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什么放弃贝加尔湖?

新鲜事新发现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说白了,就是满清对于北方领土不太在乎。

当时贝加尔湖属于喀尔喀蒙古的地盘。而喀尔喀蒙古向满清称臣。

顺治十二年(1655),清朝在喀尔喀设八札萨克。

那么,为什么《尼布楚条约》中,默认属于布里亚特蒙古的贝加尔湖以东地区被划归俄罗斯呢?

说白了第一是满清对于北方领土不重视,第二是噶尔丹这个搅屎棍。

当时准噶尔正在叛乱,主力占领大部分喀尔喀蒙古,满清自然也就失去了对贝加尔湖的控制。

噶尔丹的势头很猛,双方正在激战。

和沙俄谈判期间,沙俄很狡诈的拒绝谈判贝加尔湖以及喀尔喀蒙古的问题,认为他们都被噶尔丹占领,不是满清的领土。

自然,满清可以置之不理,坚持这是满清领土,将来击溃噶尔丹已经顺便收回贝加尔湖。

但满清对于贝加尔湖地区并没有兴趣,因为这里自然条件太恶劣。

满清原本是渔猎民族,也许贝加尔湖对于游牧渔猎民族还有些意义,但对农耕民族没有意义。

满清入住中原以后,思维逐步靠拢农耕民族。

贝加尔湖附近的冬季气温为-38℃,每年1月开始结冰,到6月才解冻,差不多半年时间,根本不适合农耕。

况且,贝加尔湖是喀尔喀蒙古的地盘,喀尔喀属于藩王性质,不是满清直辖。

满清很难直接有效管理贝加尔湖地区,就算抢回来也是会交给喀尔喀蒙古。

这种情况下,满清干脆就不要了,直接将这些领土全部放弃。

其实,当时沙俄根本没有能力控制贝加尔湖地区。他们在雅克萨的失败,已经体现出自己的无力。

西伯利亚和远东都是沙俄刚刚涉足的地区,当地民众基本都是反抗他们统治的。沙俄在这里,也没有多少部队,距离后方莫斯科又太远,无法及时援助。

再加上俄国为夺取黑海出海口正与奥斯曼帝国作战,也不能兼顾东方。

说白了,《尼布楚条约》我们根本没有得到什么便宜,相反将大量国土交给了沙俄。


萨沙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一起来读清朝那些事儿。(约600字,阅读需2分)

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的贝加尔湖是世界第一深湖,也是亚欧大陆最大的淡水湖。

贝加尔湖这个名字,源于蒙语,意思是富饶的湖泊。说明蒙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个湖泊里丰富的鱼类资源。

历史上较早提到贝加尔湖,当属苏武牧羊所在的北海,此处的“北海”就是指贝加尔湖,可知这里是蒙古高原草原文化的势力范围。

到了清朝,蒙古诸部归顺大清,贝加尔湖区域名义上也在大清的范围内。

由于此地苦寒,处于高原,又纬度高,气候恶劣,因此也没有多少人在这里放牛马,故而也没有正是的行政建制。

如果没有沙俄“罗刹”东进,那么清朝皇帝说自己的国家,幅员北至于北海,也是可以说得通的。

但是沙俄哥萨克人从更严寒的西北到了之后,就认定这里是个好地方,确实,比起更北的鸟不拉屎的严寒地方,这里确实不错,还能放个牧。

有纠纷,就要有解决纠纷的办法,大清国原来模糊的边境线,就需要划一个明确的线,以制止纷争了。

在康熙初年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中打败沙俄之后,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因为此时大清忙于与葛尔丹的纠纷,虽然取得了对罗刹战争的胜利,还是做出让步,划定了外兴安岭以东的领土界限,贝加尔湖这一段的疆界并没有划定。

之后沙俄趁着大清忙于平准,一步步蚕食贝加尔这一区域的土地,近三十年后,中俄签订了《布连斯奇-恰克图条约》。

界定了中俄中段的边疆界线:自额尔古纳河至沙毕纳依岭之间以北归俄国,以南归中国,贝加尔湖就这样成了俄罗斯的领土。

综上可知,贝加尔湖所在区域,清初虽然号称大清疆域之内,但是因为地理环境恶劣,清朝并没有很重视这片土地,也没有相关的管理措施。而沙俄则相反,十分重视此地,将其作为向远东前进的重要一站,通过各种手段将其纳入自己的领土范围。


两分钟走近历史现场,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右上角关注@历史宝藏。

历史宝藏


194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毛泽东主席第一次出国访问苏联。当火车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行进到苏联地界时,远远地望见一汪碧绿的湖泊,这就是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位于蒙古国北部的俄罗斯境内,最深处达1637米,是世界第一深湖、欧亚大陆最大的淡水湖。湖长636千米,平均宽48千米,面积为3.15万平方千米,由地层断裂陷落而成,湖面海拔455米,平均水深730米。

贝加尔湖中国古称北海,也就是西汉时苏武牧羊的地方,曾为中国北方部族主要活动地区,清朝曾短期控制该地,《尼布楚条约》后,将这块地区划归俄罗斯帝国。

贝加尔湖地区是伊尔库次克少数民族聚居地,其中以蒙古族的支系布力亚特人口居多。 为什么康熙帝会把贝加尔湖地区让给沙俄?这是因为清朝初立,外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才归顺大清,人心不稳,叛乱频繁。新疆的蒙古部噶尔丹又联合沙俄占领了全疆,不服大清管辖,于是才有“康熙三征噶尔丹"。噶尔丹联系布力亚特人进攻喀尔喀部,康熙为了阻断两者联系,忍痛把布力亚特人居住的贝加尔湖地区让给了俄国。而后专心攻打噶尔丹,新疆又重新回到大清版图内。

贝加尔湖实际上大部分时候是不属于中国或不属于中原政权。唯一可以有理由说完全属于中国的时间,只能说是唐朝和元朝,但唐朝的领土,是否构成我们现在领土的标准?元朝同理,带上现如今蒙古都是个独立国家的问题,就更不能拿来做标准了。因此贝加尔湖当时也就属无主地,谁占领谁得到。如果不是因为新疆的噶尔丹叛乱,康熙不会让出贝加尔湖的。


行云流水1437995


贝加尔湖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北海”,现在一般认为这是汉代名臣苏武牧羊的地方。美丽的贝加尔湖可以装下23600立方千米的湖水,湖底最深处可达1620米,占据了地球淡水总量的20%还多,因此被誉为“西伯利亚的明眸”。

不过,由于贝加尔湖的地理位置远离以农耕文明为主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怎么受到重视,即便是唐代和元代也仅仅是短暂羁縻过这里,没有施加真正的管理。不过,真正承认了贝加尔湖属于俄国的还是清王朝。

明朝末年时,贝加尔湖附近是漠北蒙古(喀尔喀蒙古)的游牧地区之一。清朝康熙年间,漠北蒙古遭到准噶尔汗国袭击,于是宣布归顺清朝。直到此时,清朝才取得对贝加尔湖名义上的管理。不过当时的清王朝实力十分有限,实际上仍然没有去管理遥远的贝加尔湖。那么,贝加尔湖是怎么落入俄国人手中的呢?

清朝雍正年间,沙皇俄国与清朝因为领土争端签订了一个《恰克图条约》。在此条约中,清朝将自己无法管理的贝加尔湖割让给了沙俄。事情的起因是,清王朝正与准噶尔汗国交恶,唯恐与沙俄纠缠。而翻阅《世界历史》不难发现,此时的沙俄同样在欧洲、中亚分别与瑞典、土耳其激战,也害怕清政府北上西伯利亚。因此,双方萌生了和谈的想法。



不过,清政府的用兵重心在西北,而不在西伯利亚。在这种大背景下,雍正皇帝在《恰克图条约》中作出主动让步,将贝加尔湖之南及西南约10万平方公里国土割让给俄国。令俄国人喜出望外的是,这就等于是清朝承认俄国拥有了整个贝加尔湖。此后,中俄边境保持了近一百年的和平,而清朝也往西北扩张吞并了准噶尔汗国。


历史的荒野


李健的一首《贝加尔湖畔》,让很多人对这里充满了向往。很多人以为这里属于中国领土,但是孰不知人家是俄罗斯的。

俄罗斯前身沙俄,作为中国最大的邻居,也从我们这里割走了不少的土地。因此有人怀疑,贝加尔湖以前到底属不属于中国?

又有人提出在《尼布楚条约》当中也有贝加尔湖的身影,是不是康熙放弃的?

通常意义上贝加尔湖的归属问题。

在西汉历史时期,贝加尔湖属于匈奴人。苏武曾经出使匈奴和谈,结果因为被牵连,匈奴的单于把他流放到北海。

当时的北海就是贝加尔湖,苏武放了将近20年的羊才得以回来,这也就是苏武牧羊的故事。

东汉到西晋时期,贝加尔湖都属于鲜卑的控制,当时仍然叫做北海。到东晋时期,贝加尔湖改名为于巳尼大水。后来到南北朝与隋朝时期,贝加尔湖又在突厥和东突厥之间几经易手。


一直到了唐朝时期,唐朝的大将李靖大败突厥军。把原本属于他们领地的贝加湖,纳入了唐朝的版图当中。不过当时并不重视这里,并没有派遣相应的官员治理。因此在不久之后,又被突厥人抢走。

虽然宋朝比较富有,但是也没有把它重新划归领土。一直到了元朝时期,加上之前蒙古帝国打得比较狠,这里自然而然的也就归属到了元朝的版图。不过后来随着明朝的衰落,贝加尔湖畔再次易手。

贝加湖畔在清朝和沙俄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说到了清朝入关之前,贝加尔湖畔既不属于沙俄也不属于清朝。两个人谁占得快,最后就是属于谁。不过在这块土地上面,沙俄占据了更大的优势。

因为在明清时期,一直认为这里是一块不毛之地,很少有人会移居过来。但是沙俄并不这么认为,他们把这里当作是圣地,不断的有内陆地区的人,开始陆陆续续的往这里搬迁。


但是沙俄的心比较大,想继续侵占中国的领土。于是爆发了后来的雅克萨战争,康熙平定三藩之乱之后,立刻增派人手,两场围歼战下来,沙俄以投降告终。

之后也就到了签订条约的时候,为什么已经打了胜仗?还要“送”出这么多的土地?

尼布楚条约与贝加尔湖

当初谈判的时候,我们的大炮还在雅克萨的城下架着,占据的主动权也比较大。我们这边派出的是大将隆科多,他的态度很坚硬,对于沙俄的情况也很熟悉。因此在领土划分上面,基本上是寸步不让。

只要沙俄逾越了他的底线,他就嚷嚷着要用大炮轰击雅克萨内的俄军。当谈到差不多的时候,眼看着贝加尔湖的一半就要划到了我们这里,隆科多的事情突然东窗事发。


他被紧急召回,回去之后就被革职、抄家。剩下谈判人员当中,大部分都是怂包了,没有一点主心骨不说。俄军只要稍微强硬一点,他们就答应了要求。

结果就是放弃了有争议的贝加尔湖西南地区领土,又确认了原先沙俄占领的贝加尔湖以东、额尔古纳以西的地区。如此一来,贝加尔湖就和我们无缘了。

其实也不能完全说放弃了贝加尔湖,只能说原本并不属于,只是后来谈判的时候,没有把他划到我们的范围内罢了。


史之策


去贝加尔湖游览,是李健把贝加尔湖畔唱火后的想法,我早知道,贝加尔湖畔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原本是属于我们中国的,何时失去这片赏心悦目的美景的呢?


中国疆域最为辽阔的朝代当数元朝,铁木真的铁骑曾踏遍欧亚,到元末,大漠西北和西伯利亚南部地区仍属中国,贝加尔湖名副其实是中国内湖。

到16世纪发生了改变,沙俄政治势力开始膨胀,向东入侵西伯利亚地区,几十年后,引起警觉的清政府终于向沙俄谈判摊牌,愿以军事联盟的名义,将贝加尔湖东岸给了沙俄管理,西岸依然属蒙古。



世易时移,到明末,清政府和南明军队打得不可开交,无暇顾及北方的时候,沙俄政府明目张胆地派兵侵占了尼布楚,肆无忌惮于光天化日之下进行烧杀掳掠。


等到康熙腾出手要料理沙俄的时,已勿勿过去了30多年,待要谈判解决问题时,另一个城市被无耻的沙俄军队攻陷;当时的负责谈判的清朝大使索额图在此情况下被迫和俄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规定外兴安岭为两国界限。

但豺狼虎豹本性的沙俄还是咄咄逼人,经常越过边境进行强盗行为;当地民不聊生,住户一部分逃往了内地,一部分只得臣服于沙俄;1727年,中国和沙俄签订了鲜为人知的《连斯奇-恰克图条约》,重新划定了中俄边境,至此我们才彻底失去了贝加尔湖。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希望星晨58298869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一块从未属于过清朝的土地,怪罪清朝失土之责合适吗?就像今天的人们批评我国政府为何丢失了美洲大陆一样毫无逻辑性可言。

关于清朝和贝加尔湖的问题,静夜史在先前的文章中有过详细分析,结论是:

  • 贝加尔湖地区历史上只有两度属于过中原王朝,一是唐朝前期630年至682年共52年时间,二是元朝1271年至1368年。除此之外,贝加尔湖地区从未属于过中原王朝;

  • 清朝前期,贝加尔湖属于漠北蒙古土谢图汗部的属地,此时的漠北蒙古根本不是清朝的领土。在1691年多伦会盟后,清朝接收的漠北蒙古土地已经不包括贝加尔湖。

所以清朝对贝加尔湖地区的丢失没有责任。

贝加尔湖地区的丢失,是从明朝后期就开始的。1582年,沙俄哥萨克越过乌拉尔山,开始向西伯利亚疯狂扩张。万历年间,哥萨克已经占据了贝加尔湖西部和北部地区,并不断向贝加尔湖东部和南部扩张。

此时的蒙古各部已经出现了分裂。原来的瓦剌西迁,成为漠西蒙古,其中的准噶尔部逐渐强大。而鞑靼则分裂为漠南和漠北蒙古,漠北蒙古也称喀尔喀蒙古,其中土谢图汗部位置最为靠北,贝加尔湖地区是其属地。

1635年,后金降服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各部对清朝进行九白之贡,确立了双方的宗藩关系。

但是此时的漠北蒙古还不是清朝的领土,虽然是清朝的藩属国,但是漠北蒙古在政治军事等方面是完全独立的,清朝没有理由进行干涉,所以只有漠北蒙古特别是土谢图汗部直接面对沙俄的入侵。

此时的准噶尔部逐渐强大,准噶尔部台吉噶尔丹踌躇满志,想要统一蒙古各部,并消灭清朝,实现自己的大元梦想。为此准噶尔汗国不断向东进攻喀尔喀蒙古各部,而为了统一蒙古,噶尔丹选择和沙俄联合,沙俄也在贝加尔湖地区不断向南蚕食,漠北蒙古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

关键时期,漠北蒙古活佛做出了归顺大清的决定。1691年,康熙和漠北蒙古各王公在多伦诺尔举行会盟,宣告漠北蒙古并入清朝版图。

在之前的1687年12月到1688年3月,沙俄和土谢图汗部爆发了乌丁斯克之战,在长达4个月的围困战中,土谢图汗部最终失败,沙俄在事实上获得了贝加尔全部地区的控制权。

此战之后,沙俄占据了贝加尔湖南部和东部地区,可以说土谢图汗部的属地已经被侵略殆尽。清朝将土谢图汗部安置在杭爱山地区附近,贝加尔湖地区实际上已经是沙俄的势力范围。

在先前的两次雅克萨之战中,清朝在取得胜利的情况下,1689年清朝和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确定了东北地区的边界,但是,对于贝加尔湖地区,两国没有进行声明。

此时的清朝,被准噶尔汗国问题拖住,无力在漠北地区进行扩张。《尼布楚条约》签订时,清朝之所以让步,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促使沙俄在清朝和准噶尔的对抗中处于中立,但是很明显沙俄没有守信。

而在接受了漠北蒙古后,康熙也不想在此时刺激沙俄,因为一旦在漠北贝加尔湖地区挑起战事,就意味着将沙俄推向准噶尔一方,对清朝平定准噶尔非常不利。

再者,为了增加喀尔喀蒙古的向心力,康熙也有意利用沙俄的威胁削弱土谢图汗部等的实力,这种借刀杀人的把戏导致喀尔喀蒙古各部势力被严重削弱,不得不加深对清朝的依赖,清朝达到了巩固统治的目的!
所以,对于这片从未属于清朝的土地,康熙没有激进地进行所谓的“收复”,到雍正时期,同样是为了解决准噶尔问题,在贝加尔湖地区进行了边界确认,1727年《恰克图条约》,双方确认贝加尔湖地区属于沙俄。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尼布楚条约》被称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等条约,但是这个条约却开创了清朝割让土地的先河。条约规定,以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与外兴安岭为线,以南属于中国,以北属于俄罗斯,西部交界处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以北属于俄罗斯,以南属于中国。清朝割让了包括贝加尔湖在内的大片领土给俄国。

我们都知道,中俄雅克萨之战是中国方取得了胜利,而且康熙年间,清朝的实力还是位居世界前列,国家实力强盛,又打败了沙俄,为什么还要放弃贝加尔湖呢?

其实一开始清朝谈判大臣索额图要求以勒拿河到贝加尔湖一线为界,以西属于俄罗斯,以东属于清朝。勒拿河贝加尔湖以东的区域本就是清朝的势力范围,是沙俄越过乌拉尔山之后,一步步东扩,一步步蚕食了清朝的传统势力范围,现在索额图的要求并没有占俄国便宜,而是要求俄国归还被占领的领土。

而俄罗斯的谈判使者确直接要求以黑龙江为界,不得不说俄罗斯的流氓性格是祖传的。当然这两个谈判代表提的要求都是狮子大开口,为的就是给自己留下足够的还价余地。所以,一开始清朝就将贝加尔湖当做与俄国的国界线,不过这条线是清朝狮子大开口的,也许索额图等人压根没想过要贝加尔湖。

我们来看一下贝加尔湖的地理位置,贝加尔湖位于西伯利亚南部。贝加尔湖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北海,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主要活动区和聚居地。贝加尔湖被誉为世界第一深湖、欧亚大陆最大的淡水湖,以美景奇特、鱼类资源丰富而闻名于世。贝加尔湖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是在成吉思汗对外扩张的时期。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将中国的版图扩大了数倍。

随着时代的推移,蒙古对贝加尔湖的控制不断减弱,随着清朝的建立,打败了明朝和蒙古部族,于是清朝继承了蒙古族的贝加尔湖一带。但是俄罗斯帝国此时开始崛起,并不断对外扩张,向东扩张时,抢了清朝刚占据不久的贝加尔湖一带。随着《尼布楚条约》的签订,贝加尔湖也被划为俄国的领土。

又回到题主的问题了,康熙年间,清朝时期在世界上还是数一数二的,俄罗斯帝国还在雅克萨被清军狠狠地收拾了一番,为什么战胜国要把领土割让给战败国呢?

首先,贝加尔湖并不是清朝的必争之地

清军入关后,统一了全国,与此前的各朝代一样,由于北方的土地价值及其所蕴含的资源并没有被人们发现,而北方寒冷的气候、贫瘠的土地、稀少的人口和彪悍的敌人都让中原王朝提不起兴趣,清朝自然也一样,他们的经营中心还是在中原和江南等富庶区域。北方的那一大片土地在当时的人们眼里就是不毛之地的代名词。

而且贝加尔湖实际上是清朝从蒙古部族手里抢来的,经营时间并不长,对贝加尔湖没有多深的感情。清朝的逆鳞在东北,那才是满洲的龙兴之地。所以沙俄抢了贝加尔湖和西伯利亚大片区域,清朝都无动于衷,但是沙俄一打到外兴安岭,想觊觎黑龙江以南的区域,清朝的反击就来了。可以说动哪块区域都行,就是不能动东北,那才是满清的命根子,贝加尔湖只不过是刚收服不久而已,重要性不值得清朝统治者大动干戈。

其次,中国的谈判完全处于下风

在雅克萨之战后,沙俄被打痛了,清军也损兵折将,两方只好坐下来和谈。但是一开始谈判双方都想为己方争取最大的利益,谁也不肯退让。当时索额图从康熙皇帝那里得到的底线是先以尼布楚为界,酌情可以退让到额尔古纳河。可以说清朝的谈判底线相当憋屈了,甚至都没把贝加尔湖当回事。

俄国的谈判却完全占据了上风,首先俄方代表戈洛文就跑出了己方的条件,直接将国界线压到黑龙江,虽然是败军,但戈洛文在气势方面不输索额图。其次,清朝的翻译传教士徐日升、张诚被俄方收买叛变,将康熙帝的底线告诉了戈洛文,戈洛文才能在与索额图的谈判中占据主动,而索额图并没有做好谈判前的准备,不仅没有事先了解谈判法则和俄国的底线,甚至己方出现了奸细都一直被蒙在鼓里。在这次谈判中,沙俄占尽了便宜,本来打了败仗,又没有能力消化这么大一片区域,但是却在清朝的退让下得到了整个西伯利亚地区。在近代,俄国消化完这些被占领的区域后,成为了世界上有数的列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

最后,清朝战端四起,无力跟俄国打消耗战

清军入关后,遭到了明朝军民的奋力抵抗。清朝打了几十年的仗,才将明朝的故土基本收入囊中。但是老百姓思念前朝,对满清这个异族政权是在没什么好感,从高层知识分子到底层平民老百姓,都在进行反清复明的斗争,加上刚刚击败蒙古和明朝残余势力,这么大一片区域尚未完全消化,可以说当时清朝的统治其实并不稳固。

康熙帝亲政不久后,就发生了三藩之乱,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在南方掀起叛乱,南方大片区域沦陷,各地反清复明势力也纷纷发难。雪上加霜的是西北的噶尔丹也发动叛乱。清朝的统治本就不稳固,现在各地发生叛乱,清朝自然要先安定内乱,稳固自己的统治才能去考虑对外作战。但是当时清朝的实力并不足以应付三藩、葛尔丹、沙俄等多路兵马,只好先放弃不重要的沙俄,放任沙俄侵占贝加尔湖等西伯利亚地区,先集中兵力平定三藩之乱再说。

所以,清朝放弃贝加尔湖既有不重视这一区域的原因,也有内部自身的原因。总的来说,贝加尔湖对清朝是一个可有可无之地,得到了是一块资源,丢弃了也不可惜。不信的话,你看俄国一动东北,清朝连三藩之乱都不顾了,先把俄国痛揍一顿再说,现在可惜我们也只能望湖兴叹了。


历史风云阁阁主


我们中国古代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概念:天下。

天的下面,也就是全世界。而中国的皇帝叫天子,是上天派下来治理天下百姓的圣人。所以,天下,全世界,在理论上,都是天子,也就是中国皇帝的统治范围。而中国,是天下的中央,天子就应该坐在这里,办公。

全世界都是我的,都是我家的,就没必要把界线画的太精细。中原地区并不是中华文明的全部,它只是古代中国的行政中心。谁能控制这里,谁就是天子,谁就坐在这治理天下。按法理来讲,周边所谓的蛮夷也是在天子的管辖范围之内,只不过大家的风俗习惯不同,要分开生活而已。

所以,强盛时期的中国皇帝也要兼职一下可汗。羌、戎、义渠、中山、匈奴、鲜卑、乌桓、契丹、西夏、金、蒙古、满洲的历史也都是中国的历史。所以,但凡有点政治理想的中国统治者,都会有这样的目标:统一天下。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要素是周边少数民族也在这个统一之内。周边民族自立,统一的就中原那一块,那这个王朝就要暗淡了许多。

在这种观念下,中国的领土问题,几千年来就成了一笔糊涂账。所谓的边疆,就是我拳头硬,就扩的远点,拳头软,就缩回来点。严格的按照天下观念讲,你说清朝丢了北极、赤道以及美洲的领土都没问题,小小的贝加尔湖又算得了什么?

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核心,这里有着极强的向心力和吸引力。它把周边强大起来的少数民族给吸引了过来。从路线上来看,就是把北方的少数民族向南牵引。而北方的少数民族向中原靠拢,它原来祖居的地方就形成了“空白”。

明末,八旗的主要势力范围在辽宁,到今天的吉林省这边,人就已经减少了,再到黑龙江,大兴安岭,那还能有几个人?最后这些人还都入关了,进入北京,东北老家还能剩几个人?

当时东北都已经很少有人生活,没人治理,以至于清朝把那么大片土地封了起来。黑龙江就剩几个小部落,在那自生自灭,还哪里能谈得上贝加尔湖、西伯利亚?在那里,没有中国的驻军,没有城市,没有官吏。但按照天下的观念,那就是我们家的。俄罗斯人来一看,你家人呢?清朝:那没我们家人,但那就是我们家。

所以,按照传统的天下理论,说清朝丢了贝加尔湖那是一点儿毛病都没有。但按照现代国家的概念,那里跟中国并没有什么关系。


比尔第一提莫


随着近代以来人口膨胀,人们的领土观念比之于以往都要强烈的多,同时对于蓝天绿水的期望,使得人们对于历史时期曾一度在中国版图内的贝加尔湖,一直耿耿于怀,甚至于觉得丢的实在是太可惜了。(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但深究历史可以发现,贝加尔湖长期以来处在边缘地区,而这些地区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长期被我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盘踞,比如说匈奴、突厥、鲜卑、回顾、蒙古等这些少数民族,也就是说真正归入到汉人的手中,在历史上都是很少发生的事情。

当然这些民族很多后来都融入到了中原民族之中,但不得不说贝加尔湖虽然有那么一两次契机归并到中原王朝之中,但很多时候联系并不那么紧密,基本上就是停留在看得见摸不着的地步。


因为中原王朝是稳定的农耕民族和地区,对于不稳定的游牧生活和地区并不太过于在意,经常性的就是点到为止般李世民“天可汗”式的方式发生联系,你只要服我,不反我不给我添堵,基本上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日子过不下去了,说不定还能猪马牛羊的补给一些给那些边关民族。

到了清朝的时候,满族虽然是少数民族入关,但很快就忘记了老本行――游牧生活,虽然还保持着骑马打仗的传统习俗,但很快就融入到农耕民族稳定的生活状态不能自拔,在紫禁城里面舒服安稳的待起来了。

因此清朝对于贝加尔湖也是可有可无的态度,当沙俄在北边犯境甚至威胁到满族的龙兴之地东北的时候,康熙皇帝很快作出息事宁人的决策,那就是把贝加尔湖及其周边地区割让给沙俄,以结束两国长期军事对峙的局面,从现在来说当然是可惜了了,但在当时来说这种苦寒之地,康熙帝的确不太看在眼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