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武力值,你覺得劉備的“五虎上將”能打過曹操的“五子良將”嗎?

歷史政治風雲人物


論武力值,若在演義中,蜀漢五虎上將自然是比曹魏五子良將高出了一大截,然放在正史上來談,則可比性不強。受演義影響,不少朋友往往會有一種“偏見”,認為五子良將雖武力不及五虎上將,但軍事才能卻比五虎上將更勝一籌。想張遼威震逍遙津,徐晃襄樊敗關羽,張郃街亭破馬謖,似乎五子良將的軍事才能更受大家認可。正所謂凡事都有兩面性,不得不說演義將五虎上將捧成“萬人敵”的同時也多少掩蓋了他們的軍事才能。在我看來,“五虎上將”不但在演義中武力值遠勝五子良將,在正史上中,他們總體的軍事能力也在五子良將之上,下面我們結合史料來對比分析。

五虎上將,被勇武掩蓋了韜略

我們首先談談關羽,關羽早年隨劉備東征西討的事情就不多說了,我們從關羽鎮守荊州開始說起。真正的將才不是看他作戰有多勇猛,而是是否富有韜略,能鎮守一方而外敵不敢入境。

說到關羽鎮守荊州,往往大家只記得他冒進北伐,丟失荊州,落得身首異處的慘淡結局,卻往往忽略了關羽可是鎮守了荊州這個四戰之地長達八年之久(公元211年,劉備入川,公元219年,關羽北伐)。

再來談談關羽北伐,首先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鎮守襄樊的曹魏大將曹仁束手無策,曾一度逼得曹操有遷都的念想,可想而知關羽之才不容小覷。至少這一戰,便徹徹底底擊敗了五子良將中的于禁。當然關羽一生的敗筆也在“北伐襄樊”一事上,然不得不說北伐襄樊在當時的局勢下是很高明的一招棋,唯一缺欠的,便是沒對東吳一方進行有效提防,此過重在關羽,然成都的劉備也難逃其責。關羽北伐,其理由有三:

第一:時劉備初佔漢中,曹操雖漢中戰敗,然未傷根本,時曹操北撤親自坐鎮長安,對漢中虎視眈眈,關羽北伐,成功將曹操的注意拉到了襄樊,有效緩解了西邊劉備所面臨的壓力。

第二:時關羽北伐襄樊乃人心所向。公元218年,襄樊一帶軍民因苦於曹魏徭役發生叛亂,欲聯合關羽,裡應外合拿下襄樊。

第三:時劉封孟達佔據上庸三郡,若配合江陵的關羽攻伐襄樊,正好成夾擊之勢,可謂佔盡地利。

所以關羽北伐並非魯莽之舉,這也是前期關羽勢如破竹,大敗曹軍的原因。

再說張飛,張飛在許多朋友印象中是一魯莽武夫,然張飛曾親自領兵大敗五子良將中的張郃卻是史料上真實記載的史實。據《三國志·張飛傳》記載:

“飛率精卒萬餘人,從他道邀郃軍交戰,山道迮狹,前後不得相救,飛遂破郃。”

卻說當年張飛進取西川時曾義釋嚴顏,平定西川諸多郡縣,非有韜略者不能如此。

說起馬超確實有點感到惋惜,馬超勇猛無敵,威震西涼,先前作為一方諸侯,曾聯合雍涼一帶大小軍閥,聚眾十萬進攻潼關,逼得曹操親往征討,期間曹操還曾為馬超大敗,且差點被馬超生擒,後施反間計才得以成功擊敗馬超。馬超兵敗後先後投於張魯,劉備,後在蜀漢官至驃騎將軍,為武官之首,只可惜劉備未能予以實職,馬超也就此“埋沒”。想當年馬超割據一方時何其英雄,曹魏五子良將不見得能做到如此。

歷史上的趙雲雖沒有演義中那般神勇,但也是少有的良將。趙雲早年主要負責護衛劉備,自劉備進取西川時,趙雲的軍事才能逐漸突顯,劉備曾贊曰:

“子龍一身是膽也!”

劉備拿下西川時,趙雲官拜“虎威將軍”。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又封趙雲為江州都督,直接將軍事指揮權交到了趙雲手中,可見劉備對其的器重。趙雲一生身經百戰鮮有敗績,曾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並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其才不再魏將張郃之下。

五虎上將中稍遜一籌的當屬老黃忠了,然年過六旬的黃忠曾於定軍山一役陣斬曹魏名將夏侯淵,足見其智勇。

由於曹魏本身的軍事實力就強於蜀漢,故總體比較而言,蜀漢“五虎上將”的綜合實力還是略強於曹魏五子良將的。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靈魂的感觸


論武力值,五虎將能打得過五子良將嗎?



這個問題已經多次答覆過。五虎上將是: 劉備集團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三國志》陳壽將五人同列一傳,後世俗稱五虎上將。曹操集團五子良將是:張遼、于禁、徐晃、樂進、張郃,是曹操手下五個最著名的非曹氏將領。這五子良將沒有許褚、典韋,但如果單論武力,許褚、典韋應是曹操軍中,最高水平將領,曹軍中絕無能排在許褚、典韋之左者。



先看關羽武力值: 三國演義第25回:【見宋憲馬至,良大喝一聲,縱馬來迎,戰不三合,斬宋憲於前……魏續持矛上馬,大罵顏良,顏良更不搭話,交馬一合,照頭一刀,劈魏續於馬下。操曰“今誰敢擋之”?徐晃應聲而出,與顏良戰二十合,敗歸本陣。諸將粟然。】



徐晃二十合敗給顏良,關羽輕鬆斬首顏良,說明就武力值看,關羽比徐晃至少高一級、甚至是兩級。這不僅是演義橋段,也有史料記載。如果再算上溫酒斬華雄、關羽奮力戰退許褚、徐晃這些戰績,不說一對一,就是關羽單挑五子中任意兩位,都不成問題。



再看趙雲馬超對戰“五子良將”, 三國演義第31回: 【雲挺槍縱馬,殺散後隊,又來前軍獨戰張郃,張郃與趙雲戰三十餘合,撥馬敗走。】三國演義第30回:【曹操大怒,令張遼出戰,張郃躍馬🐴來迎,二將鬥了四、五十合,不分勝負。曹操見了,暗暗稱奇。】三國演義58回:【馬超罵畢,挺槍直殺過來,曹操背後于禁出迎,兩馬相交,鬥得八、九合,于禁敗走。張郃出迎,戰二十合亦敗走。李通出迎,超奮威交戰,數合之中,一槍刺李通於馬🐴下。】



張郃二十合敗給馬超,三十合敗給趙雲,于禁只八、九合就支撐不住,從馬超面前逃走,瓦口隘張飛大敗張郃,張飛夜戰馬超,兩百餘合打成平局,這些戰例都充分證明:張飛、馬超、趙雲打敗張郃、于禁,以及與張郃戰平的張遼,是很輕鬆、容易的,說明雙方是檔次級別差距,不是偶爾失手或者事出意外。



至於老將黃忠,不說當年在長沙,大戰關羽一百餘合不分勝負,就憑定軍山力斬夏侯淵,五子中最起碼四將不是對手。徐晃最多和黃忠戰平,還不一定,因為徐晃剛和有傷的關羽戰平,而黃忠雖然戰平關羽已經十年,但老當益壯、威風不減當年,且身手敏捷、並無傷病。



綜上所述,五虎上將論武力,完勝五子良將,沒有任何疑問。至於說帶兵謀略,問題沒問,再說就屬畫蛇添足、多此一舉了!(145)


流譽後


劉備的五虎上將是: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三國志》將五人同列一傳,合稱五虎將也不為過。

曹操的五子良將是:張遼、于禁、徐晃、樂進、張郃,是曹操手下五個最著名的外姓將領。

論個人武力,五虎上將完勝五子良將。

論行軍打仗,五子良將完勝五虎上將。



五虎上將中,關羽和張飛兩人是萬人敵,馬超異常勇猛,此三人勇猛在三國中數一數二,且武力一流。僅黃忠和趙雲稱不上武力一流。

而五子良將中,僅張遼一人勇猛,率八百勇士大破孫權十萬大軍,進出自如,把孫權打出一生的陰影。而其餘四人,並非勇猛見長,而以領兵作戰為長。

論武力,五虎上將有3個超一流武將加2個一流武將,而五子良將有1個超一流武將加4個一流武將,比武力當然是劉備的五虎上將完勝曹操的五子良將。



再看下歷史上五虎上將與五子良將各有什麼功績:

1、關羽:陣戰顏良,在兩軍交戰時斬殺敵方主帥,在三國曆史上絕無僅有。擒于禁、斬龐德、圍曹仁、威震華夏,把曹操嚇得要遷都,史稱萬人敵,就是形容勇武。



2、張飛:當陽橋率二十騎成功擋住曹操的追擊,在劉備攻益州之戰時,張飛義釋嚴顏,成功收心,並在漢中之戰前張飛大敗張郃。



3、馬超:擊敗夏侯淵,擊敗楊阜及宗祖昆弟七人同時來攻,都被馬超殺死。潼關之戰馬超又大敗曹操兵馬。有戰功,個人武力又超級勇猛。



4、黃忠:在亂軍中殺了曹魏大將夏侯淵。

5、趙雲:博望坡之戰生擒夏侯蘭,漢水之戰大破曹軍。

6、張遼:北征烏桓時斬殺單于塌頓,驅柳毅,滅陳蘭、梅成,合肥之戰中率800勇士大破孫權十萬大軍,威震江東。



7、于禁:伐呂布、圍張超、平黃巾、擊袁術。官渡之戰,立有戰功。隨夏侯淵攻打東海郡時,斬殺叛將昌豨。晚年被關羽生擒,晚節不保。

8、徐晃:白狼山之戰協助張遼破烏桓,隨夏侯淵斬太原叛亂首領商曜,襄陽之戰擊敗關羽。

9、張郃:隨曹操北攻烏桓、破馬超、降張魯,漢中之戰夏侯淵戰死時,張郃代帥,穩定軍心。諸葛亮北伐時張郃在街亭大破馬謖。

10、樂進:官渡之戰斬淳于瓊,官渡後斬大將嚴敬,破呂布、敗劉備,多有戰功,但去世很早。

可以看到五子良將多數是行軍打仗取得的成績,而個人武力方面沒有太大建樹,反觀五虎上將,至少有三人武力勇猛超一流,完勝五子良將。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劉備:五虎上將 VS 曹操:五子良將,到底哪一方厲害,我們來分析分析。

劉備的五虎上將分別是誰,我們看過三國的都知道,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

曹操的五子良將分別是誰,是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

在我們通常評書中最常說的是這麼一句: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槍神張繡和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和姜維。

根據這句話來看,所謂的三國二十四名將這些人分別是誰呢,我們從前到後依次說明分別是:呂布、趙雲、典韋、關羽、馬超、張飛、黃忠、許褚、孫策、太史慈、夏侯惇、夏侯淵、張遼、張郃、徐晃、龐德、甘寧、周泰、魏延、張繡、文丑、顏良、鄧艾、姜維。

首先,這十人之中沒有呂布,所以趙雲排第二,可以說趙雲是最厲害的;排第三的是典韋,典韋本來是曹操的大將,可惜死的太早,五子良將沒有他,而五子良將中能排上號的也就張遼、張郃、徐晃這三人。而這三人中張遼排名最高,在二十四名將的第十三位,然而,五虎上將之中,排名最低的黃忠,尚且都排在二十四名將的第七位,也就是說,五虎上將最排名最低的黃忠,比五子良將排名最高的于禁還要高出六個名次,而五子良將中的樂進和于禁,連二十四名將的末號都沒排上,由此可知,五子良將是不如五虎上將的。

當然,這是評書以及小說中比較公認的排名(評書就是根據小說來說的),至於歷史上到底誰厲害,由於許多客觀因素的影響,我們誰又能說清呢。


L溪風S


不管是武力值,還是實際統帥軍隊,“五虎上將”都能把“五子良將”摁在地上打哭。

先說武力值。

說武力值就要參看《三國演義》,民間一直有總結這個武力值排行,曰:“一呂二趙三典韋, 四關五馬六張飛。”這個典韋死得早,不在五子良將,其他的除了呂布,另外四席五虎上將全佔。反觀對面,就一個張遼,被關羽對著張飛大大評價了一番:“不在你我之下。”但是遇到七進七出的趙雲還是歇菜。別的不說,光馬超自己,八九合敗於禁,二十合敗張郃。而關羽和張飛戰力差不多,趙雲基本上是略高張飛一丟丟的。這哥三就能把五子良將打哭了。


再說正史的作戰能力。

瓦口關一戰張飛打得張郃單身跑路。

馬超死磕曹老闆,對峙五子良將的一大半(張郃、徐晃、張遼),依然打得曹操屁滾尿流。要不是和韓遂內訌,三國曆史長度估計能少一大截。

趙雲帶兵是少了一點,但是怎麼算下來也不會比樂進差吧。

關二哥吊打于禁這個是歷史真實案例,講真,那麼經典的圍點打援案例,不讓我軍啊。二哥北伐,威震華夏,更是整個三國上唯一的萬軍中陣斬敵人首級的記錄保持者。

黃忠更別說了,直接砍了更高一級的夏侯淵,徐晃當時才是夏侯淵的手下啊。


講真,劉備手上底盤小,糧少兵寡,五虎上將依然勝多敗少。綜合實力不知道比五子良將強到哪裡去了。兩邊調換一下老大,天下早就統一了。


郝子曰


蜀漢有“五虎上將”,魏國有“五子良將”,那麼五虎與五子,究竟哪個組合更強呢?

關羽VS張遼

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三國志

白馬之戰,曹操同時派遣張遼和關羽對付顏良。可是關羽率先於萬軍之中斬殺顏良,解除袁紹對白馬的圍困,可見這表現是高於張遼的。

關羽在南郡之戰中,曾經被周瑜借用“絕北道”,即斷絕曹仁的援軍,其實絕北道之戰關羽打的似乎並不精彩,徐晃、樂進、滿寵、文聘等魏將都打敗了關羽一次。但是能夠被一群魏國名將群毆,恰好證明了關羽的能力。南郡之戰最終結果是周瑜奪取江陵,曹仁敗退,這證明關羽“絕北道”的效果還是達到了。

關羽最巔峰的一戰還是樊襄之戰,此戰關羽“威震華夏”,打得曹操都想遷都以避其鋒芒,作為五子良將之一的于禁也被關羽擒獲。

張遼雖然威震逍遙津,但是對手是號稱“孫十萬”的孫權,魏國很多名將都用孫權刷了一次經驗,而關羽的對手,全都是魏國名將,為了應對關羽北伐,無論是五子良將還是八虎騎,曹操把能夠調動的名將都調來了。所以關羽的樊襄之戰含金量是高於襄陽之戰的。由此可見,關羽強於張遼。

張飛VS張郃

飛率精卒萬餘人,從他道邀郃軍交戰,山道迮狹,前後不得相救,飛遂破郃。郃棄馬緣山,獨與麾下十餘人從問道退,引飛率精卒萬餘人,從他道邀郃軍交戰,山道迮狹,前後不得相救,飛遂破郃。郃棄馬緣山,獨與麾下十餘人從問道退,引軍還南鄭,巴土獲安。軍還南鄭,巴土獲安。——三國志

宕渠之戰,張郃被打的十分狼狽,差點就被張飛安排了,最終以張飛大獲全勝結束。儘管張郃也善於帶兵打仗,但是,跟張飛比起來,就差遠了。

黃忠VS于禁

黃忠陣斬夏侯淵,成為為漢中之戰最終勝利的標誌,而且黃忠當時已經老年,可謂老當益壯,對比于禁,率領七軍支援曹仁,卻被關羽擒獲。由此可見,黃忠強於于禁。

馬超VS徐晃

馬超的確悍勇,但是卻有勇無謀,最終被曹操打得家破人亡,投靠劉備以後也是名過其實,並沒有立過什麼實際的功勞。

而徐晃在樊襄之戰後期,卻打敗關羽,解除關羽對樊城襄陽的圍困,雖然關羽兵敗的主要原因還是此時呂蒙已經白衣渡江,江陵失手,關羽軍無心戀戰,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敢於追擊萬人敵的關羽的,由此可見,徐晃強於馬超。

趙雲VS樂進

六年春,揚聲由斜谷道取眉,使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魏大將軍曹真舉眾拒之。——三國志

三國演義描述諸葛亮北伐的部分,首回便是“趙子龍力斬五將,諸葛亮智取三城”。說的是趙雲作為北伐先鋒,連斬魏國五員大將,之後諸葛亮用計謀奪取魏國三座城池。然而歷史上並不是這樣的,歷史上趙雲並沒有跟隨諸葛亮的部隊,更不可能作為先鋒斬殺五將了,這只是羅貫中強加給趙雲的功勞。與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重墨描寫的趙雲不同,趙雲在三國志中記載並不多。

歷史上趙雲並非“五虎上將”之一,有記載的唯一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獨立率領軍隊還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時以趙雲為主將,鄧芝為副,率領疑兵進軍斜谷道,與魏國大將軍曹真對峙在箕谷,諸葛亮親率主力進擊祁山,隴西三郡背叛魏國響應諸葛亮,諸葛亮得已兵不血刃奪取三郡。實際上趙雲並沒有圓滿的完成諸葛亮交代的任務,不久以後就被曹真識破疑兵,被包抄後路。雖然趙雲憑藉悍勇全身而退,但是撤退途中燒燬棧道,導致蜀漢以後也無法從這一路北伐,整體來說表現只能說是中規中矩。

漢晉春秋記載諸葛亮說:“街亭違命之闕,箕谷不戒之失”。三國演義有“據漢水趙雲寡勝眾”的精彩表現,這個故事來源於漢水之戰,但是這個故事不見於正史,而是野史《雲別傳》,可信度並不高,而正史中樂進以膽識英烈跟隨曹操,官渡之戰斬殺袁紹部將淳于瓊,又跟隨曹操擊敗袁紹二個兒子,又大破黃巾,雍奴,管承等賊寇。由此可見,樂進強於趙雲。

綜述,五虎上將對比五子良將,結局是3:2,五虎略勝一籌。

參考文獻:

《三國志》


亭殿閣


既然題主問的是武力值,那就應該是陣前鬥將,至於統兵打仗就不在這個範圍內了。

五虎上將指的是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五人。

而五子良將則指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五人。

而正史上除了呂布對決郭汜之外,就沒有單獨鬥將的經歷了,所以我們著重說演義。

先看他們直接對戰的例子。

潼關對戰時,馬超八,九合擊敗於禁,二十合擊敗張郃,雖然這裡面可能存在有馬超復仇心切,戰力上升的因素,但八,九合、二十合不是說這些因素就能影響的,所以可以看出馬超的武藝應遠在於禁,張郃二人之上。而官渡之戰中,張郃,張遼對戰不分勝負,說明二人差距不會很大,而馬超較為輕鬆擊敗張郃,也應該可以擊敗張遼。樂進與于禁武藝相差不大,徐晃與張郃也差距較小,所以馬超應高過五子良將中任一人。

再來看關羽,下邳時曾奮力殺退徐晃,許褚二人,許褚的武藝是要高過五子良將的,雖然這一戰有放水嫌疑,但也足以說明關羽之強。加之顏良二十合擊敗徐晃,諸將無人敢出,說明顏良應至少不弱於曹營諸將。而關羽敢說顏良插標賣首,雖然說赤兔馬快有一定優勢,但能夠陣斬顏良以說明關羽的實力應在曹營諸將之上。雖然關羽曾經說過張遼武藝不在其之下,但那帶有謙虛之意,只能說明張遼不弱,但還不能達到關羽的水平。

而側面來看,黃忠年老尚能大戰關羽不落下風,最後因為坐騎問題才輸,說明黃忠至少對陣張遼徐晃不會有下風,更何況黃忠箭術百步穿楊,也是出奇制勝的法寶。

而趙雲類似馬超,汝南之戰時體力嚴重受損加上己方處於劣勢時,尚能三十合擊敗張郃,更不用說長坂坡單騎救主之事了。

張飛在葭萌關下酣戰馬超不分勝敗,同理也應在五子之上。

當然,這只是一方面的評價,五子良將的統兵作戰能力不遜於五虎,能夠在漫長的亂世中打出名號的都是強者。


薄暮嘆息


“五虎上將”我們是最為熟悉的,五位虎將我們都能倒背如流: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而“五子良將”,卻似乎很少有人能說全,曹操的五子良將分別是: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strong>

實際上,在《三國志》中,並沒有“五虎上將”這一概念,只是將五人合併為一傳。這一合稱是在演義、話本以及民間流傳下逐漸演變形成的。而“五子良將”是陳壽明確提出的:“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五子良將”,也就流傳開來。

“五虎上將”這一概念在小說裡被廣泛應用,譬如我們熟悉的《水滸傳》中的梁山五虎將。而小說、評書這種面向大眾的藝術形式,需要的是吸引人的眼球,往往會渲染武將的武力、描繪單挑的場景。所以,我們從這個稱謂中可以看出,“五虎上將”這個概念主要是依照武力值評定的。

而“五子良將”的概念,從字面上也能看出它更偏重於武將行兵打仗、率領軍隊的能力。從這個角度來看,單論武力值,“五子良將”和“五虎上將”就差了一截。

單論武力值比較,我們得從《三國演義》的具體描述中尋求答案。

先來看五虎上將,關羽的事蹟我們都十分熟悉:溫酒斬華雄、斬顏良、千里走單騎、水淹七軍等。可以說一生從無敗績,關羽斬人往往也都是速戰速決,很少有跟人打平手的記錄。

張飛是全書中唯一一個敢正面和呂布“剛”的人,並且能和呂布大戰一百回合不分勝敗,十回合速殺紀靈、長坂橋喝退一眾魏軍更是為人稱道,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關羽和張飛也被稱作“萬人敵”。

“子龍一身都是膽也!”這是對趙雲最恰當的評價,長坂坡救阿斗,殺死曹軍大小戰將五十多名,衝鋒陷陣,銳不可當。漢水救援黃忠時,直接讓徐晃和張郃心驚膽戰、不敢交戰。“錦馬超”,剛出場時十七歲,就能速殺董卓部將,讓人刮目相看。潼關之戰連續擊敗曹軍多名將領,更是酣戰“裸衣”虎痴許褚。之後又和張飛大戰三五百回合不分勝敗,堪稱勇猛無敵。

老將黃忠,老當益壯,與關羽大戰一百回合不分勝敗,最後關羽用了拖刀計才得勝,此外,黃忠的箭術也十分精湛。在定軍山之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斬了夏侯淵,屢立戰功。

其實,在曹魏陣營中武力最強的應當是許褚和典韋,這兩人都是曹操的貼身護衛,這就說明曹操對他們勇力的信任。這兩人的實力絲毫不遜色於劉備的五虎上將。而五子良將在武力值方面明顯就遜色不少。

劉備陣營的五虎上將,武力值應該不分上下,通過觀察其中一人和五子良將的交手記錄即可。徐晃二十合敗給顏良,而關羽速殺顏良。除此以外,之後的樊城之戰,關羽帶一條傷臂,又年邁于徐晃,卻和徐晃大戰八十回合不分勝敗,關羽的武力至少比徐晃高一個檔次。<strong>

張遼和張郃有交手四五十回合不分勝敗的記錄,這二人的武力水平應該相當。但趙雲三十餘合就能殺敗張郃,趙雲的武力明顯高於這兩人。之後的潼關之戰,張郃二十回合又就輸給了馬超,馬超的武力明顯強於這兩人。

至於于禁,那就更不必說,八九個回合就敗給馬超,于禁的武力值在五子良將中也算不上出彩。樂進在《三國演義》中的筆墨較少,少有跟人交手的記錄,但其武力水平應該只能排在二流之列。這二人碰上五虎上將的任意一位,都很難堅持過二十回合。

所以,單論武力值,五虎上將應該是完虐五子良將。而一個出色的將領,並不僅僅體現在武力值上,行兵打仗、率領全軍的能力更是值得考量。

從這個方面,單以張遼的戰績來論:張遼被後世譽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勇猛果敢。在曹操討伐漢中張魯時,孫權率領十萬趁機來犯合肥,張遼只有幾千人,卻招募八百人的“敢死隊”,對孫權發動奇襲,使孫權十幾天都打不下合肥,開始撤軍。

張遼趁機追擊,幾乎都要擒住孫權。五子良將的另幾位,建樹都不小,譬如張郃,以巧變著稱,一舉擊破了鎮守街亭的馬謖,直接導致了諸葛亮北伐的失敗。

在真正兩軍對戰時,武力值可不能決定幾萬軍隊的勝敗,五虎上將和五子良將誰輸誰贏,還值得我們考量。


無筆史官


這個真的沒有可比性,武力值,五虎上將是三國演義中武將組合的巔峰,跟剩下的的如五子良將、河北四庭柱、江表十二虎臣、東吳三老臣、曹營八虎騎、呂布手下的的八健將,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

咱們具體提一下人也可以看出來,五虎將:關張趙馬黃。“時之良將,五子為先”,曹營五子良將:張遼、于禁、樂進、張郃、徐晃。

按照遊戲數值來分類的話,蜀漢五虎組合平均也得是95+,而五良將頂多平均是90。




具體分析一下,咱們就能看出差距來。

光論武力值的話,關羽、張飛這種可是被後人成為熊虎之將、萬人敵的。三國演義裡面的對戰記錄更是優秀,關羽斬顏良誅文丑,殺了河北四庭柱中最厲害的兩位,後期對戰許多,從未敗退;張飛更是在呂布奪徐州的時候,酩酊大醉還是帶著十幾騎逃走,路遇呂布,呂布都不敢多加阻攔,後期打的張郃不要不要的。趙雲,三國的常勝將軍,長坂一戰,挑了曹營五十多名將,只一合便挑了河北四庭柱的高覽。馬超更不必說,曹操都說他“有呂布之勇”,單挑曹營頂級武力許褚不落下風;和張飛酣戰數日不敗。黃忠更是以高齡戰平的武聖關羽,漢中一戰,怒斬曹營名將夏侯淵。

至於五子良將:于禁的對戰記錄不是很多,而且於禁是以帶兵為長,是一個優秀的將領而不是以武力對戰聞名。至於樂進,在三國演義中也是著墨不多,但真實的樂進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狠人。樂進最為人稱道的就是他個子很矮,據說他的身高不足一米六。而他的字又叫兵長,所以有一句玩笑話叫魏有兵長一米六,他也是曹軍中打仗必定身先士卒的一個人,沒戰必先登,而他的勇猛作戰也讓他聞名於天下,而且樂進還有一個輝煌記錄,那就是樂進參加了二十多場戰役,從無敗績,這對軍人來說是一個至高的榮譽。而且在東吳來打合肥的時候,他和孫吳名將淩統戰平了(張遼和淩統也對戰過,也是打平了),所以說他的武力值隨算不上一流,但是著實是個不錯的武將。剩下的就是三個可以躋身準一流上將得張遼、張郃、徐晃。在官渡對戰的時候,張遼和當時尚在袁紹手下的張郃打了個平手,張郃在漢中之戰前,與張飛對峙的時候,多次失敗,可見兩者的武力值不在一個檔次;徐晃在當時還在楊奉手下的時候曾經在曹操迎接漢獻帝的時候奉命阻攔,與許褚打了個平手,後來投靠曹操之後在白馬戰顏良的時候卻被顏良打敗。這樣一看,五子良將中應該是徐晃武力最高,但是卻打不過顏良,更不用說打過關羽了。

其實五子良將出名的不是武力值而是領兵能力。像張遼這種鎮守合肥,使得孫權多年進攻無果,至於後來的以少勝多威震逍遙津,威震天下也足以說明他的能力;張郃雖然在前期對戰名將的時候處於下風,但這不能說明他沒能力,諸葛亮六出祁山的時候,張郃給諸葛亮造成了多大的阻礙啊,後期簡直是魏國武力的巔峰;至於徐晃更厲害,千里帶兵殺敗關羽,救了曹仁,解了樊城之圍,曹操對他讚不絕口。

所以總體來說,武力值上,五虎將完勝五子良將!!!


暮雨夜行歸何處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呢,我們首先要了解蜀國的五虎上將跟魏國的五子良將是那幾位。


蜀國五虎上將分別是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三國志》陳壽將五人同列一傳。

曹魏五子良將則分別是張遼、于禁、徐晃、樂進、張郃。

首先我們要知道,五子良將如果按戰鬥力而言,並不是曹魏陣營最能打的,無論是前期的典韋亦或者後期的許褚。單以戰鬥力而言都在五子良將之上。那麼為什麼別人沒有能排進五子良將呢,很簡單。時之名將,五子為先。五子良將更多的是帥才而不是以戰鬥力聞名。


另一個方面,從我們對五虎上將以及五子良將的戰績中也能看出。

五虎上將

  1. 關羽: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擒獲于禁,斬殺龐德。時人稱為萬人敵。
  2. 張飛:當陽橋擋曹操大軍,取西川、宕渠大勝,義釋嚴顏與關羽一同被稱為萬人敵。
  3. 馬超:馬超則更不必說了,依靠勇武被羌人稱為神威天將軍,潼關一役力戰許褚。殺的曹軍膽寒,更是逼迫曹操割須棄袍。以勇武而言,難有人能出其右。
  4. 黃忠:這是一個已經巔峰不在的老將,卻能力抗巔峰期的關羽,更是在年老氣衰之際於定軍山陣斬夏侯淵。其戰鬥力更不必說。
  5. 趙雲: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但這些都不必說,單單一個長坂坡之戰便足以證明子龍之勇冠三軍。

五子良將

  1. 張遼:五子良將中名氣要說最大的就是張遼。無論是陣斬蹋頓,擊破烏桓;合肥大戰,八百人威震東吳都顯露了他超出常人的統率力以及智謀,更是被稱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但單以戰鬥力而言。戰績還是乏善可陳。
  2. 于禁:于禁在當時來說,其剛開始其實在五子良將中其實是最受曹操看中,堪稱五子第一。陳壽就說道: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于禁最號毅重,然弗克其終。可見一斑。其於張繡叛亂中堅守營壘,臨危不亂,也被曹操稱讚為有古名將之風。可惜晚節不保。投降關羽,一世英名毀之一旦。而於禁呢是一位儒將,更是不以戰鬥力見長,更不必說跟五虎上將比了。
  3. 徐晃:獻計平關中,大敗梁興 沔水破關羽,解樊城之圍,更是被曹操譽為有周亞夫之風。雖然功勳卓著,但以戰力而言,其曾經20回合敗給顏良。可見其跟五虎上將以戰鬥力而言不可比。
  4. 張郃:江陵破吳、街亭敗蜀都可見張郃的能力,但戰鬥力而言。張郃曾二十合敗給馬超,三十合敗給趙雲,戰鬥力更不必說。

  5. 樂進:樂進以驍果顯名,而鑑其行事,未副所聞。或註記有遺漏,未如張遼、徐晃之備詳也。雖有每戰登先,斬淳于瓊;斬嚴敬之名,但若以此跟五虎上將相比,也是難以讓人認同的。

總而言之。從各方面考慮,五虎上將的武力都是強於五子良將,這是毋庸置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