝一頭霧水。馮道見皇帝上鉤,又接著說:陛下,仁義乃是帝王之寶,而大寶就是皇位,用什麼來守住皇位呢?那就要用仁義。說白就是皇帝如果身懷仁義那就擁有無價之寶,有了這個無價之寶就能穩坐皇位,天下太平,而如今的皇帝正是擁有仁義這無價之寶的君主。瞧瞧馮道這馬屁拍的,皇帝聽了這話能不高興嗎?

靠一張嘴穩坐宰相之位,他一生先後哄過十個皇帝

明宗死後,馮道又成為了愍帝的宰相,適時潞王李從坷叛變,打得愍帝練練敗退,馮道感覺再跟著愍帝沒戲,於是憨帝前腳一走,馮道就率百官迎接潞王,而李從坷在馮道的馬屁下也繼續任命他為宰相。可以說馮道這個人是翻臉比翻書還快,只要見形式不好,就立馬易主,其臉皮之厚的程度可以說是舉世難見。

靠一張嘴穩坐宰相之位,他一生先後哄過十個皇帝

馮道這一生,無論天下大勢如何變化,他都能穩穩當當坐自己宰相的位置,雖然說到底他就是個馬屁精,牆頭超,但是如果沒兩把刷子還真沒法做到他這樣,所以,這個"宰相中的第一老油條"的稱呼,他是當之無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