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萨克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千里莼羹


按照《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说法,“哥萨克”来源于突厥语“kazak”,意为自由人或流浪者。混乱的起源让哥萨克的基因里可能同时具备鞑靼人、斯拉夫人和高加索山民的血统。



(哥萨克人聚会)

哥萨克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5世纪后期的乌克兰,“干哥萨克”在15、16世纪其实就是做绿林好汉无本买卖的意思。所以哥萨克很难被称作是一个民族,相反,它们更像是一个族群或者社会组织——让他们联系在一起的,也并非某种天生的血缘纽带,而是一种相似的生活方式。 不过尽管哥萨克不是一个民族,但他们的影响却比许多民族更大。他们曾让世界感到恐惧,他们永远地改变了欧亚大陆的政治版图。


(哥萨克男性的发型)

时间回到14世纪末。帖木儿对金帐汗国的进攻和屠杀,彻底破坏了脱脱迷失刚刚重建的金帐汗国的上层统治秩序。鞑靼人再也无法形成统一的政治实体,再也没有出现一位众望所归的大汗。任何一位鞑靼人只要有枪就能拉起一支队伍,成为草头汗。

(哥萨克帽子)

鞑靼人内乱,导致了长期以来从东欧经南俄草原到中亚的商路断绝,而商路断绝又加剧了战乱。原本金帐汗国可以通过商路的税收,以及向俄罗斯各城邦收取保护费,以此来约束草原上的鞑靼部落。现在金帐汗国瘫痪了,再也没有人能抑制住凶猛的草原鞑靼部落了。残暴的鞑靼人犹如脱缰的野马一样,在波兰统治下的乌克兰和俄罗斯各城邦到处烧杀抢夺。



(哥萨克骑兵刀)

一百多年间,基辅以南的大片地区除了个别城池坚固、防守有力的城堡免遭敌手以外,其余地区几乎都被血洗一空,上百万人被鞑靼人掠为奴隶,卖到君士坦丁堡赚取巨额利润。 到16世纪初,葡萄牙人发现好望角,开辟了新航路。而传统的东西方陆地贸易路线则衰落了:走乌克兰草原的北线因为金帐汗国的崩溃而衰落,走高加索山脉的南线因为奥斯曼与萨菲的战争而中断。地理大发现时代到来的同时,东西方的贸易商路彻底改道。而由于商路改道,再加上16世纪欧洲此起彼伏的战争,中东欧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严重衰退。同时,新大陆金银的大量流入,导致欧洲经历了剧烈的价格革命,结果就是西欧对于东欧的粮食需求大增。



(哥萨克服饰)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中东欧地区的经济和领主的收入越来越依靠向西欧输出谷物,而到17世纪初,欧洲粮价下跌,领主收入减少,于是出现了马克思所说的“农奴制普遍地再流行”,德国、匈牙利、波兰、俄罗斯都对农奴制进行了野蛮的强化,农奴的份地被减少,赋税劳役和人身依附也越来越加重。尤其是波兰境内,农奴待遇之恶劣残酷世界罕见——瘦弱的如豆芽菜一样的波兰人沦落到被人口贩子嫌弃的地步,克里米亚鞑靼人更喜欢贩卖强壮的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



(哥萨克建筑)

大部分地区的农奴无处可逃,只能忍受地主阶级的暴政,直到被剥削至死。但是乌克兰、俄罗斯的农奴,可以去南部被鞑靼人屠虐一空后荒芜了上百年的沃土开荒垦地。即使前有鞑靼骑射手,后有波兰的翼骑兵,也阻挡不了成千上万的农奴对人烟稀少而又土地肥沃的乌克兰的渴望。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奴迁移到乌克兰,波兰的很多贵族地主也盯上了这片沃土,并马上招揽大批农民前去开荒。由于地广人稀,在南部的那片沃土,普通农民拥有的土地甚至和波兰的小地主一样多。 从16世纪开始,乌克兰南部草原地带的开荒的农民越来越多,有地主招来的,也有逃亡而来的,他们得时刻面临着鞑靼人的杀掠。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当地农民变得越来越骁勇善战,为了保卫自己的新家园和妻儿,他们随时准备好和鞑靼人厮杀。随着开荒者越来越多,他们开始在河流弯曲形成的半岛处或沙洲建造堡垒。



(哥萨克男骑兵)

史书记载,在第聂伯河的一个易守难攻的小沙洲,哥萨克人建造了一个要塞——扎波罗热雪契,类似于《水浒传》中梁山的聚义厅。他们蔑视一切统治者的权威,要塞内部实行自治,所有哥萨克都是自由人,人人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 随着队伍的壮大,哥萨克人也开始阶级分化了。一部分人因为被波兰国王收编而变得非常富有。而这也为日后哥萨克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哥萨克人除了开垦土地以外,后来还在第聂伯河及其支流上抢劫商人(犹太人)。伴随着势力和胆量的双重膨胀,在17世纪初,哥萨克人从第聂伯河顺流而下,绕开入海口的奥斯曼要塞,攻陷了克里木半岛的奴隶贸易大本营卡法城,解放了成千上万的基督徒奴隶,洗劫了部分君士坦丁堡管辖地。 在那个整个基督教世界都在奥斯曼铁蹄之下瑟瑟发抖的年代,哥萨克勇士让整个基督教世界为之振奋!哥萨克的行动让奥斯曼苏丹恼火不已,威胁向波兰开战。事实上,波兰的地主早就对南部草原已经开垦好的大片土地觊觎已久了。所以打哥萨克只是顺势而为。



面对波兰地主的“讨伐”战争,出于对逃亡农奴身份固有的自卑感,组织松散的哥萨克人往往会为了波兰国王或领主的一道特赦令、一封委任状而背叛自己的领袖和部下。比如哥萨克首领盖特曼在前线艰苦奋战时,其他首领却在背后盘算如何出卖盖特曼以换取赏金和在编哥萨克的身份。

1648年起义的领袖赫梅利尼茨基不得不考虑要投靠一个可靠的君主。波兰国王管控不住手下的领主,只会任由他们继续剥夺压榨哥萨克人。克里米亚鞑靼人与哥萨克人有世仇,他们骨子里认为哥萨克人是“待宰的牛羊”。土耳其苏丹会把教堂改造成清真寺,接下来就是禁止他们吃猪肉!考虑到这些,哥萨克人最后选择了同样信奉东正教的沙俄。

《佩列亚斯拉夫协议》签订后,乌克兰哥萨克正式归顺了沙俄。不久之后,俄国和乌克兰哥萨克联军收复了斯模棱斯克、明斯克等地,东斯拉夫三兄弟经历了几百年的磨难,终于再次走到了一起,俄罗斯民族历史的新篇章从此开启! 虽然哥萨克人为了沙俄的战争事业,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是到了1783年,克里米亚汗国正式被沙俄吞并,沙俄也间接地替哥萨克报了百年大仇!


夏目历史君


严格意义上而言,哥萨克就不是一个民族的概念,而是一个跨越种族的集合体。他们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朔的13世纪中后期,当时部分俄罗斯人因为不愿意受金帐汗国的剥削,而逃到现今俄罗斯南部与高加索山脉的东麓,即顿河流域、里海沿岸、第聂伯河下游和伏尔加河流域等地。当时生活在哪里的有突厥钦察部以及公元5世纪就迁徙至此、放下马鞭靠打鱼为生的白匈奴人等多个游牧民族。相同的命运轨迹使他们之间有了共同生活的可能。于是这些当时被主流社会抛弃的人们通过通婚、共享狩猎场、订立攻守同盟等方式混合在了一起。这个跨越种族和文化的新群体被改信伊斯兰教的土库曼突厥人称为“哥萨克”,也就是“自由人”的意思,但说的难听点就是“不服管教的家伙”。后来,这群人中的一小部分迁徙到黑海北岸,以游牧和经营毛皮贸易为生。

到了15世纪末16世纪初时,俄罗斯、乌克兰的一些城市贫民,与不愿意成为农奴的农民们为了谋求生活自由,也跟随着迁徙到因钦察汗国被推翻、政治气氛显得较为宽松的黑海北岸地区。这些新加入的人群很快就融入了当地,大大增加了“哥萨克”的人口数量。

随着哥萨克在人口上的急速膨胀,在俄罗斯南部地区先后出现了一些以村社为基础单位的哥萨克地方政权。这些新政权的出现打破了该地区原有的政治局势。东欧平原多、山地少,因此哥萨克政权多数以附近的河流、湖泊来命名,比如顿河哥萨克、里海哥萨克、乌拉尔河哥萨克等。

长期的游牧与亡命生活,使哥萨克人以骑术精湛而闻名。19世纪俄罗斯历史学家索罗维约夫曾这样描述哥萨克:“他们无拘无束、寻欢作乐,开始碰撞所有人......”“人们不能忍受勇士们的这种开心取乐,他碰着谁,谁就得死,而且必死无疑......”,通过上述简短的文字描述,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这是一群不修边幅、目无法纪且不受约束的亡命之徒。他们中充斥着唯利是图的江洋大盗、小偷、强奸犯、杀手等,是罪犯的乐园。

早在伊凡雷帝之前,历代沙皇为了对抗周边游牧势力的侵扰,就曾通过收买哥萨克上层头领,或多或少的控制哥萨克人,让他们为自己卖命成为自己手中一股不容小觑的武装力量,而在此之后哥萨克也成为了俄罗斯对外扩张的急先锋,乃至帝俄和后来苏联时期一支重要的骑兵武装力量。



彼得堡的肥天鹅


近期俄乌冲突加剧,大有演化成战争的可能。众所周知,俄罗斯人之所以被称作“战斗民族”,就是由于它有一个堪称“俄罗斯武士阶级”的哥萨克,哥萨克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民族,而是基于共同的生活方式、信仰追求而形成的一个族群。最初哥萨克的老家在乌克兰顿河流域。但历史上哥萨克参与了俄罗斯几乎所有对内对外的战争,哥萨克的历史已经与俄罗斯的历史血肉交融,密不可分,哥萨克的荣辱存亡都与俄罗斯休戚与共。所以,哥萨克的“精神祖国”早已是俄罗斯而不是曾经作为俄罗斯一个小小组成部分的乌克兰。

正是基于此,所以俄乌冲突中,站在俄罗斯一方的哥萨克要远远高于支持乌克兰的。这一点也和俄罗斯历史上每一次内战的情况一样,哥萨克被分裂成两个阵营相互战斗。

熟悉俄罗斯文学作品的人,对“哥萨克”这个名词都不会陌生,是令人向往的充满异国风情的英雄,同时,哥萨克又是令人恐怖的刽子手,是沙皇镇压革命的帮凶

俄国的哥萨克就如同欧洲的骑士、日本的武士;中国的侠客一般

分散在各地活动的哥萨克没有统一的指挥机构,各地哥萨克军首领,即阿达曼是该军及其统辖的哥萨克军事州的最高军事和行政长官。

哥萨克参加了从沙俄到苏联直至今天俄罗斯所有的战役。他们的骑兵马蹄是与沙俄向外扩张的步伐同步飞扬的,多次为俄国开拓疆土立下赫赫战功。

哥萨克之所以如此善战,是由于他们本身就是一群尚武好战的族群,自古嗜好武装。

哥萨克直到今天还保留着大量尚武习俗,这是具有中世纪骑士特色的马枪训练

哥萨克马刀是哥萨克的“名片”这是马刀训练

哥萨克精湛的马术

哥萨克战斗作风凶狠毒辣,在沙俄时期竟然还有拿活人做马刀训练的活靶子的做法,在中国东北地区,哥萨克竟然还吃人。所以对许多民族来说哥萨克是凶恶的敌人

哥萨克高超的战斗力

【至今俄罗斯的学校,青少年还有这种军事特色浓郁的军训项目】

哥萨克百多年都重视儿童的军事教育,沙俄时代,男童上学,竟然就开始挣“军衔”,这是欧洲旧时代贵族教育的一种习惯做法,西欧很早就不流行,但俄国一直延续到苏联成立,苏联时代,儿童军校也很常见,从军光荣的意识从娃娃时期就深深刻在俄罗斯人心中,这也是战斗民族必须的民意基础。参考文章:哥萨克

有什么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关注微信公众号:战争史,多位专家将在公号中将继续为您解读。独立专业,有种有料,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战争史,收看全部战争史政治军事历史精彩内幕解读。


战争史


哥萨克不是民族。也不会再有一个狂野的哥萨克,醉醺醺骑在马上淌过河湾,来到少女窗下……

先说一段给力的。中国也有哥萨克后人,这就是清帝国中的俄罗斯佐领后裔。哥萨克远东来冒险,加入清军中担任北部边境侦察、火枪教习、译员,其后裔一部分融入满族,另一部分成为中国俄罗斯族先民。

中国俄罗斯族原本已经高度汉化,近年随着中俄边境交流加深、国内倡导旅游业,东北边境中国俄罗斯族的民族特色被重新强化,他们扎起三角巾、端起伏特加、荡起秋千重唱三套车。很遗憾,没有战马也没有相应的环境,哥萨克最经典的骑兵形像是不可再现的远东背影。不会再有一个狂野的哥萨克,醉醺醺骑在马上淌过河湾,来到少女窗下……

给力的说完说历史。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北部的蛮族南下,大约分成几个方向,进入英伦三岛的盎格鲁萨克逊人形成今的英国人;指向高卢的法兰克人是今天的法兰西人;进入现在德国境内和北欧的日耳曼族群,是今天对中国人来说最像欧洲人的欧洲人,生理特征最明显的金发碧眼。进入巴尔干半岛的是南斯拉夫人,今天相爱相杀的一帮。

向东去的,是东斯拉夫人,大约在900年形成俄罗斯民族文化,今天又分成了三个国家,白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

大约在1500年左右,不愿受沙皇为代表剥削的俄罗斯平民,向贵族阶层控制较少的东欧草原南部移动,自称“自由的人”,俄语音译就是哥萨克。他们自行聚居,渔猎图存,纵马奔驰,诗酒人生,武装自卫,打家劫舍。这是货真价实的战斗群体,跨族群是其一大特点,并不限于俄罗斯族,但以俄罗斯族为主。今天,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共同拥有哥萨克文化。

哥萨克不等于是军人,但在俄罗斯扩张过程中,在俄罗斯直至今天的历次战争中,哥萨克是最优秀的兵源。

向远东的探险,有一部分哥萨克,但也不完全是,他们也不仅仅是挑衅,也有融合。金庸《鹿鼎记》称清朝俄罗斯佐领来自雅克萨战役,实为小说家言。俄罗斯佐领在顺治朝已出现,入关前已经编成,其成员不仅仅是有俄语母语的哥萨克,还有卡尔梅克人。卡尔梅克人也不完全是渥巴锡万里东归遗留下的土尔扈特人,也包括西亚的多支蒙古部落后人。

可见哥萨克也是一个动态的文化载体。现在连普京大帝都在提倡挽救哥萨克文化。满街醉汉子歪在马上搞得鸡飞跑跳,成什么样子,可完全没了,呃,也不行(音hang)。

(全文完)


李牧


哥萨克不是民族,而是一个族群聚合体,从一个不带有民族特质的称谓而来。

最早被称为哥萨克人的是公元10世纪,生活在黑海北岸的突厥语系游牧民族,意为“武士”、“自由民”。

而我们一般印象中的哥萨克人并不是那些古老的黑海游牧民族的后裔,他们是来自于乌克兰、莫斯科,乃至立陶宛和波兰的农奴、破产贵族与商人,一些鞑靼人也加入其中。

15世纪,鞑靼人的毁灭性洗掠更最终改变了整个乌克兰社会。大量的乌克兰村庄被毁,贵族们不得不蜷缩于城市要塞之中,而城外的农民则不得不自发武装起来,保护自己与自己家人的安全。在广袤无垠的乌克兰平原上,这些农民们流动性也变得越来强。他们不仅会主动袭击鞑靼人的营地,连荒无人烟的第聂伯河甚至更加遥远的顿河沿岸,都成了他们探索发财的目标。他们也就成为了第一批我们熟知意义上的哥萨克人。

这种哥萨克人实际上并不是一个针对民族的称呼,而是指那些在第聂伯河与顿河这些无主之地上,刀尖舔血的勇士。

之后,哥萨克人开始进一步向南扩展。在他们一步步接近鞑靼人的领地时,哥萨克人的社会结构也出现了极大的变化。向着南方前进的哥萨克人们,在第聂伯河的下游一处河滩上建立起了一个防御工事,这个防御工事就是后来著名的“扎波罗热”。由于乌克兰语中,习惯于将这种简易的营地称之为“塞契”,因此这个地方也就被称之为“扎波罗热塞契”。不过,这种“塞契”营地并不足以抵挡鞑靼人的扫荡,以及来自北方波兰—立陶宛军队的清剿。因此一开始,扎波罗热塞契主要是一个流动的营地,这里的居民进行着包括耕种、狩猎甚至是掠夺等等工作。能够进入扎波罗热塞契的只有哥萨克中的男人,至于妇女和儿童则禁止入内,即使是有家室的哥萨克人夜市如此。不过,哥萨克人也不会在这里久待。到了冬天,哥萨克人们便会离开扎波罗热塞契,回到他们自己位于周围城镇的家中,只有极少数人会留在这里。

此后,伴随着哥萨克人规模不断扩大,波兰—立陶宛也开始逐渐改变了对哥萨克人的态度,而以扎波罗热为核心,哥萨克人的社会也逐渐完善起来。在扎波罗热,形成了以“盖特曼(军事首领)”为统治者的军事行政一体化政府。正是由于扎波罗热浓重的军事色彩,这使得生活在这一区域的哥萨克人变得更加好战。当然,这本来也和鞑靼人的不断袭扰有关。

当哥萨克人自己的行政体系出现之后,哥萨克人开始有组织的与鞑靼人进行对抗。他们甚至驾着一种能够搭载60人的小帆船扬帆远海,在黑海掠夺鞑靼人和奥斯曼人的商船,乃至他们的沿海城市。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哥萨克,都生活在扎波罗热为首的这些“塞契”中。还有许多的哥萨克,生活在波兰—立陶宛边境的城镇。这些哥萨克与生活在那些营地哥萨克相同的一点是,他们并不听命与波兰—立陶宛政府,而是向自己的首领效忠。因此哥萨克人也就被波兰—立陶宛政府视作了一种极大的潜在威胁。当然,由于哥萨克人本身所具有的战斗力,以及他们对抗鞑靼人的价值,仍然让波兰—立陶宛想要将其为自己所用。

之后到了1646年赫梅利尼茨基大起义期间,哥萨克迫于波兰的压迫而转投沙皇俄国,自此开始成为了沙皇俄国四处扩张的马前卒。


冷兵器研究所


说起哥萨克民族,我们都从一本小说《静静的顿河》中有所了解,再从一首苏联歌曲《喀秋莎》中知道哥萨克。喀秋莎从一个姑娘的名字变成了一门炮,并且是一门多管火箭炮,你就能知道哥萨克这个民族是多么厉害。但是,普通家庭的哥萨克,你根本不知道他们是多么嗜血如命。
(今日西伯利亚哥萨克人的家庭)

说起哥萨克,最好用一个故事来打比方:在中世纪,欧洲十字军东征时期,十字军要杀戮异教徒攻占耶路撒冷,但是耶路撒冷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就是犹太人,犹太人就在欧洲,他们信仰犹太教,也是异教徒。所以,一次大规模屠杀犹太人就开始了。开始时,是西欧的天主教徒屠杀犹太人,以后哥萨克也参与进来。


1648年,乌克兰哥萨克在波格丹.赫米尔尼茨基率领下,他们带着自蒙古入侵以来从未见过的野蛮和疯狂,像一股决口洪水,奔泻在东欧的平原上。如果说他们主要的仇人是波兰贵族,但是他们直接攻击的目标是犹太人。

残杀犹太人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是波兰贵族的仆从,他们帮助波兰贵族征税,深受起义者们痛恨。数以千计的犹太人被暴徒杀死和活埋,无数男女被肢解。暴徒们将怀孕的妇女开膛剖腹,将活猫塞进她们的子宫。不计其数的婴儿被刺杀、撕裂、扔下水井或活埋。强奸妇女是如此普遍,以致于各共同体的自治委员会不得不蹉商如何对待即将降生的新一代犹太哥萨克,有10万犹太人死于这场灾难。

对俄罗斯哥萨克了解是从这个故事中知道,使我觉得太遗憾了。每一个民族都有他自己的特色,如果一个民族被看成是一个野蛮民族,不得不使人毛骨悚然!


张律明


哥萨克可不是一个民族,而是一个阶层或是族群,类似于日本的武士、中国古代的军户。

在中文文献中,“哥萨克”的出现总是伴随着“沙俄”。作为沙皇开疆拓土的急先锋,哥萨克对于俄国的意义非同一般。托尔斯泰就曾说过:

“哥萨克骑兵创造了俄国历史,是俄国的未来”

哥萨克本质上是一群逃往到南俄草原的农民。15世纪时,俄国推行农奴制,不堪忍受大地主压迫的农奴流亡到了俄国南部草原。俄国还不够强大,势力还无法延伸至此,草原生活条件艰苦,但胜在自由、没有压迫,所以聚集了大量的流亡农奴。

欧亚大草原都是连通的,哥萨克先民暂时逃脱了俄国的压迫,但自从金帐汗国解体后,亚洲的游牧民族也经常到此放牧。双方难免会因牧场、水草等问题发生争端和矛盾。

在与游牧民族的长期斗争中,他们保留了定居民族文化上的优势,又吸收了游牧民族的战斗精神,逐渐形成了主张自由与平等的“哥萨克”。

对于流亡者组成的半军事化力量,哥萨克没有什么忠诚可言,经常在俄国、波兰和土耳其之间做墙头草。17世纪,俄国崛起后,控制哥萨克的欲望也越发强烈。

同时,伴随着哥萨克发展壮大,内部也出现了贫富分化。最早的哥萨克家族靠着掠夺和战争,逐渐成了世袭的封建主,但后加入的成员还是一贫如洗。

哥萨克上层不愿轻易开战,更愿意与俄国保持和平,但下层哥萨克认为自己“丢掉的只有锁链,但得到的却是整个世界”,所以他们就爆发了起义。借助俄国的力量,哥萨克最终平定了内部的叛乱,代价却是必须向沙皇宣誓效忠,世代为俄国开疆拓土。

俄国给了哥萨克很多特权,比如每名军人都能得到30俄亩的土地,然而每个哥萨克男性要为俄国服役30年,大部分都战死沙场。由于妇女要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致使哥萨克生育率下降很快。

19世纪时,因为人口下降严重,哥萨克家庭很多将土地租给别人。承种者通常会竭尽地力,轮播、休耕基本上不可能,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哥萨克的贫困。俄国后期,哥萨克大部分家庭处于贫困线以下。

1855年,俄国哥萨克骑兵团超过一半的成员参军时,其家庭无力负担出征必须的战马。哥萨克、廓尔喀这种雇佣兵性质的军人集团或阶层,很多时候只是表面看起来光鲜亮丽,实际上都逃不过炮灰的命运,大部分人都过着艰苦的生活。


史料不辑


哥萨克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而是俄罗斯族中一个族群的称谓。这个族群是沙俄时期流放到西伯利亚的罪犯逐渐形成的。沙俄对外战争启用这些罪犯,罪犯们为了早日离开艰苦的西伯利亚获得自由,本身又都是亡命徒。战斗非常勇敢。好战尚武。经过历史变革,这个族群也就形成了。苏联刚成立时,哥萨克让红军吃尽了苦头。


B2A1


怎么当的砖家,都是从百度抄的作业吧,说了一大堆都是一个样,中学历史书上说的是流放者呀,现在又说是民族。

既然是民族,又从来也不是民族,那就是在绕口令,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正确的回答是,哥萨克人是白人,游牧在东欧南欧草原上混合了突厥鞑靼 白俄的成分,形成一个团队,充当沙俄的开拓者,刽子手。

现在已经融入到广袤无垠的欧亚大地上各民族之中了。


穿了马甲的春


《静静的顿河》就是讲哥萨克人的故事,推荐电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