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诸葛亮派的是魏延,能否守住街亭?

文史采薇


众所周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失败,是以马谡失街亭为标志的。那么为什么街亭这个位置如此重要呢?这是因为:街亭是关中平原通往凉州的主要隘口。虽然当时从关中到凉州还可以走渭水河谷这条路,但是渭水这条路,实在太过艰险,不适合行军。尤其是不适合魏国的骑兵部队的大规模行动。


因此,当时的街亭一地才变得无比重要。汉军只要守住了街亭,就能挡住魏军向凉州的支援路线。而只要能把魏军阻挡在外,诸葛亮就可以关门打狗,团灭魏国在凉州的地方部队,吞并整个凉州。


诸葛亮出征之前,有人建议让魏延或者吴壹担任先锋,但是诸葛亮力排众议,最终让马谡去负责街亭的防御。

可是马谡的运气特别差,诸葛亮当时给马谡布置的任务是封闭整个陇山山口,并不仅仅只是街亭一个据点。然而魏国的反应速度出乎诸葛亮的意料之外,当张郃的援军以飞快的速度通过陇山山口时,马谡堵截魏军的任务就已经注定无法完成了。

这个时候,马谡就应该灵活部署,尽量的拖延魏军西进的速度,让诸葛亮有时间消化陇右的魏军,拖到蜀军主力回援,然后马谡和诸葛亮再内外夹击张郃。

但是,马谡就是点书生气了。他没有把主力放在街亭的大道上,灵活部署,打不赢还可以随时撤。而是天真的想到了占山据守,想以居高临下之势威慑张郃。可惜张郃是一员名将,哪里会被他的小伎俩蒙骗?张郃立即下令全军围山,切断山上的水源,只用了两天就击溃了马谡的两万部队。



后来,诸葛亮治马谡的罪,其实并不是治马谡丢失街亭的罪过,而是责备他守街亭时间太短了,并且还全军覆灭,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若是马谡当时的脑筋聪明一点,利用各种手段阻滞张郃一段时间,让诸葛亮有足够的时间消化陇右。即便他最后还是把街亭给丢了,诸葛亮也不会判他一个斩首示众。

说到这里,言归正题。如果诸葛亮当时不派马谡,而是让魏延去守街亭,最终的结果会是如何呢?

我个人觉得:如果魏延也像马谡一样,没有赶在张郃通过陇山山口之前挡住魏军,那么魏延肯定也守不住街亭。但是魏延不会像马谡那么刚愎自用,傻乎乎的给张郃团灭他的机会。依魏延的能力,他必然会跟张郃在陇山周旋,尽量拖延时间,让诸葛亮有充分的时间解决凉州的问题。最后等到诸葛亮率主力增援,一举击退张郃。

所以我自己认为,魏延去守街亭,结果肯定比马谡守街亭要好的多。

但是,诸葛亮不可能让魏延守街亭。因为魏延是冲锋大将,汉军兵出岐山后,魏延以先锋的身份直接就取了天水、安定两郡,尽显他大将之才的本色。这才是蜀汉第一大将应该干的事情。



而防守街亭相对来说是比较不出力的事,只要坚守即可。把这个防守任务交给魏延这个大将之才去做,是大材小用了。并且魏延如果去防守街亭,那么诸葛亮让谁去攻城略地呢?换上其他人,恐怕没人能担得起攻坚的重任吧?

所以,诸葛亮没有必要派魏延去,他只需要派一个靠谱的人在街亭拖住魏军即可。只不过诸葛亮高估了马谡的能力,也低估了魏军的彪悍程度,所以才遭此大败。

那么既然马谡不行,魏延也没必要去,诸葛亮应该派谁去守街亭呢?我觉得,其实王平就很合适,若是让他全权负责守街亭,结果也比马谡要强上许多。



王平原本是魏将,但是在汉中之战期间于战场起义,归顺了刘备。由于他出身低微,手不能书,所识不过十字。因此,王平没有所为的名家光环,心不高,气不傲,属于那种在战场上通过摸爬滚打,扎扎实实打出来的防守悍将。

刘备生前封王平为牙门将。牙门是古代的一种专门的防御工事,王平这个牙门将,其实就是负责防御的统领。顺带一说,魏延当年随刘备入蜀,征西川立下赫赫战功,也是从牙门将做起的。到了后来,魏延不管是放守还是冲锋都很有手段,才逐步成长为蜀汉的头号大将。

街亭之战时,王平力劝马谡不要犯傻,但是马谡不听,于是王平自领兵马当道下载。后来马谡被歼灭,王平因兵马太少,挡不住张郃。然而王平仍然率所部千余人拒张郃,最后全身而退。他的这一临机应变,其实就已经证明了他是是个非常优秀的守将。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王平被重用。诸葛亮与他分兵,由诸葛亮亲自对付司马懿,王平负责对付张郃。这一次张郃攻王平,其实就是当年街亭之战的惊险版。

如果王平当时没有顶住张郃,诸葛亮就很有可能玩完了。

但是王平当时临场应变非常优秀,任凭张郃如果攻,始终坚守不动,拖了张郃很长时间,给了诸葛亮一个大杀司马懿的机会。最终实现了战场上的大翻盘。



后来诸葛亮病死,魏延被诛,王平成了汉中太守,镇守蜀汉的北大门。公元 241年,魏国的曹爽率步骑数十万人进攻汉中,当时王平所领的汉中兵马不足三万。然王平坚守汉中,始终未丢一城一关,让曹爽大军无功而返。真不愧为当时的防守战专家。

所以我觉得,守街亭用王平就可以了。并且当时诸葛亮也确实派了王平去守街亭。只不过诸葛亮不放心王平,又派了马谡去。

当时诸葛亮的这一安排,其实战术目的是很明确的:让王平负责防御,作为街亭的第一道屏障,只要王平守的住(事实上他也很可能守得住),马谡只需在后方坐镇,统筹街亭的战局即可。只要不作死,换谁来这个位置都是捡人头领军功的活。

可是诸葛亮没想到,马谡居然就是这么一个喜欢作死的人。他不信任王平,非要自己撸袖子亲自上,舍水上山(马谡当时应该是想化防守为进攻,争取更大的战功),结果被张郃一举歼灭。


当然了,如果马谡打赢了,那么他必然会千古留名。只是可惜,他没这个福气,最后沦为纸上谈兵的赵括之流。

总结: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街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据点。但是相对于攻城略地来说,守街亭的任务还是相对较轻的。所以守街亭这种任务交给魏延这种大将不合适,这是大材小用;交给王平这种守将正合适,并且诸葛亮也确实派王平去街亭了。只不过诸葛亮想在王平头上再加一把锁,让街亭更牢靠。岂不料马谡这个人太作死,最终误了自己的性命,也耽误了诸葛亮的大业。


Mer86


街亭之战一直是个谜,有人认为街亭好守,只要马谡遵照诸葛亮吩咐,肯定能守住。有人认为街亭难守,虽然街亭是个险关,但是还达不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程度,因此,换谁守都一样。那么街亭到底好守还是难守?如果诸葛亮派的是魏延,能守住街亭吗?我觉得暂时能。为什么呢?

首先应该明白一点,守街亭只是诸葛亮北上伐魏大计的一部分,因此,如果只看街亭,容易陷入误区。那么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目的何在呢?兵力又有多少呢?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准备最充分,其战略目的是为了夺取陇右,断了雍、凉二州之间的联系,最低目标是夺取凉州。因此,诸葛亮事先进行了详细安排,具体步骤是派赵云、邓芝佯攻箕谷,自己亲率主力围祁山,攻取陇西及陇右地区,然后派先锋军前去据守街亭,堵住魏军救援,等待蜀军主力到达。如果目标实现,那么至少南安郡、天水郡、陇西郡以及整个陇上地区都将被蜀军所得。那么诸葛亮此次出兵携带多少兵力?对重中之重的街亭之守是如何安排了呢?

蜀中兵力总共只有十万两千人,所以诸葛亮携带兵力最多只有8万左右,这其中还要分1万给赵云和邓芝去佯攻箕谷,再留1万人运粮,所以诸葛亮出祁山的主力有6万人左右。考虑到街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马谡带的兵力为2万人左右。所以,诸葛亮才那么放心让马谡去守街亭,为什么这样讲呢?

(蜀国)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出自《蜀记》

街亭这个地方是关中上陇的必经之路,而街亭口有南山,山高路险,易于防守。最关键的是街亭口筑有城池,所以防守街亭不会特别的难。一般防守要道,要么守城池,要么守高山。例如诸葛亮在卤城附近就是依山建营,防守司马懿的进攻。而郝昭则是守陈仓关城池据守诸葛亮进攻。所以,守街亭要么上山,要么守街口的城池。那么守街亭怎么守最有利呢?

街亭以泉水著名,所以水源在山下,这就是重点,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一定要马谡在山下扎营的原因。在山下扎营,据守城池,一来可以以少拒多,二来有军粮和水源,容易长时间坚守。但是马谡脑袋进了水,不听诸葛亮安排和王平劝阻,上山扎营,结果被张郃断了水源,随之守街亭失败。

谡违亮节度,举措烦扰,舍水上山,不下据城。张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士卒离散。

那么如果诸葛亮派魏延前去,能守住街亭吗?暂时能。为什么?

魏延颇懂用兵之道,曾经担任汉中太守,负责防守汉中十多年而无所失。其次,魏延勇猛,善养士卒,士兵们在魏延的统领下都愿意死战。因此,如果让魏延执掌两万名蜀兵,在山下扎营或者据守城池,张郃一时半会是攻不下来的。为什么呢?

张郃用兵谨慎,曾经在马谡战败后追击蜀军,当时王平率领一千余名蜀军雷响战鼓,做进攻状,张郃怕有埋伏,于是停止了追击。由此可见,张郃也并不是说难以对付。那么为什么又说魏延只能暂时守住呢?

还是那句话,街亭之守只是整场北伐战役的一部分,魏延只有两万人(张郃所带兵力为5万),如果魏国后援到达,兵力达到十万人,而街亭又不是天险,所以被攻克是迟早的事情。这时决定街亭成败的关键就是看魏国和蜀国谁的主力援军先到,诸葛亮会率主力来到吗?不会,为什么呢?

一直以来,人们都有一个误判,认为诸葛亮进攻陇右,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相应,关中镇响。其实事实情况没有这么严重,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南天郡、天水郡郡守逃跑,安定郡有骚动,其中最严重的是南安郡郡民,不但自己投降,还帮助蜀军攻打天水郡。那么诸葛亮进军很顺利吗?说起来很可笑,诸葛亮自己也陷入了泥沼。

当时时任凉州刺史的徐邈果断的领兵平叛,他派遣参军及金城太守出兵攻击南安乱民及蜀兵,成功的击溃了敌军。

值诸葛亮出祁山,陇右三郡反,邈辄遣参军及金城太守等击南安贼,破之。

陇西郡太守游楚据守城池,誓死不降,他做了最坏的打算。游楚对郡民说:蜀军已经进入凉州,其他诸郡都已投降,我是本郡太守,应该誓死守卫此郡。你们也可以拿着我的人头去投靠蜀军。郡民为之感动,纷纷表示愿意同仇敌忾。

于是游楚命令关闭城门,严阵以待。后蜀军及南安郡叛民果然来攻陇西郡,游楚站在城头对他们说:如果你们能阻断陇西,使魏国援军一个月内不能到达,那么我们不用攻打自然投降。如果你们做不到,就不要徒劳无功的攻取本郡城池了。然后游楚派参军马颙擂鼓出兵,蜀兵竟然退却了。

这就是陇右三郡皆叛的真相,听着挺热闹,其实诸葛亮很糟心。陇西在祁山以西,正在蜀军归路之上,攻取不下来就是个祸害。凉州太守徐邈的进攻和陇西太守游楚的坚守使蜀军陷入平定陇右的战事中,无法前去支援街亭,这样的话,街亭迟早要失守。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如果诸葛亮派魏延去守街亭,魏延能暂时守住,因为魏延比马谡更善于用兵。但是街亭的成功守住靠的不是守将魏延,而是看诸葛亮或者曹魏谁的主力先来救援,而诸葛亮攻取陇西、天水等郡并不成功,无法组织力量前来增援街亭,所以即使派魏延来守,没有主力的及时增援,街亭迟早要丢。马谡失街亭,马谡有错,诸葛亮没有能平定陇右,难道自己没有错吗?为什么马谡独自背锅?没道理呀!

诸葛亮为什么带了那么多人连陇西郡都攻陷不了,天水郡也没有攻取下来?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关注本号,了解真相!


每日趣评


诸葛亮要让马谡守的不是街亭而是陇关 魏延能否比马谡更快到达陇关

街亭在今秦安县陇城乡,是传统的西戎之地,地势平坦,无险可守。看了下图,你就会发现,诸葛亮的目的是要马谡飞速到陇关守住关口,阻止曹魏援军越过陇山去平定叛降蜀山的天水三郡:

蓝色是驻军在郿县抗拒诸葛亮军的曹真主力;

红色是诸葛亮主力所在;

黄色是叛降蜀汉的天水三郡所在;

紫色线就是陇山——曹魏援军进入凉州的必经之地。街亭就在陇山以西45公里的地方。

守住陇山,不让曹魏援军进入凉州,让蜀汉有时间接收叛降的天水三郡。这就是诸葛亮派马谡的目的。

诸葛亮不可能让马谡在地势平坦的街亭把守,而不是去陇山易守难攻的关隘把守——这是普通人都懂的常识,诸葛亮不可能看不出来。

因此街亭之战的真相是:诸葛亮派遣马谡做先锋去把守陇山关隘、阻止曹魏援军进入凉州,好让诸葛亮有足够的时间北上接收天水三郡;但马谡准备到陇山时,就遭遇了曹明帝派遣的张郃5万步骑,双方就在街亭开战。

街亭之战是一场遭遇战,双方都没有预料到:马谡要去的是陇山关隘,张郃要去平定天水三郡的叛乱。

《魏略》中陇西太守游楚就对前来攻打的蜀汉表达了陇山关隘对于凉州归属的重要性:

“卿能断陇,使东兵不上,一月之中,则陇西吏人不攻自服;卿若不能,虚自疲弊耳。”

难道一个陇西太守都能看清楚的事情,诸葛亮头昏眼花看不出来吗?这也是街亭之败后,诸葛亮为什么退军、杀马谡、自降三级以作惩罚的原因。

陇山照片

魏延能否在张郃进入陇山之前到达陇山吗?

如果换做魏延,能否在张郃进入陇山之前达到陇山,只有一个因素:

魏延的行军速度,和张郃的行军速度,谁快?

首先明确,张郃军是5万的步兵和骑兵的混合部队。从张郃是要快速平定凉州叛乱来看,凉州骑兵和攻城的步兵是张郃必须要考虑的。因为天水三郡叛乱,需要快速平定,这就要求必须快速进入凉州,这就需要速度快的骑兵;因为天水三郡刚刚叛乱,要快速平定,就需要快速出现到天水三郡。

也就是说,需要快速行军,加上凉州其他地方还是曹魏管辖,可以补充粮草辎重,因此张郃军必然是以骑兵为主、步兵为辅、轻装行军。

这就是为什么张郃行军速度快的原因。

马谡行军应该也是步兵和骑兵的混合,只是骑兵和步兵的比例不清楚。马谡军的数量没有明确记载,但《三国志 王平传》中记录了王平率领的是千人。当时马谡军有:马谡、王平、李盛、黄袭等四将。以王平部数量为千人估计,马谡军数量在8000到1万人左右。

马谡军一万人,如果能够成功据守陇山关隘,那自然足以抗拒张郃的5万军,因为有关隘的地理优势。

以马谡军1万人的数量来看,诸葛亮必然是要马谡急行军赶到陇山关隘把守,而且应该是精锐的骑兵和步兵。

即:马谡军和张郃军一样都有急行军的要求,至于马谡军是否是轻装行军,就难以考证。

街亭照片


那么换做魏延又该如何呢?

魏延和马谡最大的不同是:魏延和张郃一样都是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智勇双全的大将,而马谡没有看到他有战功记录。

在战争规划、作战能力上,马谡确实不输于魏延和张郃,欠缺的是作战细节和经验。

魏延以勇略著名,张郃作战勇猛、善用地形,二人对战确实是旗鼓相当,即便是在街亭这个地势平缓的地方,谁胜谁负都难说。如果魏延提前到达陇山关隘,哪怕只有5000人,魏延绝对可以阻止张郃以骑兵为主的5万人过不去陇山。

从建兴八年魏延进入雍州击败郭淮的西凉兵的记录来看,魏延对付骑兵还是有办法的。

现在回到行军速度问题:

诸葛亮是228年1月出兵,2月得到西县;曹魏军增援也很快,魏明帝2月上旬就到了长安。因此,张郃从郿县增援凉州,和马谡从西县奔赴陇关把守,双方出发的时间应该都差不多。

从郿县到街亭是500华里,从西县到街亭是300华里。街亭到陇山关隘是46公里,即92华里。

蜀汉行军到陇山的里程是392华里,曹魏行军到陇山的里程的408华里,可以说双方路程基本相等。

即便是换做魏延为主将,魏延也必须全部用骑兵,不带辎重,全军轻装急行军,才能够提前到达陇山关隘,并有1到2天的时间去部署设防。只有如此,蜀汉才能据守陇山,阻止张郃的5万援军进入凉州。

陇山古道照片


综述

街亭之战是马谡和张郃的遭遇战,而且是马谡以1万军对抗张郃骑兵为主的5万军。马谡上山,是化解自己人数的劣势,以高地据守来增加自己的优势;分军王平,是不给张郃包围的机会,让张郃不能同时攻打两部分。简单说,街亭之战中,马谡已经做到最好。水源问题导致士气的问题,是没有实战经验的马谡没有考虑到的地方。

诸葛亮要马谡防守的是陇山关隘,并非街亭。马谡和张郃基本同时出发,双方达到陇山的路程基本相同,但马谡以兵少的优势,竟然比张郃还慢了90多华里路程的时间,这实属不应该。

如果都是急行军,马谡的一万人应该比张郃的5万人更早到达陇山关隘,而非慢了90多华里路程的时间。因此,马谡没有到达陇山,是行军速度太慢。

换做魏延,能否到达陇山并坚持一个月,谁都不能保证。但以魏延敢用1万名精兵偷袭长安的勇气,用魏延防守陇山关隘这种影响整个大局的关键任务,比马谡更为合适。

得陇山,得凉州——这就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大局!是诸葛亮没有准确把握,他自己也承认,并自降三级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如果诸葛亮派的是魏延,能否守住街亭?答案是一样的守不住,司马懿对街亭志在必得。

在三国演义中的马谡失街亭和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都是我们所熟知的,也是因为这马谡丢失了街亭这个重要的地方,不但导致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全面战果付诸东流,而且致使整个北伐的计划从主动变成了被动,所有的努力成为了泡影。诸葛亮也是不得已,带着惋惜和愤怒的心情将马谡处死。因为诸葛亮在这次军事行动上的用人不当而导致的失败,所以说就有很多人做出了魏延驻守街亭假设,那么把马谡换成魏延来驻守街亭,魏延能守住街亭这个地方吗?笔者认为,魏延驻守街亭的话,可能会比马谡守的久一点,但是也依然守不住街亭这个地方,因为当司马懿被复用以后,街亭是必定会失守的。

我们先来看看街亭这个地方的重要性,诸葛亮在马谡请缨时说过:

“今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
“街亭虽小,干系甚大;倘街亭有失,吾大军休矣。汝虽精通谋略,此地奈无城郭,又无险阻,受之极难。”

由此看出街亭这个地方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路线上所处的位置十分的重要,这一点不但是诸葛亮知道的,司马懿也是知道的,当时司马懿对大将张郃说:

“吾素知秦岭之西,有一条路,地名街亭;傍有一城,名列柳城;此二处皆是汉中咽喉。”

由此看来,司马懿和诸葛亮的第一次对弈就在街亭这个地方,司马懿是亲自指挥并且参与了这次战斗,意义就是为了志在必得,结果是马谡丢失街亭,蜀军进入战略撤退状态。街亭这个地方是从汉中地区到关中地区三条道路中最平坦的一条路,而且是到达陇西的必经之路,谁能拿下了街亭,南安、天水、安定都是囊中之物了,而且可以扼守通往陇西的道路,占领战场的主动权。

第一、诸葛亮是如何安排的街亭防御战

马谡作为参军一直跟随诸葛亮南征北战,南征孟获一直在诸葛亮身边出谋划策,北伐刚刚开始,就用离间计让曹睿罢黜了司马懿的兵权,要不是夏侯楙太窝囊了,可能司马懿还在老家宛城呆着,由此看来马谡作为一个参谋还是很称职的,也是诸葛亮培养的干部。当时诸葛亮的作战安排是马谡和王平去守街亭,还有高翔带兵屯于列柳城和街亭互为犄角之势,街亭后方有魏延带本部兵马驻扎,以接应街亭和扼守阳平关的道路。从战术层面来看,诸葛亮这样的防御计划近乎完美,守街亭可以说是能做到万物一失了,结果却是出人意料的马谡失街亭。

第二、马谡是如何丢失街亭的

马谡在接到作战指令以后和王平一起去镇守街亭,诸葛亮也多次嘱咐马谡要驻扎在来往的要道之中,防止魏军通过。在到达街亭之后,马谡却把诸葛亮的话忘的一干二净的,不听王平的建议,执意要把大军驻扎在山上,由于王平为了保险其间,带五千兵马在山下驻扎。当司马懿大军到达街亭以后,得知了守街亭的马谡,并且是驻扎在山上以后,马谡就注定了要丢失街亭了,司马懿对马谡的评价是徒有虚名,是个庸才。

果不其然司马懿的大军把马谡团团围住,因为山上无水蜀军军心大乱,魏军又趁势在山上放火导致蜀军大乱,马谡看着守不住了就带着残兵败退。驻守列柳城的高翔带着全部的兵马去支援马谡却被司马懿趁机占领了列柳城,犄角的优势失去了。后边的魏延率领本部兵马和王平,马谡、高翔合兵一处,想着要重新夺回街亭,却总是被司马懿的计谋打败,如果再失去了阳平关就更不划算了,就先去守卫阳平关了。以马谡为首的街亭保卫战,就这样以失败而告终了。

第三、如果是魏延守街亭,魏延能否守住?笔者认为换成魏延,也是守不住街亭的。

很多人会认为笔者这样的结论是哗众取宠,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当时战场局势,无论诸葛亮换谁去守街亭都是很难的,即使是魏延守卫街亭,同样也会被司马懿所打败,用以下几个方面给大家分析一下:

因为面对的对手不同,这个是司马懿亲自指挥的战斗,马谡、魏延 、王平等人都不是司马懿的对手,即使可能会有诸葛亮会后方出谋划策,但是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司马懿擅长的是攻其不备出其不意。魏延虽然也是一个名将,但是面对司马懿胜算不大,而且司马懿对街亭的太对是志在必得。

兵力的多寡也是重要的原因,司马懿带领的军队是十万,诸葛亮委派的兵力是两万五千。也并不是说兵少就打不赢,而是但是街亭缺少防御的基础。没有城郭没有险阻守之极难,这也是诸葛亮说过的,当马谡在山上驻扎的时候,魏军就把蜀军包围的水泄不通了。魏延肯定会听从诸葛亮的安排和王平的建议在山下驻扎,面对庞大的魏军,驻守的地方小阻挡不了魏军,驻扎的地方大了会导致战线过长兵力分散,面对足智多谋的司马懿,失败的几率还是很大。

综上所述:很多人认为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是因为街亭的丢失而导致的全线失败,其实从曹睿复用司马懿开始,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就注定了会要失败。即使不用马谡,换成魏延,也是守不住街亭,那是因为司马懿整个战略思路是极为清晰的,对于战场形势可以说是拿捏到位。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愚论,不周之处欢迎评论斧正,你的关注是我最大的动力,谢谢。


蔡公子讲历史


能守住,道理非常简单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诸葛亮一生用兵谨慎,稳扎稳打的方式进行,首先他已经知道对面主将是司马懿,定然不会轻敌,派马谡去守街亭肯定有其中的道理和把握,马谡如果能听诸葛亮的安排一定能够守住。

如果守不住诸葛亮能派他去吗?那不是自毁长城吗?诸葛亮这点看人用人的水平还是有的。

马谡在蜀汉算是中等马,魏延则是上等马,中等马能办好的事情换做上等马肯定没有问题。

战场瞬息万变,兵贵神速,只要能守一时就算成功完成任务,蜀汉不可能灭掉曹魏,这个诸葛亮心里清楚,只是骚扰你,减缓你发展的速度,等到天下有变才可成大事。

想当年汉高祖刘邦不也是从小小的蜀地出兵夺取天下吗?当时的刘邦有现在的蜀国强大吗?当时的项羽有现在的魏国弱小吗?别忘了还有个东吴。

所以你们也不要认为魏延就算能守住一时后面等魏军主力到的时候一定会被攻破,我跟你说兵不在多而在精,古往今来以少胜多的战役太多太多,更何况这是积极防守对面是被动进攻优势更大。

所以换做魏延一定能守住街亭,这场战争的胜利与否未可知。但是蜀国得便宜回国的概率非常大。


麻烦笑一下啦


一城一地之失,不在于兵多地险,在于将领的能力。



诸葛亮总结“街亭之战”的失败说:“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不能破贼却被贼所破,不在兵少,在一人耳。”

可见,一军之将的重要性。那么,魏延能否守住街亭呢?我们从魏延的能力来分析。

第一,平定广汉。

魏延很早就跟随刘备入川,和黄忠平定了广汉,立了功。

第二,刘备赏识。

刘备已经打仗不行,但是在挑选魏延当汉中太守的眼光还是有的。刚开始,大家都以为是张飞,张飞也很自得,没想到被魏延“截胡”了。



第三,镇守汉中。

在刘备事业下滑,荆州失守,附近的上庸反叛,汉中却一定牢牢把握在魏延手里。

第四,偏师破敌。

北伐时期,魏延就领凉州太守。在魏国三路伐汉中时,魏延带着偏师在羌中大败后将军费瑶和雍州刺史郭淮。

第五,南围之战。

司马懿派张郃进攻由王平镇守的南围,王平坚守不出,张郃也打不下。诸葛亮派魏延,高翔等打破魏军。



(王平)

综合魏延的能力,守护好街亭应该问题不大。马谡的失败在于想法太多,指挥混乱,才让张郃有机可乘。再看后来王平守南围,王平还是大字不识的将领,反倒让张郃无法前进一步。

所以,兵多地险都不是关键因素,主要在于带病的将领。


大飞熊骑士


如果当时诸葛亮没有不顾众将反对任用马谡去防守街亭,而是任用宿将魏延去防守街亭,结局会是怎样的呢?

魏延的守城能力毋庸置疑。

当初刘备取得汉中以后,要委任汉中太守。当时大家都以为刘备会任命张飞为汉中太守,张飞也自认为刘备会任命他。张飞镇守阆中多年,通晓蜀地的地理环境与风土人情,按理来说,汉中这样的战略要地,太守非与刘备关系非同一般的张飞莫属。可没想到刘备任命了魏延为汉中太守,大家都很惊讶。在拜将宴上,刘备问魏延,今天任命你为汉中太守,你准备怎么做?魏延说了一段特别霸气的话:“如果曹操亲自带领全国的军队来进攻,我替大王阻挡他;如果是其他将领率领十万大军来,我替大王吞并他。”魏延没有辜负刘备的信任与期望,镇守汉中多年,曹魏不敢踏入汉中一步。即使魏延因为权力斗争被杨仪杀害后,他留下的错守诸围的战略把汉中防线建设的固若金汤。

后来兴势之战,王平利用魏延留下的错守诸围的战略,打败了曹爽十八万大军的入侵。后来姜维放弃了“错守诸围”而改为“敛兵聚谷”,才被钟会突破汉中防线。以魏延的守卫汉中的经验来看,守住街亭易如反掌。张郃虽然也是一代名将,但是他的作战能力还是比不上魏延的。而且从诸葛亮敢任命未经实战的马谡防守街亭,可见诸葛亮内心觉得,守住街亭很简单呀,随便排一个人就行了。即反证了实际上守住街亭的难度并不高。对于魏延这样身经百战的名将来说,真的只是小儿科。

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

——《三国志》

魏延的攻坚能力更加强劲。

魏延跟随刘备以来,数有战功。后随诸葛亮北伐,多次创造以少胜多的奇迹。阳溪之战,魏延以区区偏军,孤军深入,在阳溪把魏国名将郭淮打的丢盔卸甲,展现了绝佳的军事指挥才能。卤城之战中,魏延再次立功,以少胜多,打败司马懿统率的精锐魏军,光是军官的首级,就收割了三千人。打的司马懿从此再也不敢与汉军交锋。魏延还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虽然未被采纳,但也体现出魏延超一流的军事才能。史料记载,魏延“善养士卒”,可见魏延手下的汉军足可以一当十。如果诸葛亮让魏延守街亭,在街亭打败张郃,又有何难?

“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比东方相合聚。”——《魏略》

亮使魏延、高翔、吴班逆战,魏兵大败,汉人获甲着三千,懿还保营。——《资治通鉴》

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剌史郭淮与延战于阳溪,延大破淮等,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三国志》

街亭并非守不住

虽然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诸葛亮的部署未必就是最完美的。但魏延用兵,攻则攻无不克,守则固若金汤,战场形势再怎么变化,相信也难不倒正史之中无败绩的蜀汉军神魏延。而且马谡街亭失守,在于他骄傲自负,志大才疏,甚至犯了两个普通将领都不会犯的错误:

谡违亮节度,举措烦扰,舍水上山,不下据城。张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士卒离散。——《资治通鉴》

一个主将,居然会“举措烦扰”,连将军面对魏军都惊慌失措了,手下将士如何死战?如此军心,何能取胜。胜败兵家事不期,即使马谡面对张郃输了,也应该迅速收拢军力安抚军心。普通将领即使遇到挫折也知道镇定自若,可是马谡临场应变能力连普通将领都不如。而且后来还舍水上山,又是一大错。普通将领都知道,舍水上山,一旦被切断水源采取火攻,必定遭受灭顶之灾。虽说兵法云:置之死地而后生。但是也有前提条件,连水都没得喝,士兵拿什么背水一战?这两个错误,普通将领都不会犯,居然让诸葛亮精心培养的马谡犯了。

如果是魏延守街亭。又怎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呢?

综上所述,魏延若守街亭则魏军必败。

参考文献:

《三国志》

《资治通鉴》

《魏略》


亭殿阁


“六出祁山”,诸葛亮准备最充分的一次北伐也就数这第一次了。前期蜀军一路势如破竹,曹魏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望风而降,一时关中震动,魏明帝曹叡亲往长安坐镇!可叹“一子落错,满盘皆输”,诸葛亮本有机会占据陇右之地,却终因“马谡失街亭”而功败垂成!

时诸葛亮账下并非无人可用,大将魏延、吴懿皆留用帐前,却偏偏派遣了并无作战经验的马谡去守街亭,据《三国志》记载:

“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

诸葛亮为何执意如此呢?若是派魏延前去,又能否完成这个任务呢?

守街亭的目的

守街亭本就是一时的战略所需,其目的就是为了阻挡魏军来援,以便很好的“消化”刚刚占领的土地,更为攻取凉州而争取时间。所以守街亭本来也并非长远打算,待曹魏主力大军到来时,街亭该舍弃还是得舍弃的,即使有魏延这样的大将镇守,也只能守一时,守不了一世,不过能守住这关键的一时,对诸葛亮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双方兵力推测

而马谡守街亭就恰恰连这一时也没能守住,被曹魏大将张郃所率领的先锋部队击败,终致北伐无功而返。一直以来有朋友认为当时的曹军数量远多于蜀军,其实不然,据史料记载,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的兵力大概在六万左右,而马谡守街亭带去的兵力至少在一万以上,据《魏书》记载,当时曹魏派去拒敌的总兵力才五万。

“乃部勒兵马步骑五万拒亮。”

由曹真担任主帅,张郃为先锋,故不可能出现像传闻和演义中说的那样,曹兵数倍于蜀兵才导致马谡失守。从张郃击败马谡后,因王平一千人马尚,恐遭埋伏在而不敢追击来看,当时张郃率领的前军也因在一万左右。据诸葛亮对此战的总结:

“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

我们大概可推测当时双方的兵力应该是差不多的!

魏延若去,北伐不因街亭之失而止

在我看来,要是当初街亭让魏延去守,守住那关键的一时是肯定没问题的。

其一,魏延行军征战多年,实战经验丰富,曾镇守汉中近十年而未出半点纰漏,可见魏延此人心思缜密,极善防守。

其二,街亭要道,易守难攻。

其三,双方兵力不相上下,没有兵力上的弱势。

其四,魏延乃蜀汉名将,声名远播,且在军中有威信,所以不会有马谡王平那样将帅不和以致分兵两处的情况出现。

光凭这几点来看,魏延守街亭一时是不成问题的。而马谡为何失守街亭呢?

与王平不和以致分兵,这势必会影响军心这是其一,马谡没有过实战经验是其二,其三则得说说马谡为何驻军于山上而不当道下寨了。

因为马谡深知自己在军中威信不足,他急需一场大战立功来证明自己,而街亭一战在他看来是可行的,时魏兵并不多于蜀兵,若借山势,居高临下,以“破釜沉舟”之计攻杀魏军,确有很大的希望获胜,然马谡忽略了一点,他在军中没威信,项羽的破釜沉舟可成功,但他马谡并非项羽!不但没能凝聚军心,反倒使军心动摇,终致惨败。

其实诸葛亮之所以派马谡前去,也是想让他借此机会历练一番,毕竟当年马谡一直被诸葛亮视为自己的接班人。诸葛亮预想若按自己的方法实行,马谡守街亭一时是不难的,只可惜马谡并没有遵照他的意思啊!

“品历史人文,悟真理人生。”专注历史文化的探索,我是灵魂的感触!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灵魂的感触


如果诸葛亮派魏延去守街亭,能否受得住,这好有一比,你让一个比较优秀的高三毕业生去做一道很常规的初中中考题。答案当然是手到擒来,甚至他能够给出好几种解题的方式。有种大炮轰蚊子—大材小用之感。

故而魏延凭借魏延的军师才能必须能守得住!

为什么这么说?且诸葛亮为什么不让魏延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魏延:有勇有谋,性格孤傲

魏延出身贫寒,却能够在乱世中,屡立奇功,得到刘备的赏识。升至牙门将军。牙门将军这个职务可不是谁都能当的,当年赵云就曾担任这个职务。可见魏延的确是有勇有谋!

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三国志·蜀书·魏延传》

刘备取得益州之后,就动身前往成都,汉中就需要一位得力的干将来守卫汉中。汉中为成都的北门户,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关羽守了荆州,大伙儿都以为是张飞。但谁都没想到让魏延担任汉中的将军和太守。众将皆惊。

刘备为解开大家疑团,就问魏延,汉中你想怎么守?魏延自信地回答:

“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三国志·蜀书·魏延传》)

这句话是说,如果魏国举重兵攻打汉中,我会死守关隘;如果偏师来攻,我会积极整军,攻下他们。

事实证明,魏延的确守得很好。出色的完成任务。

到了凉州刺史任上,更是连破魏将费曜和雍州刺史郭淮。非常厉害。被诸葛亮加封为征西大将军,假节,南郑侯。

故而魏延的谋略不在话下。守住街亭更是小菜一碟。

那么为什么不让魏延守呢?

蜀汉后期人才凋零

因为在蜀汉到了后期,五虎大将就剩赵云能够上场了。而第一次北伐。诸葛亮的军师策略中,第一要派一支有影响力的部队骚扰祁山。在当时的蜀汉,除了赵云就是魏延。那就让赵云去吧。

再者需要有一支急行军部队打下天水和安定。没有赵云,只能让魏延上。让马谡去?那不是拿几十万大军开玩笑嘛?事实又一次证明,魏延是良将,出色的完成了布置的任务。

街亭重要,但是易守难攻,并不是一个特别难的任务,就让马谡和王平去吧,王平辅助马谡。应该没啥问题。

但事情总是很意外,马谡傲慢无知,不懂军事作战。又不听王平意见,最终被张郃杀得落花流水,还丢了街亭,直接造成了第一次北伐失败。

可以这么说,廖化和王平都能把街亭守个滴水不漏。


上文说到了,魏延守汉中,曹操来攻打都无所畏惧,更何况你张郃了!

故而,让魏延守街亭一点儿问题没有,但是是不可能的。因为诸葛亮有有更重要的军师作战任务派给他。选择了马谡这个纸上谈兵的年轻人,最终造成北伐失败。真是令人扼腕!

如果觉得在下唠叨的不错,就点关注哈,有不同想法也可评论。


小王看三国


那还用说,不但能守住街亭,还可能打败张郃,吞并魏军!


第一,魏延有奇谋。

兵法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兵者诡道也,出奇才能制胜!魏延就是这样一位善奇谋的将军。“子午道奇谋”至今被人津津乐道。如果魏延去守街亭,必定奇谋百出,让张郃防不胜防。

第二,魏延实战经验丰富。

三国志记载,魏延“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打仗这种事,经验太重要了,马谡输就输在没经验上了。魏延久经战争,可定不会做出放弃水源,弃城上山的愚蠢决定。肯定是稳扎稳打,先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出奇兵发动突然袭击,以奇致胜。就像当年张飞在巴西打败张郃一样。

第三,街亭不算难守。

从地形看,街亭是典型的山谷地形,两山夹一口,只要按照诸葛亮的部署,当道扎营,谨守营寨,张郃就插翅也难飞过去。更何况街亭还有城池可以坚守,三国志张郃传记载,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说明街亭是有城池可以坚守的。而三国时期,攻城是很难很难的。

从兵力对比看,张郃有兵5万人,蜀汉军队守街亭的保守估计是1万人,或者更多一点。

孙子兵法曰,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张郃在兵力上是蜀军的5倍,占有绝对优势,但是别忘了,守城战,守城的一方可以利用有利的防御工事极大的削减地方的兵力优势。在随后的第二次北伐中,诸葛亮10万大军20天都攻不下小小的陈仓城,守城的不过1000余人。

所以说,街亭的地形十分利于防守,一个正常的将军,正常发挥,就能圆满完成防守任务。何况是魏延。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魏延被刘备任命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时的豪言壮语。

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

曹操尚且不惧,张郃何足道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