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司马懿,贾诩,三国里的三大谋士最终都谋到了什么?

《三国演义》中描写了很多著名的武将,如吕布,关羽,张飞,赵云,许褚等人都有着万夫不当之勇。除了武将的上阵拼杀,其中还描写了许多谋士智囊团和他们决胜千里之外的本领,出名的如荀彧,郭嘉,陆逊,程昱等人。小编就和大家说说三国中的三大谋士的特别之处。

贾诩

诸葛亮,司马懿,贾诩,三国里的三大谋士最终都谋到了什么?

贾诩有个优势就是命长,像武将张郃一样都是从黄巾时期一直打到三国后期。

贾诩作为一个谋士,在群雄逐鹿中实际上并没有提出很多精妙计策,但他却总能在关键时刻'认清形势'。贾诩跟张绣混的时候曹操带兵征讨张绣,贾诩直接了当对张绣说:曹操英明神武,咱不是对手,还是投了吧。有时候真不知有这种队友是好还是坏,投降后曹操得到贾诩也非常高兴。

曹丕篡位时贾诩献计铸造受禅台,以绝天下之谤,曹丕想趁刘备刚死的时机出兵蜀汉,贾诩又劝说刘备虽死,必定托孤诸葛亮,诸葛亮也必定感刘备知遇之恩拼死拒守,则出兵必然失败,曹丕不信,用司马懿五路大军之法进攻蜀汉,果然失败。

诸葛亮,司马懿,贾诩,三国里的三大谋士最终都谋到了什么?

其实对于贾诩,小编有一件事印象深刻。曹操进升魏王后,不知道立曹丕还是曹植为世子,曹操心里更喜欢曹植,于是便问贾诩,历史告诉我们这种问题答不好说不定就是杀身之祸,贾诩这时候就体现出他的智慧了,他就闭上眼睛思考,也不回答,曹操问他为什么不回答,他说我正在思考,因此不回答,曹操又问在思考什么,连我的问题也不回答,原文上贾诩说: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

诸葛亮,司马懿,贾诩,三国里的三大谋士最终都谋到了什么?

什么叫说话的艺术,这就是典型案例了。袁绍和刘表都是废长立幼,最终出现内乱,贾诩虽未明言立谁当世子,实际上已经侧面警告了曹操,曹操听完大笑,便立曹丕为世子。怪不得贾诩能活这么久,小编第一次看的时候就想,贾诩心机之深沉,有点恐怖啊。就连如今许多类似说话的艺术,怎么交流这种书籍,都将此事作为经典例子。

司马懿

诸葛亮,司马懿,贾诩,三国里的三大谋士最终都谋到了什么?

和贾诩一样,司马懿也有命长的优势,他甚至活活熬死了曹氏的精英。

作为厚黑学的经典人物,司马懿的智慧不像贾诩,孔明,郭嘉等人。孔明,郭嘉他们只能是人臣的智慧,而司马懿更像是帝王的智慧,我想这也是司马家最终合并三国的原因吧。

司马懿很早就加入了曹操阵营,不过一直到曹操死之前,他实际上都没什么存在感,这就是他要的,他也知道以奸雄曹操的风格,太早出风头会暴露,自己可能也活不久。于是他就隐身了,他首次在三国第六回出现后,直到曹操死后才正式有他的戏份。

诸葛亮,司马懿,贾诩,三国里的三大谋士最终都谋到了什么?

即便非常小心,曹操手下也有人看出他的野心,军师联盟中郭嘉死前建议曹操杀司马懿,以绝后患,不过曹操没有。小编推测曹操可能也没办法了,毕竟三国后期魏国能和诸葛亮一战的还真就只有司马懿了,太早除掉他对魏国更不利,诸葛亮也承认北伐最大的敌人是司马懿。

诸葛亮,司马懿,贾诩,三国里的三大谋士最终都谋到了什么?

司马懿厚黑学的本领有多高呢,还有一个更为玄妙的故事,就是空城计。

虽然空城计主角实际上不是诸葛亮,不过民间大众也相信了这个'事实'。司马懿带兵十五万杀到西城,孔明设下空城计,城楼上弹琴,开始和司马懿玩心理战,书中说司马懿观望良久,决定撤退。不过很多人认为这正是司马懿高明之处,即便诸葛亮真有伏兵,十五万大军又有何惧,其实是司马懿养寇自重,因为他当时立足未稳,如果真击杀了孔明,他是完不成帝业的。

虽然这种说法至今争论不休,主要原因就是后面又来一出'死诸葛吓走生仲达'的故事,说明司马懿的确谨慎并且有点害怕诸葛亮。不过很多厚黑学书籍都采取了前一种说法。

诸葛亮

诸葛亮,司马懿,贾诩,三国里的三大谋士最终都谋到了什么?

如果全民评选三国演义中第一谋士,我敢肯定孔明绝对毫无悬念第一名,并且会超越第二名很多,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无双智慧,更因为他至高的品德。

诸葛亮,司马懿,贾诩,三国里的三大谋士最终都谋到了什么?

诸葛亮出场的时候,三国都已经到中期了。其实有人认为以诸葛亮的本领,应该早知道汉室不可能光复了,刘备三顾茅庐,他真的是被刘备诚心感动,因此才出山,想要逆天改命。书中他的智慧有多恐怖呢,从出山开始一直到北伐遇到司马懿,从未打过败仗,真的未尝一败,而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等故事更是将他神化了。

诸葛亮,司马懿,贾诩,三国里的三大谋士最终都谋到了什么?

上文小编说全民评选的第一谋士会是诸葛亮,不仅因为智慧,更因为品德。此言不假,也并非三国演义中才有,正史也是如此。

从"立功,立德,立言"三方面来说,孔明先生真可谓是千古人臣的典范代表,为什么许多人第一次看三国都是最喜欢孔明呢?也有这个原因。刘备死后诸葛亮是蜀汉实际上的领导人,军政一手管,刘禅叫他亚父,但和曹操,司马懿甚至后世很多人不同,他始终摆正自己为人臣的位置,也很尊重后主刘禅,他实际上完全可以取代刘禅自立,并且刘备也允许他这么做,虽然有拉拢的嫌疑,像在赵云面前扔掉孩子一样,但孔明从始至终都没有这样做,甚至连篡位的苗头都没有。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后世对他的评价很多不是赞美他智慧有多高,而是他的品德,如杜甫: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后世很多人特别是大臣,都将孔明作为自己的偶像,以他的名言名句作为座右铭,如岳飞。历代帝王也都对他赞叹有加,如李世民赵匡胤康熙帝,毛主席也佩服他,就连死对头司马氏都为他修建祠堂。他也是如今三国人物中纪念馆最多的,最出名的就是成都武侯祠。《出师表》连初中生都会背,"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也是很多人的追求。

如今一些人像易中天教授,很是吹捧郭嘉,贾诩等辈而贬低孔明,我窃认为无论从立功,立德,还是立言哪方面来说,郭嘉荀彧等真难以和孔明相提并论,更不用说贾诩,司马懿等人。作为谋士,孔明配得上三国第一这个称号,作为千古人臣的典范代表,孔明的确名副其实。

诸葛亮,司马懿,贾诩,三国里的三大谋士最终都谋到了什么?

三国这三大谋士,贾诩谋到了一生平安,司马懿谋到了万里江山,而诸葛亮谋到了千古美名。所以你认为谁更厉害呢?

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一起留言讨论。

感谢您的观看与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