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清明,公墓裡車流滾滾、人頭攢動,我們是否失去了什麼?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牧這首膾炙人口的七律詩《清明》,千百年來打動了無數情深義重的華夏兒女。

又是清明,公墓裡車流滾滾、人頭攢動,我們是否失去了什麼?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在清明節祭祖的習俗,以此緬懷逝去的親人。親友之間也常常藉此相聚,在春暖花開的時節吃上一餐“清明酒”,體會一種血濃於水的美好情感。

民間習慣於把掃墓稱之為“上墳”。到了每年的清明節,人們都會放下手頭的事情,到祖先的墳頭進行祭拜,奉上酒菜,點上蠟燭,再燒點紙錢,順便給祖墳除草添土。

又是清明,公墓裡車流滾滾、人頭攢動,我們是否失去了什麼?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殯葬制度也漸漸發生了變化。全國大部分地區已基本擯棄了土葬制度,很多鄉鎮已經建起了公墓,進行統一規劃,隨著時間的推移,公墓的規模逐年擴大。

自2008年開始,清明節跟端午節、中秋節一起被國務院定為全民法定節假日,從此大家看到了這樣的一幕:每到清明節,通往山區公墓的道路通常是異常的擁堵。大量的私家車湧入公墓區域,平時清靜肅穆的墓地人頭攢動,熱鬧喧譁,好比進入熱門景點。

又是清明,公墓裡車流滾滾、人頭攢動,我們是否失去了什麼?

清明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自古以來就是祭祖掃墓的日子。但是在不少年輕人的眼裡,清明節作為法定節假日,僅僅是一個普通的假日,該幹嘛還幹嘛,祭不祭祖、掃不掃墓也不是那麼重要。

在網絡時代,緬懷先人可以通過多種形式,並非一定要通過上山掃墓來實現,這似乎也成了一種趨勢。“清明節”的意義,正越來越突出一種傳統文化的印記,即使“上山掃墓”也逐漸趨向於休閒玩賞功能。

又是清明,公墓裡車流滾滾、人頭攢動,我們是否失去了什麼?

新舊思想的交匯,使千百年來傳統的祭祖儀式悄然發生了變化,而事實上,殯葬制度的改革也在加速這種演變,跟過去的墳墓相比,小小的墓穴決定了祭祀文化的發展方向:從簡、創新,這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具體體現。

遙想千百年前,每當清明前後,古人們揹著行囊行色匆匆、神情凝重,趕赴先人安息之地,三杯薄酒、一柱清香、淚灑墳前,滿懷著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又是清明,公墓裡車流滾滾、人頭攢動,我們是否失去了什麼?

歲月變遷,滄海桑田。假如杜牧再世,當他看到如今四通八達的柏油路上,一輛輛排成長龍的車隊,不知道會作何感想?他眼中的清明節,除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一經典畫面,只能永遠定格在記憶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