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解讀一下阿里巴巴生態,騰訊生態,小米生態,這三大生態的優劣對比?

貴陽互聯網餐飲殷方元


阿里系、騰訊系、小米系這三個體系是中國商業生態裡非常重要的三個典型案例,但如果以規模及潛力來說,還需要增加頭條系與華為系、其他系,中國因為市場規模足夠大,能夠包容這些足夠規模的單體商業生態體系。

回到話題中,我們在談論商業生態時,既需要看表面,也需要分析更深的一面。何為生態?我們在看大自然的時候,無論多大的生態系統,他一定有自我循環的體系,以確保生態的穩定,並有成長性,在本話題中三個體系中,其實小米目前為止嚴格來說還不能是一個合格的商業生態,因為構建小米生態的土壤並不肥沃,且容易被顛覆。再者,一個健康的生態,構成生態中的每一個因素都是相互獨立且互相影響,他們彼此的重要性是相對對等的。從這個標準看,小米還沒有構建好自己的生態,目前只有阿里與騰訊構建了相對完整且健康的生態體系。


1、阿里生態:

阿里是以電商起家,所以對於阿里來說,豐富和拓展電子商務的消費場景更為重要,且一直是阿里系重要的能力,並以為基礎不斷拓展新的邊界。

與電商具有天然聯繫的支付、服務器、物流等次級業務也能發展起來。換句話說,因為阿里天生具有To B端的能力,釘釘與阿里雲這些重量級或者次重量級的業務才能在阿里發展起來。

有人會問:微信的使用人數明顯高於淘寶啊,為什麼不是騰訊?還有人拿今年百度在春晚期間沒有出現宕機的行為,所以得出結論百度的技術一定高於阿里。且不論百度和阿里的技術能力究竟怎麼樣,但電商交易環境的複雜性一定高於百度與微信,這是毋庸置疑的。12306為什麼最後會選擇阿里的技術方案,也是肯定阿里的技術能力。

還有物流,只有阿里有能力組建菜鳥網絡,因為物流依託電商而生存,京東的規模也可以,但阿里系涉及的商業個體更多,物流訂單更大,所以對於物流行業來說,誰能帶來業務,誰就是老大。況且京東還有自己的物流體系需要競爭。

所以,我們總結阿里生態的循環:電商——支付——物流——服務器(雲服務)——垂直業務(外賣、售票、OA等)——線下智能消費場景

但大家發現沒有,阿里系的業務彼此關聯性是最強的,這個能力也帶來了另一個問題:就是阿里跨界業務很難有突破,而騰訊卻能不斷將業務拓展到阿里的範圍內,並對部分業務產生一定的壓力。


2、騰訊生態

(備註:第二張圖有點老,但是可以用來闡述騰訊系的生態體系)

截止到目前,我一直認為騰訊系所鏈接的產業及規模是要大於阿里系的,大家可能關注了騰訊最近的財報,感覺騰訊在走下坡路。這裡需要闡述下阿里與騰訊兩家不同的投資理念:阿里系傾向於整合,而騰訊系傾向於關聯。由此導致的後果是阿里系在面上越來越龐大,而騰訊系感覺變化不大。

但,騰訊系的產業基礎可能要好於阿里系。騰訊系的基礎是社交,以社交為基礎構建了To C的生態。這樣的業務體系鏈接的群體更為龐大,但也容易侷限一個特定的國情與環境之中,就像無論是微信還是騰訊其他業務,出海都並不理想,最成功的可能就是遊戲業務了。但這並不能忽略騰訊體系吸金的能力。我們深入騰訊生態的內部會發現:騰訊生態中的各個因素既互相影響也相互獨立,以微信為基礎,能夠輕易為美團、京東這樣的體系內公司獲取流量。但無論是社交業務、電商業務、遊戲業務等都能夠自我造血。更為關鍵的是掌握了C端這一個龐大的用戶規模,拓展邊界的能力無疑會大大加強。我們縱觀騰訊系在成長過程中兩個重要的商業戰爭:1、與360的競爭;2、與頭條系的競爭,莫不是在守護自己能力業務,確保這個騰訊生態基礎設施不被破壞,但事實是這個領域也容易遇到挑戰。

騰訊生態裡掌控的資源決定了他可以四處出擊,並能獲得一定的戰果。比如:內容生態(閱文集團、騰訊音樂等)、支付領域(事實上也只有微信這樣的產品能夠在支付領域給阿里一擊)等。

由此帶來的弊端也顯而易見,目前為止我們尚未發現一款由騰訊開發的To B端的優秀產品,微信也開發了企業版本,但使用的人好像不多,體驗真的很不友好,但奇怪的是又說不上來。甚至包括騰訊雲產品。

我一直在想,隨著科技的發達,科技賦能個體,個體越來越強大。假如有一天,每一個個體都可以相當於今天的一個小個體商業單位,那麼阿里生態的強大會超越騰訊生態?這個答案,目前看來還沒看到這個可能。


3、小米生態

我在前面為什麼說小米生態還不健全,因為小米的生態非常依賴於手機業務,他更像是中心控制系統,以手機為中心,延伸其他業務,看似規模與種類也很大,但一旦有公司或者品牌突破到手機這個核心業務,那麼是不是小米的生態很容易出現問題?

華為在前不久的發佈會上,也宣佈開始佈局生態,OPPO等廠家也在跟進。可以預見這個類型的生態競爭會更為激烈。小米也好,華為也好,更接近物聯網的系統,通過互聯網以各個智能設備為一個個點形成鏈接,組建成某一個某某網絡,例如:家居網絡,健康網絡等,然後在後臺生成大數據,進行分析,從而完成對消費個體具體行為的追蹤。這個想象的場景可能更為接近小米生態,但能否讓消費者形成習慣併產生依賴,這在現階段依然是問號?假如這個成立,那麼小米生態就合理併成立。否則,難以下定論。


寫到這裡發現突然寫了很多,先描述到這裡。一家之言,如有不當之處,歡迎留言溝通交流,謝謝。

以上。


留聲之地


老梁觀點:阿里巴巴和騰訊生態環境不相上下,小米做好原生態就好了,老老實實做數碼領域挺好。三大生態優劣對比,我認為各有特色。這不是一篇文章所能概括的,咱們簡短截說。

阿里巴巴生態:


阿里巴巴的生態環境覆蓋線上線下,涉足領域極其廣泛。在衣食住行四大領域都有投資,阿里巴巴的健全發展離不了馬雲的雄心壯志。

馬雲說:銀行不改變,我們就要改變銀行!支付寶挺身而出。

馬雲對助理說:幫我拿下申通,助理:46億買下申通!馬雲說對助理說:點個外賣,助理:已全資收購餓了麼!

阿里巴巴收購和投資的領域太多,無法一一道來,還請諒解!阿里巴巴無論在收購還是投資方面,都有其獨到見解。老梁觀點:有錢任性!

騰訊生態:

騰訊生態環境和阿里巴巴不相上下,你投資我也投資,這也是一大亮點。除了在電商領域不佔優勢,其他都挺好的。騰訊在社交這一方面佔據大片江山,稱霸遊戲領域,騰訊生態同樣健全,和阿里不分伯仲,平分秋色。

小米生態:


小米涉足智能家居方面,確實挺出色。還是好好研究智能設備吧,老梁觀點:專注同一領域,垂直化發展才是正道。


老梁觀點:三大生態優劣對比,各有千秋,平分秋色,不分伯仲。


您認為這三大生態,誰最厲害呢?


以上為個人觀點,無法統一大眾思想。如果您有更好的觀點,請在下方留言,我們一起來探討,謝謝~

老梁觀點


三大商業模型邏輯來看:

阿里以交易平臺為中心,關於交易的物品和服務,交易線上線下都佈局,靠提供交易平臺的服務獲取利益。

騰訊以人的連接為中心,不管人跟人,物,信息,服務等都有所佈局,靠提供連接服務取得回報。

小米以人的人性為核心,不管粉絲需要的啥,按粉絲的標準打造物和服務,靠提供滿足粉絲的產品和服務獲得利潤。

從市場看,交易是市場固有的屬性,不可或缺,市場在,交易在,市場繁榮,交易量大,前景不可限量,它的制約性是政治,市場規則秩序,戰爭,誠信,安全,交易對象和頻率。需要強大的後盾依託方可前行。交易多是國家管控領域,有所為有所不為,不可亂為。

從社會看,世間萬事萬物皆有聯繫,連接是社會的基因,有社會在,連接永久在,生活無時無刻都在連接,是人在社會生活的基本社會屬性,其基礎作用不言而喻,產生的作用不可想象。連接的威脅是政治,科技,工具,途徑,效益,標準。連接是人在社會的空氣,不可缺少的養分。

從人性上看,服務好上帝就會有恩賜,上帝需求就是服務的價值和方向。但是人的需求是多樣性的,特別是群體性的,只能求同存異,找到共同追求群體,共同的需求把服務做到極致,獲得人性的認同,附帶價值的認同,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只要不斷抓住新生群體的人性需求變化,也將一直的跟隨需求而改變。變化是威脅。人性不滅,需求永缺,服務永伴。

綜上看,騰訊是社會基礎工具的建設,阿里是市場功能的部分補缺,小米是社會群體的喜愛。工具人人得具備,補缺的未必人人必須,喜歡的難得實時喜歡。騰訊模式不僅要時間上要延續,空間上還得普及,方可長盛不衰。阿里空間上的開拓就是補缺,交易缺失的角落就是阿里戰鬥的地方。小米不僅要找到人性貪婪之需,還得有滿足貪婪之物,時空不停,質量不減。

本看法純屬個人觀點,歡迎關注點評交流。


城農商務


這位兄臺,你提的問題也太大了——這起碼是三篇MBA畢業論文啊,還是一旦答辯通過就能直接當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的那種!就算論文沒通過,那位同學也決非池中之物。

把這三家生態中的任何一個整明白都足以讓人成為XX排行榜上的一名新晉,還能把它們仨分出高下的就更是牛到離譜、根本停不下來了。

估計,能回答此題的人肯定有,但好答案不容易出現在這裡。


冬眠覺曉1968


我認為無論是騰訊公司或阿里巴巴都不能一言定論誰家公司的生態系統好,誰家的生態系統不好的說法。包括市場佔比相對弱些的小米公司,也不能說他的生態系統就是不好的。阿里巴巴在1999年創立之初主要是聚焦B2B業務,阿里公司在2003年上線了淘寶網專注C2C,在2011年之時,天貓網上線又延伸了B2C佈局。可以說,阿里巴巴公司是緊跟著互聯網科技,以電商平臺為依託進行模式擴張,到2018年阿里巴巴交易總額達到約5萬億元,成為全球最大零售體。從生態鏈佈局來看,阿里巴巴的策略是讓阿里巴巴電商平臺成為生態圈的核心,通過做大電商平臺來支撐無數個小前端、通過多元化的網上商品交易生態體系實現賦能。當前,在這個前端佈局上,阿里已經覆蓋了淘寶網、天貓,支付寶金融、阿里雲、口碑網等等的流量分發、包括餓了麼O2O、阿里影業娛樂等各個互聯網場景。阿里巴巴成功構建了以提供網上商貿交易為大平臺的生態系統。騰訊公司則是以QQ聊天交流為起源,打造的以社交為流量入囗構建的生態系統。騰訊在PC時代靠QQ起家,然後憑藉著流量優勢加碼遊戲業務;在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騰訊又憑藉著“微信”牢牢把握流量優勢,掌控社交領軍優勢,並以此為依託實現遊戲、廣告、支付等變現渠道。可以說,騰訊整個發展路徑的核心優勢就是社交。相比於阿里直達終端的中心化思維,騰訊更強調自己做生態圈的地基,選擇更有效率的企業進行合作,而非直接參與競爭,給予相關企業所需要的資源,以賦能連接所有場景。小米公司是以優質低價的小米手機為端口構建的小米科技智能生態系統。雖然說相比騰訊,阿里巴巴而言,小米公司相對弱些。但是小米的生態鏈應該算是很成功的產品了,小米最成功的地方不是說它的價格有多低,而是說我們可以真的是以一分錢一分貨的理念去選購相關的產品,而不用擔心低配高價或者說價格虛高。小米生態鏈覆蓋廣闊,基本家庭生活家電用品都有,包括智能出行產品佈局也不少。最讓人認同的還是智能家電完全可以實現遠程操控,引領著智能生活未來的發展。對於小米智能家居產品相信不少網友也都有所瞭解,現在也都可以實現智能聯動。因此,我認為這三者之間的公司商業模式不一樣,打造的商業生態也不一樣,就如人們的日常生活是多吃飯好還是多吃菜好呢?是開小車好還是自行車好呢?這都得根據實際所需,所以說三者是沒有可比性的。





豆娛天下


阿里巴巴的生態最好

網絡生態也是馬雲提出來的

再有就是阿里巴巴除了客服

其架構體驗非常好

支付寶下單 雲計算推薦 大數據把控

高檔品商城 普通品商城 源頭廠家價

閒魚舊貨店 綠化植樹 菜鳥快遞

廢舊回收 公益事業 支持教育

最重要的是建立信用體系

別人誰行呢?

但是還是客服服務除外!

因為大家都抱怨沒有本地化!

設立客服形同虛設

這個不是胡說的本人有記錄!

四歲的孩子在實體店刷碼學支付

機器設備顯示是支付寶





福筱航


人人都喊生態生態時,我覺得有必要糾正或講講個人的觀點,生態是大自然當中所有的一切生生不息、良性循環的勢態,總是正向的。所以,從企業的角度來說,是需要正面影響到全社會,經濟、服務、生活等等方面的價值,才比較符合生態一詞,而不能做到這些,大部分價值只能貢獻在公司利益上的,應該叫產業鏈計較合適,綜合上述符合生態的只有阿里巴巴和騰訊了,公司們貢獻的價值沒有大到這種程度就不要天天老喊生態生態,就顯得很“沒腦”。


20011前途


小兒科!在萬千實體面前不過一條小河溝!在我的眼裡不過是長江黃河!離萬洋大海十萬裡之別!我們要建服務全球70億人口互聯網終極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