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赵长平之战,秦国惨胜之后国力空前虚弱,为何其他五国没有伺机采取军事行动?

公元前1046


对于问题说的秦国惨胜后的国力空虚,我要反驳一下。我且当国力虚弱为秦国兵力不足、经济低迷,但大家要明白一点,秦国打赵国时出动的军队并没有那么多,而动员兵力最多的时候是灭楚之战,出动了60万的军队。

“十五年,大兴兵,一军至邺,一军至太原,取狼孟。
十八年,大兴兵攻赵,王翦、羌瘣尽定取赵地东阳,得赵王。
二十五年,大兴兵,使王贲将,攻燕辽东,得燕王喜。”

上面说的“大兴兵攻赵”只是大量用兵,并非动用全国兵力,也就是说秦国攻打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惨胜,但国内兵力并不空虚,作为一国之君不可能面对强敌环伺的时候举全国之兵攻打一个国家,所以秦国内还有着充足的军队。

为何其他五国没有趁机攻打秦国

从各国的国力来说,秦国在当时的国力单挑两三个国家是没有压力的,而除了赵国之外,其他五国之所以没有趁机攻打秦国,是因为他们都有着自身各种困难。

燕国

燕国虽然在昭王变法后国力大涨,但主力大军先前被田单的火牛阵击溃,乐毅被燕惠王猜忌跑路到了赵国,基本失去作战能力,燕国自此开始衰落。从外交领域来看,燕赵本是世仇,燕与秦没有利益与领土上的纠纷,所以赵国被消弱反而是燕国最希望的。

齐国

齐国在齐湣王灭宋后国力也曾达到鼎盛过,但后来五国伐齐致使国内残破不堪,这时候齐国能做的只有恢复国力,也就没有能力参与长平之战。况且,齐国与秦国也没有利益和领土上的问题,齐国在合纵上也是一直不积极。

韩国

韩国更不用说了,七国中最弱小的就是它,申不害变法之时,魏国怕韩国强大,犁了一遍韩国 。之后韩国刚刚缓过劲来秦国也来犁一遍(这倒霉催的),韩国割让上党给秦国,上党郡守不降秦,直接带着百姓投奔赵国去了,这才有了秦赵两国的长平之战。

这时的韩国早被打懵了,连还手之力都没有,还怎么介入战争。

魏国

魏国的霸主地位只体现在战国初期,到魏惠王时期就被齐国围了两次,秦国借着变法的势头拿回了河西,魏国从此开始衰落。长平之战前,魏国的河西、河东、河内土地尽失,被秦国压的气都喘不过来。信陵君提出支援赵国,但魏昭王不算很愿意,虽然后面有派出援军,但依旧处于观望心里。

楚国

在战国七雄中唯一没有完整变法的就是楚国,吴起只能算半次。楚国前几十年被秦国多次攻打,在房陵、鄢郢战役中更是损失惨重,已然放弃了江汉地带,把重心转移到了江淮一带。


而且,楚国由于体制问题,朝政上下离心离德,除了灭国之战,否者根本无法调动其国内的军事力量。

六国当中唯有赵国能和秦国有一战之力,但其他五国不管帮哪一边都会让另一边成为新的秦国,这根本不是五国所愿意见到的。长平之战中,双方实力不相上下,对峙三年间两国都在不断增兵,双方国力消耗巨大。事实上,秦国自身的损失也很惨重,但如果此时有他国趁机偷袭,秦国还是可以挡得住的。

五国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其他五国采取军事行动,姑且算秦国被打败,那赵国就会成为新的秦国,五国就会面对一个没有敌手的对手。所以,除了赵国,其他六国是不会答应的。

我想这就是其他五国不发兵的原因。


大国布衣


秦国在长平惨胜赵国后,其他五国不是没有采取军事行动,而是采取了军事行动,但最后因为利益分配问题闹掰了。当时的情况大致是这样的:

韩国见秦、赵都损失惨重,就想趁机收回当初送给赵国的上党郡;魏国和楚国见秦国损失惨重,就各自发兵救赵国,然而最后因为利益分配不均,两家自己打了起来;燕国见赵国损失惨重,就趁机偷袭赵国,结果被赵国反杀;齐国窝在角落里瑟瑟发抖,表示一切战争与他无关。


一:韩、赵联合

长平之战时,赵王想跟秦国议和,但是被秦王耍了。然后秦国派人四处宣传,造成一种秦赵已经议和的假象。当时的诸侯国既怕秦国,也怕赵国,因此对“已经与秦议和”的赵国没有进行增援。

事后,各国都发现被秦国忽悠了,但是木已成舟,再出兵也来不及了,也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赵国被狂揍。

长平之战后,赵国损失惨重,为了应对秦国下一步的军事行动(攻打邯郸),便提前做好了三手准备。

一是整军备战,准备与秦军做背水一战,不成功就亡国。

二是派人到楚、魏疏通关系,请求支援,撮合赵与魏楚三国共同抗秦。

三是派人到燕国与韩国讲解大义,请求它们出兵帮忙。即便不愿意出兵帮忙,也希望不要在秦国揍自己的时候浑水摸鱼。

当时的其他五国原本不想救赵,因为假如秦国是美国,赵国就相当于当年的苏联,其他五国对秦、赵都很怕,希望他们狗咬狗。然后在秦国吃肉的时候,他们再趁机喝汤。楚国、魏国和燕国都是这么想的。

不过凡是也有个例外,当时韩国的桓惠王意识到,韩国处在抗秦的最前线,如果秦国灭了赵国,那么秦国下一个攻击目标肯定是自己。失去了赵国这个强援,韩国想抗秦,是根本不可能的。

于是,就在秦国欲兵分三路灭赵时。韩国和赵国商量了一下,派出了在诸侯间享有盛誉的苏代到秦国游说,用三寸不烂之舌去说服秦国的宰相范雎。

苏代到了秦国后,就像范雎进行游说。他的说辞大意就是白起已经武功盖天了,倘若再让他攻下邯郸,那么白起就是秦国的头号功臣,必将位列三公,到时候你范雎的地位恐怕就会在白起之下了。现在赵国愿意割地求和,此等好事去哪里找?

眦睚必报的范雎想了想,确实如此。白起是魏冉推荐的,而魏冉是被自己挤下台的,他和白起的关系本来就是面和心不和。于是范雎就劝秦昭襄王,让秦军暂时休整,攻赵的事先缓一缓。昭襄王认为合理,就下令暂缓攻击。白起知道后大骂范雎,但对暂缓攻击的命令也是无可奈何。

于是,赵国也因此躲过了一劫。



二:赵、魏、楚、韩四国联合攻秦

等到长平之战过去一年后,秦国派人向赵国索要当初承诺的割地。然而这时候赵国也准备好了,便拒绝向秦国履行割地的和约。秦昭襄王大怒,遂以五十万兵攻赵,邯郸之战爆发。

最初昭襄王本拟定由白起挂帅,但是白起认为灭赵的战机已失,现在攻赵,邯郸之战必然会打成一场消耗战。便以生病为借口,拒绝了这次挂帅出征。昭襄王当时心里很不痛快,但也无可奈何,便派了不善指挥大兵团作战的五大夫王陵担任统帅。

秦军在王陵的统帅下,打的磕磕绊绊,在邯郸城下损失了四万多秦军。此情此景让秦昭襄王有点尴尬了,便督促白起挂帅出征。但是白起依旧拒绝,并且还劝诫昭襄王,让他罢兵。秦昭襄王没听白起的,因为这个时候退兵,等于长平之战就白打了。于是昭襄王改派王龁顶替王陵,继续围攻邯郸。结果秦军在邯郸又遭到了巨大的损失。

秦军久战不下,让当时早已经是蠢蠢欲动的魏国和楚国看到了机会。两国都派大军,同赵军里外夹击,把秦军打的伤亡惨重。(信陵君窃符救赵就是发生在这个时期)

王龁率残部逃出赵国后,遭到魏、楚联军继续追击,只得退回黄河以西。有两万多秦军因为撤退不及时,被魏楚联军团团包围,做了联军的俘虏。这一次惨败,是继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第一大耻辱。

具体的损失按照《史记》的相关记载——死伤了三十万人!

看见魏、楚、赵联军大胜后,韩国也加入了联军。四国联军一起狂攻河南的秦军,基本将秦国在河南的势力全部扫清。

这一战后,韩国重新收复了上党郡,魏国收复了河东地区,秦军退回函谷关。这就等于说,不仅秦军在长平之战的胜果没了,当年秦惠文王攻魏、韩取得的地盘也丢了。



三:联军的内讧

但是四国联军在破秦后,老毛病又犯了,迅速开始内讧。

首先是魏军见韩国收复上党,临阵反水,从河东前线调回,去打韩国;

韩军见魏军打自己,也撤军去打魏军;

楚国看到魏国撤回去抢地盘,楚军也派兵去打魏国,结果就是楚魏联盟破裂,相互再也不信任。

赵军见魏楚韩都撤了,于是也跟着撤了。

魏、楚两军大战一番,魏国打退了楚军,气势大盛。魏安釐王这个棒槌以为秦国和赵国都衰了,便在四年之内把齐国、燕国和韩国打了一个遍,成功的把诸侯仇恨的目光吸引到了他的身上(也吸引了秦国的仇恨)。

四:信陵君的合纵连横

又过了几年,秦昭襄王病死。他死前,秦国仍然没有从邯郸之败中恢复过来。昭襄王去世之后,刚刚继位的孝文王没过多久也去世了(继位三天后去世)。王位也因此传给了秦庄襄王手上(秦始皇的爹)。

庄襄王继位之后,心态有点小飘,于是秦国又开始了东征。秦军先后把韩国、魏国、赵国全部揪着打了一个遍。值得一提的是,庄襄王还派兵灭掉了东周国,彻底灭掉了周王室。(东周国是从周王室分出来的一个诸侯国,与东周王朝不是一个概念)

结果,秦军的这一次无端征伐惹引起了魏国信陵君的注意。在他的合纵下,关东五国组成了五国联军(齐国没有参加),在黄河以南将秦军打的节节败退。联军乘胜追击至函谷关,秦军再次闭关不出。此战过后,各国收复在庄襄王时期被秦军攻陷的领土。

信陵君因此而名震天下。而秦庄襄王则非常的失落,没过多久就病死了。(之后秦始皇继位,吕不韦担任丞相)

但是信陵君合纵攻秦,也没有改变关东各国不团结的问题。在当时,关东各国可谓是乌龟王八蛋,一个比一个烂。

首先是齐国,它不参与任何活动。哪怕是其他五国被揍死了,齐国也不参战。

第二是楚国和魏国,因为邯郸之战后的那次反水事件,两国之间彻底闹掰了。

三是赵国,赵悼襄王时期,因为赵军吊打了燕军,有一个小中兴期。但是燕国弱,赵燕互殴的结果,只是白白得消耗资源,便宜了秦国而已。

四是燕国,简直就是个搅屎棍。因为燕国跟秦国不接壤,所以燕国干的事情,净是让亲者痛,仇者快的傻事。

所以当时关东六国的情况可以总结为:秦国在积蓄实力;韩国在混吃等死;魏国和楚国彻底给闹掰;赵国和燕国互殴;齐国表示什么都跟他没关系。

这种六国相互比烂的局面延,延续了十多年,一直到公元前243年,因为信陵君的死而被打破。



五:两次失败的合纵连横

秦国听说信陵君死后,于第二年发动了对魏国的战争。秦军势如破竹,一举将魏国的国土打穿!打的魏国南北不能相连,几乎要亡国。魏景湣王立即遣人出使赵国,要求赵国增援,并提出抗秦合纵的建议。

很快,赵、韩、魏、楚、燕组成联军,共推赵国大将庞暖为帅。但是前面说过了,楚国跟魏国搞掰了,无心援助;燕国跟赵国也有仇,也没有什么积极性。因此这支气势汹汹的五国联军,其实就是一群垃圾到不能再垃圾的乌合之众。

具体有多垃圾呢?可以用土匪来形容。

他们在进攻秦国遭到挫折后,迅速撤退,除了韩军回到韩国外,其余四军没有回国,而是转而攻打齐国,夺取齐国的饶安,把齐军打的一头雾水。不是去攻秦吗?怎么跑来打我来了?


没过多久,刚刚抢完齐国的四国联军(韩国退出了)又拉上卫国,再组五国联军,再次共同讨伐秦国。这次楚国国君考烈王担任盟主,楚国的春申君黄歇执掌军务。

这一战,五国联军直逼函谷关。结果秦军出关迎战,五国联军直接撒丫子跑路,就恨爹妈少给自己生了两条腿,跑得不够快。秦军顺势发动反攻,先夺了魏国的朝歌,后来又夺了魏国的汲地。魏国见扛不住了,就把邺城割给了赵国,想把秦国的火力转移到赵国身上。

当年秦国攻韩国的上党,韩国把上党割让给赵国,引发了长平之战的教训历历在目。按理来说,赵国不应该再犯这种错误。但是赵悼襄王记吃不记打,居然接收了邺城。于是秦国的火力就集中在了赵国。

最好笑的是,当时赵悼襄王居然还在派兵攻打燕国。赵国和燕国正在打的时候,秦国派出大将军王翦、杨端和等人趁机攻赵,不仅夺了邺地的九座城邑。还斩杀十万赵军,直逼赵都邯郸。

这一次,没有国家还有能力再帮赵国了。因而就有了赵国调李牧率边军回救,李牧两破秦军的故事。



六:总结

纵观长平之战后的历史,关东六国除了信陵君之外,都是一群扶不起的阿斗

当时关东六国并非没有意识到联合抗秦的重要性,信陵君的两次成功合纵就是证明。但是不管六国怎么合纵,只要秦兵撤退,六国必然会内讧。

六国这个情况其实就是贾谊在《过秦论》中所说的:“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Mer86


长平之战后只有楚国和魏国不救赵才有可能攻秦

现在来看长平之战后各国的情况:

有心无力的楚国

楚国在邯郸之围中作为盟主出军救赵,和魏军一起击败秦军。自从楚襄王在21年失去国都郢之后,在23年以十几万楚军收复了江旁15邑之后,楚国就难以组织起对秦国有力的攻击。

不是楚军不强,而是楚国精锐在夷陵之战中大部分被灭,楚襄王想要组织东部楚军来到西部争夺郢都,实在是有心无力——楚国实质上就是一个分封国,特别是在楚国东部。楚王自身能控制的地区已经被秦国所占,无力阻止反攻。

从楚考烈王即位当年就被逼割地给秦国求和来看,楚王能够控制的兵力依然有限。经过了6年的休养,楚王好不容易掌控的士兵,又因为出兵解邯郸之围而浪费攻打秦国南郡,夺取郢都的机会。

纵横家的春申君,实在没有战略眼光——赵国灭了,对于楚国而言更能激愤人心,更有动力攻秦!

看看因为灭宋而被破国的齐国吧!若是邯郸之围,秦国灭了赵国,5国诸侯就会放下彼此的恩怨,更专心对付秦国。再说秦国想要有效的占领赵国,非常困难。

有心有力但机会浪费了的魏国

信陵君窃符救赵,成为了古代的美谈。但信陵君救赵,和楚国春申君救赵,一样都是伤害本国利益的行为。

从魏安釐王元年到十一年,秦国一直持续对魏国作战,魏国是到处丢地。好不容易有了从魏安釐王十一年到二十年的这十年休养时间,给了魏安釐王进行魏国改革的时间,更和被破齐了的齐国进行盟和,奠定了后方的和平。

好不容易用十年时间积攒的实力,被信陵君通过窃符杀将的方式,挥霍掉了。如果按照魏安釐王的观望政策:秦灭赵,攻秦,或以救赵人为名和秦国争夺赵地;秦灭不了赵,两败俱伤,魏国可以趁虚攻打秦国,夺回安邑之地。

信陵君赢得了自己天下的美名,浪费了魏国中兴的机会!


其他国家:

燕国——秦国是什么样子,我就没有见过!攻秦?大老远的,何必呢?

韩国——攻秦,要人没人,要地没地,拿什么攻秦?

齐国——差点灭国的齐国,虽然已经过去26年(从公元前284年的五国破齐,到公元前258年邯郸之围),但齐国还不足以有资格叫板其他国家;更关键是以前齐国努力合纵攻秦,结果却被这些所谓盟国联合攻打,差点被灭——还有理由帮助这些白眼狼吗?

赵国——长平之战国力空虚,兵力空虚。

综述

秦国进行邯郸之围,要灭赵。这对魏国和楚国是最有利的:

对于魏国而言,采取观望政策,根据战果做决策,是对好不容易得到休养生息的魏国的最佳策略;

对于楚国而言,和魏国一样,都是秦国常年大力打击的对象;秦赵相争,观虎斗;救赵是可以,给点粮食就OK,出军完全违背楚国利益;一个灭亡的赵国对于提升楚国贵族的行动力更具有震动性。

秦灭赵,其实对于楚国和魏国是最有利的。但不幸的是,楚国的春申君没有战略眼光,魏国的信陵君更因个人名义拖累魏国。

攻秦,必须在不救赵的基础上。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历史上的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0年,是秦、赵两国为了争夺韩国上党郡地区而爆发的战争。此战过后,所谓的军事强国赵国元气大伤,而秦国自身虽然也受到过重创,但统一的格局已经越来越明显了。

(长平之战的遗骸)

不过,当时的齐、燕、楚、魏、韩五国为什么没有趁虚而入,攻击秦国呢?

事实上并不是他们不想,而是已经没有能力了。燕国、韩国这两个国家本身就是弱国,分别只在燕昭王、韩昭侯时期短暂崛起过,在长平之战时这两个国家已经是边缘化的小国家,自保都困难,更别说入侵秦国。而地处中原的魏国虽然曾是战国七雄中最早的霸主,但早在魏惠王时期(战国中期)就沦为了弱国。因此,燕、韩、魏三国在战国后期(长平之战时)基本没有什么作为,属于打酱油的存在。



而真正对秦国构成威胁的是楚、齐两个大国家。齐国曾是东方的霸主,“齐闵王五年,齐军攻秦,破秦之函谷关”;楚国则是南方的霸主,“江、汉之小国尽亡于楚”、“楚宣、威之世,带甲百万”。


不过,齐国在公元前284年的“五国伐齐”事件中彻底瓦解,几乎灭亡。后来虽然侥幸复国,但齐已经是一个弱国,不具备攻秦的实力了。同样的,楚国在楚怀王、楚顷襄王两代君主时期也遭到秦国的毁灭性打击,连楚国国君的宗庙都被烧了。

因此,齐、楚两国在长平之战时也已经走向衰落,更别说入侵秦国了。在长平之战后,整个东方六国中已经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单独抵抗秦的进攻。不过,如果东方六国能够抱团取暖,那么秦的统一也会比较困难。可是,东方六国之间偏偏又心怀鬼胎,相互攻伐,因此秦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了。


历史的荒野


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国间的战略决战。由于赵王的急于求胜,用纸上谈兵的赵括替换掉了稳扎据守的廉颇,被秦国名将人屠白起痛击弱点,分割包围歼灭,秦军大胜进占长平,坑杀赵军40万人。赵国从此一蹶不振,秦国也损失惨重。这档关口,为何其他五国没有伺机而动呢?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各国实力羸弱。一度强大的齐国在五国合纵痛打下几近灭国,即便是在田单的努力下得以复苏,然而早已不及当年;韩国在申不害变法中刚有点起色,就被魏国和秦国狠揍,始终没能发展起来;魏国也曾是个强国,但在与齐的几次交锋中,国力衰退;楚国在秦国“远交近攻”策略打击下也没有了脾气,加上士族分治等原因,早就没有了中气;燕国在乐毅变法中取得的成果也在与齐国的对战中被打回原形。这么看来,在长平之战以后,即便秦国力大损,也远非其他五国能及,除非联合攻打,不然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单独取胜,谁也不愿意做这只出头鸟。

二是秦国霸威不减。长平一战,秦国虽伤亡惨重,但坑杀40万人的制霸手段令五国不寒而栗,从后期秦国依旧能组织军力包围邯郸来看,秦国依旧拥有较强的军事力量。更何况在长平之战前,秦国就已将势力伸入五国,但凡有任何异动,只要秦国不灭,缓过来必定要进行反扑,没有任何一国愿意冒着亡国的风险采取行动。战国末年,人才将领也多聚于秦赵,长平之战后,秦国已然保有绝对的人才优势,这也是其他五国忌惮的因素。

三是五国间积怨颇深,难成合力。五国不做任何轻举妄动,皆是从自保出发,这虽然看起来目光短浅,实为大势所趋之必然。在各国利益纷争抗衡与秦国“远交近攻”的不断搅和下,五国之间皆曾有不同层度的摩擦与争斗,彼此间的信任值极低。联合往往要建立在利益的趋势和彼此的信任上,联合攻秦的胜算并不高,在信任值过低的基础上,没有任何一国愿意冒这么大的风险,失败的代价过高,是各国畏缩不前的另一个原因。


国家人文历史


先来看看秦昭襄王在位时期战国的两件大事:

一、公元前284年,燕军统帅乐毅率五国兵马伐齐,并几乎灭了齐国。
二、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以秦国胜利结束。

之所以提这两件大事,就是因这乐毅伐齐对战国形势影响太大了。此前秦国虽号称“虎狼之师”,但东方还有齐国足以与之抗衡。赵国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军力空前强大,足以与秦一战。然而,在当时几强并立情况下,齐湣王和赵武灵王的错误决策,让本有机会胜出的齐赵两国,彻底失去机会。

齐湣王上台后,对外积极扩张,不顾一切消灭宋国,惨遭五国伐齐,从此一蹶不振。此后虽然齐国在田单努力下复国成功,但齐国已从与秦并立的强国位置上掉了下来,再也无法与秦国等抗衡。

再说赵国,赵武灵王搞“胡服骑射”改革极为成功,但在太子的人选安排上却歪招迭出,不但造成赵国内局势不稳,最终连自已也被活活饿死。后继的接班人没能继续推进改革,使赵国强盛的军力没能与经济实力相匹配。这一弱点在长平之战中充分暴露出来。

长平大战前,秦国的综合国力已经远超山东各国。

长平之战从发起到最终决战,规模越打越大。面对长平前线近百万大军对峙,秦赵两国最终都明白,这将是决定命运的一场决战,无论秦赵谁胜负,都将改写自身命运。两国除了在军事上拼命外,在外交上也拉开了角逐,秦国放出风声,谁支持赵国,就是与秦国为敌。赵国也同时向其它五国发出外交求援,但碍于秦国强大的实力,没一个国家敢轻言援赵。

五国绝赵,不仅仅因为战略短视,而是形势使然。

从长平战后的形势看,虽然说五国拒绝援赵确实是战略短视,但当时的局势,让各国也没有任何选择。长平之战前,秦国的触角已伸向其它国家。如果五国援赵,万一秦国久攻不下,采取与赵和解的办法呢?那么极有可能下一步秦国先攻打其它国家。战国时代,人才辈出,山东六国并非没有人看出五国绝赵的风险,但形势紧迫,先自保再说。


华哥杂谈


目送岁月,目送历史。

赵国在赵武灵王时期,通过“胡服骑射”将赵国从一个二流国家变成了一流的强国。赵国拥有强大的骑兵部队,可以和当时的秦军硬碰硬的搏杀,势均力敌。所以,在战国末期,赵国成为了山东六国抵御秦国进攻的主力。从秦国的角度看,要想消灭六国,统一天下,也必须要把最难啃的骨头——赵国,一举击溃。


基于以上的背景,秦赵之间必然会爆发一场大战。公元前262年,在长平,秦赵之间的大战来到了,双方投入了近百万的军队,且旷日持久,直到公元前260年结束,人屠白起坑杀了40万赵军,赵国败,秦国惨胜。长平之战是战国末期爆发的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对秦赵双方的国力都造成了极大的消耗。


在长平之战胜利后,白起兵锋直指邯郸,准备一举灭掉赵国。可是因为范雎的巧言令色,秦昭王同意了与赵国议和的提议,下旨撤军,秦国错过了灭赵的最好时机。后来,秦昭王因为赵国失信,准备再次兴兵伐赵,可是白起根据形势分析,指出了此次出征必然兵败。秦昭王勃然大怒,与白起产生了间隙,并最终赐死了白起,可怜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一代战神的下场竟如此凄惨。

随后,秦军出兵包围了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援。可是魏国不敢得罪秦国,始终作壁上观,赵国平原君亲赴魏国面见信陵君,阐明唇亡齿寒的道理,并请看在三晋同源的份上,恳求魏国务必发兵持援。信陵君找到了候嬴和朱亥二位壮士,用计窃得兵符并诛杀大将晋鄙,终于率领魏军赶到邯郸城下。于是赵军与魏军里应外合、两面夹击,致使秦军伤亡惨重、大败而归。这就是“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典故。

李白的《侠客行》曾写到: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这之后,秦国退回函谷关,呈现战略收缩之态,秦国灭六国统一天下的步伐被延缓了。所以说,长平之战后其他诸侯国还是采取了一定的军事行动,不管主动还是被动……


目送岁月


这是因为长平之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窗口时期,不得不说秦国人在战略规划方面非常的优秀。

下面先简单介绍一下长平之战的来龙去脉。长平之战是秦国蓄谋已久的一场战争。公元前262年,上党郡投靠赵国后,秦国和赵国之间有过一个短暂的冲突。在这个冲突中,赵国取得了胜利,当时领兵的统帅就是赵括的父亲赵奢。

(赵奢)

赵奢的胜利让秦国失去了上党,随后两国之间保持了两年的和平,在这期间赵奢去世了。然后,在公元前260年,秦王派左庶长王龁率领大军攻占了上党。可见,当时秦国对赵奢还是比较忌惮的。

见到秦军来攻,廉颇临危受命率领赵军与秦军大战,可惜实力有限廉颇多次被击败。无奈之下,只有在长平筑垒与秦军对峙。见廉颇不出战,秦国才使反间计让赵王临阵换将,换上了年轻的赵括。结果,赵军被白起击败,40万人被坑杀,赵国从此一蹶不振,而秦国也在战争中损失惨重。

以上,就是长平之战的大概过程和造成的结果。

战争结束后,六国假如能联合起来一同伐秦,胜算是非常大的。可是不要忘了六国所面对的是人屠白起,必须要一位名将才有能力率领大军与之作战。因为,战争拼的不光是人力物力,还有优秀将领的指挥能力!

(白起)

可惜在这一时期,只有赵国和秦国才称得上将星璀璨,其他几国已经难以找到独当一面的大将。

先看燕国,赵孝成王十五年,燕国五十万大军伐赵,结果被羸弱的赵国打败,差一点亡国。齐国最后一位大将田单也已经去世,齐国只剩下一群庸才。韩国和魏国更没有知名将领,韩国唯一的牛人张良,还要十年后才会出生。楚国大将项燕这时的年龄也就和赵括差不多大,楚王看到赵括坑了数十万赵军,他是无论如何也不敢把军队交到项燕手里的。所以你看,当秦国打败赵国后,天下已经没有一位大将能够统领三军与白起大战。

所以,秦国敢于和赵国发动倾国之战,一是看到赵奢已死,赵国没有能抵御秦军的大将。二是趁各国将领能力不足,无法趁秦国虚弱讨伐秦国。


历史风暴


首先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思考一下,为何秦赵对决于长平时,其他五国选择了观望。

秦国在长平之战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弱齐、弱楚,魏国和韩国更是被打的找不着北

秦国的崛起是建立在魏国的崩溃之上的,秦国一崛起就意味着山东六国要为之一振,因为秦国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好了,拥有函谷关和崤关之固,又有泾渭流域之富庶,如此基业遇上商鞅变法,实力增长远远超过其他六国。

所以秦国一崛起就将魏国霸权击败,使得楚、齐、赵先后崛起。秦惠王时期,便通过连横将魏韩彻底给废了,并且大大的削弱了楚国。到了秦昭襄王时期,更是直接挥师楚国,白起一战攻克楚国都城,使得楚国失去北方的上庸之地,至此楚国失去了北进中原的跳板。

而弱齐则是依靠秦国为率领五国共同讨伐齐国,因为齐国相信吞并宋国,惹怒了原本合纵伐秦的其他五国,于是倒戈向秦,共同伐齐。这一战使得齐国差点灭国,至此齐国国本动摇,失去了争霸之国本。

所以长平之战开始之前,其他五国根本还没有恢复国力,都是处于对秦国的恐惧之中,并且当时秦国还派出了十万大军时刻提防着楚国,也就是说楚国敢出兵,那么其后方可就不保了。而楚国也是秦国认为的当时存在的唯一威胁,不过当时秦国故意不暴露白起的行踪。

所以长平之战后,唯一一个能抗衡秦国的赵国一倒,六国开始了人人自危

长平之战后,六国别说是攻打秦国了,纷纷都是跑去向秦国示好。此时六国已经是失去同秦国对抗的勇气和实力了,在绝对的实力之下,六国只能拜拜神,祈求上苍了。


小司马迁论史


秦赵长平之战,是战国后期决定战国最终走向的重要一战,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因此成为历史上、战争史上的经典战役。而这一战过后,山东六国再无一国有实力可以撼动秦国气吞八荒、统一全国的进程。

那么在这场战争过后,虽说秦国取得胜利,但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元气大伤!在这样两强具伤的情况下,为何山东其余五国没有一个趁此良机出兵攻打秦国呐。

其实原因不用说太多。看到下图便很明显的看得出,长平之战主要发生在公元260年,此时的秦国疆域已经占据整个中华大地西边。秦军在长平之战中杀害了赵军45万人,尽管秦国自身也损失严重,国力被掏空,实力大减。但是凭借着残酷杀死赵军20余万俘虏的淫威,山东六国无不战战兢兢,而且此时秦国依旧是猛将如云,战神白起尚在,王龁、蒙骜、嬴摎尚在,且国内国民因战胜而情绪高涨,军事战斗力依旧强大,山东六国早已经怕得要死,更谈不上主动挑战这个虎狼之师秦国。

再者很重要的一点,很多人在想为何不能组成五国联军联合攻击秦国,其实也很简单,其他山东五国此时基本都缺乏贤臣明主,早已经被秦国吓破了胆子的山东五国,根本没有任何一国能够挑起大梁,趁此机会,放手一搏。只能等着秦国休养了几年以后,开始了蚕食山东六国的进程,并在几十年以后,秦王嬴政继位,彻底发动了灭亡山东六国的战争。至此,战国结束,大秦帝国正式统一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