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天津、杭州…谁是GDP第一城?

草根天涯


上海

目前GDP超过2万的有五个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具体如下图,上海和北京超过3万亿,上海领先北京8%,这已经超过北京1年的增长速度了,而最近两年上海和北京的GDP增速差不多。

对北京有一个不利的消息就是,北京常住人口连续2年减少,2017年减少2.2万,2018年减少16.5万,尤其是15到59岁的年轻人口减少了23.3万,人口的减少对北京的经济发展有多少影响,以后会显示出来。

所以,北京的GDP超越上海的可能性非常低。


深圳有机会吗?

深圳目前和上海有8000亿的差距,按照深圳目前的增速,要近4年时间才能赶上上海目前的 经济体量,所以深圳在5年内超越上海的经济体量是不可能的。

广州有机会吗?

广州的GDP已经被深圳超越了,而且广州的增速比深圳更低,未来能够反越深圳都是未知之数,5年超越上海就不可能了。

重庆有机会吗?

重庆的GDP才2万亿,和上海差了一半多,况且最近两年GDP放缓到6%,超越上海更是不可能的事情,5年内达到上海2018年的水平都有点困难。

天津有机会吗?

天津近年GDP增速下滑到3.6%,前两年在挤GDP水分,GDP增速放缓,如果继续按照目前的增速,五年后的GDP为2.24万亿。

苏州呢?

苏州2018年GDP为1.87万亿,增速7%,我模拟了未来5年的GDP走势,5年后大概2.55亿。

杭州

杭州2018年GDP是1.35万亿,增速为7%,杭州基数太低,未来5年的目标是2万亿。

我是壹号股权,中国并购交易师

主做股权设计、并购,业余股民,爱好搏击


壹号股权


我的观点是:上海GDP第一的宝座,五年之内,没有城市可以动摇,但是20年之内,唯有深圳可以跟上海一较高下!

由于2018年我国城市GDP还未出炉,蒋昊根据前三季度经济增速情况,对中国前十大城市的GDP做了预估,排名如下:

上海:33707亿,增量:3574亿

北京:30711亿,增量:2711亿

深圳:25747亿,增量:3309亿

广州:23158亿,增量:1682亿

重庆:20712亿,增量:1212亿

天津:19866亿,增量:1271亿

苏州:18231亿,增量:912亿

武汉:15301亿,增量:1891亿

成都:15007亿,增量:1118亿

杭州:14026亿,增量:1470亿

从GDP总量来看,上海和北京超过了3万亿,深圳紧随其后,达到了2.57万亿,广州和重庆在2万亿以上。值得注意的是,GDP增量,上海的增量依然最高,其次是深圳,可以看到的一位趋势是,深圳的GDP增量已经快接近上海了。可想而知,2019年GDP增量,深圳可以超过上海。

在请大家看一组数据:

2018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排名:

上海:1909亿元

深圳:450亿元

这个数据说明什么问题,深圳的税收已经完全摆脱了卖土地,2018年深圳的税收预计达到9200亿元,这就意味着,深圳每100亿GDP,就创造了35亿税收,这种经济质量,在全国都是最优秀的,从土地出让金占GDP的比例来看,深圳的经济发展是全国最健康的。


由此可见,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深圳在20年内是有可能超过上海的。


蒋昊说经济


从目前的经济增长看,5年内北上广深的GDP排名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但深圳有可能会超过广州上升至第三,但5年后这7个城市谁是第一,个人觉得短期内北上广深地位继续保持不变,上海依然是老大,我们用排除法尝试一下5年后这7个城市的排名:

一、GDP现时总量:从下图的数据看,7个城市中GDP可以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上海、北京,第二梯队广州、深圳,第三梯队天津、重庆,第四梯队杭州,其中一二三梯队各自比较经济总量相差不大,但杭州才刚过1万亿,跟前面6个城市比差太远,根本不在一个层次,按目前的经济增速,5年后杭州的GDP也就1.7万亿到1.8万亿之间,等于现在天津或者重庆的GDP总量,除非在短期内再造几个阿里巴巴,不然只能痴人说梦。GDP第一这个排名杭州可以第一个排除。


二、城市定位:剩下6个城市中除了深圳,其它5个城市都是国家中心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三大门户城市,城市地位虽然不是以GDP为唯一衡量标准,但国家定位决定其经济走向,北京、上海增速虽放缓,而且2016年经济增量也被广州深圳超过,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使以现在增长最快的重庆来算,5年后GDP在2.7万亿左右,广州在2.9万亿左右,天津和重庆依然无法挑战北上广的地位,这一轮是天津还是重庆出局还很难定论。

三、产业结构:北上广深属于公认的一线城市,不止体现在经济总量上,更体现在产业结构的发展,北上广深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发达,第三产业占比均超过60%以上,第三产业的占比很大程度决定了其经济的稳定性。天津和重庆目前还是以投资驱动增长,特别是天津,前几年以火箭等一大批军工及重工业的落户,天津增速一骑绝尘,一度领跑全国,GDP甚至出现17%的不可思议增速,直逼广州深圳,但这些都是不可持续的,天津增速近年也逐步回落,重庆的高增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大概会在2020年超过天津。这一轮天津出局。



四、创新能力: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放缓,上海北京现在就处于这个阶段,要想保持持续高增长只能依靠创新。剩下的5个城市中创新指数最高的是北京和深圳,我国最好的科技企业和互联网公司都在这两个城市(北京:百度、京东、小米、联想、搜狐、京东方等,深圳:腾讯、华为、中兴、大疆、华大基因等),上海和广州在创新能力不如北京深圳,但还是可以抛重庆一条街的,虽说重庆的增速取代天津领跑全国,先不说这个增速能保持多久,就按现在的增速不变,重庆5年也无法挑战北上广深的地位,而且每年大量重庆的务工人员要到北上广深工作,留下大量留守老人和儿童,经济活力明显无法和北上广深比。这一轮,重庆出局。


说了这里,有些伙伴会问,说了那么多还是北上广深在玩,大家洗洗睡吧,我想说的是,短期内还真的是北上广深在玩

有些伙伴也会问,其它城市就真的不能超越北上广深吗?小编想说的是,有,但很难,虽说排名这东西实质意义不大,但它确实是一种地位的象征,谁不是俺家乡好呢,大家可以说说重庆、天津和杭州有哪些条件可以超过北上广深呢?

以上7个城市我都去过,简单说说自己的感受

一、北京:大气


二、上海:时尚



三、广州:



四、深圳:活力



五、重庆:热情



六、天津:豪爽



七、杭州:秀气


么爷的舅舅


作为一名重庆本科大一学生,我非常反感一些其他地区的朋友说重庆是个省,重庆应该和浙江、江苏、广东比较,重庆人多地广,这点成绩根本就算不上什么!

从历史上看,作为近代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近代老重庆的经济水平在全国城市中也从未下全国前十,在陪都时期以及建国初期,老重庆经济总量占整个西南地区三分之一,逼近整个四川省甚至更多。翻看国家统计局数据,建国至今,经济总量始终排在全国前十的只有北、上、广、天、重。

重庆为什么人多地广?因为三峡移民安置以及扶贫工作的需要。根据重庆老领导回忆,当时三峡贫困地区是四川省和湖北省都不愿意要的包袱。而如今重庆把这些地区发展起来了,很多人又反过来指责重庆人多地广?

看看如今重庆的经济增速,三峡地区增速甚至超过重庆,在重庆的带领下,这些地区发展已经好很多了。你再看看达州、广安、泸州等等周边城市,如果把老万州、老涪陵加起来,从以前不如四川这些地级市,到现在超过这些地级市,这个是真实的。

最重要一点,把2016年老重庆经济数据单独拿出来,以“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作为一座城市来统计,重庆的面积为297.5平方公里+5275.5平方公里+23200平方公里=28773平方公里,人口数量为374.30+460.52+1095.60=1930.42万人,GDP为3445.34+4201.40+5906.02亿元=13552.76亿元,较2015年的GDP12131.17亿元同比增长11.72%,模拟前,重庆的GDP排名为全国城市第6位,略落后于苏州,模拟后,“重庆”的GDP排名为全国城市第7位,以133552.76亿元的成绩,仍然超过成都、武汉等城市。

另外,重庆是恢复直辖市,这是重庆第三次成为直辖市,这是经过全国人大以绝对多数票通过的。重庆作为直辖市不是任何一个人就可以随意改变的。重庆作为一个整体,更加注重区县均衡发展,取得较好的成绩。

目前多项国家级战略以及有关政策让重庆未来发展相比其他城市更加具有活力,因此有可能接近甚至超过一线城市。按照如今增速,增量已经超过或者接近一线城市,超过它们只是时间问题。你可能会说一线城市具有先天的优势,正在转型,但我们看到像纽约、东京、伦敦等城市,成功转型后经济也并未出现高速增长。可以说,一线城市未来发展很可能不会出现过于明显的高速增长,但是仍然会出现相对的稳定,仍然比较发达。这样一来,重庆依靠人多地广以及战略政策优势,是有可能接近或者超过它们的,当然这里说的只是总体,并非说的是人均方面也超过它们,人均方面还有更远的路要走。

未来,在国际上,人多地广的国家也会更加具有优势,像中国、印度等国家也会分别逐渐超过美国、日本等国家,当然这里也是说的总体方面,人均方面还有更远的路要走。因此,这些都是有可能的,请各大网友们理性对待。因此,重庆接近或者超过一线城市也是非常有可能的,请大家理性对待。


晴若之初


争第一的只能是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城市,深圳目前相差比较多,但发展快,是个变量。最终应该是北京和上海争第一。

个人意见应该是北京第一,理由是:

上海一直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以前和北京比,北京相差巨大,这几年一不留神北京赶上来了,与上海相差无几。分析一下原因就知道为什么了。

以前上海和苏南加上广东四小虎,长期是中国经济总量最大的地区,他们之所以大,是在以前几十年,主要看谁的制造业好,谁的GDP就高。最近几年发生了变化,南京超过了以前比它多的无锡,杭州超过了比它多的宁波,北京由与上海相差巨大变成与上海相差无几。我们可以发现,北京相对于上海,它是首都,南京相对于无锡,它是省会,杭州相对于宁波,它是省会。这样,结论就出来了,北京、南京、杭州一个共同特点是国家或当地的行政中心,行政中心的特点就是金融、文化等服务业发达,互联网发达。结论就出来了,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出口导向型发展,即制造业的大发展,现在已经到了一个瓶颈,制造业的高速发展阶段已经过去,现在是产业转型期,制造业主要是提质,最近几年在中心地区已经体现出来,下一步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不是制造业了,而是服务业和互联网以及物联网,行政中心所在地有天然的优势,所以北京发展会比上海更快一些。上海虽然是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但互联网差一些,北京也是金融中心,京津冀地区的流通中心,不输上海,北京比上海厉害的是文化中心、教育中心、互联网中心,还是总部经济中心,各大央企和大部分银行总行在北京,当然上海发展的质量可能高一些,但数量上北京很可能超过上海,成为全国第一。

我不是北京人,排除感情因素进行分析,欢迎拍砖,希望不要带着地域感情分析。谁厉害也不会给我加钱。


尼金温


别说五年后,就是十年之内,北上深前三的名额也基本不会变。我们来对比下目前10大城市的GDP总量和增速就清楚了。前十之中,北京和上海是第一梯队,将其余的八大城市远远甩开;第三的深圳到第七的苏州是第二梯队,又将成都、武汉、杭州甩开一大截;成都、武汉、杭州这三座城市体量差不多,算是第三梯队。

1.第一梯队:北京、上海

我觉得未来五到十年内,上海和北京第一第二的地位是非常稳固的。我算了下,即便按照现有体量和增速算,深圳要超过北京需要12年,深圳要超过上海则更是需要17年。深圳增速高达8.8%,尚且如此,其他更没有希望;

2.第二梯队:深圳、广州、重庆、天津、苏州

这一梯队的成员稍微多一点,但总体而言,深圳在未来五到十年的地位是不会变的,稳坐老三;重庆看似增长迅猛,但增速跟深圳比,比深圳高得有限,未来五到十年,可能挑战广州的地位,升至第四;天津本来也很有希望,但2017年增速滑铁卢下降,元气大伤,短期内是没什么希望了;至于苏州,若产业不能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升级,单靠外资投资机会不大,目前国际经济环境不大乐观,投资并不景气,所以可能还是稳定在第7的位置。

3.第三梯队:成都、武汉、杭州

这一梯队估计竞争会比较激烈,我个人比较看好杭州,杭州由于电子商务的突出,以及G20峰会的风口,大大提升了国际知名度;当然成都、武汉也不可小觑,一个是西南地区的国家中心城市,号称新一线城市第一,另一个占据九省通衢,也是国家中心城市,未来发展都不可估量;另外第10之后的青岛、无锡、长沙、郑州、佛山、东莞等城市,发展也是十分迅猛,纷纷想挤进前十的行列,所以这一梯队,在未来五到十年的变化应该是最大的,只能说一切皆有可能。

综上,你说未来五年,谁是GDP第一?很明显,上海的老大地位不可动摇。



广东包打听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的答案是广深其中一个城市。

说说我的理由,虽然GDP总量上,上海目前是第一,但人口总量是深广之和,人均GDP来说,现在深圳第一,广州第二,上海和北京差不多,排三四名。广深在大湾区的规划发展潜力还是非常大。

10年后,大湾区的城市群基本会连城一片,香港,深圳,东莞,广州,佛山,中山,珠海都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地区。

广州和深圳将成为引领大湾区经济的两架马车。广州和深圳目前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发展高科技产业,每年新增人口都在40-50万左右,10年内,广深发展成为超过2000万人口的大城市,结合大湾区的发展,人均GDP将会继续领先北上。

人均GDP比北上高,人口接近,GDP总量自然会超越北上。所以,我认为广深其中一个会成为GDP第一,北上会慢慢被超越。



五明六合


武汉目前综合实力在全国肯定是排名前几的,甚至远远超过深圳。所以在每年 国家正式发布的国家中心城市排名中,武汉第六,深圳连榜单都上不了。因为深圳只是经济GDP这一项高过武汉,而深圳在政治,教育,医疗,文化,历史,区域影响力,深圳得分都远远低于武汉,甚至低于全国大部分的省会城市!如果要综合评比全国所有城市,按国际通用十个大项来做评比!北京上海900多分,武汉南京800多分,合肥南昌600多分,深圳最多不会超过500分,因为深圳只有经济和科技有90分,其余都是30多分。如果现在排全国城市综合评比50强,深圳应该会排在40名左右!因为各个省会城市都是全方位的老牌强市,而深圳还只是个有钱的暴发富!

现在再来论一下这个经济GDP,在城市评比的十个大项中,其中让深圳引以为傲的经济GDP,其实是最脆弱的,容易大起大落!而科教文卫和政治则是长年积累,不容易变动。比如突然来个金融危机,地震,甚至一个普通因素都可能大幅削弱GDP排名。比如武汉现在大发展,提出百万校友资智回汉,一下子吸引了一万亿的投资到位。在深圳的湖北人如果又因为深圳的高房价而返回武汉,武汉经济GDP一下子就可以超过深圳。再比如,假设国家因为江西全省都是红色革命老区,新中国的出生地。在江西中部划一个圈,搞经济特区,投入一万亿。那么在广东的江西人都回江西,那也可以瞬间扭转经济GDP。

所以武汉的综合实力是很强的,经济GDP是很容易变动的。所以深圳的排名是很低的。全国各个省会城市潜力巨大,有望在未来突飞猛进,向北京上海广州跟进!!


曾老师心理


以目前增长速度,五年后,上海经济总量会接近39000万亿,北京也会达到36000亿,深圳会达到31000亿,重庆会达到29000亿,广州接近28000亿,天津27000亿,苏州24000亿。

以现有增速计算,GDP第一城还是上海,第二北京,深圳超过广州排第三,重庆超过广州排第四。

以目前增速,十年后,预计上海经济总量会达到55000亿,北京48000亿,重庆44000亿,深圳43000亿,广州42000亿,天津40000亿,苏州35000亿。

上海天时地利人和占全,老大位置无人可撼动,北京聚集天下精粹,不动声色也能发展,重庆地大人多基础弱,国家支持加自身努力发展肯定很快,深圳自身科技创新能力较强,但地盘小生活成本高,本地知名企业或将从成本考虑外迁。广州地理位置优越,广东省会,未来发展需要多借鉴深圳。天津自身造血能力太弱,但靠国家大项目扶持应该还能维持一定地位。苏州是个另类,全靠自力更生,未来能维持就不易。


相遇如风


如果按综合实力的话,那现在和将来很长时间都是第一城。

如果从GDP上看,目前是上海第一。五年后,能够争第一的,也只有北京和上海,深圳还差的很远追不上来。其它城市更不可能。

那么五年后,北京和上海谁会是第一呢?

我认为是北京,因为北京经过近十年的转型,终于搭上了互联网行业爆发的快车,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同样情况的城市,还要杭州。

北京近年GDP:

2017年是28000。

上海近年GDP

2017年是30313。

可见近三年,无论是增速还是增量,北京都比上海增长的要快。目前大概每年差距缩小200亿。

但随着北京的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会更加快速的缩小与上海的差距。估计到20-21年,北京就能超过上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