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大唐洞玄国师是谁?为什么要把108天罡地煞星压在伏魔殿?

特高级评论员


昨天情人节,回答一半被女票拉着逛街了,今天继续。

话说宋仁宗派洪太尉上龙虎山请张天师下山降妖除魔,洪太尉三次错过张天师,结果到了伏魔殿,太尉指著门道:“此殿是甚么去处?”主持真人答道:“此乃是前代老祖天师锁镇魔王之殿。”太尉又问道:“如何上面重重叠叠贴著许多封皮?”真人答道:“此是老祖大唐洞玄国师封锁魔王在此。但是经传一代天师,亲手便添一道封皮,使其子子孙孙不得妄开。走了魔君,非常利害。今经八九代祖师,誓不敢开。”

先说一下张天师。张天师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职称。第一任张天师名叫张道陵,乃汉相张良后人,他创立了一个道派,名叫正一道,因为入派之人都得交五斗米入派费,因此又叫五斗米道。他自称被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所以教众尊称他为张天师。张天师用大法力降服了蜀中六大魔王,将他们幽禁在荒蛮之地,为了防止这些魔王出来兴风作浪,他将天师之位和降魔之法传给了后人,因此张天师这个职称是世袭罔替的,至今据说传到了六十四代。

因此洪太尉在龙虎山上遇到的道童,就是一代天师。封印一百零八个魔王的大唐洞玄国师,也是一代天师。我们只要把历代天师之名列出来,就能知道这两位天师都是谁。

第一代张道陵,第二代张衡,第三代张鲁,第四代张盛,第五代张昭成,第六代张树,第七代 张回,第八代张迥,第九代张符,第十代张子祥 ,十一代张通,十二代张恒,十三代张光,十四代张慈正,十五代张高,十六代张应韶 ,十七代张颐,十八代张士元,十九代张修,二十代张谌。二十一代张秉,二十二代张善,二十三代张季文,二十四代张正随,二十五代张乾曜,二十六代张嗣宗,二十七代张象中 。

张谌,字子坚,通儒,精于草隶,博学当时,且好道,能辟谷。唐会昌辛酉年,唐武宗召见,赐传箓坛字额曰:“真仙观”,将命官,辞归不受。咸通中,唐懿宗命建金箓大醮,赐金帛还山。一日,大醉而化,年一百余岁。元至正十三年赠“冲玄洞真孚德真君”。

洞玄国师两个关键词,一是洞玄,二是国师。张谌被后人封为“冲玄洞真孚德真君”,正与洞玄二字暗合。国师是皇帝对得道之人的尊称,唐武宗崇奉道家,大力灭佛,史上三武灭佛,数他最狠,传言他就是吃了道士炼制的仙丹暴毙的。张谌身为第二十代天师,首当其冲是唐武宗第一召见对象。唐武宗还赐了他一块匾额,称他为真仙。因此这位大唐洞玄国师毫无疑问就是龙虎山第二十代天师张谌无疑。

张象中,字拱宸,生三月能行,五月能言,七岁召赴阙,赐紫衣,命嗣教,赐坐问道,大称旨,上(宋仁宗)赐宸翰,后归征君山悟竹塘结庐以居,得道冲举。(一云:年十三,颖慧非常,博通经史,尤有道术,宋仁宗召见,赐坐咨问,道法甚妙,特赐紫衣,亲洒宸翰,以镇福庭。后赐束帛金器,自后朝廷宠荐至师,承袭真人之教,终身不怠。)

洪太尉遇到的道童“虽然年幼,其实道行非常。他是额外之人,四方显化,极是灵验。世人皆称为道通祖师。”张象中七岁受到宋仁宗接见,正与书中的道童形象吻合。“道法甚妙”,正与道通祖师吻合,因此这位道童正是第二十七代天师张象中。主持真人说,从洞玄国师到如今天师,大概过了八九代,说的应该是虚数。因为第二十八代天师张敦复活跃在宋神宗时期,并非宋仁宗。

至于一百零八星宿为何被镇在伏魔殿,因为他们本身只是魔王,而不是天上的星宿。而张天师的职责就是伏魔的。至于为啥变成了星宿,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关注小编,下文分解。


唐风宋月


洞玄肯定是高人,我们且不深究,水浒等本就是虚构也带一些神秘色彩,那我们就从其他小说论证一下,为什么要镇压这天罡地煞星

1.从封神演义看,武王伐纣,姜子牙立封神台,掌封神榜上榜者多数为截教之人,截教讲究有教无类,弟子妖魔较多,所以封神星辰星君多为妖魔之属,从他们的名字也能看出;

2.再说为什么天上的星君下凡,多做做乱为孽。西游记中也有星君下凡为妖,如奎木星君奎木狼🐺,还有一种说法凡间浊气较重,下凡转世者,真灵受朦。

3 古代王朝多信玄学,多有观星台之类预测国运的机构,如果预测要妖星乱世,请高人镇压封印之类并不奇怪。


小魔推书


洞玄国师究竟是何大神,一时半刻还不好回答,只能说洞玄国师肯定是位法力很深的高人,这一百零捌个天罡地煞星是兴风作浪的妖魔,不镇住他们,他们会让人间无安宁之日,所以洞玄国师受了当朝旨意,使法念咒,将这些妖魔镇压,让他们永无出头之日,谁曾想到,宋朝有这一劫,妖魔出现,来了个水浒一百单八将,我是识浅荒唐之测,请谅解,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