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萧峰看不上的一阳指到了射雕三部曲里变成了南帝的绝学?武功退化的过程是什么?

BeYourGuy


不可否认,在“天龙时期”之后,武学一道确实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沉寂,诸多武学失传,“射雕时期”也可以说是武学一道的复兴时期。不过若说“一阳指”仅属于二三流武学,不能与“天龙时期”的那些神功相提并论,以此来显示一灯大师的功力弱于“天龙时期”的当世一流高手,却是未必的。羽菱君个人认为,“一阳指”作为大理段氏的传世武学,一直都是高深的绝学,其表现如何,完全是看使用这门武功者的造诣而已。


很多读者认为“一阳指”上不了台面,大多是因为小说中乔峰的一个感想,说乔峰看不上一阳指。不过我们可以先来看看,乔峰是在什么情况下,有了这个感想的。那是乔峰认为段正淳就是带头大哥,于是与阿朱到小镜湖准备找段正淳报仇,但他之前因为从未见识过传言中段氏绝学“一阳指”和“六脉神剑”的威力,因而心存畏惧,不过当他看到段正淳与段延庆的一战中使出“一阳指”时,却有了以下这个想法。

萧峰眉头一皱,心道:“此人竟似不会六脉神剑,比我义弟犹有不如。这一指不过是极高明的点穴功夫而已,又有什么稀奇?”新修版《天龙八部•二十二章》

其实可以这么说,乔峰看不上的“一阳指”,是段正淳所使的一阳指。段正淳算得上是《天龙》中出场的段氏子弟,一阳指造诣最低的一人,小说中就说他的“指力造诣颇不及乃兄段正明,难逾三尺之外”。当时他与段延庆交手,两人的距离被钢杖和长剑拉开到七八尺远,段正淳根本就伤不到段延庆。而乔峰当时有这个想法,完全是因为想着报仇,以段正淳的实力和自己的差距来判断的。因此,以乔峰当时在如此特定情况下的这个感想,来判定“一阳指”并非绝学,是不严谨的结论。


小说中说,“一阳指”乃是另一门绝学“六脉神剑”的的根基,“六脉神剑”就是将“一阳指”的指力化作无形剑气。这也能理解成,“一阳指”的威力,其实也是有高低境界之分,最高境界就是像六脉神剑那样,将指力升级华为剑气,这将决定攻击力的射程。段正淳的“一阳指”,指力难逾三尺之外,但《神雕侠侣》时的一灯大师,却能在一丈外用“一阳指”对阵金轮。这么说来,那时一灯的指力造诣和实力能胜于三个段正淳。可以想一下,假如是段誉运用这门武功,以他震古烁今的内力,其射程与攻击力又将如何呢?

在鸠摩智到天龙寺,意欲以少林绝技交换《六脉神剑剑谱》时,枯荣大师曾就“一阳指”的修炼境界与本因做过一番对话,从中也可看出“一阳指”这门武学的威力纯属是个人的造诣决定的。

枯荣大师道:“外魔来时,要是吾等道浅,不能以佛法点化,非得出手降魔不可,该用何种功夫?”本因道:“若不得已而出手,当用一阳指。”枯荣大师问道:“你在一阳指上的修为,已到第几品境界?”本因额头出汗,答道:“弟子根钝,又兼未能精进,只修得到第四品,惭愧之极。”枯荣大师再问:“以你所见,大理段氏的一阳指与少林拈花指、多罗叶指、无相劫指三门指法相较,孰优孰劣?”本因道:“指法无优劣,功力有高下。”枯荣大师道:“不错。咱们的一阳指若能练到第一品,那便如何?”本因道:“渊深难测,弟子不敢妄说。”枯荣道:“倘若你再活一百岁,能练到第几品?”本因额上汗水涔涔而下,颤声道:“弟子不知。”枯荣道:“能修到第一品吗?”本因道:“决计不能。”新修版《天龙八部•第十章》


从枯荣和本因的话可以看出,“一阳指”向来就是他们段氏赖以御敌的法门,这门武功,定当是曾经帮助过他们铸创过辉煌的,而且在“六脉神剑”不易练成的限制下,“一阳指”对他们来说,显得更为重要。而且以他们的对话作参照,恐怕连指力击程逾一丈的一灯都可能还未达到一品境界。

而本因“指法无优劣,功力有高下”的这句话,不止是说出了“一阳指”的威力纯属看使用者个人的功力和造诣,更是说出了天下任何外功,其威力的根本都在于修炼者个人的功力和造诣。乔峰的看家绝学“降龙掌”,在他的手上和在他师父汪剑通的手上,就是两个级别的威力,假如有人说汪剑通的“降龙掌”不外如是,没什么可稀奇的,那也是否能说“降龙掌”也难称武功绝学呢?换句话说,假如当时乔峰看的是一灯大师使出的“一阳指”,可能他就不会有那样的想法了。


经过金庸先生的多次修订和产生关联,《天龙八部》已可看作“射雕三部曲”的前传来看,但“射雕三部曲”毕竟先写在前,那时金庸先生的武侠系统尚未深拓,按照他写《射雕》时的设定,“一阳指”原本是王重阳的看家绝学,后来修订时为了与《天龙八部》关联才改成是南帝的绝学,不过无论是谁的本领,“一阳指”都是被设定为当世武林一大武功绝学,这是不比否认的。

虽说华山论剑时的南帝,武功并未大成,凭借“一阳指”却能跻身天下五绝,但有“降龙掌”旁身的洪七等人同样也是功力未深。武学一道在“天龙时期”之后的确沉寂过,但经“射雕时期”的复兴,到“神雕时期”后五绝的实力完全不弱于“天龙”时像萧峰那样的顶级高手。武学总体有退化的趋势,不过至少在“射雕三部曲”这段时期,却是在上升,而且江山代有才人出,无论整体水平如何,但每个时期都有绝世高手出现,这同样也是不可否认的。

我是羽菱君,专注于“天龙时代”前、“射雕时代”前、“倚天时代”前,金庸武侠“三前”空位期前传的解读,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羽菱君


乔峰看到的一阳指为何会不屑呢,这是因为开始乔峰的期望值太高了。

在看到一阳指之前,乔峰首先遇到的是段誉,那时候段誉内功之高,已经没有几个人比得上了,而且展示了一手化酒功夫,让乔峰啧啧称奇。然后两人比试轻功,乔峰发现段誉轻功之高内力之强是自己无法比拟的。当时看看段誉,一个落魄书生模样,可是就因为他是大理段氏出身,年纪轻轻武功之高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境界。所以这时候乔峰对大理段氏就有了一个印象,里面的人都是武功高绝,千万不可小视。

后来乔峰四处打听当年的带头大哥,从马夫人嘴里得到了一个假消息,那就是当年的带头大哥是大理段王爷。乔峰一听就震惊了,当年遇到的一个段誉,看样子不过一个落魄书生,武功就那么高,段王爷本来九很有名,又是大理皇室,最正统的大理段氏武功传人,这个武功不知道得多厉害呢。乔峰压根不知道段誉内功完全是靠北冥神功吸来的,跟段氏没什么关系。


看看吧,乔峰自出道以来,可以说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就算武功比他高强的,他也有机会反败为胜,可是这也要有个前提,就是不能高出太多,比如像扫地僧那种,乔峰肯定没辙。在他想象中,根据段誉武功推算,段正淳比他武功高出十倍不止,这得是何等恐怖的境界。

不过乔峰是血性汉子,明知不敌,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哪怕是因报仇而死也无憾了,所以乔峰还是要去找段正淳。结果跑去一看,自己还没找段正淳呢,已经有人找他麻烦了,那就是段延庆,他看两人对决了好一阵子,就是没见段正淳使用六脉神剑,只是用一阳指,而且看那个情形段正淳已经是竭尽全力了。乔峰一看,自己心目中的王者居然只是个青铜,自然就大失所望了。而且段正淳一阳指实际功力的确连段延庆都比不了,难怪乔峰觉得不够看了。

后来眼看段延庆要杀段正淳,被乔峰一把拉住了,这里也可以看出段正淳武功跟乔峰差距很大。段正淳其实武功不差了,只不过也要看跟谁比,比如跟岳老三比要强不少,跟慕容复比就差了一些,跟乔峰比就差远了。

而一阳指呢,其实是一流的上乘武功,木婉清就曾经跟段誉说过,江湖上的人如果有机会学习一阳指,让他磕一万个头都愿意,段誉是生在福中不知福。而作为大理段氏的看家绝学,一阳指是易练难精,最高为一品,大理段氏无一人可以练到。天龙寺高手本因要强于段正淳,也只练到第四品,枯荣大师是天龙寺第一高手,如果他使出一阳指,曾经跟鸠摩智斗智斗勇不落下风,相信如果他使出一阳指,乔峰对一阳指的认识恐怕就会大大改观。

当然,段氏的最高绝学是六脉神剑,其实这门武功基础是一阳指,尽管书中没有做特别交代,但是后面段誉吸收了鸠摩智内力,再加上之前他的内力已经接近天下无敌,所以他可以随心所欲的运用六脉神剑,按照他的功力来看,他把一阳指练到一品是没问题的。这样的一阳指可比他老爹段正淳的强多了,完全是不同等级的。

只可惜,段誉的内力都是吸别人的,他本身对于武功也没有兴趣,后世之中也没人像他的好运气,练不成如他一般的高深内力,所以六脉神剑后世段家子弟无法修炼。六脉神剑原本由于鸠摩智原因被烧毁,后来就凭段誉对武学的关心程度,极有可能就此失传了。段家失去了最高绝学,肯定会全心全意把心思都放在一阳指上。按照枯荣大师的说法,如果一阳指练到一品,跟乔峰的降龙十八掌比也不会弱到哪里去。


其实如果完全说射雕时期武功就不如天龙时期,到也没有特别明显的特征,虽然六脉神剑,斗转星移等武功失传了,但也有蛤蟆功,先天功,九阴真经等新的上乘武功出现,要说衰退还真的不像那么回事,只能说每个作品展现的重点不一样。天龙有天龙的道,射雕有射雕的路,没有必要太混为一谈。


一览众河小


我们看看射雕三部曲及天龙八部的创作时间和历史背景:

《射雕英雄传》创作年代:1957年—1959年。历史背景:南宋宁宗庆元五年—嘉定十四年,公元1199年—1221年

《神雕侠侣》创作年代:1959年—1961

年历史背景:南宋理宗绍定五年或六年—开庆元年,公元1232年或1233年—1259年

《倚天屠龙记》创作年代:1961年

历史背景:南宋末—元末明初。公元1262年—1363年

《天龙八部》创作年代:1963年—1966年

历史背景:北宋哲宗元佑五年—元佑九年或绍圣元年。公元1090年—1094年

所以,从历史背景看,《天龙八部》在《射雕三部曲》之前,但从创作时间看,则《射雕三部曲》在前。因此,金庸先构思了一阳指,又在一阳指基础上创造了六脉神剑。而且一阳指在射雕三部曲中是配角南帝的武功,六脉神剑在天龙八部中是男一号的看家本事,所以根据需要六脉神剑必然后来居上。

任何一种小说写多了,多半都是越到后期脑洞越大。《水浒传》,《三侠五义》除了人物力大无穷,武功几乎就是现实可能的。民国有了内力,罡气的,就高出一筹了。《射雕英雄传》的时代比民国更夸张,等到《天龙八部》,就已经是灌顶传功,隔空摄物的设定满天飞。再到黄易,武功和仙术就没有绝对的界限了。这就是一个设定越来越夸张的正常过程。射雕三部曲写在前,《天龙八部》写在后,所以天然的,《天龙八部》中武功的原始设定就是比射雕三部曲高(事实上《天龙八部》在所有金书中设定都是最高,后来金庸不玩设定,返璞归真了),和《射雕英雄传》同名的降龙十八掌也明显是劈空掌,设定提升了。

因此,什么武功衰落,是把原本不在一个世界观下的十几本书的设定强行放在一起比较,再找合理性的结果,没有意义。这和把史记和漫威电影放在一起比较谁强没有本质区别。


pegasus1


我认为是整个金庸武侠中有个武功失传和减弱的大逻辑,一阳指在天龙八部中与同期武功绝学相比的确算不上上乘武功。时间设定上,天龙八部同射雕三部曲有前后关系:

《射雕英雄传》此为“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创作年代:1957年—1959年。历史背景:南宋宁宗庆元五年—嘉定十四年,公元1199年—1221年

《神雕侠侣》——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创作年代:1959年—1961

年历史背景:南宋理宗绍定五年或六年—开庆元年,公元1232年或1233年—1259年

《倚天屠龙记》——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创作年代:1961年

历史背景:南宋末—元末明初。公元1262年—1363年

《天龙八部》创作年代:1963年—1966年

历史背景:北宋哲宗元佑五年—元佑九年或绍圣元年。公元1090年—1094年

在后世武功中,以最后的倚天屠龙记为例,乾坤大挪移已经是盖世神功,其武功原理类似于慕容复的斗转星移,在当时也不算最上乘绝学,同理可推测神功失传了,其他的自然变成了上乘武功。

同时,年代越早,武功不限制于兵器,内功,拳脚,远程攻击都有,随着时间衰减,开始内功心法失传,越来越依赖于兵器和武功套路,如碧血剑,书剑恩仇录,鸳鸯刀,都是明清时代故事,到了清朝时代的鹿鼎记,基本上已经退化成插眼锁喉掏裆了。


peter121064511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在天龙八部中,顶级绝学有逍遥派的北冥神功、丐帮乔锋的降龙十八掌、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慕容家的斗转星移,少林的易筋经这几种名声在外的绝顶功法。

别的不提,就说六脉神剑好了。在天龙八部之中,一阳指共有九品,看起来似乎很厉害,但修到第四品才达到修炼六脉神剑的基础。

很显然,论品级六脉神剑更高。

这样一理,原因就很明显了。乔锋身怀绝学降龙十八掌,自然就瞧不上一阳指了。再则乔峰出身少林,学的少林武功,走的是钢猛的路数,与段家的路数根本不同。而且,乔峰性格豪迈刚正,估计也做不出私自学他派武学的事来。

至于说为什么一阳指到了射雕英雄传反到成了南帝的绝学。

关于这一点,仔细对比一下发现相对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可以说武林凋零,没多少高手。如此,这一时期,大理段氏没有出现能修习六脉神剑的人才也说的通,当然,也可能是六脉神剑失传了,毕竟,到了射雕时期,降龙十八掌也失传了一部分。


停格的时光


提一阳指,当然要提六脉神剑了。

一阳指是六脉神剑的基础,基础得很厉害,只要有人教,就能练习使用,而且好吃就是越练越厉害(废话),往上不封顶。

练到真气全身自由运转,可以外发的一阳指就是六脉神剑的基础了,注意,这还是一阳指。

如果外发的一阳指按照某种剑法来使用,才被称为六脉神剑。六脉神剑是六套剑法,不是内功,是剑法,相当于什么达摩剑法啊,太极剑法之类的存剑法。不过这剑法必须用发出身外的一阳指才能完美。

当然,我也没有拿着一把真剑去试试,估计也是可以的。

总之,只有练习一阳指到身外发劲才能使用六脉神剑。没有到这个程度的,也可以单纯用手指头去点人伤人。到了南帝手上的一阳指,并未能做到发真气于体外,这就证明了武学退化是从内力开始的。南帝给黄蓉治疗的时候,都是指头点上身的。

萧峰也不是看不上一阳指,这种靠内力深浅的武功,他一学就会,盖因为他内力有余,就像张无忌练习乾坤大挪移一样,试一遍就会了。之所以他不去学这个,是因为他喜欢和兄弟朋友喝酒赌拳,要是学了可就不得了了。

八匹马啊,六六六啊,随着他的出拳,对面的酒友身上难免不出现好几个血洞洞,倒地死去......


李勉9


南帝的一阳指品级可能练上去了,最关键是六脉神剑失传了,段誉学六脉神剑后枯荣就把六脉神剑秘籍烧了。所以只好拿一阳指来当看家本领,当然,一阳指练上去后威力应该也不错,毕竟也是武林绝学,估计一阳指顶级水平大概也相当于六脉神剑中级水准了。中国师徒传承,东西越留越少,因为师傅都想留一手,除非这其中有天赋极佳的徒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领悟些什么,创造点东西,否则传承几代后会有更多东西失传,如果徒弟再有几个不争气的,师傅教的都没学全,再下去只会越来越差。而且很多武功极其艰深,创造者是个天才,而继承者的资质普通,例如降龙十八掌,后期耶律齐史火龙等人的资质太烂,根本无法全部学会,乾坤大挪移除张无忌外无人炼成,龙象般若功干脆就没人炼到顶,六脉神剑也只有段誉一人可以六脉齐出。


用户4021344991592


我看到了很多回答,都是说武功的退步,我也刚开始觉得是,但是细细想想五绝的水平尤其是王重阳此人的武功和乔峰也是能一战的,而郭靖集几家之长再加九阴真经不论和谁都有一战之力,而天龙的武功除了扫地僧和那两个外挂其他一流高手也就那样吧,我们大都看天龙里的一阳指和后边的一阳指一比,就觉得后边的好弱,我却觉得六脉神剑可遇不可求,天龙里也只是段誉一人会,还是加外挂才能练得,段氏有名的武林皇帝,从段誉开始肯定也在琢磨,这个不好练呀!怎么改进一下呢?乔峰给段誉少室山的指导,既然六脉不能灵活用为什么不能先专攻一指呢?我觉得这就是后边的一阳指,它是在原来的一阳指基础上再把六脉神剑简化了,专攻一指的兑化,也就是当时少室山段誉的一指六脉神剑,虽较完整的六脉神剑软,但已经是武林绝顶了,所以我觉得射雕神雕后的武功没弱,外挂少了却是实打实的真功夫!


倒骑毛驴走天涯


首先我们要能懂《一阳指》是什么级别的武功?那么就先看看《降龙十八掌》是什么级别的武功,因为《一阳指》和《降龙十八掌》是一个级别的武功。

《天龙八部》原文:萧峰跟着传他“降龙二十八掌”,这是一门高深武学,既非至刚,又非至柔,兼具儒家与道家的两门哲理。虚竹过去所学少林武功以阳刚为主,逍遥派功夫则偏重以柔克刚,两者凝合,甚为不易。萧峰耐心解释,说到第十八掌时,天已大明。

萧峰道:“二弟,你就算没本来武功,单只学这一十八掌,也足可与天下英雄争雄。以后这十掌,变化繁复,威力却远不如头上的十八掌。我平日细思,常觉最后这十掌似有蛇足之嫌,它的精要之处,已尽数包含于前面的十八掌之中。只因降龙二十八掌是我恩师汪剑通所传,且是丐帮百余年的传承,我不便自行消减。‘降龙二十八掌’的精义,乃是‘有余不尽’四字,一掌之出,必须留有余力。不管对方击来的拳掌如何刚猛有力、势若雷霆,我总之应以一招行有余力。使那‘降龙二十八掌’时,心中总须想到:对方毒龙有八十条、一百条,降服了一条又有一条,去了十条,还有二十条,然我的掌力始终无尽无漏,那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了。”

虚竹喜道:“多谢大哥指点。其实‘亢龙有悔’这一招,大哥说必须击敌三分,留力七分,便已道出了‘降龙二十八掌’的精要。”萧峰击掌道:“对,对!日后有便,咱们再互相研讨。我看二弟的灵鹫宫武功之中,也有大可借鉴之处。贤弟,你是丐帮的大恩人,日后选定帮主之时,那人的人品才干,贤弟旁观者清,也要请你多拿些主意。”虚竹点头答应。

过得多年,丐帮中出了一位少年英雄,为人稳重能干,人缘甚佳,群丐公议,推之为主。各人尊重萧峰原意,送此人去灵鹫宫,先由虚竹考核认可,再传他“打狗棒法”及“降龙十八掌”。这少年帮主不负所托,学得神功,又将丐帮整顿得蒸蒸日上,竟尔中兴,丐帮自此便视灵鹫宫为恩人。丐帮这两门祖传武功,虽说“降龙二十八掌”少了十掌,但经萧峰与虚竹两位大高手删削重复,更显精要,威力非但不弱于原来的二十八掌,反而有所胜过,成为武林中威震天下的高明武学。

这一大段说明《降龙十八掌》更强于《降龙二十八掌》,并且《降龙十八掌》不再是【纯阳刚猛】武学,而是【刚柔并济】的武学。

《射雕英雄传》原文:【这降龙十八掌可说是武学中的巅峰绝诣】,当真是无坚不摧、无固不破。虽招数有限,但每一招均具绝大威力。北宋年间,丐帮帮主萧峰以此邀斗天下英雄,极少有人能挡得他三招两式,气盖当世,群豪束手。当时共有“降龙廿八掌”,后经萧峰及他义弟虚竹子删繁就简,取精用宏,改为降龙十八掌,掌力更厚。这掌法传到洪七公手上,在华山绝顶与王重阳、黄药师等人论剑时施展出来,王重阳等尽皆称道。

这段说明金庸老先生更是直接写明《降龙十八掌》是【武学中的巅峰绝旨】。

《倚天屠龙记》原文:“丐帮神功降龙十八掌,在北宋年间本为二十八掌,当时帮主萧峰武功盖世,却因契丹人身份遭驱除出帮,他去繁就简,将二十八掌减了十掌,成为降龙十八掌,由义弟灵鹫宫虚竹子代传,由此世代传承。到南宋末年,虽继位帮主耶律齐得岳父郭靖传授而学全,但此后丐帮历任帮主,因根柢较欠,最多也只学到十四掌为止。”

这段主要写乔峰的事迹,并且耶律齐也学全《降龙十八掌》了。这三段都是写明《降龙十八掌》是【武学中的巅峰绝旨】。不知道为什么一些人说《降龙十八掌》不是顶级武学?那我们在看看金庸老先生对《一阳指》的评价。

《天龙八部》原文:‘慕容博用心记忆,不觉天色已明。慕容博道:“大师这‘火焰刀’神功,果然奇妙无方,以在下所知,或许只大理段氏的‘一阳指’可资匹敌。但据闻‘一阳指’运劲缓慢,远不及‘火焰刀’之动念即至。”鸠摩智道:“这该是运功之人功力有别。”慕容博道:“正是’

这段慕容博评价:“一阳指可以匹敌火焰刀”,鸠摩智也默认。注意!这里面说明了【功力】高下之分。

再看看金庸对“火焰刀”的评价。

《天龙八部》原文:旁观众人一见,无不失色。“擒龙功”、“控鹤功”之类功夫如练到上乘境界,原能凌空取物,但最多不过隔着四五尺远近擒敌拿人,夺人兵刃。武术中所谓“隔山打牛”,原是形容高手的劈空掌、无形神拳能以虚劲伤人,但也决不能将内力运之于二丈之外,“火焰刀”与“六脉神剑”之类以空劲内力伤人,已是武林中罕见的神功。

这段写明:“火焰刀和六脉神剑一样都是武学罕见的神功。”

《天龙八部》原文:本因方丈没料到师叔竟会如此询问,微微一愕,答道:“为的是弘法护国。”枯荣大师道:“外魔来时,要是吾等道浅,不能以佛法点化,非得出手降魔不可,该用何种功夫?”本因道:“若不得已而出手,当用一阳指。”枯荣大师问道:“你在一阳指上的修为,已到第几品境界?”本因额头出汗,答道:“弟子根钝,又兼未能精进,只修得到第四品,惭愧之极。”枯荣大师再问:“以你所见,大理段氏的一阳指与少林拈花指、多罗叶指、无相劫指三门指法相较,孰优孰劣?”本因道:“指法无优劣,功力有高下。”枯荣大师道:“不错。咱们的一阳指若能练到第一品,那便如何?”本因道:“渊深难测,弟子不敢妄说。”枯荣道:“倘若你再活一百岁,能练到第几品?”本因额上汗水涔涔而下,颤声道:“弟子不知。”枯荣道:“能修到第一品吗?”本因道:“决计不能。”枯荣大师就此不再说话。‘’一品境界的一阳指“深渊难测”。

这段说明《一阳指》分品级,天龙五本不过四品而已。枯荣大师也没有达到一品,估计最多二品。注意!这里面也说了【功力】有高下之分。

《天龙八部》原文:阿朱又道:“那时慕容公子道:‘是啊,王家表妹就爱自夸多识天下武功,可是博而不精,有何用处。’慕容老爷道:‘说到这个“精”字,却又谈何容易?其实少林派真正的绝学,乃是一部《易筋经》,只要将这部经书练通了,什么平庸之极的武功,到了手里,都能化腐朽为神奇。’”

根基打实,内力雄强,则一切平庸招数使将出来都能发挥极大威力,这一节萧峰自是深知。他听阿朱重述慕容先生的言语,不禁连喝了两大碗酒,道:“深得我心,深得我心。可惜慕容先生已然逝世,否则萧峰定要到他庄上,拜见这位天下奇人。”

这段对话写明【功力高低】和【武功配置】的重要性。

《射雕英雄传》原文:见二人姿式凝重,倒也不敢轻视,心道:「赢到此处,已然够了,莫要见好不收,自讨没趣。」【降龙十八掌和一阳指都是武学中一等一的功夫】,武氏兄弟功力虽浅,摆出来的架子却分毫不错,常人看了也不觉什么。

这段写明:比《降龙二十八掌》更强的《降龙十八掌》是和《一阳指》一个级别的武功。单说武功定位上《一阳指》和《降龙十八掌》是一个级别的。至于乔峰为什么看不上《一阳指》请看下面的原文。

《天龙八部》原文:萧峰心想:“今日这良机当真难得,我常担心段氏‘一阳指’和‘六脉神剑’了得,恰好段正淳这贼子有强敌找上门来,而对手恰又是他本家,段家这两门绝技的威力到底如何,转眼便见分晓。”

这段是乔峰的心里描写,乔峰现在看到的是【段正淳和段延庆的打斗】。

《天龙八部》原文:段正淳眼见手中长剑随时都会断折,深吸一口气,左指点出,正是一阳指手法。他指力造诣颇不及乃兄段正明,难逾三尺之外。棒剑相交,两件兵刃加起来长及八尺,这一指自然伤不到对手,是以指力并非对向段延庆,却是点向他的铁棒。

萧峰眉头一皱,心道:“此人竟似不会六脉神剑,比我义弟犹有不如。这一指不过是极高明的点穴功夫而已,又有什么稀奇?”但见他手指到处,段延庆的铁杖一晃,段正淳的长剑便伸直了几分。他连点三指,手中长剑伸展了三次,渐有回复原状之势。


这段已经写明“乔峰当时在看段正淳和段延庆打斗,他们两的武功是什么档次?”段延庆不过四品一阳指,段正淳自己都说了“自己的一阳指不及段正明,三尺之外没有杀伤力。”段正明武功是伯仲段延庆的,都是四品一阳指而已,段正淳那就更加不如了。乔峰自己也说到“段正淳那一指不过高明点穴功夫。”一个练四品一阳指都没有达到的人能代表什么?所以武学退化论确实存在,但是每个时代都会出现几个【绝顶高手】,总不能练同一种武功北宋人就比南宋人练强吗?那明清两个朝代人练就是弱智吗?这不符合逻辑。书里并未写一灯大师的《一阳指》是不是一品,但是书里写五绝的武功和乔峰一样都是【登峰造极】,所以他们基本都差不多。五绝内力相对的比乔峰更加【深厚】和【精纯】,毕竟比乔峰多活了几十年,但是不代表乔峰不如他们。“天龙四绝”和“双雕五绝”都是同等级的【绝顶高手】。能超越他们的就是:“达摩祖师,慧可祖师,李靖,扫地僧,莲花生大士,逍遥子,独孤求败,黄裳,前朝太监,斗酒神僧,张三丰,《太玄经》创始人,《神照经》创始人,后期的:“石破天,段誉,虚竹,张无忌,令狐冲等等”这些【绝世高手】才能超越。”乔峰要是没有死的这么早也能成为【绝世高手】。可惜了!哎!说了很多题外话,总而言之。通过书里原文来说主要是看【功力高低】和【武功配置】,然后就是练到的什么境界?实战能力。


徐三太爷


其实天龙时期六脉神剑就基本失传了。

天龙寺的几位高僧也是各使一剑和鸠摩智比试,而真正的应该是一人六剑。

原因枯荣也说了,就是没有人能够修习到如此强大的内力。

也就是说这个动力系统对燃料的消耗过大。

或者说这套武功的缺点就是对内力消耗过大,应该加以改良用消耗少的替代。

于是一阳指就传下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