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元朝是歷史上的意外,為什麼?如果宋朝講信譽,嚴格遵守協議,還會有元朝嗎?

Sniper


元朝能夠入主中原,實際上憑藉的就是軍事實力的強大,與意外沒有關係。

元朝的建立者忽必烈,所憑藉的、繼承的就是蒙古帝國的遺產,雖然他所掌握的蒙古帝國是嚴重縮水的、分裂後的蒙古帝國,但是也不是宋朝所能夠抵擋的。

實際上,在宋朝滅亡之前,蒙古帝國已經完成了歷史上的三次西征,建立了橫跨亞歐大陸的蒙古帝國。

忽必烈成為蒙古帝國的大汗以後,周圍已經沒有能夠與蒙古帝國抗衡的國家,所以當時偏安江南一隅的南宋就成了蒙古帝國最後的目標。

蒙古帝國與南宋之間有什麼樣的協議?

實際上,金國一直都是蒙古帝國的大敵,多年來一直壓迫剝削蒙古族的成長,金蒙雙方仇深似海是死敵。所以蒙古帝國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都是要滅亡金國的。

而南宋當時已經在金國的侵略之下,苟延殘喘,偏安一遇。就在這個時候蒙古遣使想要與南宋聯合攻擊金國,但是這對於南宋來說並沒有什麼好處。

實際上在這之前,南宋曾經聯合金國滅亡了契丹人建立的“大遼”,也就是“海上之盟”。

但是,因為宋朝的實力實在是太弱了,事實證明,這不過是於虎謀皮,最終宋朝一無所得。導致了北宋滅亡,趙構建立了偏安一隅的南宋。

現在卻又貪圖小利,想要蒙古許諾的河南地區,與蒙古聯合滅亡了金國。

雙方只達成了口頭協議,金國滅亡以後,宋軍想要收回河南地區,蒙古帝國立即翻臉,並且大規模入侵南宋。

在這個過程中,其實不是南宋沒有遵守協議,而是蒙古帝國撕毀了協議,並且大規模入侵南宋。

當然,蒙古帝國能夠入主中原,忽必烈建立元朝並不是偶然,而是軍事實力太強。

再加上南宋內部政治腐敗,南宋軍民在抵禦了整整44年後,崖山海戰整整10萬人自殺殉國,南宋滅亡,被後世稱為“崖山之後無中華”。

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元朝是意外不假,是蒙古人裡面出了忽必烈這個親漢人的叛徒,才有了元朝。

如果蒙哥汗沒病死,忽必烈就不可能出頭了。忽必烈在開平,搞類似漢人的小朝廷,引起了蒙古貴族的不滿,認為他背叛了蒙古人的傳統。蒙哥作為蒙古人的大汗,也沒法偏袒自己的弟弟,整了他。忽必烈沒實力對抗蒙哥汗,只能去向蒙哥汗請罪。如果蒙哥汗沒有病死,忽必烈應該沒有出頭機會了。但蒙哥汗很快死了,他的機會來了,利用漢地的財富和他自己部下的支持,自立為大汗,才有了元朝,不然始終只是大蒙古國的一個征服地區。

至於南侵,那是遲早的事。只是說,南宋自己不作死,戰爭會推遲很多。

這裡面的邏輯是這樣的,蒙古的貴族必須要獲得軍功才能獲取部下的愛戴,所以征服戰爭在被擊敗前不可能停止。但是蒙古人不喜歡南方,對他們來說,中國北方的天氣和環境就已經很難接受了,南方更是不喜歡。如果可以,他們會選擇先往緯度高的地區進行戰爭,南宋排在很後面。

南宋自己搞出個端平入洛,蒙古人橫慣了的,這一次居然被南宋這麼弱的給擺了一道,那能忍?雖然當時蒙古人在中原並沒有什麼實力,主力在籌劃拔都西征。就那點人也把南宋的軍隊擊敗了。但蒙古人僅僅是進行了報復性的掃蕩,沒有真的要全力南侵。這就說明蒙古人當時真沒有要南侵的意思。


白完家


凡事有著偶然的湊巧,結果又有著宿命的必然。歷史上發生的事,都是必然的,沒有意外,他都已經發生了,還說他是意外,不合情理。

題目中說的遵守約定,是指南宋宋恭帝不遵守和元朝的約定,在元軍撤退河北的時候,(元軍內部不穩定)認為可以趁其不備,攻其不意,大敗元軍,收復失地,可惜,事與人違,偷雞不成蝕把米,反被元軍打的落花流水,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打敗,最後退無可退,堅守最後的陣地,山東崖山,這是南宋的滅國之戰,此戰以後,南宋滅亡,歷史有名的崖山海戰,十萬軍民追隨先帝,投海自盡。



那時候的南宋實在是沒戲了,他打不贏了,元軍的兵力比他少,但是把他三面包圍了,南宋抗元大元帥張世傑為了防止軍心渙散,把船隻都燒燬了,這也是破釜沉舟吧!但是沒有像項羽那樣創立不朽的功勳與奇蹟而已。元軍圍而攻之,使了一個誘敵深入的計謀,南宋就敗了,另外一路的文天祥也因為沒有援軍支援,被捉,英勇就義。最後陸秀夫見無法突圍,便揹著八歲的趙昺投海,隨行十多萬軍民亦相繼跳海。南宋最後氣節的一幕,人民應該銘記,不應該忘。陸秀夫,血氣方剛的華夏男兒。



南宋的重文輕武實在是太嚴重的,加上後期的朝廷腐敗無能,皇帝自己也願意做一個逍遙偏安一方的小皇帝,他不願意打,打又打不贏,打贏了自己的皇位怕被武將奪取,宋朝歷史發生了不少武將弒主的事,打輸了還得賠錢,百姓對南宋的認可度,特別是北方的百姓,認可度極低,他不願意打。國家的發展不就是那樣麼,不進則退,你不進取,被別人取而代之,歷史的發展規律。


乾淨利落


蒙古能輕易滅了中國北方,因為北方漢化的胡人一來抵擋無力,二來大家都是胡人,一丘之貉,沆瀣一氣,北方人也無可無不可地接受了蒙古人,馬上淪陷。所以北方人在元朝的地位蠻高的,為第三等人。蒙古繼續南進時在南方遇到南方漢人頑強抵抗,遲遲無法攻下,只好緩一緩,轉而西進攻打較好攻打的歐洲和中東一帶。

遠在天邊的西部,西南部的陸路其實充滿荊棘,廣大的沙漠,崎嶇不平的高原山區,單是運兵就充滿艱難。但是蒙古人知道要和南方真正的漢人硬拼的話,這幾千裡的崎嶇高原道路和世界上最大最難走的沙漠都只是小兒科!千辛萬苦到西方後,打起來卻是相對輕鬆的,只比打中國北方人難了點。中國北方人只要嚇他們一下,砍了幾個城裡的人,他們就全部跪下獻女人了。等到蒙古人在西方可及範圍都打得差不多了,中國北方漢化的胡人也跪服得甚至打開雙腳了,就是近在眼皮底下的隔鄰南宋的漢人卻一直都無法攻下。當時在蒙古人眼裡世界陸地也就剩下南宋和南方頑強厲害的漢人了。這個讓蒙古人一直佔盡天時,地利,北方人人和的絕好條件下,世界都打完了,都還沒能讓蒙古人拿下的南宋,一來感到奇恥大辱很丟面子,二來南宋文化和經濟當時世界第一,蒙古人作為遊牧強盜,掠奪就是打戰和屠殺的目的。

最後只好鋌而走險,無不用其極,竟然動員起已經跪服的中國北方人來了!強攻之下,又過了許久,整整百年,最後才打下的。

南宋能撐到當時已知大陸世界最後才被打下,是當時的最強國了。而且是蒙古眾合國聯合中國北方漢化的北方人才能做到的。要知道古時最強的羅馬帝國也滅在北方遊牧野蠻人手裡,何況蒙古眾合國還有一群佔盡地利的盡心盡力為蒙古人民服務的中國北方人助陣呢!所以南宋當時是以一敵眾國的,並屹立了152年!南宋和南方漢人是世界級別的極度強大的!

從此北方由於又增多許多北方遊牧胡人,都一家人,一丘之貉,同鼻孔出氣,進出中國當然更方便而且可以互相照應啊

五胡亂華,契丹人(遼)入侵,女真人(金)入侵,蒙古人入侵,滿人入侵,日本人入侵,都是北方先投降歸附。尤其日軍入侵,北方胡人瞬間夾道跪迎滿洲國,喜成日本人的乖孫民。

為何這樣呢?

因為在五胡時代,他們已經被胡人兩腳羊了。漢人當家時,為求保命,他們改姓說自己是已經漢化的胡人。但漢化的胡人畢竟還是胡人啊!所以蒙古人,滿清人一來,北方與其說馬上淪陷,不如說只是開門迎來親人,大家都是一丘之貉,都是一家胡人!一起敘舊而已!

崖山之後再無中國,這句話是正確的!其實在五胡亂華,金,遼時代,中國北方也早已至少五百年以上不屬於中國人的了,也只剩個南方半個中國了!蒙古殖民時期只是頂峰,後來的滿人殖民時期,蒙古人也配合得很好,又是另一個頂峰!是中國北方胡人有名的雙峰!

胡人進入中原,騎馬的胡人當然在一馬平川的中原最容易肆虐,掠奪啊。漢人被屠殺,強姦後被兩腳羊,其他的漢人衣冠南渡。胡人陸續在華北平原建立了五胡十六國,金國,遼國,南宋時的蒙古國就在華北歷時了至少153年。胡人統治中國北方至少不下於500年!所謂的中原官話其實就是這些不同種類的胡人用蹩腳的漢語,用簡單的胡音彼此溝通,說白了就是一種漢涇濱。由於胡人只能佔領這些他們馬匹易到的地區,所以這些官話只在胡人佔領的地區得到高度的流傳。(官話地區和五胡十六國地區高度吻合)\r

所以很容易就知道為何北方胡人不承認岳飛是民族英雄了啊!甚至有人要直接否定南宋的漢人正統,直接就承認此時是蒙古朝代呢!為什麼呢,因為那時北方人已經很自豪自己是元朝第三等人了啊!










用戶64958455739



元朝意外不意外和宋朝沒有關係,它本身建立時大宋就存在著,只是蒙古對宋用兵以來並沒有得逞而已,他們一直在淮水與長江之間轉悠,南宋仍然是南宋,疆域並沒有發生多大變化。宋朝在當時如果講信譽,嚴格遵守協議,互不侵犯,沒發生端平入洛一事,蒙古不一定會輕易放過宋朝,因為蒙古本身就是侵略王朝,它對夏,金用兵都是發揮戰略主動性,旨在目的就是一統天下。這在於本身成吉思汗的野心,他根本就不滿足於身處一隅,勢必與宋朝有一場惡戰,只是時機尚未成熟而已,成吉思汗在早年由於與金朝作戰,暫時穩住了宋朝一方,想學起老辦法聯宋滅金,這只是他精確的戰略部署而已。


成吉思汗生前雖然沒有時間和宋朝交鋒,可已經想好了戰略,對於一向有野心和深沉大略的他而言,早就給子孫部署好了一切。有一種傳聞說成吉思汗在滅西夏同時,暗地裡派大軍從平涼府南下走的是捷徑勘察四川地形抵達雲南,有想通過南宋側翼,對其實行迂迴戰術,找到滅亡南宋的道路,這就有忽必烈為什麼後來輕易會選擇這條路攻取大理的原因,還不是仿照祖父的計劃順利行事的。元憲宗蒙哥也正是仿效這種辦法,才成功對宋朝進行包圍,進而到後來攻取宋朝蜀地顯得那麼容易。



成吉思汗在生前對子孫有交代,向宋借路繞過金軍重防潼關南面進取大金汴京,成吉思汗這樣做也正是敲山震虎般試探宋軍實力,他明白宋軍不可能借路,所以就給子孫下這道旨意,果不出所料,四子拖雷正好抄略宋境,與宋軍相持,宋軍紛紛潰敗,這也讓蒙古抓住了宋軍的把柄。太宗窩闊臺已明白父汗統一大業遲遲未完成,這樣可以藉助端平入洛發動對宋朝的統一戰爭,於是從成吉思汗兒子起,宋蒙已經開始碰撞,可是令蒙古未想到的是宋軍比預想中要強大的多,一直把蒙古拖了半個世紀。



蒙古一面對宋用兵又一面對歐洲用兵,可見蒙古對志在必得的天下哪能輕易放手,所以宋朝即便不開戰也是很難逃出蒙古的魔爪的。首先從之後的兩次戰役都可以看出,蒙哥伐宋和忽必烈攻宋都是主動出擊,宋朝往往採取被動,害怕亡國,苟延殘喘的向蒙古乞和,割地,蒙古難能接受,他想要的是整個大宋,忽必烈滅宋就是一個例子。他之所以興致勃勃的向江南進軍還不是想超越成吉思汗偉業。


在滅宋的頭八年,於1271年改大蒙古為大元,遷都大都,這就有了大元,而非上面所說的大元是個意外,那時宋元仍處在並列狀態,直到1279年,元朝才統一天下,它才算得上正兒八經的大統一王朝,也是第一個少數民族大統一王朝,忽必烈自然功不可沒,所以元朝出現並非偶然,而是必然。


龍文說史


歷史沒有意外。一個個偶然事件,可能一時改變歷史的走向,但偶然中處處透露著必然,每個王朝都有它覆滅的必然結局,是亡於外敵還是毀於自戕,都是其自身難以改變的必然結果。

宋朝的建立,得益於後周柴榮的發奮圖強。然宋太祖趙匡胤在漢家賴以生存的幽雲十六州還未收復的情況下,一味強調重文輕武,偏安圖治,雖屢有內患,卻未演化成大規模農民起義,享祚三百多年,也算了不起了。

北方少數民族,在佔據漢地險關之後,逐步崛起。先是遼,後是西夏、金步步緊逼,導致南宋僅有半壁江山,能與地跨歐亞的蒙元對峙四十多年,實屬不易。

宋遼澶淵之盟後,實現了北方近百年和平,本是共生共贏的大好事,但長久的和平,必然蘊育著大危機。首先是遼漢化後迅速腐敗,被金代替已是歷史的必然,宋遵不遵守條約不能改變歷史走向,只是在遼的覆滅進程上再添上了一把火,做了一個不光彩的推手。北宋也自嘗惡果,不僅舊江山不復,反而讓中原故土淪為敵手,連祖宗墳墓都丟棄了。

金的覆滅跟南宋無關。金在不敵蒙古鐵騎時,卻天真的認為南宋是可欺的,於是採取北地喪失南地補的愚蠢方略,兩線作戰,自己作死,敗亡自是必然。只是南宋也已腐朽透頂,不是其忘了歷史教訓,卻是無力迴天,能撐一日是一日,芸芸眾生在劫難逃。

中華民族受盡劫難,厚重的歷史能讓人發奮清醒,相信我們及我們的後代一定能克服舊王朝宿命,讓我們的民族永遠興旺發達!



雲卷飛山


不能算做意外,因為蒙古帝國在當時不僅僅是一個部落的帝國,而是囊括了整個中國中原地區,草原地球,中亞地區。此範圍的各種勢力基本都被征服。蒙古軍隊雖然軍紀極差,但每次屠城都會留下工匠,且善於學習各大文明的科技。顛覆了人們的認知,蒙古軍隊不是僅僅使用弓箭馬刀等冷兵器,而是配備了當時最先進的回回炮。軍事裝備超過了同期的南宋。

在金朝表演了作死的操作後,南宋被迫和蒙古合作一起消滅這個毫無廉恥,沒有大局觀,野蠻成性,不懂進退的宿敵。蔡州一戰,金覆滅,宋報當年靖康之恥。但南宋上下卻膨脹的以為可以收復失地,甚至收復燕雲十六州,光宗耀祖。所以滅金不久,宋理宗就迫不及待的派軍向東京,洛陽,長安出發。結果等來的是一戰即潰,蒙古隨即以南宋破壞條約的理由南下,戰爭爆發。開始整個四川都被打爛 ,南宋搖搖欲墜,幸好蒙哥的突然死亡,忽必烈撤軍與弟弟爭奪汗位。最後眾所周知,忽必烈贏得了汗位,雖然在他手中蒙古帝國分裂,但他在漢族地主士大夫的支持下,決定繼承中國的正統地位,所以南宋必須要滅亡。為了正統地位,蒙古對南宋趕盡殺絕,一直追殺到崖山,在面對整合了遼,金,蒙古,西夏,大理,還有西藏等部落,還有北方地主支持的元朝,且掌握了比宋還先進的武器,南宋其實沒有一絲還手之力。在忽必烈選擇漢族地主士大夫支持的時候,南宋就註定了滅亡。


baomin太多


元朝的建立有其必然也有其偶然。南宋淳祐六年,蒙古河南行省(原南宋將領範用吉)秘密向孟珙請降。宋理宗怕孟珙勢力太大,竟不同意受降。孟珙因此心灰意冷,五十多歲就上表請求致仕。宋理宗馬上給予批准,讓孟珙以檢校少師、寧武軍節度使的名義退休。不久,孟珙抑鬱而終。孟珙死後,他的部將劉整也感到不安。遂以四川瀘州的土地和人民為見面禮,獻給元世祖忽必烈。並獻上“要滅南宋先取襄陽,訓練水軍,直取臨安。"的戰略。忽必烈釆用後,集中力量攻取襄陽,並順江而下,直取臨安。這時南宋主少國疑,太后與小皇帝出降,南宋迅速滅亡。


弈海飄流


歷史本來就存在很多偶然,蒙古帝國包括元朝的興起,充滿曲折,當然可以說成是歷史的意外。如果沒有蒙古幼子守產的慣例,拖雷也不會成為蒙古的實權人物,窩闊臺的汗位也不會傳到拖雷一系。如果不是蒙哥意外去世,忽必烈也沒有機會奪得汗位,建立元朝。

如南宋不與蒙古簽約合擊金國的“海上之盟",金國不會這麼快,南宋還能延續更久時間。

但是必須看到,蒙古的崛起是因為他們出了個千年不遇的傑出領袖鐵木真,他讓蒙古的精銳善戰發揮到了極致,他引領了蒙古的征服精神,培養了蒙古大批的軍事人才。而此時金和南宋卻處於沒落期。

忽必烈建立的元朝及時吸納了漢族貴族階層的支持,元朝有一定程度的漢化,使得其入主中原,統一中國也能被接受。

所以南宋不背約,蒙古及後來的元朝一樣會繼續其征戰過程,金和南宋都是它的菜。


羽書遲


當然是意外,還是非常意外!

本來宋遼對峙了很長時間,金崛起了,遼有點應付困難,宋那幫蠢貨,記著跟遼的仇恨,想收復燕雲十六州,連金滅遼,結果差點把自己給滅了。

後來蒙古又崛起了,這次宋人更蠢了,只是為了仇恨,又連蒙古滅金,結果蒙古滅金,實力膨脹,又西征,更無敵了,結果自己直面蒙古時,就悲劇了!

宋朝,在相同的問題上跌倒兩次難道不是意外嗎?

宋的愚蠢,在於身為弱者,總是看不清形勢,合縱連橫需要隨時而變的,聯合弱者對抗強者才是生存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