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水浒传》里的四大反贼,宋江排第一?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水浒传》第三十九回

为什么《水浒传》里的四大反贼,宋江排第一?

没有阴谋论,干净聊水浒之三十四。

(1)

据说宋徽宗的龙椅背后,刻着四个反贼的名字:

山东宋江,淮西王庆、河北田虎、江南方腊。

这个排名非常诡异。我们先看排第二的王庆,王庆基本就是一个官逼民反的故事;而田虎则是类似于占山为王的贼寇,可能实力还不如鲁智深时代的二龙山;方腊是因为花石纲的事情起义,最终还称帝了。

结果在四股贼人里,宋江居然排第一位。

脚盆洗脸,宋江好大的面子啊!

那么问题来了,宋江凭什么在皇帝心里占据高位,排在四大寇之首呢?

这件事,我们要从江州题反诗的故事讲起。

(2)

我们知道,在江州府,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

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山东。

不要觉得,这种童谣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在中国古代,这种谣言的杀伤力是巨大的,比如陈胜吴广藏在鱼肚子里的“陈胜王,大兴楚”,或者武则天玩的洛河献碑。

更重要的是,即便在今天,谋反罪(今天叫“颠覆国家政权罪”)都是危险犯,换句话说,绝对不能等到谋反的人真正采取了谋反的行为,才嫌疑人就地正法。只要他的行为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就足以定罪判刑了。这点古今中外一样,并没什么差别。

同时,古代的刑罚比今天的更严格,因此不论在任何时候,只要抓住了有谋反言论的人,基本上都得抓住判死刑。比如在明朝有个“蓝玉案”,就是蓝玉在西征回朝后,到处和人说朱元璋的坏话,甚至有谋反的打算,由此杀掉了一大群开国功臣。

所以谋反的红线,任何人都碰不到。

所以,黄文炳给宋江安排的罪名是:谋反罪。我们就必须先看看,宋江谋反,到底是不是被冤枉的。

为什么《水浒传》里的四大反贼,宋江排第一?

(3)

黄文炳看到的第一首诗,是宋江填的《西江月》: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黄文炳最初先读了一遍,就大吃一惊本能的感觉到:

“这个不是反诗?谁写在此?”

随后黄文炳不确定,又再读了一遍:

我们不妨顺着黄文炳的思路,看看黄文炳的思考过程: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冷笑道:“这人自负不浅。”

又读道:“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黄文炳道:“那厮也是个不依本分的人。”

又读:“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黄文炳道:“也不是个高尚其志的人,看来只是个配军。”

又读道:“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黄文炳道:“这厮报仇兀谁?却要在此生事!量你是个配军,做得甚用!”

又读诗道:“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黄文炳道:“这两句兀自可恕。”

又读道:“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黄文炳摇着头道:“这厮无礼,他却要赛

过黄巢,不谋反待怎地?”

换句话说,黄文炳在阅读的过程中,其实进行了反复思考,从最初认为,宋江只是一个俗人,随后认为,宋江只是一个贼配军,有什么能耐?最后看到那句“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的时候,才最终确认,宋江真的要谋反!

确认之后,黄文炳还将宋江的反诗抄给蔡九知府,没想到蔡九知府就看了一眼就说:

“这是个反诗,通判那里得来?”

所以,宋江谋反,是实锤,根本没办法辩驳。

为什么《水浒传》里的四大反贼,宋江排第一?

(4)

随后戴宗假传书信,劫法场、攻打无为军等一系列事件产生后,我们发现,宋江真的是可以做到“血染浔阳江口”。这样 一来,宋江的谋反,就是实锤了。

所以我们看到,不管是田虎、王庆还是方腊。作为起义军,他们本质上都是“官逼民反”,或者说,朝廷真的愿意,他们完全有方法将这三个人招安,无非开出条件就好了,这些人是“造反”。

但对宋江来说,他真的实打实提出了谋反的口号,并且实打实的践行了了自己的主张“血染浔阳江口!”

等到宋江打出“替天行道”的口号后,宋江就再也回不去了。他彻底成为了让宋徽宗最头疼的人,根本没办法把他招安了事。

所以,当宋江被招安后,朝廷让宋江征大辽,打田虎,打王庆,打方腊……反正什么时候部队拼光了,什么时候为止。

毕竟对反贼,又能讲什么道义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