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德云社的演员都不是从小培养的吗?为什么?

00后张华


德云社招生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要求,关于年龄一般只规定上限为25周岁,下限则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是不是从小培养的,得看报名时的年龄。在德云社早期的学员中,有不少是少年时期来学艺的,比如众所周知的张云雷、烧饼等等;而现在招生的学员,这么小的孩子已经不常见了。

在2005年以前,德云社还没怎么火,所以招生是一个难题。郭德纲曾经说过,那时候的标准是“会说话的就要”,所以招来的人形形色色。有未成年的11岁少年张云雷,有13岁的烧饼;也有在社会上漂泊了一段时间的岳云鹏(19岁),孔云龙(18岁);还有大学刚毕业的栾云平(21岁);还有已经在相声门里学艺过一段时间的李云杰、李云天等等。真正说到郭德纲亲力亲为,从小培养的话,也只有张云雷和烧饼。


当然了,这里还有一个例外,即郭德纲的前弟子曹云金,15岁时在天津由田立禾先生开蒙,16岁拜师郭德纲,也算得上是从小培养的徒弟吧。


2005年以后,德云社火了,慕名而来的人多了,在招生时就可以挑挑拣拣了,从小培养的机会更加少了。郭德纲的“鹤字科”弟子大都是通过招生而来的,进入德云社时的年龄都在20-25岁之间,其中最大的关鹤柏28岁才入科,年龄最小的梁鹤坤16岁入科,整体年龄都偏大;但是在入科之前大都已拥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成长的速度更快。

倒是“九字科”有一些小孩是从小培养的,比如现在正当红的张九龄13岁入科,周九良15岁入科,王九龙14岁入科;再加上年龄和他们相仿的陶阳和郭麒麟,这批人算是实打实的从小坐科培养起来的。不过周九良是自己交钱上的德云传习社培养的,其他人都是不要钱的德云社基地培养出来的。

现在德云社的招生依然是只规定年龄上限25岁,下限不做要求。其实年龄大小都不是问题,各有优势。年龄小的话,学习能力强,记忆力好,特别利于打基本功,比如贯口、绕口令这些,小时候背诵效果最好;年龄大了记忆力就在衰减,贯口和绕口令这些掌握起来就有难度。


在德云社经常表演基本功类作品的,比如太平歌词、贯口、绕口令、快板的除了总教习高峰以外,就数打小学艺的张云雷、郭麒麟、陶阳、张九龄、烧饼这些人了;像岳云鹏的贯口一直就是弱项;杨九郎的快板一直都没学好等等,都是因为接触的年龄晚,再学就比较吃力!


当然了,年龄大一些入科也有优势。很多人都是大学毕业,比如阎鹤祥、郎鹤炎、姬鹤武、杨九郎、栾云平等等,具备良好的文化基础,头脑灵活,在捧哏方面具有先天优势,所以德云社学历高的人差不多都做捧哏了。


相声演义


只有张云雷是从小培养的吧?从小培养因为是亲戚关系


魏绍海1975


张云雷只有一个不会再有了,现在的孩子很少有不浮躁的了


紫色琉殇55


这个问题问的有点可笑,一是德云社就是个企业,公司,是公司就得赢利,就得赚钱,从小培养职工,周期太长,培养不起,除非自己的孩子(亲戚)。二是大部分职工应该是后期培养,也有带艺投师。


影视杂烩


🉐越来越少了……以后想拜师学文艺都不是一般家庭可以做的到了,现在不比以前了……


我就是我W


郭德纲太有远见了。


月下蕉客781


绝大部分都是德云社培养的,由于观众喜欢,有部分是社会上主动到德云社去学习发展的,这也是观众喜欢德云社的原因!


批发黄金翡翠钻石


我不看春弯、我专看德云社节目


二马金易成


说不准,还是后天的多


大明白我


德云社多数从小抓起,但也有投靠来之前就有基础,我不关心这个,不喜欢相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