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家族的一顆新星——“菌肥”,你知道多少?

菌肥好不好,用了才知道!近年來,菌肥走入了我們視線,其獨特的生物菌功能在改善土壤,提高作物品質方面效果顯著也漸漸被農戶們認可,成為肥料家族中的一顆新星。但是由於大部分農民朋友對菌肥之功效、養分含量、施肥方法的掌握較生疏,就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

肥料家族的一顆新星——“菌肥”,你知道多少?

今天咱們就談談菌肥的相關問題:

菌肥有什麼作用

菌肥是微生物肥料的俗稱,它是一種帶活菌體的輔助性肥料。土壤中存在著大量的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放線菌),一般每克土含有幾億至幾十億個微生物。有些對作物生長髮育有益,有些則有害。人們用科學的方法從土壤中分離、選育有益微生物,經過培養、繁殖、製成菌劑,將這些菌劑應用於農業,使作物增產,稱為菌肥。目前我國生產和應用的菌肥主要有根瘤菌、固氮菌、磷細菌、鉀細菌、EM菌肥料等。菌肥是通過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動,拮抗有害微生物,促進土壤中養分的轉化,提高土壤養分的有效性,改善作物營養條件,增加土壤肥力。

菌肥的作用有一下幾方面:

改善土壤養分供應狀況

菌肥主要通過各種菌劑促進土壤中難溶性養分的溶解、釋放。菌劑在代謝過程中釋放出大量的無機有機酸性物質,促進土壤中微量元素硅、鋁、鐵、鎂、鉬等的釋放及螯合,有效打破土壤板結,促進團粒結構的形成,使被土壤固定的無效肥料轉化成有效肥料,改善了土壤中養分的供應情況、通氣狀況及疏鬆程度。

促進作物生長

菌肥的使用,促進了刺激素的產生,調節、促進作物的生長髮育。菌劑的使用,可以促進赤黴素、生長素和其他活性物質的產生。

肥料家族的一顆新星——“菌肥”,你知道多少?

增強作物抗病抗逆能力

菌肥中部分菌種具有分泌抗菌素和多種活性酶的功能,抑制或殺死致病真菌和細菌;大量的田間試驗證明,菌肥的應用可以降低病蟲害發生率及增強作物的抗逆性能。如對棉花黃枯萎病,稻瘟病,小麥的白粉病、莖腐病,蔬菜猝倒病、立枯病、青枯病等有一定的防治和抑制作用,大量實驗表明地恩地微生物菌劑可有效抑制某些種類線蟲病的發生。菌肥還有明顯的抗旱、耐寒、抗倒伏、抗鹽鹼的效果,增強作物的抗病性,從而有效預防作物生理性病害的發生。

提高產量、改善品質

使用微生物肥料可以提高農產品中的維生素C、氨基酸和糖分的含量,有效降低硝酸鹽含量,使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好吃又好看,賣個好價錢。可不同提高作物產量20-30%。

菌肥的正確施用

菌肥用量少,單施不易施勻,覆土之前易受陽光照射影響效果,遇風天還會發生被風吹跑,可與有機肥混合深施效果較好,也可以與營養土混合用於蔬菜育苗,也可在蔬菜定植時穴施或溝施。

(1)菌肥肥效持續時間長。由於生物菌具有較強的生命力,一般肥效可達150~180天,一季作物只施用一次,即可滿足作物一生的生長髮育的要求。

(2)菌肥是一種活性菌,施用時必須埋於土壤中,不能撒施於地表,一般深施7~10cm。由於生物菌對作物的根系和種子不造成任何傷害,所以菌肥施用時應最大限度地靠近作物根系,讓其與作物根系最大限度地接觸,才能充分發揮生物菌肥的肥效。作種肥時,施於種子正下方2~3cm處;作追肥時儘量靠近根系為好;葉面噴施時,應在下午3時後進行,並噴施於葉的背面,防止紫外線殺死菌種。

(3)菌肥與其它肥料配合施用效果好。菌肥是一種高含菌量的生物製劑,施於土壤後需要15~20天才能發揮肥效,多數生物菌需在氮元素的作用下才能復甦,所以在施菌肥時要適量地配合少量的氮肥,一般每公頃施複合菌肥25~30kg,且根據不同情況,配合施用45~75kg尿素、75kg磷酸二銨。如與有機肥料配合施用(每公頃配施商品有機肥80kg),可加快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增加土壤有機質的含量,提高生物菌的活性。

肥料家族的一顆新星——“菌肥”,你知道多少?

(4)保持土壤適宜的溫溼度條件:菌肥在土壤持水量30%以上、土壤溫度在10~40℃、pH值在5.5~8.5的土壤條件下均可施用。在土壤持水量小於30%時要及時澆水,並及時中耕鬆土以保持土壤墒情、提高土壤溫度。

(5)配製營養土:一般取田園土(無農藥汙染的田園土)60kg,充分發酵腐熟的人、畜、禽糞便30kg,加複合菌肥10kg,充分攪拌均勻即可。該營養土可用於農作物、蔬菜、瓜果、果樹等育苗、養苗等使用。

肥料家族的一顆新星——“菌肥”,你知道多少?

施用及推廣中應注意事項

生物菌肥起關鍵作用的是菌種,但菌種又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如何判斷一種生物菌肥的優劣?

首先要看有沒有農業部登記證,獲得農業部登記證的菌肥才可能是真正的;

其次要看品牌的持續性,一般來說品牌持續時間越長,可信度越高;

第三點就是經營者必須親自做試驗。有了這三點基本就能判斷出菌肥的優劣。

此外,在施用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有效期及有效活菌數目前我國微生物肥料有效菌存活時間超過1年的不多,所以選購的菌肥要儘快使用,存放時間過長,其菌種的休眠狀態可能被破壞。菌肥有效活菌數達不到標準的菌肥不能購買。國家規定微生物菌劑有效活菌數≥2億/克(顆粒1億/克),複合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機肥有效活菌數≥2000萬/克。如果達不到這一標準,說明產品質量達不到要求。

溫溼度、土壤及施用時期施用菌肥的最佳溫度是25℃~37℃,低於5℃,高於45℃,施用效果較差。對高溫、低溫、乾旱條件下的農作物田塊不宜施用。固氮菌肥最適溼度土壤的含水量是60%~70%。對含硫高的土壤和鏽水田,不宜施用菌肥,因為硫能殺死生物菌。對於翻漿的水田,一般不用撒施,用噴霧的方法效果會好些。生物菌肥不是速效肥,在作物的營養臨界期和營養大量吸收期前7~10天施用,效果最佳。

用量及混用

土壤中施入較多的菌肥,雖然不會出現燒根燒苗現象,但也並不是施得越多就越好。盲目大量施用生物菌肥,會增加肥料投入成本,降低作物的栽培效益。

因此,應根據不同作物的需要和土壤養分狀況,科學地確定生物菌肥施肥量,才能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

切記:不要將菌肥與殺菌劑、殺蟲劑、除草劑和含硫的化肥(如硫酸鉀等)以及稻草灰混合用,因為這些藥、肥,很容易殺死生物菌。或者先施菌肥,隔48小時後,再打藥除草。若拌種切忌和已拌好殺菌劑的種子混合使用。千萬防止與未腐熟的農家肥混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