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的花石纲怎会遗落在安徽灵璧

北宋时的花石纲怎会遗落在安徽灵璧

北宋时的花石纲怎会遗落在安徽灵璧

北宋时的花石纲怎会遗落在安徽灵璧

北宋时的花石纲怎会遗落在安徽灵璧

赵汗青

施耐庵的《水浒传》第12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一章中,有段杨志卖刀的描述。

作为杨家将后人的青面兽杨志,本是忠良之后,按说家境应该十分优裕才是,他为什么会落魄到需要在汴京城卖刀求活口呢?水浒传中说得明白,那是因为:杨志失陷花石纲,丢了官。来在东京谋求复职不果,穷困潦倒,实属无奈,只能将家传的宝刀叫卖。

看来,杨志的悲惨境遇,皆是因为失了朝廷的花石纲所致。

那么,花石纲是个什么东西呢?是施耐庵杜撰的呢?还是却有其事呢?

据《宋史》记载,花石纲确有其事,而且“流毒州县者达20年。”

花石纲是中国历史上专运送奇花异石以满足皇帝喜好的特殊运输交通名称。花石纲是“纲运”的一个物种。“纲运”即编纲分运,是物质运输的总称。“纲运”始创于唐,发展于宋,宋徽宗时期最为辉煌。当时陆运、水运各项物资大都编组为“纲”,如运马者称“马纲”,运米的称“米饷纲”,马以五十匹为一纲,米以一万石为一纲,水运方面每十船为一纲。

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宋徽宗听信谗言建造“艮岳寿山”,设置苏州“应奉局”、杭州“造作局”等专门机构,奉皇帝之命对东南地区的珍奇文物进行搜刮。当时朝廷内有一个叫朱勔的苏州人,于山石素有心得,善于逢迎上意,被蔡京推荐来管领该局,专事在东南江浙一带搜罗奇花异木、嶙峋美石。花石到手后,多经水路运河千里迢迢运往京城汴京(今开封),十船一组,称作一“纲”,这就是“花石纲”名称之由来。

花石纲是“纲运”的一个物种。“纲运”即编纲分运,是物质运输的总称。“纲运”始创于唐,发展于宋,宋徽宗时期最为辉煌。时在北宋崇宁四年,即1105年,为了当时最大的园林建设工程——艮岳,徽宗皇帝在苏州设置了一个叫应奉局的专门机构,有一个叫朱勔的苏州人,于山石素有心得,被蔡京推荐来管领该局,专事在东南江浙一带搜罗奇花异木、嶙峋美石。花石到手后,多经水路运河千里迢迢运往京城汴京,就是现在的开封,十船一组,称作一“纲”,这就是“花石纲”名称之由来。

花石纲之扰波及两淮和长江以南等广大地区,以两浙为最甚。凡民家有一木一石﹑一花一草可供玩赏的,应奉局立即派人以黄纸封之,称为供奉皇帝之物,强迫居民看守,稍有不慎,则获“大不恭”之罪,搬运时,破墙拆屋而去。凡是应奉局看中的石块,不管大小,或在高山绝壑,或在深水激流,都不计民力千方百计搬运出来。“花石纲”持续了20多年,到了后来,“大率太湖、灵璧、慈溪、武康诸石;二渐花竹、杂木、海错;福建异花、荔枝、龙眼、橄榄;海南椰实;湖湘木竹、文竹;江南诸果;登莱淄沂海错、文石;两广、四川异花奇果”,都是搜求强夺的目标,侵扰范围之广,亦远不止于东南一带了。为保障“花石纲”的运输,关系国家民生之重的漕运都被挤在一边,漕船和大量商船都被强征来运送花石。

《宋史·佞幸传·朱勔》中记载:“徽宗颇垂意花石,京讽勔语其父,密取浙中珍异以进。初致黄杨三本,帝嘉之。后岁岁增加,然岁率不过再三贡,贡物裁五七品。至政和中始极盛,舳舻相衔于淮、汴,号“花石纲”,置应奉局于苏,指取内帑如囊中物,每取以数十百万计。”花石纲之扰波及两淮和长江以南等广大地区,以两浙为最甚。凡民家有一木一石﹑一花一草可供玩赏的,应奉局立即派人以黄纸封之,称为供奉皇帝之物,强迫居民看守,稍有不慎,则获“大不恭”之罪,搬运时,破墙拆屋而去。凡是应奉局看中的奇石,不管大小,或在高山绝壑,或在深水激流,都不计民力千方百计搬运出来。“花石纲”持续了20多年,到了后来,“大率太湖、灵璧、慈溪、武康诸石;二渐花竹、杂木、海错;福建异花、荔枝、龙眼、橄榄;海南椰实;湖湘木竹、文竹;江南诸果;登莱淄沂海错、文石;两广、四川异花奇果”,都是搜求强夺的目标,侵扰范围之广,亦远不止于东南一带了。为保障“花石纲”的运输,关系国家民生之重的漕运都被挤在一边,漕船和大量商船都被强征来运送花石。

那么,这“花石纲”怎会遗落在今安徽宿州市灵璧县娄庄镇蒋圩村境内呢?

隋唐大运河出河南后,经安徽淮北市的柳孜,埇桥、灵璧、泗县、江苏盱眙入淮,在宿州境内由西北向东南穿越全境,当地百姓称之为“汴水”。“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年流四季,栉风沐雨,1400多个春秋过去了,如今的灵璧花石纲遗址的痕迹又在哪里呢?

宣和年间,朱勔的花石纲船队行至灵璧蒋圩,与淮南转运使粮草兵船相遇,当时汴河连年失修,河床淤积,河槽水窄浅,两只船队难以同时通行,兵船不得行,引起官兵哗变,淮南转运使陈遘下令捕系朱勔,所运花石纲被哗变官兵掀翻于沿河坡岸,遂形成花石纲遗址。《宋史·陈遘传》记载:“朝廷方督纲饷,运渠壅涩,遘使决吕城、陈公两塘达于渠。漕路甫通,而朱勔花石纲塞道,官舟不得行。遘捕系其人,而上章自劾。帝为黥勔人,进遘徽猷阁待制。”

花石纲遗址位于今安徽宿州市灵璧县娄庄镇蒋圩村境内,303省道北侧,余桥至王赵沟一带。遗址东西长约700—1100米,南北宽约40米,遗址出土大量北宋宣和年间巨石,该遗址证明通济渠宿州段在北宋晚期仍发挥重要的水路运输作用。据了解,上世纪50年代初期,村子附近还有许多花石纲遗存的痕迹,几块巨型的虎石就散落在村子的不远处,两次修建公路,许多遗石被用于奠基。据当地年长的老人说:在花石纲遗址上,还能看见很多奇石,不规则地若隐若现地散落在宿泗公路边的田地里,当地称这一地点为“乱石河”、“旱河”。

那么,什么是转运使呢?

转运使,官名。中国唐代以后各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中央或地方官职。北宋前期转运使职掌扩大实际上已成为一路之最高行政长官。以后,陆续设立了提点刑狱司、安抚司等机构分割转运使的权力。宋太宗时,为削夺节度使的权力,于各路设转运使,称“某路诸州水陆转运使”,其官衙称“转运使司”,俗称“漕司”。转运使除掌握一路或数路财赋外,还兼领考察地方官吏、维持治安、清点刑狱、举贤荐能等职责。宋真宗景德四年(1700)以前转运使职掌扩大,实际上已成为一路之最高行政长官。以后,陆续设立了提点刑狱司、安抚司等机构分割转运使的权力。若以两省五品以上官任,或需兼领数路财赋者,称“都转运使”。随军转运使则因事而设。

(本文图片来自拂晓报,在此感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