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见过和吃过哪些野菜?

云中烟


小时候和外婆住在村里,交通不便,外婆常常忘记托人上街买菜,快到晚饭点的时候,外婆就会出门摘把野菜,有时清炒,有时去鸡窝掏个蛋来和它打汤。

经常吃的是以下这五种:

1.白花菜


在吃过的所有野菜里,我最喜欢这一种野菜的味道。

小时候只要我一上火,那天的晚餐就会是白花菜肉末汤。

外婆会在去河边洗衣服的路上,摘一把嫩绿的白花菜,回来洗净后放入水中,加两片姜,适量盐,一勺肉沫,一碗清热解毒汤就做好了。香气四溢

嫩绿的白花菜,微微有点苦,但总能被它特殊的香气掩盖,越嚼越香,最后嘴里甘甜甘甜的。

2.一点红


开着紫红的小花,像一团小毛线,里面经常藏着一只黑色的小虫子。

遇到牙龈肿痛,咽喉肿痛的时候,炒一盘一点红,很快就见效,口感比较爽脆。

3.落葵


最喜欢玩但最讨厌吃的野菜。

叶片滑滑的,黏糊糊的,还有点酸。有利便的功效。

果实很好玩,小小的紫色的球体,过家家的时候经常摘很多下来,假装是水果,有时还会把果实挤破,当做画笔,在地上乱涂乱画。

4.马头兰


就是路边最常见到的小菊花。口感有点像白花菜,叶子水分较少,味道比较淡,有点苦。

也属于清热解毒的一种,营养成分比较高,村里有人摘来和骨头一起炖汤。

有过一段时间我拿来喂兔子,兔子吃得很欢,只是给它吃过一次正儿八经的青菜后,它再也瞧不上马头兰了。

5.雷公根



柔软湿润的草从里,随处可见,下火、止咳、美容的良方。

用嫩绿的雷公根熬粥,品尝春天的味道。

熬鱼汤的时候放一点,汤味鲜美。

年幼时最讨厌吃野菜,现在长大离乡,想吃却很难了。


哈士琦狂吃狂吃


大家好,我是晓晓,农村长大的女汉子一枚。我小时候喜欢上山挖野菜找果子吃,也喜欢挨家挨户去蹭饭,哪家做的饭菜好吃我就去哪家,所以我最擅长找好吃的。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土特产和美食的信息,请一定要关注我,欢迎评论、转发、留言。


我见过的野菜主要有下面5种。

1. 雷公屎,又叫地母儿。市面上不太能买到。春天雷雨过后,山坡上就会铺满一大片的雷公屎,滑滑的。小时候下雨后,妈妈经常带去山坡上捡雷公屎。清洗雷公屎虽然费劲,但用它炒肉真的很美味。


2.野葱,我们这叫它“胡葱”。我们用胡葱炒腊肉、炒鸡蛋。还有一种吃法就是把胡葱切断晾晒成干菜,再来炒肉吃。


3.香椿。香椿主要是炒鸡蛋吃。


4.荠菜。荠菜有很多荠菜酸等有益健康的成分,这些是大部分蔬菜缺少的。荠菜可以凉拌吃,或者剁成馅包饺子。


5.蒲公英。蒲公英有去火消炎、清热解毒的功效。除了泡水喝、蘸酱吃之外,蒲公英还可以煮鸡蛋。


上面5种野菜你都有吃过吗?和我说的吃法一样吗?

感谢大家的关注,我会分享更多关于土特产和美食的信息。如果你觉得有价值,希望你能收藏、转发、点赞、评论,一起帮助更多的人!有什么关于土特产的问题,大家可以私信给我或者留言、评论,我看到后一定会回复。


晓晓私语


在我们农村常见的野菜种类真是太多了,每年的春天和夏天是吃鲜嫩野菜的最佳时期。我见过和吃过的野菜有蒲公英


野蒜苗

马齿笕

灰菜

苦菜

槐花

艾蒿

榆钱

香椿

野蘑菇
等等。我最喜欢吃的是野蒜苗了,小时候每年春天我和小伙伴们都会去地里面挖野蒜苗,那个时候虽然没有现在的条件好,但是很快乐,无忧无虑。我们边挖边玩,一会儿功夫就能挖一筐,拿回家让妈妈给我用野蒜苗炒鸡蛋吃,那个味道真的是太好吃了,现在想起来都流口水。已经很多年都没有吃过儿时的味道了。你们最喜欢吃的野菜是哪一种呢?欢迎在评论里留言。


旭丽1982


野菜挨饿时吃了不少,感觉多数难以下咽。不过部分野菜还是挺好吃的。象荠菜,挖来洗静用开水烫一下,然后倒上豆油加上切成丁的豆腐,到现在还喜欢吃。荠菜分两种瘦叶的叫荠菜,宽叶的叫玉米荠



,野外还有一种小蒜,说是小蒜就底根膨大部分象蒜,叶子却象小葱,味道有点葱味但又有一点蒜味,挖出来剥去皮可直接吃。

马齿苋是大家最熟悉的野菜,做出来母亲也不让我吃,说是小时得过黄病(贫血,老中医交待过)

双芽子,苦菜都是母亲做好吃的,都忘记怎么做的。蛇蛇草现在还有人在清明这天烫好吃的习俗,说是到夏天可去火,

野味不光是野菜,还有树上结的桑葚子,楚子树上的果子也很好吃。



还有一种叫黄瓜香的野草没人吃过,但揉碎闻着真的与黄瓜无异;

野香瓜长长的瓜藤上面结满一串象大蒜头那么大的瓜,其香味甚浓,摘来就拿在手里闻它的香味儿,挺舒服的。


好多野菜已断了,早没了踪影,现在野外能见到的好象荠菜还比较多,原来野菜随地区不同叫法不同,用什么字表述也找不准,望见谅


还是那个花


给大家介绍一种漫山遍野都有的野菜:清明菜



清明菜的做法很多,吃的就是一个新鲜,今天到山上转了一圈,发现清明菜的花儿已经含苞欲放了,等花开了,再不吃就老了!所以提了满满的一口袋,拿回家做了清明粑粑。


清明菜最简单的做法,只需要盐,糯米粉,油就可以了。

采回家的清明菜洗干净,挑出里面的野草,再切碎。

放入锅中煮,几分钟即可,把清明菜煮熟。

捞出沥干水分,挤出水分。

放入适量的糯米粉,少量盐,把清明菜和糯米粉均匀的和在一起,和好后再加少量水,就像做汤圆一样儿,把糯米粉揉至光滑。

锅中热少量油,掐下一坨,揉成汤圆的样子,再压扁,放入油锅中炸,边炸边翻面,炸至两面稍有金黄即可。

就这样儿,油炸的清明粑粑就做好了,除了这样儿做还可以上锅蒸,包上自己喜欢的馅儿,像蒸包子一样儿蒸。

喜欢野菜的朋友们?还在等什么,这么简单的野菜做法,赶紧提着你的篮子,上山采野菜去吧!

那么你吃过最美味的野菜是什么?


土家罗妹


笔者80后,生于呼伦贝尔,小时候食物种类匮乏,每年从春到秋的几个月,家人邻居们总会上山上去挖些野菜什么的丰富餐桌,所以说见过吃过的种类还真是不少。

1、蕨菜

蕨菜又叫拳头菜、猫爪、龙头菜,喜生于浅山区向阳地块,多分布于稀疏针阔混交林中。

自然生长环境下的蕨菜长这样。

小时候和家人邻居满山乱跑的时候,肉眼看到的蕨菜远不如照片这么好看啦。

市售的蕨菜现在大概长这样。

或者干脆是经过简单处理的真空包装或者冷冻包装的。

不过自打。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蕨菜归为2B类致癌物(与氯仿、敌敌畏、硝基苯等物质归在一起。)之后,我们家爷爷再不允许在家吃这玩意儿了。

2、婆婆丁

学名称蒲公英,又名黄花苗、黄花地丁、黄花郎、木山药、浆薄薄、补补丁、奶汁或苦蓿等。

这是儿时记忆力最深的野菜了,因为它最不挑环境,随便什么地方都能长,田间地头,山坡树林,又或是草地里,哪儿落了种子都能长。

哪怕是种子落入水泥地的缝隙里,它都能顽强的长出来并且开出黄色的小花朵。在呼伦贝尔姗姗来迟的春天终于到了的时候,和母亲及邻居一起出去挖婆婆丁,总是能满载而归,每次回家之后,晚餐的餐桌上总能见到一大盘水灵灵还挂着水珠的它上桌,配上自家制作的酱,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呢。

多年过去了,餐桌上的瓜果蔬菜种类越来越多,母亲依然偶尔上山采挖一些回家,做个日常餐桌的调剂吧,更多的晒干之后泡水待茶饮,据说清热败火呢。

今年去超市还见到长的像油麦菜一样大的,估计是在大棚里种的吧。

3、黄花菜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柠檬萱草,忘忧草,属百合目,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黄花菜是小时候比较不喜欢吃的野菜之一了,因为气味特殊并且有点重。但是偶尔出去摘一次,玩儿一玩儿还是蛮开心的,所以也没少摘。

记忆力是在山坡林间长着来的,也不知道是不是记忆有误,图片搜索出来都是这种长在类似草地地方的。刚采摘的黄花菜里含有秋水仙碱,它进入人体后被氧化成二秋水仙碱,这是一种毒性很大的物质,能强烈刺激肠胃和呼吸系统。所以记忆力好像也没吃过新鲜的都是晒干了之后再泡发了吃?反正味道太重,不太喜欢所以也没有太深的印象。

虽然习惯性的管它叫黄花菜,但其实叫它忘忧草,或者萱草也都可以。说来还有个小段子,每年的母亲节大家第一个想起来送花都是康乃馨嘛,之前在头条就看有人说,现在的人呐,净干些崇洋媚外的事儿,中国古有母亲花,名为萱草。《诗经疏》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北堂是母亲居住的地方,后代表母亲。从此,母亲居住的屋子也称萱堂,萱草就成了母亲的代称,它也成了中国的母亲花。

于是,今年母亲节的时候,我和我妈说:“妈,我今年给你买了鲜花~”我妈:“你买那玩意儿干啥,不当吃不当穿的”我:“当吃,当吃”我妈:“你买的啥花啊?韭菜花?”我默默的拎出来一个袋儿。。。。

这个不是自己摘的了,楼下超市买的,肯定是大棚里的产物了,颜色大小都这么均匀。

然后我从里面摘出了味道浓重的花蕊抓了一大把,顺手发了个朋友圈~~~

晚上我妈用我送她的鲜花,做了个汤,别说,还挺好喝的~~~~~

4、柳蒿芽

柳蒿别名柳蒿菜、水蒿、白蒿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嫩茎叶可食用。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南北,耐寒抗热,生长在河岸湿地、沼泽、柳林灌丛下等处。

这东西香味及其特殊,我小时候也是接受不了的,知道有一次尝到了邻居达斡尔族大娘家做的柳蒿芽豆子排骨汤,从此爱上了这个味道。

大概这样。其实邻居家的汤柳蒿芽会直接切碎,还会放土豆丁,豆子也会祝到烂,卖相连这个都不如,可真是架不住好吃,特别香!

生长过程当中的柳蒿芽长相入下图。

这是前年我妈和我奶奶俩人在家处理买回来的柳蒿芽,准备焯水之后冷冻储存,冬天拿来炖汤或者包馅料吃的。

5、面条菜

面条菜,别名净瓶、香炉草、米瓦罐、梅花瓶、面条菜、广皮菜、瓢咀、甜甜菜、麦石榴、油瓶菜、羊蹄棵、红不英菜、胡炳菜、麦黄菜、灯笼草;灯笼泡;瓶罐花;野菠菜(鲁东南地区);兔子头(鲁东南地区),是草本植物石竹科麦瓶草属麦瓶草(Silene conoidea L.)的幼苗的俗称,是黄河中下游地区老百姓爱吃的一种野菜。

这是嫁到山东之后才吃到的野菜,其实说是野菜,吃到的已经都是婆婆自己在地里种下的了。洗净之后用面粉拌一下,上锅蒸五六分钟,出来佐以蒜蓉辣油拌食,没有什么特殊的气味,也还是挺好吃的呢。

这几年在饭店菜单上也偶尔可以见到它。

另外还可以使其作为馅料包饺子吃,也挺好。


其他在家乡吃过的野菜还有曲麻菜、马齿苋、桔梗、榆钱之类的,除了桔梗拌咸菜吃而且至今比较常见之外其他的倒是没什么太深的印象了。

幼时吃野菜,纯粹是因为餐桌食物种类匮乏,为了改善生活,家庭主妇不得不挖空了心思去采些野菜来装点餐桌。近几年嘛,纯粹是大家物质生活太过丰富,为了找寻过去的记忆也好,为了追求野菜们所谓的高营养价值也好,它们又渐渐回到了餐桌上。

认真想起来,吃点儿野菜,其实也蛮好~


家有吃货种小二


  1. 野菜无污染、营养丰富、清新可口,是绝佳的食材之一。很多野菜都具有药用价值,俗话说“偏方治大病”,野菜如果食用得当、对症,大多可视为偏方。如今野菜不但登上了高级饭店的餐桌,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的保健食品,深受人们的青睐。


曲麻菜

功效:

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之功。

吃法:

春季开花前采挖全草洗净切段焯熟凉拌或蘸酱食用。

蒲公英(婆婆丁)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吃法:

可生吃、炒食、做汤、炝拌,包饺子或包子。

马蜂菜(马齿苋)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止菌痢。

吃法:

取鲜嫩马蜂菜去根、洗净后,下沸水锅中焯透,捞出,用清水冲洗两次,洗去粘液,将蒜泥、香醋、盐、酱油浇在马蜂菜上,淋上香油,拌匀。

荠菜(地菜)

功效:

性味甘平,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

吃法:

包饺子、包子、馄饨。另外荠菜不能生食、也不宜多食。 记住荠菜不能与鲫鱼、鳖肉同食。

刺儿菜(刺刺芽)

功效:

刺儿菜具有凉血、袪法瘀、止血的功效。

吃法:

酸辣刺儿菜、刺儿菜粥。食用注意: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食。

山苜楂(山麻楂)

功效:

具有清热解毒,清热利水的功效。

吃法:

山苜楂可以凉拌,可以炒食。通常多被大家用来包包子,包饺子,包馄饨。

灰菜

功效:

具有抗癌、清热、减肥等功效,并对流感、乙型脑炎病毒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吃法:

经沸水焯后炒食,或制成灰菜干烧肉、炒肉丝,也可腌渍来吃。

苋菜(西甜骨)

功效:

贫血患者、婴儿手术后及骨折病人食用的佳蔬之一。特别是贫血患者,更适宜较多食用。因苋菜中的铁、钙由于没有草酸的干忧,其利用率较高,没有副作用,有利于血液的合成与再生。

吃法:

凉拌,炒,做菜饼,包水饺, 做烫菜,做粥,淹咸菜。


许多家庭的餐桌上也都纷纷出现了野菜的身影。野菜不仅鲜嫩可口,其丰富的营养价值也非常有利健康,有着防癌抗病的养生功效。


美食理想


春天万物萌生的季节,作为纯天然的食物野菜,受到人们的喜爱,春天刚到,这时候的野菜是最嫩了。找个风和日丽的午后,相约几个伙伴,在安静田野里,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被清爽的微风吹拂下找着一棵棵破土而出的野菜,看到它们眼前一亮,会有种收获的欣喜,即收获野菜了也收获着快乐。农村常见的野菜的种类真是太多啦!




在东北这里见过的野菜有野蒜、荠菜、苦碟子、曲麻菜、刺儿菜、马齿苋、车前草、灰灰菜、苋菜、茵陈、艾蒿、山苜楂、蕨菜、柳蒿芽、刺老芽、榆树钱、槐花、黄瓜香、蒲公英等等。大家都吃过那些呢野菜呢!

在此推荐几个常见吃过的野菜



野蒜又名小根蒜,长得像独头大蒜,但个头小很多,气味又有点像葱。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粗纤维、维生素等。其作用是通阳化气、开胸散结、行气导滞,能抑制高血压病人血液中的氧化酯的升高,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吃法有野蒜拌豆腐、腌制野蒜、野蒜炒蛋、野蒜饼。可以增强食欲。



苦碟子又名苦菜,茎呈黄白色,长叶片,边缘有锯齿,表面绿色,花色鲜黄。具有清热解毒,排脓,凉血止血功效。生吃略带苦味,还可以凉拌、做汤炒肉等



榆树钱是榆树的种子,富含抗坏血酸、烟酸、大量无机盐、丰富的钙、磷、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人体必需的元素。榆树钱儿可以止咳化痰,清心降火。治增强食欲,有健胃的效果,预防治疗便秘作用,针对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症,有很好的效果。榆树钱可以生吃,还可以做榆树钱粥、榆钱饼、榆钱饽饽、做馅等美食。

野菜我喜欢吃凉拌的和包饺子的,你们喜欢怎么吃呢?


悦悦号


说到农村的野菜,见过的也是挺多的,在这就不细说了。就说些即见过,又饱口福的一些野菜吧。

鸭脚板

鸭脚板又叫野芹菜,我们老家都叫它鸭脚菜,因为它的一片叶子分为三瓣,特别像鸭子的鸭蹼,所以叫它鸭脚菜。鸭脚菜,气味很重,有点类似芹菜,但是比芹菜的味道更为醇香浓郁。鸭脚菜,一般炒着吃,囗味更佳。

野茼蒿

野茼蒿,别称野塘蒿,野地黄菊,革命菜,安南菜。我们老家哪里叫它野肥菜,在五九,六零年闹饥荒时是难得的充饥野菜,现在很少人吃了。野茼蒿既可炒,也可烧汤,总之,各自的烧法有各自的味道。



鱼腥草

鱼腥草别名折耳根,狗心草,摘耳草,狗点耳,也是很多朋友们都认识的。鱼腥草,因为草有浓郁的鱼腥而得名,它不但是一味中药材也是一道爽囗的野菜。鱼腥草不但炒着好吃,搞凉拌也是一道别有风味的美味噢。

今天的野菜就先分享这些吧,有喜欢的就点个赞,或关注吧。


乡农情


在我们乡下,见到的野菜太多了,很多野菜都叫不出名字来,可以吃的野菜很多,春天里,我们这的人吃的最多的,是一种叫戚戚芽的野菜,戚戚芽的嫩叶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嫩的时候,挖回家,清洗干净,放锅里煮开,用手挤干净水分,锅里放油,葱姜蒜爆香,放入切碎的花生米,或者泡好的黄豆切碎,加入戚戚芽,一起煮开,放盐,就可以吃了,那种清香的味道,现在想起来还记忆犹新,只是我已经好多年没吃到了。

吃的最多的,还是荠菜,荠菜可以凉拌,也可以包饺子,都是我喜欢的吃法,荠菜现在还是可以经常吃到的。还有一种叫做灰灰菜的芽菜,叶面上有一层细细的绒毛,也是可以吃的,还有一种苦叶菜,小时候也经常吃,你这么一说,周末我可有事情做了。

以下三张图,依次是戚戚芽,灰灰菜,苦叶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