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非遗名录-民间舞蹈:热巴舞


第一批非遗名录-民间舞蹈:热巴舞


热巴舞是由藏族"热巴"艺人表演的一种舞蹈形式。热巴是一种由卖艺为生的流浪艺人班子(一般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组成)表演的,以铃鼓为主,融说唱、谐(歌舞)、杂技、气功、热巴剧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它有一套相对固定的程序,由12个节目组成,全套演出需要5个小时。

"热巴"过去是专业民间艺人卖艺求生的一种技巧和难度很大的舞蹈。热巴队的组成一般以家族为核心,或几家人合作组队,多者20人,少者4、5人,都是能歌善舞又各怀绝技之人。有弦子(二胡)、鼓、铃铛等乐器伴奏。整场演出完整严谨,其中戏剧及体育内容丰富且有寓意。是一种很有健身作用的民族民间体育舞蹈。"热巴"流传在西藏东部的昌都、工布一带和云南、四川、青海玉树藏区名传国外。

第一批非遗名录-民间舞蹈:热巴舞


丁青热巴传统古老,流派众多,技艺高超,是藏族民间舞蹈中不可或缺的独特品种。解放后,民间的热巴艺人虽有减少的趋势,但由于各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拜民间艺人为师,故不仅较好地继承了传统热巴,而且还在演技和服饰方面作了一些改革,使之能符合舞台演出的需要。如今,热巴舞已经登上了国内外舞台,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2002年,丁青县被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热巴艺术之乡"。丁青热巴在当今所谓现代艺术泛滥的芬芳世界,之所以能经久不衰,且成舞成歌成史,之所以能流传几百年,且后继有人,得益于那些热爱并投身于热巴艺术的民间艺人,是他们的努力使这一备受人们喜爱和欢迎的古老文化艺术形式代代相传,日臻完善。

第一批非遗名录-民间舞蹈:热巴舞


丁青热巴作为一种古老灿烂的民族文化艺术,在国家的政策保护下,各级有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义务将其发展和继承。

第一批非遗名录-民间舞蹈:热巴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