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树的粗皮病是什么引起的?应该如何预防?

农大知事


苹果粗皮病是锰中毒,有些果农把苹果枝干轮纹病也叫作粗皮病。这两种病害很容易混淆,我来说说我对苹果树这两种病害的看法吧。

苹果树锰中毒和枝干轮纹病的症状。

这两种病害看似一样,实则是有区别的,该怎么去区分呢?

首先看小枝,锰中毒先从新梢发病,表面长出一些凸起,用手不容易刮掉,如下图。

锰中毒刮开表皮有黑色斑点,严重的时候能有纵向的裂纹。

轮纹病主要发生在大枝和主干上,病斑一般能被手指甲刮掉,严重了连成片,能扩展到木质部。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锰中毒和轮纹病都有,一棵树上两种症状都有,这也是常见的。

引起锰中毒和轮纹病的原因。

锰中毒主要就是土壤酸化的问题,过量使用大化肥,特别是氮肥,雨季降雨过多,浇水方式不合理等都有可能造成土壤中大量锰元素形成游离状态被果树吸收造成锰中毒。

轮纹病是由病菌引起的,不仅危害树干,还能危害果实,病菌随风雨传播,降雨多湿度大有利于发病,土壤偏酸,树势弱的也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

锰中毒最重要的就是合理增加有机肥的投入,结合修剪增强树势,同时可以增施钙肥和硼肥。

土壤酸化严重可以用生石灰调酸,用生石灰调酸要注意根据土壤情况,不同的土质用量也不同,一般建议砂质土一亩地100~150斤,轻壤土一亩地150~200斤,重壤土一亩地260~300斤,土层厚酸性强就用上限,反之就用下限,注意要隔年施用,用完了多施优质生物菌肥

轮纹病一是增强树势,二是春天刮树皮,三是药剂防治,药剂防治重点是春季清园和套袋前三遍药。

总结:近些年由于大化肥过量使用,土壤酸化严重,果树病害明显加重,建议果农朋友们减少大化肥使用量,多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改良土壤,增强树势。

我是农夫七哥,以上只是个人一点观点,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批评指正。


农夫七哥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农村王超。

近年来粗皮病已经在成为苹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影响了苹果的品质和产量,造成了坐果率低。

形成主要原因在于集以下几个方面,粗皮病多属于述体内易还原性锰,二价锰过量所致,土壤中的钙含量与粗皮病有直接关系。那可以对盟友抵抗作用,当钙充足的时候,限制了树体对还原性锰的吸收,就不容易发生粗皮病。因为还有以下几个条件,也有可能造成粗皮病病的形成。第一点就是土壤的条件,当ph值低时,还原性锰容易被吸收,土壤严重板结,红壤土有机质含量低,土壤透气性差,容易发病。第二点就是有些品种,比如红富士。和短支富士最容易发病。第三点是每年五到八月份儿发病较多,注意防治。

预防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果园内及时排水,如果夏季暴雨过后,低洼内长时间内出现水,容易造成土壤板结。

2、科学用肥增加数,其钙的含量。每年春夏秋用波美度石硫合剂涂主干,能够消除病菌染源,防止腐烂病。施肥时重施有机肥及过磷酸钾,使果树得到完全的土壤养分。

3、落叶后及时清园,全园刮除粗皮,发现病变后立即用石硫合剂原液图治。

4、为了节约营养水分,避免树的衰弱,要及时进行疏果。20至25cm间隔留一个优质花,其余全部疏除,将输产量控制在50至60公斤范围内,减少开花和多养分的无谓消耗,提高树的抗病能力。

我是农村王超,欢迎与你一起交流果树方面的经验。





农村王超


苹果粗皮病易与苹果轮纹病的枝干症状相混淆,但二者表现症状并不相同。

(1)症状在一年生或二年生枝上长出直径为1~3毫米、高为1毫米左右的小凸起病斑,在幼枝上轮纹病的凸起为钟状,而粗皮病的凸起为圆锥状。病斑逐渐扩大,在其周围产生年轮状的龟裂,树皮表面呈红褐色。继续发展则表皮翅起,病枝变得粗糙。特别明显的特征是用小刀等削开皮部后,皮层海绵组织和筛管部位可发现枯斑,也有的树皮表面虽然健全,但内部也发现有枯斑。另外,从开花期到落花后3~4周期间内,在叶脉间也常出现失绿症,受害重的病树在节间出现枯死。

(2)发病原因及条件粗皮病是由于过量吸收锰或是缺硼而引起的。在日本因缺硼而引起的粗皮病很少,大部分是因锰过剩所致。发病树树体内锰的含量比键全树高,在水培的条件下苹果树施锰达20毫克/千克以上时就能发生粗皮病。从发病树体上能分离出来某些病菌,但还没有试验证明发病是由这些菌的参与而引起。粗皮病在元帅系品种中发病的特别多,国光品种发病亦较多,其他如红金、富土等也易发病,旭、祝、陆奥等则发病较少,用三叶海棠做砧木的发病多,而用圆叶海棠做砧木的发病较少。粗皮病发生严重地区的土壤质地是致密的黏土层,因土壤物理性状不良,呈强酸低碱性,容易造成排水不良或者土壤干燥。另外,由于微生物作用也易助长粗皮病的发生。

(3)防治方法①改善排灌条件,做到及时排水。②增施有机肥,施用石灰改变土壤的pH。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