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德豪是否该替深圳前两场输球背锅?

刘建东165671231


于德豪在季后赛的表现确实不怎么样,4场球下来平均得到5.3分和两次助攻,投篮命中率只有28.6%,这与他国家队首发后卫的身份一点都不相称。



在深圳主场的第1场比赛中,深圳队最终以96:106负于北京队,由于换上大外援阿希,于德豪得到更多出场时间,他上场26分钟,全场拿下14分3板3助。深圳主场的第2场比赛,压力之下深圳队表现平平,最终以88∶104再次不敌北京队,主场连续两场失守。这场比赛,于德豪上场24分钟,得到3分3个篮板还搭上了5次犯规,两场比赛效率相当低下,这一点和北京队的方硕形成鲜明对比,让人不得不怀疑他国家队首发的身份,甚至有人让他为深圳队两负北京背锅。


其实深圳队主场两个失败,也不是于德豪一个人的问题,本来今年常规赛深圳队启用双小外战术,打得不错,最终排名常规赛第4位,但不知为什么在季后赛第1场比赛换上了大外援阿希,这首先就犯了临阵换将的大忌,何况阿希表现并不如人意,他全场只贡献了11分和7个篮板,这样的数据在CBA季后赛赛场上显然是不甚理想的,所以不得不在第2场比赛又换回了拜克斯。这样来回折腾,不但影响了全队士气,而且也让拜克斯重回场上,找不到感觉,失败在所难免。


于德豪虽然得分能力差,但在防守端表现还算过得去,拼劲儿也很足,但作为球队的主力后卫,关键球员的角色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希望他继续努力打好天王山之战吧。


体育先声光辉30


个人觉得把球队输球的原因都归罪于一个角色球员是不合理的,这就好比湖人输了太阳,你把锅丢给了砍下21分外加7篮板的麦基一样搞笑。。

回顾G1和G2的比赛深圳的失利,不难看出一个事实,他们的失利在于球队的外援出了问题,他们常规赛结束后就草率的用蓝领中锋昆西艾西更换了小外援拜克斯,先不说艾西的特点如何,仅就季后赛这种非受迫性临阵换人而言就已经是兵家的大忌了,更何况艾西还只是一个纯蓝领球员,身高矮,得分手段少的内线,恰好,第一场比赛于德豪的数据还是不错的,14分3篮板和3助攻,这个表现不算耀眼,但算说得过去了。

G2的比赛,由于换回了拜克斯,于德豪的场上作用被更多的安排在防守端,球队的输球,主要原因也不在于他,尽管他依旧很铁,但人家的特点就是这样,你能咋办?总不能打得好的时候使劲吹,打得差时狂扁吧,他自始至终还是一个角色球员,输球的锅主要还是两个外援的问题,他们铁了一整场只有28分进账,对于深圳来说,这种输出是远远不够的。

后面G3和G4的比赛,深圳都赢了,这是因为主教练建军兄和拜克斯终于开窍了,懂的控制节奏,压防守,并且限制对手主力做的到位,G3和G4的比赛,深圳队的取胜跟外援的手感回暖有很大的关系,也跟球队的心态改变有直接关联,而豪哥呢,虽然上场时间被缩减,但防守端该有的态度还在,他是深圳队紧逼防守态度的一个缩影。

于德豪这种类型的球员,特点鲜明,就是一个球场工兵的角色(类似于睢冉、周湛东这种),得到杜峰的一度重用,既有杜峰喜欢这种球员的原因,也有当时蓝队后卫人手不足的尴尬现状,只是豪哥打球虽然很积极,但就是脑子不够灵光;

很多时候他打不了长时间的比赛,有犯规数的问题,也有进攻端能力差的问题,而最让球迷念念不忘的是他的基本功问题,这是他的一个硬伤,避免不了,以后尽量减少就是了(个人认为其防守还真不是特别好,就是敢做动作,敢拼搏而已,不过态度很好)。

不过综合他的防守和比赛态度来看,深圳队也没有理由不用他,毕竟这是一支球队,作为一支球队,队内有时就要有这种类型的角色球员来提升球队士气,昨晚深圳队的比赛,每当场上队友发挥给力时,替补席上的于德豪总会兴奋的为队友鼓掌,呐喊,这种团队精神是每支球队都需要的。

他不会进攻和组织,深圳队自然也不会安排太多的得分、组织任务给他,球迷都看得出来的问题,王建军总不能不知道吧?只是每当机会出来的时候,作为控卫,他不出手就该被教练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