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什麼攻下鄴城後,把大本營從許都遷到鄴城呢?

許都青年


建安元年,也就是公元196年,曹操到洛陽將落難的大漢天子漢獻帝迎接到許都(今河南省許昌市),將許都作為漢獻帝的都城,一直到漢獻帝禪位於曹丕前,這裡都是名義上的大漢都城。

許昌屬於豫州下轄的潁川郡,當時的曹操還只是個兗州牧,一年前曹操將入侵兗州的呂布趕走,同時控制了豫州及司隸部分地區,其中就有潁川郡的許昌,至於曹操為什麼選擇許昌作為漢獻帝的都城,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與一番討論。



在建安元年前後,曹操的勢力範圍有青州、兗州、豫州及司隸的東部地區,從整個範圍來看,許昌在整個勢力範圍的正中心位置。

曹操集團的班底主要是兩部分組成:一部是以譙沛為主的武人集團,一部是以潁川、汝南為主的文官集團,荀彧本人就是潁川郡許昌人,或許曹操定都許昌的原因,也有這方面的考慮。

建安九年,也就是公元204年,曹操擊敗袁紹的兒子袁尚,攻破鄴城(今河北臨漳縣西南)後,自封為冀州牧,將自已的大本營從許昌遷到鄴城,政令皆由鄴城發出,而漢獻帝及一班漢臣仍留在許都。



曹操為什麼要作這樣的安排?

先說一下當時的大環境。

建安九年(204年)時,曹操已經擊敗了北方的袁紹集團,但還並沒有拿下整個北方四州,當時曹操的戰略目標,首先是統一河北四州,也就是整個北方,肅清袁氏的力量。這個時候的曹操主要是對北方用兵。

這主要是出於軍事方面的考慮,另外還有政治方面的考慮。



公元200年前後,發生衣帶詔事件,無論衣帶詔是否真的是漢獻帝本人的意見,還是董承自已編造的,無可否認的是,在許昌的朝廷中,仍然有人反對曹操的專權,曹操作為當時朝廷唯一的權臣,無論是政務還是兵權,都是曹操自已掌控的,雖然曹操是實際的掌權人,但漢獻帝畢竟是皇帝,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可以,但天天與皇帝在一起,難免會產生衝突,無論是政見上,還是儀式上,曹操都得避嫌,畢竟漢獻帝還是皇帝,而且還有一幫支持漢室的大臣,如荀彧,荀彧是最早支持曹操的文臣,但同時又是朝廷的尚書令,在名義上,與曹操同為漢官,不存在從屬關係。

在這一系列的錯雜複雜的關係中,與其苦苦思索如何面對,不如退而求次,反而只要控制皇帝就行。



因此曹操之所以要將大本營從許昌遷到鄴城,有以下原因:

1、軍事原因 。

首先為了更好的對北方用兵,消滅袁氏殘餘勢力,統一整個北方,鄴城在許昌的北方,兩地大概相距250公里,鄴城離北方四州更近,更方便朝廷軍事作戰及部署安排。

其次鄴城是當時北方乃至整個黃河流域最大、最繁榮的城池,鄴城所在冀州人口近百萬,是北方大州,無論是從發展角度,還是控制北方四州的角度來看,鄴城都比許昌要好的多。而且北方四州的富庶程度都要比曹操現有的地盤青州、兗州、豫州及司隸要強的多。



最後,曹操在為將來作準備,曹操已經自封了冀州牧,將來拿下北方四州後,包括原來的地盤,從地圖上看,鄴城就又成了曹操控制範圍的中心。

2、政治原因。

首先避免與漢獻帝產生衝突。皇帝雖然是被控制的,當時的許昌所有武裝力量全是曹操的親信,但並不意味著曹操可以為所欲為,曹操不是董卓,至於表面上對漢獻帝是尊重的,而且這個時候的漢獻帝仍有很大的用途,挾天子以令諸候並不是一定要在皇帝身邊控制,曹操在控制皇帝的同時,又不能過早的表露出野心。



其次避免政治鬥爭。政治鬥爭是很殘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當年衣帶詔的時候,曹操要是大意,恐怕就沒有曹操了,當然也不排除會有下一個董承或下一個衣帶詔,遠離政治中心,同時又控制政治中心,不失為一種很高明的政治手法。

最後培植自已的政治勢力。曹操在當時的官職是司空,三公之一,可以開府治事,有自已的一套政治勢力,曹操這個時候難免意氣風發,雖然在名義上還尊漢獻帝,恐怕實際上已有取而代之的野心,將大本營遷到鄴城,遠離皇帝,培養自已的政治勢力,以方便日後封公稱王,取而代之。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曹操把自己的大本營從許都遷到鄴城,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講,都是一個重大的政治決定。要弄清這一決策的真是目的,就要認真分析曹操當時所處的政治形勢和環境,還要考慮曹操將來戰略目標的定位。這可以從他遷離許都前後的的形勢和舉措分析出來個大概。

西涼軍閥董卓把獻帝擄走到長安之後,一把火燒了當時的首都洛陽。後來漢獻帝在董承的協助下逃出西涼軍閥魔掌,而主動迎接漢獻帝的就是曹操。當時曹操的地盤僅有兗州和半個豫州,許縣正好是在曹操地盤的核心位置,建都許縣,對曹操向四周發展輻射非常有意義。

曹操做為一個軍政集團的代表,他在發展上的政治手段始終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但這個過程也是在自己逐步走強和獻帝逐步更弱的過程中轉化實現的。其實最初建都許縣時,許都內有獻帝和董承等兩派敵對勢力,獻帝隨時都想殺掉曹操,但由於重臣董承的牽制,也不敢輕易下決心。曹操剛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候,也面臨著很大的鬥爭壓力。有次去找漢獻帝彙報工作,漢朝有個規定:能帶兵的三公朝見皇帝時是被皇帝的親近侍衛拿刀架在脖子上去見皇帝的!這次覲見獻帝就狠狠的在曹操面前耍了一次威風,曹操也著實被黃威嚇得面無人色!

曹操和董承等漢室老臣的鬥爭其實都是梟雄之爭,鬥爭非常激烈,董承等利用獻帝也隨時想誅殺曹操。實際上,雖然當時曹操把持著朝政,但自己的安全受到了嚴重的威脅。

官渡之戰後,曹操攻下鄴城,於是便自封冀州牧,鄴城於是名正言順的成為了辦公地,他暫時離開許都,脫離了與獻帝和董承的直接鬥爭。

不  得不說曹操這步棋走得非常高明,他離開許都既起到示弱政治對手的作用,同時讓對手集團內部矛盾產生激化,削弱了對手的實力。這段時間許都其實是荀彧幫他盯著漢獻帝,然後是董承韓暹內訌,曹操幫董承幹掉韓暹便。再後來最終在衣帶詔事件中誅殺董承才徹底完成挾天子以令諸侯。牢牢地將漢獻帝控制在了自己的手中。

鄴城,北臨燕趙,南臨漳河、黃河,水陸交通便利,離天子所在地近,離南方前線遠。而且袁紹經營多年,人口多,兵精糧足。曹操在鄴城倡導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耕。注重抑強扶弱。發佈三道《求賢令》說:“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提出不拘品行、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曹操任用毛玠主管人才選舉,“其所舉用,皆清正之士,雖於時有盛名而行不本者經莫得進。務以儉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節自勵。雖貴寵之臣,輿服不敢過度。”為其戰略目標實現打下紮實的人才、物質和聲明政治基礎,這裡也逐步體現出他的政治戰略方向。

總結一下,曹操遷到鄴城的原因不外三個,一是那裡有完善的城市基礎設施,便於政治機構的運轉;二是離開漢獻帝和老臣勢力,示弱韜晦,分化敵人,脫離險境。;三是為自己做出戰略佈局,為將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清空遠望史


當初袁紹和曹操共同起兵各言其志議論若事不輯何所可據的時候,袁紹說:

吾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觽,南向以爭天下,庶可以濟乎?

曹操當時說的是逼格很高的:

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

但是袁紹的話他是聽了進去的,袁紹的意思就是以鄴城為大本營來爭奪天下。東漢初平元年(190),袁紹自領冀州牧,便以鄴城為駐地,以後又兼併了並、青、幽三州之地,鄴城便成為中國北方的政治中心。建安九年(204)曹操擊敗了繼承冀州牧之職的袁紹之子袁尚,佔領鄴城,次月,曹操即上表讓還兗州牧,改任冀州牧,在曹操節節升高的官職之中,冀州牧始終是重要的一個,這就是為了在制度上確保他本人對鄴城控制的法理依據,及至曹操成為魏公、魏王,鄴城變成所謂魏國的國都,其重要性不但沒有降低,而且越來越強。

曹操一得鄴城,就把自己的大本營遷移到此處,從此政令軍令都出於鄴城,獻帝所在的許都,只留下了小朝廷和少數官吏。

曹操之所以這麼做有幾個原因。

第一、鄴城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後來左思的《魏都賦》寫道:“旁及齊秦,結湊冀道,開胸殷衛,跨躡燕趙。”鄴城處於古代山東(函、崤以東)的中心,西靠太行,南臨黃河,北進可控據華北遼東,雖是冀州的治所,但同時也是冀、青、幽、並四州的統治中心,是一個在軍事政治上十分重要的城市。

第二、鄴城在經濟上較為發達。經過韓馥、袁紹等地方割據勢力數年的經營,鄴城作為州郡治所,物阜民豐,經濟發達,已經初具規模,相比於許都,更加繁盛,也更適宜作為統治中心。曹操自然把好的地方留給自己,而將相對較次的地方留給傀儡皇帝。

第三、在鄴城可以另起爐灶施展權力運作。曹操雖然權傾朝野,但從禮制和儀節上必須尊重獻帝,在許都即使獻帝給足面子,他仍然只是臣下,在鄴城卻既可以避免與獻帝直接的接觸和衝突,又可以另起爐灶施展權力運作。

建安十七年(212),曹操又割河內郡的蕩陰、朝歌、林慮,東郡的衛國、頓丘、東武陽、發乾,鉅鹿郡的癭陶、曲周、南和,廣平郡的任城,趙國的襄國、邯鄲、易陽等14個縣屬魏郡,這樣一來加上原先所轄的15縣,魏郡一共有了29縣。魏郡的首府就是鄴城,以鄴城為中心的曹操集團核心區域半徑得到了空前擴大,為曹操勢力的發展和鄴城本身城市地位的提升奠定了關鍵基礎。


談古論金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以後,便牢固地將漢獻帝控制在了自己的手中,並將大漢的都城定在了許都! 但是後來為什麼要遷都鄴城呢?小編以為曹操處於當時紛爭的年代,必定是考慮政治,經濟,軍事三方面原因具體是:



1、\t遷都鄴城政治上的考慮,曹操受到了擁漢派勢力的堅決反對,而且漢獻帝也不滿於自己的傀儡地位,於是便屢次密謀以除掉曹操。實際上,雖然當時曹操把持著朝政,但自己的安全受到了嚴重的威脅。



2、\t遷都鄴城從經濟方面考慮, 鄴城是袁紹的老巢,袁紹那是四世三公,主上幾代人,都是皇宮貴族,那是官宦人家。那家底實力雄厚。那麼他所在的鄴城,更是繁華得如同大上海。人民生活富裕,有錢又有糧。有了錢有了糧,軍隊變得更為強大!



3、\t遷都鄴城從軍事上考慮,鄴城之西太行山,之北是長城,之南是黃河。這麼一個好地方,曹操難道不知,肯定知道的呀。並且,這裡可以窺視四周的小部落,少數民族的一舉一動就更在他的眼皮之底下。如有人來犯,那麼鄴城還是一個非常 好退守的地方。



以上就是曹操遷都的三大原因!


小莫談天下


小小小百科全書觀點!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想必這句話大家都聽說過,為什麼古代很多的王朝明明知道長安時時刻刻都會受到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卻堅持把國都定在長安呢?原因很簡單。中原王朝自古以來深受北方遊牧民族的襲擾,宋朝更是因此毀滅。漢朝因為受到匈奴的威脅,定都長安。隋唐因為受到突厥的威脅,仍然定都長安。這就是所謂的天子守國門。因為在這三個時期長安不僅僅是國都,它還是北方遊牧民族通往中原的屏障。自由皇帝親自鎮守在這裡。國都定在這裡,才會讓百姓有安全感,才能使得國家更加的重視換患問題。之所以把國都設立在危險之地,就是要讓統治者自己隨時隨地的感受到危險。所謂“忘戰必亡”就是這個道理。


而曹操在平滅了袁紹之後立刻遷都鄴城也同樣是這個道理。當時的袁紹勢力剛剛被滅,曹操擔心袁紹勢力會死灰復燃,畢竟袁紹一族四世三公,影響力不容小覷。而袁紹又經營了鄴城多年。不管是恩澤還是福威都是深入人心的。如果曹操想要爭奪天下的話,就必須做好安撫工作。而曹操自己遷都鄴城並且鎮守在鄴城,一方面表現出了對鄴城的重視,另一方面就是可以深入的清除掉袁紹的勢力。否則的話,鄴城是不是來個造反之類的事情。這是誰都忍受不了的。


其次,在曹操和袁紹大戰之前,袁紹是天下勢力最強大的諸侯。而作為當時袁紹老巢的鄴城被袁紹打造的自然各方面都是十分的優秀。不論是經濟還是人口等等。整個鄴城基礎設施十分完善。鄴城北臨燕趙之地,可以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侵略。要知道整個三個歷史上只有曹操這麼一位諸侯是真正做到了降服北方遊牧民族的壯舉。鄴城還南臨漳河,黃河,水陸交通便利,四通八達,離天子近,離南方前線遠,因為許都之前總是會受到來自荊州的威脅,而荊州易守難攻卻可以隨時隨地的攻擊許都,所以綜合考慮下來,曹操決定放棄許都。


實際上不管是許都還是鄴城。都是曹操征途中的一個落腳點罷了。曹操最中意的國都還是長安或者洛陽。之前定都許昌是因為沒辦法,地盤就那麼大,許昌最合適定都。後來遷都鄴城一是因為要消除袁紹影響,其次地盤擴大之後相對來說鄴城更加適合定都。但實際上真正被正統承認的國都只有長安和洛陽。而長安早年遭受戰亂基礎設施不齊全而且人口稀少。所以洛陽才是曹操的最終定國都之所。而事實上曹操晚年也確實把洛陽設為了中心,並且大加建設洛陽。二十幾年後洛陽迅速發展,重新成為魏王朝首都。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發表自己的看法。


小小小百科全書


午夜戊鄴,捂鋣嗚咽,無謁悟也。這就是曹操取鄴城前的心情。

許都是漢獻帝的都城,雖然是被挾持而去,但名義上還不是曹操把控的,他只是藉助勢力壓制住朝中的反曹力量而已。

對曹操來說,那裡就是個充滿洶湧暗流的地方,各方勢力互相掣肘,曾經有“得隴望蜀”的機會擺在曹操眼前,因為許都所存的內憂問題,曹操也只好無奈退兵了……他可是不傻,哪會不清楚司馬懿等人建議的合理性?

所以,以鄴城為自己作為魏王的的大本營,同時保持自己在許都的勢力均衡,這樣最符合他的利益,可以進退有據、無需再有後院失火之憂。

有了鄴城後,許都名義上是漢獻帝的,實際上還是曹操的勢力範圍;而鄴城則完全是曹操的地盤,無人再敢染指。

有了鄴城後,曹操出征時就無需再因擔心許都而“午夜嗚咽”了!


坊間五千年


為了創造二元政治核心。

奉天子以令不臣固然可以使自己征伐更具備大義名分,但為了這個大義名分,不得不受制於一些漢臣,顧慮太多了束縛自己的手腳,這是這個策略的副作用。

為了克服這個副作用,需要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地盤,這個地方離許昌不是很遠,便於遙控朝廷。也不能太近受到朝廷干擾,地形險峻利於進攻和防守,最好是物產豐富人民富足,把這樣的地方變為100%自己的地盤,可以放開手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為日後稱公建國,自置官屬做好準備。

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

最後以魏王國架空漢帝國,完成朝代更替。


az2777


年輕人,你比曹操聰明利害嗎?曹是皇帝軍事家文學家政治家•••你連高中文憑都沒有,有什麼資格去問老祖宗為什麼這樣那樣呢?


老插阿林


首先鄴城是軍事要地,便於加強對袁紹地盤的控制,籠絡河北士族,其次對劉協和反對派的考驗,看誰會沉不住氣跳出來反叛,麻痺敵人,作攻打江南的準備,再次曹操可能認為鄴城是一塊風水寶地。


相士馬車


一是穩固統治考慮。擊敗袁紹,獲得冀州、青州、幽州、幷州大片沃土,這些地方還不穩固,遷到定州,一方面便於繼續打擊袁紹殘餘勢力,也有利於加強新佔領地區統治。

二是安全穩妥考慮。許昌距離孫劉兩個割據勢力較近,孫劉軍隊從南進攻一馬平川,基本無險可守。當年關羽從荊州攻打樊城,就讓許昌的曹操有遷都之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