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已表态归还马岛,阿根廷独裁者加尔铁里为何还要发动战争?

秦皇见汉武


多数人难以接受,英国还有放弃马岛的时候吗?事实上确有此事!上世纪的大英帝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再无力控制遍布全球的殖民地了。到70年代英国几乎放弃了所有非洲和亚洲的殖民地,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也在拼命增加自治权,可以说大英帝国风雨飘摇、朝不保夕,也正是在这时候阿根廷开始于英国交涉,希望获得近在咫尺的马尔维纳斯群岛、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德维奇群岛。

当时的英国工党政府全面放弃大国政策,连海军的航母计划都被砍掉了,后来在马岛战争中称雄天下的无敌级航母都只能搭载直升机。工党执政期间的大英帝国是全球势力萎缩最严重的时代,也是唯一有意向阿根廷妥协的政府,但是随着撒切尔夫人上台这种态度发生了转变,这位铁娘子一心要恢复大英帝国往日的荣光!她极力反对让出马尔维纳斯群岛,因此阿根廷到了只能用战争解决问题的时候。

碰巧这时候阿根廷是军政府执政期,原本的民选政府被加尔铁里的军政府取代,但这位强人没能给阿根廷带来繁荣,反而是经济动荡和生产力滑坡这让阿根廷民怨沸腾,为了挽救统治,加尔铁里急需要外交胜利来确立威信!既然英国的撒切尔不肯让步,他就只能选择武力夺取马尔维纳斯群岛。因此说,阿根廷在马岛战争之前是想过用和平手段获得领土的,而且英国的糟糕状况允许它想入非非,但是随着撒切尔上台、阿根廷国内危机加深,加尔铁里只能选择武力争夺马岛。


利刃巨透社


首先,英国在马岛战争爆发之前从来没有表态要将其归还给阿根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马岛归属问题被上交至联合国,但英国和阿根廷就该问题的商讨一直从六十年代讨论到八十年代仍无定论。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军人出身的列奥波尔多-加尔铁里积极参与了军政府推翻民主政府的政变,并在1981年正式成为阿根廷总统兼陆军司令。

但与此同时,阿根廷自进入八十年代后国内经济就一路走低、通货膨胀日趋严重、产出效能急速下降、工资待遇毫无起色......这也直接导致阿根廷工人阶层开始酝酿大规模的罢工,以此来控诉加尔铁里政府的无能。

于是,加尔铁里就企图在马岛问题上大做文章,以此来转移日渐严峻的国内形势。随即,阿根廷政府开始对外释放有意强占马岛的计划;但英国政府对此却并没有表现出过于激烈的反应。

而且另一方面,英国为了缓解自身的经济负担,开始制定包括马岛在内的英属海外领地的裁军计划;此举也让阿根廷政府认为:这或许就是武力收复马岛的最佳时机。1982年4月2号,先发制人的阿根廷拉开了战争的序幕......

所以,无论是从当时的国际环境还是英阿双方的态度,都没有显现出英国要主动归还马岛的意思。至于当时的英国准备实施的裁军计划,也仅仅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自身的负担。

反观加尔铁里,当时其毅然决然发动战争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纯粹就是为了转移民众视线,减轻国内对工人阶层与军政府对立的矛盾;2.误判了英国的举动,投机的认为势在必得。

我是军武最前哨!


军武最前哨


马岛,也叫马尔维纳斯群岛,是阿根廷的固有领土,被英国殖民占领后一直没有归还。阿根廷和英国围绕马岛归属和归还事宜谈判了很多年,直到1982年前。

要知道,让一个老牌殖民地把它嘴里的肉吐出来是多么的难!英国作为日不落帝国的光辉,耀武扬威世界二百年,何等潇洒辉煌!然后上个世纪80年代,整个世界分为东西两个阵营,阿根廷是西方阵营的一员,包括美国都在鼓励通过谈判解决英阿领土争端。

然而,当时世界经济形势正处在深刻变革期,阿根廷统治阶层没有解决发展本国经济的能力,军事独裁政府就想起了通过战争解决国内问题,顺便巩固自己统治地位。可是,当时英国首相铁娘子萨祺尔夫人也要寻找一个台阶化解国内政治矛盾,于是乎就出现了英阿马岛之战!

结果不用多问,以阿根廷大败而收场。英国战胜阿根廷更加巩固其殖民者地位,当地居民更加不喜欢回归阿根廷了


风雨追太阳


阿根廷这个国家其实大家也都不算陌生,但是有一点大家可能不知道“阿根廷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一个从发达国家变成发展中国家的国家”,而当时阿根廷之所以发动马岛海战其实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转移日益激烈的国内矛盾。

美国一直把美洲做为自己的后花园,所以美国是不会允许一个可以对自己产生威胁的国家存在的,美国就开始诱导阿根廷把原有的国有资产全部私有化,最终的结果就是阿根廷政府失去了对经济的把控力,最终的结果就是阿根廷国内爆发了巨大的经济危机,同时也失去了原有的富裕。

阿根廷本想借助马岛海战转移国内压力,本以为自身占足了天时地利人和,而英国却需要远渡重洋,但是英国毕竟是身经百战岂是一个阿根廷可以对抗的了得,最终的结果也说明了阿根廷确实不是英国的对手。


世界浅谈


英国政府可从来没有公开表明说要归还马岛,只是70年代的时候,英国经济一团糟糕,工党政府到处想省钱,曾经认真地考虑过要归还。是他们的,又担心自己背不起这个政治包袱,所以态度始终不太明确,把事情推给了联合国。

等着80年代初的保守党政府上台,撒切儿夫人对外一直都是采取比较强硬的态度,就连香港都不想痛痛快快的还,别忘了,这还是有条约的呢!让她白白的交出马岛?那简直是不可能!这是马岛战争之所以能够爆发的外因。

当然了事物的决定主要还是靠内因,内因就当时的阿根廷军政府总统,家里铁尔也看清楚了,这个事情再拖下去就遥遥无期。而他国内经济一片混乱,自己的执政眼看就撑不下去了,需要搞点事情出来提振士气,便于不得不还政于民的时候能够骗选票,继续当总统。

再加上在他看来,前些年经济形式好的时候,阿根廷买了那么多先进的战斗机和海军军舰,而英国在此前的20多年里,武装力量不断的缩水,因此,阿根廷的军队还可以跟英国的军队一搏。所以她就断然下决心赌一票。

结果大家都看见了……



千里岩


马尔维纳斯岛(福克兰岛)的确是由英国人最先发现、最先命名、最先管理。尽管离阿根廷更近,但法理上属于英国。虽然历史上一度被西班牙占领(当时阿根廷还没独立),但英国从来就没有承认过。这个归属权有点类似于黄岩岛。

阿根廷占领马岛的时候也未经宣战,所以,无论从法理上还是从事实上,马岛都属于英国!


朱哥哥168425860


一个老牌流氓国家抢劫了其他弱国疆域,弱国并没有出任一个开明君主要求归还,但是这个君主得理不饶人,要武力解决。中国没有用武力解决,也只有忍辱到条约定期之时才收回,证明这个老牌流氓国家到现在对外也没有多少文明可言。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如果被占领的地方非军事人口增加了,是错上加错,如果归还给阿根廷,那里的生态环境会变更好?


神吟星际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马岛都是英国的,就归属问题,全岛居民投票,一致决定留在英国;阿根廷唯一的理由就是马岛离本国近,离英国远,到主权岂是远近决定的?黄岩岛离菲律宾近啊,南海诸岛很多离外国近,离中国大陆远,并不改变和影响主权问题;再者,英国在领土问题上非常蛮横的国家,二战后,几乎放弃了所有的殖民地的主权;马岛战争的根本起因是:统治者需要这场战争!以便转移国内视线,消除执政危机;开战后也确实有比此作用,失败后独裁者迅速被推翻。


yxluoyong


大英帝国上岛时,还没阿根廷这个国家。英国怎么存在“还”的问题。哪个独裁者不自视甚高,妄尊自大,煽动民粹,乃至误判逆文明潮流而动,发动战争以稳固自己的权力,加尔铁里也没啥特别的。


众人的黄昏


日不落帝国的残梦依昔,未来的斗争不会停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