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將藍玉如果活著,朱棣敢造反嗎?

歷史的荒野


如果藍玉還活著,那事情就棘手多了,朱允炆不僅要面對各地擁兵自重的藩王叔父,還要面對藍玉這個兵權在握的野心家。那麼如果藍玉活到了建文朝,朱棣敢造反嗎?




在徐達、常遇春沒死之前,藍玉就是個“千年老二”,標配的“第一副將”,洪武二十一年(1389年),剛繼承帝位的元順帝之孫脫古思帖木兒侵犯明朝邊境,太祖朱元璋以藍玉為主將率15萬明軍出征,對於自己的第一次獨當一面主持北伐大計,藍玉顯然運籌帷幄,信心十足,在各方面都指揮有方,最終深入漠北,一直追到捕魚兒海,把北元殘餘打的潰不成軍,表現出了藍玉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和優秀的統軍打仗能力。




在“藍黨之獄”沒有發生前,藍玉早已受封涼國公、太子太傅,朱元璋賜其鐵券,可以說隨著大批功勳名將的去世,藍玉已經成了洪武朝後期的頭號大將。藍玉如果能夠低調的保持個人作風,挺過朱元璋“清算功臣”的特殊時期,熬到建文帝朱允炆時代,那歷史可能就要改寫了。可是,即便藍玉堅持到了建文朝,他是否會效命於朱允炆協助朝廷削藩這又是一個大大的問題了。




藍玉是開平王常遇春的妻弟,出生年份不祥。而常玉春的長女常氏嫁給了太子朱標為太子妃(被建文帝追尊為孝康皇后),常遇春是太子的岳父,藍玉是太子妃的舅父。太子妃生朱元璋嫡長孫朱雄英和嫡次孫朱允熥,但朱雄英八歲即夭折。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標從陝西巡視回來後染疾而故,朱元璋晚年痛失太子,不得不退而求其次立朱標的次子朱允炆為皇太孫。朱標原配常氏死了以後,朱允炆的母親呂氏也得以扶正,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就視朱允炆為嫡長孫。




而藍玉的女兒藍氏嫁給了朱元璋的兒子蜀王朱椿,藍玉與朱元璋既是兒女親家同時也是蜀王岳父,太子妃舅父,其與明朝皇室淵源關係之深厚,還真不是其他將領所能比的。藍玉擁護太子朱標,與早就覬覦皇位的燕王朱棣關係並不好,朱標在世時,朱元璋為太子組建了一支超一流的武人集團作為他以後繼承大統徹底打擊北元力量而準備,藍玉就是屬於太子武人集團的重要一員。但是隨著朱標的去世,朱允炆的勢單力薄又迫使朱元璋大肆屠戮這些勳舊大將以為皇太孫繼承大統掃清障礙。




如果藍玉熬到了建文時期,他應該已經年過五十了,還算是能打的年紀。他本人堅決擁護故懿文太子朱標,所以儘管朱允炆身為朱標之子但與藍玉無沾親帶故,藍玉還是可能會選擇出山協助朱允炆削藩,有藍玉這個定海神針在,量爾手握護衛的燕王朱棣、寧王朱權等人都未必敢輕舉妄動,即便冒險行“清君側”之名靖難起兵,可能也不一定是藍玉的對手,也許明朝的歷史就此要改寫了。


大國布衣


朱標死了,朱元璋也死了,藍玉還活著?那就老尷尬了,朱允炆恐怕死的會更早,都用不著朱棣動手。

為啥哩,因為藍玉是常遇春的小舅子;

外甥女,常氏,明太子朱標之太子妃;

甥孫:朱雄英、朱允熥;

如果朱雄英不死,嫡長都是他,輪不上朱允炆繼位;

即便朱雄英死了,還有朱允熥這個甥孫可以捧,那朱允炆就太礙事了......不要小看藍玉的膽子,他真敢,標準的“外戚”模式。

藍玉的居功自傲,不服管教是長期性的,不間斷性的^_^,自馮勝獲罪,藍玉的上升空間就更大了,但是他從來沒有警醒那麼多功臣到底是怎麼死的,還在前人路上作死前行,絲毫不知道收斂。比如下圖的元妃,他藍玉就這麼急色麼。

朱元璋有收義子的習慣,他也有樣學樣藉此集聚勢力,而不止他的義子,連他的莊奴都知道橫行霸道,強佔良田,驅逐御史,這都是驕縱的表現,他真的不知道這些事統統都會傳到朱元璋的耳中,對他藍玉產生反感麼,強佔元妃,以至於元妃自盡,本來朱元璋要給他的“梁國公”變成了“涼國公”,並且把他的過失種種都刻在世襲憑證上,還不夠清晰表達朱元璋對他的怒意麼。

更犯忌諱的是軍權方面,軍中將校的升職降職都是他一個人說了算,權力完全脫離了控制,這是歷代君主都非常忌憚的,而不僅限於朱元璋,你藍玉搞得軍中都是你的嫡系勢力,老朱能睡的安穩麼,哪怕老朱多次敲打他,他也不以為意,還以未任太師為由,諸多抱怨牢騷,這就真的作到頭了。

老天也對得起他,順勢推了他一把,朱標英年早逝,連朱元璋都控制不住的人,朱元璋怎麼能放心留用給後人,況且還有朱允熥這層“外戚”關係。

《明史》---“二十六年二月,錦衣衛指揮蔣瓛告玉謀反,下吏鞫訊。獄辭雲:“玉同景川侯曹震、鶴慶侯張翼、舳艫侯朱壽、東莞伯何榮及吏部尚書詹徽、戶部侍郎傅友文等謀為變,將伺帝出耤田舉事。”獄具,族誅之。列侯以下坐黨夷滅者不可勝數。手詔佈告天下,條列爰書為《逆臣錄》。至九月,乃下詔曰:“藍賊為亂,謀洩,族誅者萬五千人。自今胡黨、藍黨概赦不問。”

非常適時,錦衣衛都指揮使告發藍玉謀反,牽連到十三侯、二伯,一下子就牽連了一萬五千人,“軍統”幾乎被清洗一遍,而藍玉本人則剝皮實草,株連三族陪死,藍玉作死的一生終於以悲劇方式落幕。

明朝大將藍玉如果活著,朱棣敢造反嗎?

和敢不敢沒有半點關係,無論藍玉是否活著,朱棣都必須要造反,造反則有一線生機,不造反則引頸待戮,就這麼簡單,敢不敢也得造反,大勢所趨。

......


古今通史


藍玉若是活著,他會先以建文帝名義削藩,第一個目標就是燕王,然後把掌兵的朱家親王一個個都收拾了,把大權集中到南京中央,然後架空建文,最終取而代之。朱元璋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乘早把他殺了。

朱元璋去世時,開國武將已被他殺完,建文身邊已可用之將才,又害怕叔父們的勢力,因此削藩。但他一開始就錯了,削藩不是這樣削法的。怎可以一氣削了好幾個藩,還逼死了一個?當時就算最強大的燕王、寧王,所擁之眾也不到十萬,面對整個大明帝國,豈有必勝的把握,怎敢隨便造反?再說開國功臣已被殺完了,鎮守邊疆總要人吧?靠叔父總比靠外人好吧?若是害怕叔父手裡的兵權太重,難道沒有好辦法應付,一定要搞得血淋淋的,把叔父們逼死逼反嗎?要是把燕王改封到南方,把寧王改封到西北,其他藩王的封地也換一下,不就把他們的軍事勢力拆散了嗎?燕王是看到其他藩王被廢,有人自殺才造反的,要是僅僅改封地,會反嗎?這樣既可防止他們起異心,又保全了叔侄親情,萬一外敵入侵,還可請叔父上陣禦敵,不是很好嗎?


大華273557151


大將藍玉和燕王朱棣都是朱元璋要剪除的人,不過藍玉死了,朱棣卻僥倖活了下來,併成功篡位。藍玉和朱棣都是有野心的人,藍玉與朱標、朱允炆父子關係比較好,如果藍玉活著,朱棣照樣敢造反。因為朱允炆性格弱懦,逆行倒施,身邊的心腹大臣都是些空談誤國的文臣,即便少數武將也沒能人盡其才,即使藍玉活著,也不能扭轉乾坤。

朱元璋曾以為打江山靠武將,守江山靠文臣,他將皇位傳到孫子朱允炆手裡的時候,跟隨他南征北戰的武將已經被他清除得所剩無幾,留給朱允炆的大臣都是像方孝孺、齊泰、黃子澄類似的文臣。而那些跟隨朱棣打江山的武將卻在朱棣的庇護下活了下來,最後成為他反敗為勝的主力軍。在方孝孺、齊泰、黃子澄的蠱惑下,朱允炆下落撤藩,終於逼反了燕王朱棣。

反觀朱棣身邊,聚集著姚廣孝、朱能、鄭和、解縉、張信、火真、丘福、金忠、朱高煦、顧成、朱榮、譚淵、鍾祥、房寬、宋禮等人實戰家,加上朱棣自己有非凡的領導能力、高超的戰略戰術、不可動搖的必勝信心,所以能夠所向披靡,最終反敗為勝。

朱元璋的太子朱標死後,朱元璋不得讓孫子朱允炆當了皇帝,但朱允炆懦弱,朱元璋害怕朱允炆駕馭不了藍玉,正打算把他和四子朱棣一起軟禁,錦衣衛指揮蔣瓛卻告發藍玉謀反,朱元璋終於忍耐不住,打開殺戒,族誅藍玉等人。不過藍玉與朱標父子關係很好,可惜朱標英年早逝。朱標的兒子建文帝朱允炆卻性格懦弱,執政措施失誤,心腹都是一些空談誤國的文臣,即使藍玉活著並全力輔佐,也改變不了失敗的命運。


希榮文創


其實主要還是在朱元璋這裡。

朱元璋當政時期,幾乎已經把武臣殺乾淨了,就是怕自己的孫兒壓不住他們。

對於自己的兒子,朱元璋那是真好,為了大明一統天下,千秋萬代,也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所以乾脆就全部殺了算了。

讓朱允炆有自己的班子,有自己的武將。

可惜也是沒有想到的事情,就出現在自己的兒子身上了。

不是大將藍玉活著,就是朱標活著的時候,也輪不到他朱棣來當皇帝。

就是朱元璋活著的時候,也輪不到他來當皇帝。

就是朱允炆做事情,太要求實際效果了。

從漢高祖劉邦到漢武帝劉徹推行“施恩令”都要了幾代人,更何況是一個剛剛當政的皇帝。要處理諸侯王爺,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要慢慢來,要忍住,要忍住,要忍住,沒有實力,你就是亂用,還會起反作用。


用戶在線等


藍玉還活著的話!

朱允炆就更鬧心了!

本來叔叔朱棣就不讓人省心!

還多了個手握大軍的刺頭!

那這日子沒法過了!

要知道,朱允炆的母親呂氏是朱標死後扶正為太子妃的!朱允炆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嫡子!真正的嫡子是原配太子妃常氏所生的兩子!長子早逝!次子朱允熥一直活的好好的!而藍玉是常氏的舅舅,常遇春的妻弟!藍玉肯定是支持朱允熥的,可是朱元璋喜歡朱允炆!那這麼看,藍玉怎麼可能支持朱允炆,朱允炆可是搶了他的侄子朱允熥的皇位的!藍玉要是健在,他不造朱允炆的反就阿彌陀佛了,還指望他打朱棣?

當然,藍玉和朱棣的關係也不好!

在朱棣和朱允炆兩個人之間,藍玉肯定選朱允炆!

藍玉是妥妥的太子黨!朱標的鐵桿支持者!但是藍玉不會服朱允炆的,朱允炆跟藍玉沒那麼親!

所以關於這個問題,朱棣肯定會造反的,而且就算藍玉活著,我覺得朱允炆也不會用藍玉統軍,講道理,冒不起這個險,你會把幾十萬精銳給對你不服,不是一條心的人統領?


奉木吾慰


歷史沒有假設,如果你要分析的話首先你得了解朱棣為何要朱棣造反的原因,因為建文帝朱允炆要削藩。藩王裡燕王朱棣實力最強、野心最大,朱棣征戰沙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早有稱帝知心,建文帝一直以燕王朱棣為最大的對手,這次削藩開刀的周王是燕王的同母弟,二人皆為妃所生(在此問題上有異議),關係最為密切,因此建文帝先廢周王,目標直奔燕王,。可惜朱元璋最疼愛的兒子朱標早逝,他期望選擇一個宅心仁厚的任君,加上對朱標的想念而選擇了朱允炆,本該有機會做皇帝的朱棣,一次又一次失望,朱元璋死後加上他侄子削蕃的逼迫、就起兵造反了。不過朱元璋之所以殺那麼多人、也是有很深的目的的。老朱的氣場足能鎮住臺、那些大臣馬首是瞻、但朱允炆卻不行、很有可能被反客為主,朱元璋雖然是為了他掃清了政治障礙,但是建文帝朱允炆的軟弱害了他,在重大問題的決策上,這是他的第一個錯誤。他並沒有先削燕王,而是先從燕王的同母兄弟周王下手,這樣不僅引起了親王們的岌岌自危,還打草驚蛇,使得燕王加緊做出準備。在建文帝決定對朱棣下手的時候,為時已晚,燕王朱棣迅速扯起了靖難的大旗並且戰勝了政府軍。

如果不是步步緊逼,也許朱棣不會起兵造反,這個罵名沒被逼到絕路朱棣不會不顧慮的,而且也沒有十足的把握會成功。至於藍玉朱元璋為了掃清障礙不可能讓他活到後期的,也造成了朱允炆無人可用的窘境。退一步講就算藍玉活著,也許因為自己的功勞自己先反了。





快樂的山東大漢


不敢。朱元璋殺藍玉是一步臭棋,應該讓藍玉與宗室藩王相互制衡。



阮景東


首先要說明一下,朱棣與藍玉都屬於明朝戰神一般的存在,如果在戰場上相遇誰弱誰強真不好判斷!假設朱允炆登基,而且藍玉還健在的話朱棣若兵變應該討不到任何好處,首先一點名不正言不順,其次民心所向正統繼承者,第三以藍玉為首的武將都是久經沙場的義侄義孫,英勇無比,所以,假設的問題只能假設的分析,藍玉若在,朱棣斷不敢輕舉妄動,如若動,必也討不到半點好處


用戶5645826681780


岸英如果活著,輪不上林總、四人幫和總設計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