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都搞不定的洪承疇,為何敗在孝莊裙下?

驢可樂


小哥出品,必屬精品。

何為野史?道聽途說,以訛傳訛的故事罷了。而據野史記載,松錦之戰,洪承疇戰敗,做了滿人皇太極的俘虜,但是他寧死不降,絕食數日,皇太極一看,這可不能讓他這麼死了,因此派自己的妃子大玉兒(後孝莊太后)去色誘洪承疇,二人成其好事,事畢,洪承疇得知此女是皇太極的妃子,之所以這麼做,是皇太極為了表示,洪老弟,你看看我對你是多麼的真心實意,我可是求賢若渴啊,你看看,我是可以拿老婆和你一起分享的,對你,真心實意。

洪承疇大受感動,因此死心塌地的投降了滿清,一路為皇太極出謀劃策。

孝莊太后勸降洪承疇有大功一事,實屬野史坊間流傳,不足為信,因為這種說法有三點匪夷所思的地方。

第一:皇太極為什麼要派孝莊太后去呢?

當時皇太極作為滿清國君,一聲命令下去,蒐集上千美女有何難?何況宮中還卻美女嗎?為什麼非要讓這位後世的孝莊太后去呢?於情於理不通。

第二:孝莊太后並不會講漢語,也就是說,假如孝莊太后和寧死不降的洪承疇要成其好事,除非洪承疇變態至極,因為身在牢獄,絕食多日,國破家亡(擔心家裡人的安危),那裡會見到一個美女就忍不住去做羞羞的事情呢?氣節何在?

第三:牢獄中的洪承疇,此刻可謂是錚錚鐵骨,他已經絕食數日了。並且洪承疇是一個重禮節,重名譽的人,怎麼會做此時此刻做這種敗壞自己名節的事情?

第四:洪承疇並非好色之徒。

據史料記載,洪承疇一生只有一妻一妾,在哪個三妻四妾很正常的年頭,作為朝中高官,洪承疇只有兩個老婆,從側面也能反應這個人並不是個好色之徒。


勸降洪承疇的關鍵人物:范文程。

要說明末清初三大漢奸,排在首位的,公認為范文程。

臣范文程

在清史的記載中,范文程是清初的一代重臣,也被認為是文臣之首,康熙親筆“元輔高風”四字送給范文程,范文程建立了清朝基本的國家制度,在官制、法制、經濟、文化方面都有巨大的貢獻,在滿人看來,范文程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大臣,可誰又知道,他也是一個背叛自己國家,殘害自己同胞的漢奸。

萬曆四十六年,後金的八旗兵攻克撫順,范文程主動投靠努爾哈赤,在征戰中范文程給努爾哈赤出謀劃策,在謀略方面范文程的確很擅長,打得明軍潰不成軍,一時間范文程名聲大起。

范文程的妻子曾經被多爾袞的弟弟欺辱,范文程大怒,鬧到皇太極那裡去,最終也不過是多鐸被罰款白銀三萬兩而已,後來范文程依舊忠心耿耿的為滿清效力。


招降洪承疇的過程。

洪承疇被關在大牢,他不斷大罵滿清土匪,同時絕食數日,話說這一天,范文程受皇太極所託,前來勸降洪承疇,范文程和洪承疇同朝為官,看到身處牢獄的洪承疇依然氣節不減,不由得心生佩服,早就知道他被關在大牢,但是范文程一直沒來勸降過,因為他沒有那個臉面前來,他怕被洪承疇指著鼻子問候自己的祖宗八代。

但是皇太極找他了,因為皇太極求賢若渴,又有雄才大略,當初自己就是認定皇太極可以平定天下,開創和平盛世才死心塌地的跟隨皇太極的。所以今天,他硬著頭皮來了。

范文程來到大牢,洪承疇此刻已經餓的奄奄一息了,范文程自報家門,洪承疇一聽,就惡狠狠的看著他,沒等他在開口說話,洪承疇就開始大罵了。

范文程無顏多說,唯有靜靜的聽著。良久,洪承疇罵累了,也不說話了,他只是轉過身子,不再看范文程一眼,把他當做空氣了。

良久,范文程開口了,“洪總督,您可記得袁崇煥大將軍嗎?”

“匹夫住口,賣辱求榮之人也配提袁將軍名號?”洪承疇厲聲罵道。

“皇上昏暈,魏黨惑亂朝綱,民不聊生,洪總督,您看不到嗎?”

范文程見洪承疇不說話,繼續自顧自的說道,回憶起以前的時光。

不知道過了多久,范文程不停的講,洪承疇態度也有點緩和了,偶爾說幾句,無非是以前天下太平,皇帝仁德之類的。兩人一路憶苦思甜,頗有惺惺相惜的感覺。

最終,兩人各自一聲長嘆,嘆世道多變,嘆百姓疾苦,嘆魏黨弄權。

時值秋風氣節,一股風從大牢通道吹過,房頂隨風落下幾縷灰塵,落到了洪承疇的衣服上面,洪承疇頗為無奈,多次擦拭,怎奈室內塵土細膩,早已深入衣服紋理。

范文程見狀,心中已有計較,看時候不早了,自己想要的答案都已經得到了,因此起身告別。

范文程出得大牢,心中甚喜,直奔皇太極寢宮而來。

皇太極看到范文程的氣色,就知道事情有眉目了,他趕緊召范文程一起坐下,談一下事情進展情況。

范文程興沖沖的告訴皇太極,“洪承疇死不了”,因為他沒有死的那份勇氣,一個小事情都非常在意的人,怎麼會輕易的去自殺呢?

最後,范文程詳細告知了他和洪承疇的談話內容,並且指定了一個招降洪承疇的策略。

第二天,天更冷了,風更大了,這樣的天氣,躲在家裡的火爐旁邊最舒服了。

可是此刻身處大牢的洪承疇,簡直是苦不堪言,因為穿的比較淡薄,加之多日未食,此刻飢寒交迫,奄奄一息。他回想自己的一生,留下了悲涼的淚水。

就在這時,打敗自己的皇太極來了,這個自己的敵人,身穿華貴的貂皮大衣,此刻正居高臨下的看著自己,而范文程則站在旁邊,洪承疇心灰意冷,他轉身面對著牆壁,也不想多說什麼。

忽然,一件溫暖的貂皮大衣蓋在了自己身上,不用多想,這件衣服就是皇太極的。

洪承疇剛想用力把大衣抜下來,忽然一隻強有力的大手按住了自己的手。

“洪兄”,范文程大喊一聲,已近哽咽。

“洪總督,男子漢大丈夫,如此死法,豈不是愧對天地?不如和我一起,給天下百姓一個太平”。皇太極說到。

洪承疇長嘆一聲。

忽然,牢房外傳來一陣叮叮噹噹的聲音,眾人轉眼看去,只見一位衣著華貴的美婦端著一碗熱湯進來,范文程認得是大玉兒,忙施了一禮。

大玉兒端著熱氣騰騰,濃香四溢的熱粥來到牢房,皇太極接過熱湯,雙手恭敬的端給洪承疇。

“洪先生,這位是我的妃子,大玉兒,這是她親手熬製的人參湯,給先生去寒”。

洪承疇此刻大受感動,顫巍巍站起身,對著皇太極,緩緩的拜了下去。

(完)

謝謝大家。

喜歡的記得點關注哦!


古梁鏞


先說明一下,無論是正史也好,專家學者的研究考證也好,都不認為洪承疇是因為孝莊的美色才投降女真人的。想想也不現實,皇太極怎麼可能為了一個漢人,將自己的愛妃拱手送上,給自己帶一頂綠帽子?再者,洪承疇是大明高官,什麼樣的美女沒見過,怎麼可能為了一個蒙古女人,拋棄漢夷之防和孔孟之道,去屈身事賊,這根本不現實。所以說,洪承疇的叛變,肯定有其他重要因素,不可能因為一個女人。

今天就來探討一下洪督師到底為什麼叛變?

洪承疇是福建人,少年時以聰慧好學著稱。23歲考中舉人,24歲高中進士,算得上年輕有為,深得朝廷器重,才31歲就出任兩浙承宣佈政左參議,算得上是春風得意。

真正讓洪承疇名揚天下的,卻是他的軍事能力。崇禎年間,陝西大亂,流民四起,農民軍王左掛、苗美率兵進攻韓城。時任三邊總督的楊鶴(崇禎寵臣楊嗣昌的父親)手下無猛將,無精兵。萬般無奈之下,他只好讓時任陝西督糧參議的洪承疇領兵出戰。這本是無奈之舉,沒想到洪承疇給了他一個巨大驚喜: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洪承疇設埋伏於林中,當農民軍靠近後,先是大吼大叫,弄得似乎四面都是埋伏,嚇得農民軍四散逃竄,然後再帶兵殺下去,雖然斬首不多,才300多人,但嚇退了農民軍,保住了韓城。一時之間,在陝西官場,此事傳為美談,大家紛紛議論,原來讀聖賢書的洪大人,還會打仗,還會殺人。

崇禎三年,洪大人因為剿匪功勳,在老上司楊鶴的提拔下,升任延綏巡撫,成為一方大員,封疆大吏。但是,他和他的上司楊鶴卻在剿匪大計上發生了巨大分歧。楊大人是典型的儒家出身的官員,主張以撫為主。洪承疇卻更像一個法家,主張以剿為主,甚至不惜殺降,認為對付農民軍就是要殺,殺得人頭滾滾,才能鎮住他們。在他手裡,被殺掉的農民軍有五六萬之多,甚至有老百姓稱他為洪屠夫。

一年多後,事實證明楊鶴以撫為主的策略全面失敗,農民軍投降後再叛亂的現象層出不窮。崇禎皇帝一怒之下,罷免了楊鶴,讓洪承疇出任三邊總督,全面負責清剿農民軍一切事宜。沒有了楊鶴的掣肘,洪承疇終於可以徹底放開手腳,安心清剿農民軍。陝西境內的農民軍扛不住洪承疇進攻,紛紛逃離陝西。崇禎看到洪承疇的厲害後,不僅保留他的三邊總督職務,而且還讓他總督河南、山西、陝西、湖廣、四川五省軍務,成為明廷鎮壓農民起義的主要軍事統帥。

洪承疇沒有辜負崇禎皇帝的期望,設下巧計,伏擊當時最大一股農民軍李自成部。潼關南原一戰,數十萬農民軍被打得丟盔棄甲,幾乎全軍覆滅。李自成只帶了18騎,逃入商洛山中,整個農民軍起義陷入了最低潮。如果這個時候,洪承疇還能繼續擔任三邊總督,繼續清剿李自成,那麼後來鼎鼎大名的李闖王也許就永遠沒有出頭之日了,以洪承疇的本事,李闖王找不到翻盤的機會。

可是,歷史沒有如果。

就在洪承疇幾乎剿滅李闖王的同時,女真人的鐵蹄已經踏上了京畿大地,女真軍隊兩路南下,京師為之震動。兩面受敵的大明王朝不得不從西線把主帥洪承疇調來,與孫傳庭率秦軍(陝西軍隊)入衛京師。

君命難違,洪承疇只好放下剿匪大計,和孫傳庭一起,率領5萬秦軍,風塵僕僕趕往京師。隨後,崇禎任命洪承疇出任薊遼總督,專門負責對女真的戰事。崇禎十四年,孤注一擲的崇禎皇帝調集關寧兵和秦軍等幾乎所有明軍野戰主力約13萬,交給洪承疇,希望他能一戰定遼東。洪承疇知道這麼做不妥,苦勸無效之下,只能遵令出兵。於是,一場大戰就此展開——松山之戰,成為明清之間力量此消彼長的轉折點。

洪承疇打農民軍沒問題,那群大老粗,怎麼是洪大人這樣熟讀兵書戰策的用兵高手的對手。可面對能征慣戰的女真人,那又是另一回事了。洪大人用兵重前權,輕後備(意思是重視前面,輕視自己的後方)的毛病被女真人捉住,導致筆架山的糧草倉庫被女真人毀去。沒有糧食導致軍心渙散,各路總兵無心戀戰,大多自行逃散。洪承疇堅守松山半年之久,終於因為彈盡糧絕,又無援兵,最終城破被俘。當時,他一心求死,以大明忠臣自居,甚至連崇禎皇帝也以為他一定殉國了,還給他舉行了風光的國葬。

如果洪大人真的死在女真的屠刀之下,那麼倒也稱得上文天祥一類的人物,忠君報國,矢志不渝,以身殉國。但歷史在這裡給大明王朝,也給洪承疇開了一個玩笑:一個熟讀論語,一個深諳孔孟之道的文臣統帥,居然投降了,做起了女真人的官。洪承疇的選擇,讓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

今天去回顧歷史,可以細細分析下,洪大人為什麼投降。

洪大人怕死嗎?我認為他既怕也不怕。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當時被俘的時候,讓他選擇,相信他一定願意慷慨赴死的。因為那時的他,心中有一股氣,一股為大明,為君王決然赴死之氣。有句俗話說得好,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當時的他,死便死耳,而足道哉。可時間越長,心中的這股氣就越來越弱,開始變得不想死。當年,蒙古人也是用這套對待文天祥,可文天祥畢竟不是洪承疇,無論你用什麼辦法,就是死不屈服,可洪承疇做不到。

除了怕死以外,對大明王朝的失望,可能也是洪承疇投降的重要原因。作為明軍的最高統帥,沒有人比洪承疇更瞭解大明王朝的虛實。松山一戰,幾乎大明所有的王牌機動力量都喪失殆盡。洪承疇困守松山長達半年之久,抵抗不可謂不激烈。可是,一個援兵也沒有。洪大人對大明,對崇禎可能都失望了。這樣的朝廷,在面對女真和農民軍的兩面夾擊下,到底還有沒有希望?洪承疇對這個答案越來越沒底,反而是看到了女真興起時的勃勃生機。這種對比,這種反差,最終讓洪大人做出了倒戈叛變的決定。

洪承疇的叛變,讓他在歷史上留下了巨大汙點。當他後來勸說少年英雄夏完淳投降時,夏完淳昂首回答:我朝有個英烈洪亨九先生(洪承疇字亨九),是個豪傑人物,當年松山一戰,他以身殉國,震驚天下。我欽佩他的忠烈。我年紀雖然小,但是殺身報國,怎能落在他的後面?洪承疇身邊的人以為夏完淳不認識洪承疇,忙告訴他,上面坐的就是洪大人。夏完淳輕蔑一笑:洪大人以身殉國,天子親自為他祭奠,天下誰人不知,上面坐的叛徒夷犬,豈敢冒充洪大人?洪承疇聽後羞愧不已,最終殺害了夏完淳。

另有當世大儒黃道周,忠於大明,兵敗被俘。洪承疇受命勸降於他。黃大人當即寫下一幅對聯,表明自己的心跡:史筆流芳,未能平虜忠可法(史可法);洪恩浩蕩,不思報國反成仇(洪承疇)。這副對聯既讚揚了史可法,又罵了洪承疇,黃道周的風骨,令後人讚歎不已。

以上種種,我們不難看出,洪承疇其人,確實忠於過大明,但最終也背叛了大明。他的背叛,可能是出於怕死,可能是出於對大明王朝和崇禎皇帝的絕望,也可能二者兼而有之。其實,滿清朝廷也看不起他這個人,最終把他列在《明季貳臣傳》。可見,當漢奸的下場就是,連他的主子都看不起他。

張廷玉:《明史》

“許述工作室”核心成員查佳峰主答


腦洞大開的歷史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為孝莊辯白一下——她基本沒有可能去色誘洪承疇。孝莊是誰?那是皇太極的妻子,皇太極是一個男人,還是一個極有地位的人,他怎麼可能用自己的妻子去勸降敵將?


再說,孝莊如果早年有如此經歷,後面輔佐順治、康熙兩任皇帝,要如何讓百官信服?難不成還要色誘滿朝文武嗎?最重要的是,孝莊雖然精通多種語言,可是她對漢語卻幾乎沒有瞭解,連一句通順的漢語都說不全,怎麼能讓洪承疇拜服。

那麼洪承疇究竟是因何而降的呢?首先,我們要知道,當時的明王朝已經走到了最後的日子,就算崇禎皇帝有心振作,可是文武百官早已已經腐敗到骨子裡,已經到了無法運作的程度,特別是在松錦戰役中,他受到了尚書等人的制約,皇帝又不能決斷,導致了他最終的失敗。可以說洪承疇縱然有報國之心,卻已經失去了扭轉戰局的信心。

兵敗之後,洪承疇一度不肯投降,但是皇太極曾派出自己的尚書,面見洪承疇親自談判。在倆人會話中,這位尚書始終沒有談及勸降的事宜,只是和他一番拉家常。但是這個過程中,這位尚書卻注意到,即便是屋頂灰塵落在洪承疇的衣服上,他都會多次拂拭乾淨。

於是這位尚書就斷定:此人對衣服尚且如此珍惜,對自己的性命豈有不珍愛的道理?於是他回覆皇太極:此人必降!後來皇太極為了弱化他的抵抗心思,甚至親自到太廟見他。當時天冷,皇太極見他衣物太少,還把自己的外套解下來,親自給而他披上。如此地位尊貴之人,卻屢屢對自己如此厚愛,再加上對於大明已經失望,那他最後被皇太極感動而投降,也就不難理解了。

事實上,在洪承疇投降女真以後,在皇太極執政期間,從未掌握過些許實權。在他投降之後,多數時候都是在做一些輔助性質的工作。比如勸降明軍,比如安撫百姓,比如將大明的法律介紹給女真統治者,讓他們借鑑這些律令,從而讓百姓儘快安定下來。如果當初真的像風傳的受到孝莊的勸服,那他必然會落下一個失節、昏庸的形象,能夠如此行事之人,一個女兒就能將其擊敗,皇太極還會怕他再掌權反叛?

當初大軍被圍之時,明軍的糧草被斷,回退京師的道路也被重兵堵住,明軍除了正面突破重重圍堵外,就只能往南撤退。可是如果正面突圍,必然會遭遇重創,自己也很可能會戰死。那洪承疇能夠提出這樣的戰略,一來是已經失去了戰勝的信心,要一死報國,二來就是心存僥倖,說不定能夠突圍出去,回到京師,護衛皇帝。

但是不管基於什麼想法,他選擇和清軍正面決戰,那必然是奔著報國護主的心思去的。洪承疇忠君之心,由此可見一斑,這與他投降以後一直不受重用,再次印證了皇太極對他的戒心。如果因為一個女人而讓他投降,皇太極必定會重用他,畢竟他不管是內政還是軍事,都是一個好幫手。


小鎮月明


這個題目問的是洪承疇為何降清。而且又講出了皇太極勸降不成之後便讓寵妃,也就是日後的孝莊太后,去色誘洪承疇云云。

在所有關於洪承疇降清的原因中,“孝莊太后捨身色誘”這一出是最晚出現的,其來源是始於民國時期江浙文人的杜撰。早先的說法更猥瑣,說的是皇太極派了某個貝勒,對,你沒看錯,就是“貝勒”,前去色誘洪承疇——因為洪承疇是閩人,在當時喜好男色是閩地的社會風氣。這個猥瑣的脆皮鴨文學在當時流傳範圍極廣,而且是被喜歡搞地域歧視的明末清初士大夫們津津樂道。

之後還有一個版本就“正常”的多,講的是洪承疇被俘之後本來不打算降清,而是準備好了絕食殉國。這時孝莊太后裝扮成獄卒的渾家,沒事了就和洪承疇嘮嗑拉家常。洪承疇由此放鬆了警惕,覺得自己在死前還能看到一絲來自底層百姓的溫暖和善意,所以人生還是“值得”的。

在這個故事中有個很高明的勸降方法就是:孝莊太后並不勸洪承疇降清,也不說清廷的好話。而只是對這位老大哥問寒問暖,十分關懷。所以徹底的打消了洪承疇的牴觸情緒。

再說洪承疇絕食數日,已經是氣息奄奄。這時扮成獄卒渾家的孝莊太后又以朋友的身份勸洪承疇哪怕喝口水,也算我送了老哥哥您一程。洪承疇怕駁了對方的面子,於是就喝了一口“熱水”。誰料想那碗熱水實際上是老山參熬的參湯——以前人們認為“參湯”有神器的功效。所以洪承疇就被強行的續命。已經“死”過一次的洪承疇於是認命,向皇太極投降,做了貳臣。

這當然也是“傳說”,首先參湯不能續命,尤其是極度虛弱之人喝了參湯反而會消耗僅存的“元氣”,可見杜撰這個故事的人根本不具有中醫常識;第二,孝莊太后裝扮成獄卒渾家來騙取洪承疇的信任的情節來自於後周學士陶谷和南唐歌姬秦弱蘭的傳說。這個傳說中秦弱蘭扮成驛卒之女,騙取了陶谷的信任;最後洪承疇絕食未遂的那一段是來自於民國初年章太炎被袁世凱軟禁於北京,絕食數日最後被學生錢玄同著勸喝了杯杏仁茶,於是放棄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骨氣。

然而,所有關於孝莊太后勸降洪承疇的段子都不可靠在於:孝莊太后根本無法去勸降——因為孝莊太后會講蒙語、滿語和少量的拉丁語,但是怹老人家直到人生的最後時刻也不會講漢語。



清孝莊文後。


洪承疇。


小人書《洪承疇降清》,細節好評——孝莊太后手中捧的奶茶壺。


所有“色誘”傳說的鼻祖——陶谷和秦弱蘭。


陳大舍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

看到這個題我笑了,能這樣問的人,大概不知道孝莊皇后的真實長相。

你以為是長這樣嗎?

太天真了,這是演員好不好,都是要找漂亮的。

這才是孝莊皇后的真容。

不知道的一看還以為是某知名男作家呢!

所以如果歷史上真的要讓孝莊去勸降洪承疇,恐怕是適得其反。

洪承疇這個晚明之大將,在明末陝西農民起義風起雲湧之時,擔任大明的滅火隊長,到處清掃農民起義軍,不得不說,洪承疇還是有些領導能力的,揮師剿賊,勢如破竹,曾經差點把李自成義軍一窩端。打的李自成十餘騎逃到秦嶺大山中,幾年不敢出來。

洪承疇像

明朝在遼東戰場上連續失敗,屢遭後金蹂躪,沒辦法,就把洪承疇從西北調到遼東,集中兵力,發動了一次剿滅女真的戰爭,結果在松錦一戰中,明軍反被皇太極剿滅,洪承疇就成了皇太極的階下囚。

洪承疇絕食數日,堅決不降,而皇太極又是愛才心切,生盡千方百計的要勸降他。於是就派心腹漢臣范文程去大牢中勸說洪承疇。范文程果然是牛人,面對洪承疇的大吵大鬧,范文程坦然處之,絕口不提招降的事,而是與他談古論今。范文程注意到一個細節,談話間,房頂掉落下灰塵,落在洪的衣服上,洪一邊說話,一邊不停彈著衣服上的灰塵。范文程起身告辭,去告訴皇太極:洪承疇死不了,連身上的一件衣服都如此愛惜,更不說性命了!

皇太極大喜,親自去看望洪,看到洪承疇衣服單薄,當場脫下身上的貂皮大衣,披在洪身上,說:“先生得無寒乎?”(額的小心肝啊,你穿這麼薄,冷不冷啊?)洪承疇瞠目結舌的看著這個怪人,嘆曰:“真命世之主也!”,然後叩首降清。

這才是洪承疇降清的真相。

就算是皇太極放了洪承疇,他回到崇禎那裡,估計也沒有好果子吃,畢竟幾十萬大軍灰飛煙滅,崇禎不扒了他的皮才怪。

所以綜合當時的情況,投降是洪最好的選擇。


更多歷史類內容,歡迎關注@歷史寶藏。

歷史寶藏


第一,孝莊根本沒有親自勸降洪承疇,皇太極也不會允許這樣做。這完全是無聊文人的‘’意淫‘’。意圖醜化滿清而製造的緋聞與謠言。


那我們再避開孝莊這個問題不談,就來評論一下,洪承疇為何降清,四個人足矣說明,那就是貪生怕死。而且尤為嚴重地是,他不僅降清,而且為了滿清此全力以赴,去屠殺,佔領,消滅了大明,而且希望和他一樣的大明之臣和一樣投降。只用這樣,他才能洗刷他身上的叛臣,‘’漢奸‘’的髒水。這才是他最令人作嘔和詬病的地方,他做叛臣,自然希望人人都和他一樣。但他忘了,叛臣永遠都是叛臣。

洪承疇也算是崇禎時期有能力,有才幹的一方諸侯,崇禎也算信任。實事求是地說,松山失敗洪承疇的責任不大。被俘以後,洪承疇應該知道除了投降之外只有一死。但如何賣個好價錢才是最重要的。做出忠臣孝子模樣是給皇太極看。范文程從洪承疇抖落身上的灰塵就知道,此人惜命,在裝。一定會降。皇太極一出現,就此成就一對‘’良臣遇明主‘’好戲。



就此洪承疇開始對大明全力討伐,因為他知道,只要大明存在一天他就是亂臣賊子。是‘’漢奸‘’只有大明不存在,他才能心安理得。滿清希望劃江而治,他不許。李定國反正。南七省頃刻而復。滿清要放棄,他還不許。親自帶兵征討。說實在的,作為一介書生,洪承疇的軍事能力真不弱。不到二年就基本平定了。洪承疇對大清真是殫精竭慮。洪承疇之所以如此賣力,就怕大明覆國,他就是徹底地完蛋了。


洪承疇如此賣力,但結果如何呢?當時是萬世唾罵。百年之後乾隆給他上了二臣傳。洪承疇地下有知,又會做和感想?應該說,洪承疇依舊會投降,知要自己活著,一切都不是問題。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就洪承疇個人而言,他最大的悲哀與不幸在於,無論明朝遺臣,還是滿清皇帝都對他嗤之以鼻。這就是叛臣的下場。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洪承疇的履歷就不用多介紹了,明末清初有名的漢奸,范文程堪稱狀元,洪承疇和吳三桂可以分享榜眼探花榮耀。范文程和吳三桂都很悲催,因為他們頭上都是綠油油的,范文程辱沒祖先(范仲淹)想換一個紅寶石或珊瑚做成的紅頂子,但是他的主子豫親王多鐸卻送給了他一個翡翠的;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那是因為專屬於他的一塊好肉,被李自成或劉宗敏(到底是誰存疑)給吃了。而洪承疇則要搞笑很多,以至於有人傳言,他之所以降清,是因為動了有主兒的餑餑——皇太極的莊妃大玉兒,也就是後來的孝莊太后。人家郭德綱都說了:“有主兒的餑餑不能動!”洪承疇吃人家的嘴短,於是只好投降了。

當然,大玉兒捨身勸降洪承疇只是一個不靠譜的笑話,因為有史料說大玉兒,也就是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根本就不會漢語,如果勸降的話,可以帶個翻譯,但是捨身勸降,再有個翻譯在旁邊瞅著,就太不方便了。而且有史料說洪承疇似乎也不是莊妃大玉兒捨身勸降的——孝莊要是做這類事情,對象只能是多爾袞,真正“居功至偉”的,是漢奸狀元范文程。

《清史稿》《清太宗實錄》《清稗類鈔》等史料記載的范文程勸降洪承疇。洪承疇兵敗被擒後,一開始骨頭還挺硬,不但尋死覓活,還對說客范文程大罵不已。范文程是一個連祖宗都能背叛的傢伙,你怎麼問候他的祖宗和全家女性,他都不會在乎,而是笑呵呵地說好話(善言撫之)。伸手不打笑臉人,萬曆四十四年進士出身的洪承疇也不好意思說單口相聲,就跟范文程開始談古論今。兩個讀書人正說得投機,軟禁之處的房樑上開始往下掉灰。早就習慣了跟從地窨子裡走出來的後金野人相處的范文程不在乎,可是官宦世家走出來的飽學鴻儒洪承疇可是很在乎,很小心在意地撣衣裳。

范文程馬上中斷談話(遽辭歸)向皇太極報喜去了:“洪承疇死不了了,他拿那件破衣服都當個寶,又怎麼會捨得自己的命(敝衣猶愛惜若此,況其身耶)?”果然是漢奸瞭解準漢奸,洪承疇正如范文程所料,皇太極把自己的皮大衣送給洪承疇(解所御貂裘衣之),洪承疇投降了。看了皇太極的這個動作,忽然想起了劉備的一句名言,就是關於老婆如什麼兄弟如什麼的,這可能也是莊妃捨身勸降的出處。或者是後人附會,或者是《清史稿》要用皮大衣指代什麼,只是“為尊者諱”而不敢明言。

大明對洪承疇家三代上百年的知遇之恩,比不上皇太極一件貂裘,一個“解衣衣之”,一個“頓首請降”,根本就沒用什麼大玉兒捨身相勸。其實皇太極這番表演,不過給洪承疇找了個臺階:崇禎賞給洪承疇的東西,能換一萬件貂裘。洪承疇這時候要的是面子,一個文人變節投降的藉口:“禮賢下士,真命世之主也。”至於皇太極賢德還是暴虐,洪承疇清楚,霸氣鐵蹄下的冤魂都清楚。而作為一個飽讀孔孟之書而且很體面的文人,洪承疇一定要給自己的貪生怕死找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而文人要想給自己找理由,總是能找到的。即使皇太極沒有解衣衣之,洪承疇也可以說自己被皇太極溫柔的眼神感動。

那麼皇太極為什麼要給足洪承疇面子,洪承疇投降後又為八旗進關做了哪些貢獻呢?皇太極曾經做過一個很形象的比喻。從這個比喻我們可以看出,只要某個時代有文人,就不會缺少帶路黨,洪承疇就是一個“優秀的帶路黨”。

據為皇太極和洪承疇唱讚歌的清朝史料記載,當年皇太極為了招降洪承疇,可是做足了功課:“命諸文臣勸勉,洪不答,益厚遇之。”一番水磨工夫,泡軟了洪承疇的膝蓋。一看洪承疇跪了下去,皇太極樂得蹦了起來,馬上下令大擺宴席慶賀,酒席宴前還弄了很多文藝表演(賞賚無算,陳百戲以賀)。這時候八旗貴胄們不樂意了:“洪承疇就是一個囚徒而已,犯得著對他那麼好嗎(洪一羈囚,上何待之重也)?”皇太極笑了:“咱們把腦袋拴在腰帶上,用血肉之軀去硬抗明軍的紅衣大炮,為的是啥?”那些八旗貴胄雖然兇悍,但也不是傻瓜:“當然是為了中原花花世界的金錢美女良田美宅,能在江南水鄉偎紅倚翠,誰願意在深山老林喝西北風?”這時候皇太極就說出了那個很形象的比喻:“譬諸瞽者獲一前導,安得不賀也。”這話很好理解:“我要進取中原,但是卻是個人生地不熟的瞎子,有了洪承疇這樣的帶路黨,還不值得慶賀嗎?”


半壺老酒半支菸


這個問題很搞笑,因為莊妃根本不可能去勸降洪承疇。

從出身來說,洪承疇是明朝的漢族人,雖然領兵多年,但是沒有任何記錄表明洪承疇在投降之前會漢語;而莊妃是蒙古人,會蒙古語是必然的,同時由於她是大清的皇妃,必然也會滿語,但是沒有任何歷史記錄表明小抓雞此時會漢語。所以就算是孝莊見了洪承疇,那也會因為語言不通而無法交流,如何勸降?

有人會以清初滿洲貴族普遍會漢語的事來論證孝莊會漢語,但是問題是那幫武夫成天和漢人打交道,不會漢語根本是不可能的。而孝莊一個後宮的女人,如何通曉漢語?再說皇太極也沒必要為一個降將賠上自己的女人。

另外,以莊妃的地位,皇太極也不可能讓莊妃去勸降洪承疇。孝莊出身科爾沁,她哥是科爾沁的王爺吳克善,而清初和科爾沁聯姻是政治聯姻,通過科爾沁對蒙古施加影響力,因為科爾沁是成吉思汗二弟合撒爾後裔,黃金家族之後,其分量自然不小。如果要用美人計勸降,根本沒必要賠上自己的妃子,八旗旗下又不是缺女人,不可能找不到符合洪承疇要求的,畢竟皇太極五次破關劫掠又不是沒抓過女人。

洪承疇之所以會降清,因為他壓根就不想死,他之所以絕食不過是不想輕易就投降,否則對不起他明朝薊遼總督的身份。另外上演絕食的戲碼也可以試探一下皇太極的誠意,如果皇太極有誠意招降他,那麼他舅演一出良禽擇木而棲的戲碼;如果皇太極沒有誠意,他還可以有別的打算。

實際上皇太極還是有誠意的,親自去慰問並把自己的大氅給洪承疇披上,表現出禮賢下士的姿態;洪承疇通過皇太極噓寒問暖以及給他披大氅的舉動,立即就坡下驢,對皇太極三跪九叩表示願意歸順。你看,這出戏就搞定了,皇太極如此禮賢下士,真天命之主,這戲已經演到位了。

皇太極為什麼要得到洪承疇?因為洪承疇是明朝的高級官僚,瞭解明朝內部官僚體系運作,這樣可以為清朝之後入關降低困難,更好的接收並治理天下。

至於為什麼會有莊妃勸降這一說,因為歷史非常枯燥,人們不感興趣。相反,大多數人更願意相信坊間傳言和花邊新聞,因為這種玩意比歷史生動有意思。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向敬之

孝莊(當時還是永福宮莊妃)搞定明朝名將洪承疇之事,主要是電視劇的渲染,有色誘說(《孝莊秘史》),有喜好漢文化說(《江山風雨情》)。

皇太極迫降洪承疇不成,但為了拿下這個熟悉明朝軍事機密,多次戰敗李自成、張獻忠的儒將,不惜讓自己的妃子上陣色誘。洪承疇求死,莊妃口含參水餵食,最終拿下了這位誓死不屈的名將。

然而,在清朝皇室成員昭槤,以及明清之際大文人毛奇齡卻有另外的說辭:洪承疇對女色無動於衷,倒是對皇太極“解貂裘與之服”(昭槤《嘯亭雜錄》卷一《用洪文襄》)想入非非。

洪承疇有斷袖之癖,對皇太極派出的優人色誘,置若罔聞,仍然裝出一副視死如歸的模樣,不料被監視的范文程等發現,洪承疇貌似求死,卻對掉在衣服上的灰塵還拭撣。他想死是假,於是皇太極親自上陣,解衣送溫暖,一招奏效。洪承疇感激涕零地臣服在皇太極的面前。

洪承疇成為了大清王朝的經略大學士,為滿人入主中原、一統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他想對朱明皇室後裔網開一面,遭到了滿洲權貴的猜忌和削權。昭槤對這位大功臣也不留情面了,說:“洪故閩人,夙習好男寵,因之失節。”明末達人顯貴,皆有這種嗜好,以養男童服侍身邊為榮,書生出身的洪承疇概莫能外。昭槤甚至嘲笑崇禎帝與洪承疇也不清不楚:“明帝初聞其死,設壇以祭,非無因也。”


以禮觀書


孝莊皇后色誘降服洪承疇的故事在民間廣泛流傳,但這是極不可能出現的。洪承疇估計不會滿語,洪承疇兵敗被俘後,絕食禁水,堅決不投降。真正使洪承疇投降的還是“大漢奸”范文程的說服,明朝由於受到李自成的內亂已經是飄搖不定,崇禎帝的剛愎自用、疑心太重,殺了袁崇煥,大勢已去。本身自己貪生怕死,內心脆弱,叛明降清自己也成了個大漢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