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种人是白人与棕人的混血儿吗?

NO.37 黄种人如何进入岭南

文|寒山忆雪

图|寒山忆雪 辑|寒山忆雪


3.5万年前左右,掸邦高原北部的「古黄种人」部落,往北扩张到云贵高原南部。

与此同时,掸邦高原东部的部落,则向东迁徙,越过长山山脉,进入了红河平原,也就是大岭南地区的西南角。在这里,古黄种人迅速席卷当地,迫使生活在这里的棕人部落往东北方向迁徙。


黄种人是白人与棕人的混血儿吗?



如果说云南地区支离破碎的地形以及高大山脉的阻隔,可以让滇南一些小山区盆地和滇北的古彝人能避免古黄种人的入侵,那么大岭南地区的棕人部落就没有这么好运了。

大岭南地区的地势相当于一个临海的半盆地,西临长山山脉,北临五岭山脉,东北非有福建山区阻隔,内部是地势平缓的平原与丘陵地带,两广内部的平原、红河平原,与被北南海平原连成一片。


黄种人是白人与棕人的混血儿吗?



这样的地形可以让古黄种人部落快速通过,除非棕人部落有足够的势力阻挡入侵者。但现实是残酷的,新棕人在武器技术上比古黄种人要落后许多。

在当时的亚欧大陆,无论是岭南还是巽他古陆,都是比较偏远的地区,同样也是各种石器文化交流最为偏远的地区。


黄种人是白人与棕人的混血儿吗?



按照当时的世界格局,两河流域、亚美尼亚高原和伊朗高原组成的「北中东」地区,南可连接非洲东北部,西南可以连接西北非,西北可以连接欧洲,北可以连接东欧与中亚,东可以连接印度,是四方汇集的“十字路口”。在大航海时代之前,各个地区的技术文明都会从这里传播经过,这里自然也就成为了各种技术文明的汇总之地。


黄种人是白人与棕人的混血儿吗?



这也是中东在后世能率先进入文明时代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因为这一原因,克罗马农人进入欧洲,与当地的尼人充分接触之后,学习了尼人加工石器的石叶技术,并结合这个技术,改进了他们打制石器的方法,发明了细石器的制作技术。


黄种人是白人与棕人的混血儿吗?



同时,非洲中北部的人类发明了最早的弓箭。当这两项技术在4万年前左右汇总到了中东地区,这里的部落将两者结合起来,发明了带有石制、骨制箭头的弓箭。


黄种人是白人与棕人的混血儿吗?




黄种人是白人与棕人的混血儿吗?



这一技术同时往四方传播。往东传播的过程中,先是印度,再是东南亚,迟至3.5万年前左右,掸邦高原与两湄平原的部落先后获得了这一技术。这也正是古黄种人开启新一轮大迁徙的时代。


黄种人是白人与棕人的混血儿吗?



与此同时,岭南新棕人的狩猎技术还停在投石索和标枪时代。


黄种人是白人与棕人的混血儿吗?


黄种人是白人与棕人的混血儿吗?



古黄种人与新棕人的技术代差,就如同拥有火枪、铁剑的西班牙人与只有石刀的印加帝国臣民,或者1840年代的大英帝国远征军与清国绿营的差距。


黄种人是白人与棕人的混血儿吗?



操着弓箭的古黄种人很快席卷岭南,众多新棕人男性在抵抗入侵者的战争中死掉,剩余的部落被驱逐迁往五岭山脉以北的长江流域,只有少部分偏远山区的部落得以幸免。那些失去男人的棕人部落的女性,成为了古黄种人的俘虏,他们有不愿意苟且偷生的,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如同电影《赛德克巴莱》中在山林中悬树自尽的马赫坡女人们一样。

黄种人是白人与棕人的混血儿吗?


黄种人是白人与棕人的混血儿吗?


也有的女性更加不幸,他们成为了古黄种人一些最野蛮部落的食物。在现在的太平洋岛屿和南美洲的一些部落中,食用人肉是他们一种古老而血腥的宗教仪式。甚至3000多年前的中原,步入文明时代的商人,一样会将俘虏杀死献祭。


黄种人是白人与棕人的混血儿吗?



但是更多的情况是,这些新棕人女性俘虏,成为古黄种人男性的配偶,两者结合产生了混血后代。

几百上千年后,岭南新棕人的母系基因以及他们的常染色体基因,全面的融入了古黄种人的族群之中。这导致古黄种人的相貌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原本略微高鼻深目的特征消失了,眉眼间距变大。

深棕色微卷的头发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顺直的黑色头发。

狭长的头骨形状也变得偏圆一点,但还没有变成新棕人的宽颅骨。通俗来说,就是瓜子脸变成了鹅蛋脸,但还没有变成大饼脸。


黄种人是白人与棕人的混血儿吗?



不过岭南地区的混血规模还并不深入,古黄种人的古老特征还有很大的保留,岭南地区的双眼皮、高鼻梁、低眉骨的样貌,在今天也有不少。即便在今天,经历了北方几次大移民南下后,南方地区保留这些特征的人依然很多。


黄种人是白人与棕人的混血儿吗?


黄种人是白人与棕人的混血儿吗?


黄种人是白人与棕人的混血儿吗?


黄种人是白人与棕人的混血儿吗?


黄种人是白人与棕人的混血儿吗?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土生土长的港星华仔,有一副类似于白种人的鹰钩鼻,土生土长的台星彭于晏,有一副类似于白种人的低眉深眼的混血脸。这些其实都是古黄种人特征的遗留而已。

这些模样大变的古黄种人的混血后裔,我们可以把古字去掉,称他们为黄种人了,他们也是我们今天常见的黄种人的模样。

黄种人在占据岭南后,并没有往长江流域扩张,一方面是因为大岭南这片面积超过掸邦高原两倍以上的肥沃土地,足以养活四个掸邦高原的人口,生活在这里的渔猎部落可以达到上百个,人口也可以达到10万-50万人的规模。

另一方面,是因为黄种人与新棕人之间的技术代差已经不复存在。在古黄种人与新棕人长期的部落战争中,制作和使用弓箭的技术已经被新棕人逐渐掌握,加上逃亡岭北的新棕人部落为了应付黄种人的入侵,结成一些早期的部落联盟,依靠五岭山脉复杂的地形成功阻挡了黄种人继续北上。

但在这两方面原因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气候的影响。3.5万年前开始,气候逐渐转寒,而且在5000年后(距今3万年前),全球均温就已经降低到11℃,与7万年前相当,1万年后更是下降到10℃左右。

在这个过程中,东亚的气候带再次南移。东北北部的苔原南移至东北中南部;华北黄河流域由4万年前的针阔混交林再次变身针叶林,冷如现在的西伯利亚;长江流域由4万年前的中温带阔叶林再次变回寒温带针阔混交林,冷如现在的东北地区。


黄种人是白人与棕人的混血儿吗?



由恒河流域、中南半岛迁徙而来的古黄种人,虽然早在伊朗高原就获得了耐寒的基因,与新棕人混血后由获得了新棕人的耐寒基因,但在没有生存巨大压力的情况下,还是很难去适应寒冷的气候的。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更主要的是,寒冷的气候导致东北亚和东亚大陆也出现了一批移民大潮。东北亚地区的古通古斯人往黄河流域迁徙,黄河流域的新棕人则往长江流域迁徙。


黄种人是白人与棕人的混血儿吗?



而长江流域又刚接收了从岭南迁往那里的新棕人部落,一时间,长江流域成为东亚新棕人汇集的是非之地,大量的部落汇集在这里大打出手,而且时不时还想结伴南下,试图「收复」被黄种人侵占的土地。

可以说此时的岭南黄种人,一无足够的压力北迁,二无足够优势的技术打败北方的新棕人,三还要面临新棕人虎视眈眈准备随时南下,所以能够保住岭南的新家园,就算不错的了。

不过,最终两者还是通过长期的部落战争,形成了一定的地缘平衡。黄种人部落占领了五岭、武夷山以南,新棕人占据以北地区,并大体稳定的将这一平衡维持到了末次冰期即将结束的1.8万年前。


黄种人是白人与棕人的混血儿吗?



在此期间,黄种人部落又有了新的变化。什么样的变化我们下节继续解读。

-END-


看更多历史文章,请关注公众号 寒山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