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赤壁时,曹操手下的谋士,除了徐庶没人看出点猫腻吗?

日芯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在罗贯中的笔下是这样被人捉弄,惨遭赤壁大败的:

曹操征乌桓时,谋士郭嘉去世,失去了一个在关键时刻给他提意见,并且他还能虚心接受的人。平定河北后,曹操志得意满,宛如当年的袁绍一样,骄横跋扈,谁的意见都听不进。他听说刘表去世,便想要出兵征讨荆州。当时一票人表示反对,可是曹操就是一副我不听不听就不听的嘴脸。

随后曹仁和李典奉命征讨新野,被有徐庶指点的刘备打的大败。曹操有心招募徐庶,便用阴谋诡计骗徐庶回老家,打算将他拐骗到了自己帐下。结果由于徐庶母亲自杀,徐庶便跟曹操结了仇。表示终生不为曹孟德献一计一策。



中间曹操与刘备的战争情节直接跳过。简而言之就是:诸葛亮出山,刘备被打残,曹操不战而取荆州,更加的嚣张跋扈。而东吴的孙权则被吓到了,怀疑曹操会来打自己。

刘备在当阳大败后,与关羽的水军会合,一起退往江夏。众人在江夏商议前程时,突传东吴鲁肃前来吊丧。诸葛亮认为:鲁肃此番不请前来,必然是东吴感受到了曹操的军事压力,想和我们一起抗拒曹操。于是诸葛亮建议,由他随鲁肃一起去东吴,当面游说孙权抗曹,把孙权拉下水。

诸葛亮到江东后,先是舌战群儒,后又接连用言语激怒孙权和周瑜,成功的让孙权派周瑜率领所有的东吴大将西征,与刘备一起在樊口联合抗曹。周瑜在出征后,深感诸葛亮和刘备的大志,想杀了他们两人。但是在鲁肃的力劝之下,这事没办成。

因此事,周瑜憋了一肚子火。恰好这时曹操的使者前来。周瑜一怒之下,斩杀使者,并约定曹操第二日在江上大战!第二天,曹军和吴军在江上大战。由于曹军主要都是北方人,不擅长水战。而蔡瑁和张允统领的荆州水军久不操练,战斗力很弱。



于是这一战下来,曹操败的灰头土脸。因此曹操给了蔡瑁和张允三个月的时间,让他迅速操练水军,待水军操练好后,再与周瑜决战。隔了一段时间,周瑜突发奇想,他说想去对面的曹营看看。当晚周瑜便坐着一艘小船偷偷的观望曹军的水寨,他看到蔡瑁和张允熟知水军的操练之法。深感若是不除去此二人,东吴必吃大亏。于是,周瑜暗自设计了一条除掉蔡张二人的毒计。

不久后,曹操派蒋干出使东吴。由于周瑜早已经设好诡计,所以蒋干很自然的中计,间接的帮助周瑜除掉了蔡瑁和张允。

曹操杀掉蔡张二人后,很快就发现了这是周瑜小儿的诡计,目的就是让曹军的水师不能成功练成。但是人已经被他杀了,曹操反悔也来不及。于是曹操再派蒋干去东吴,准备再去探听东吴的虚实。

而周瑜也在这之前,又设两计,就是黄盖的诈降和阚泽的游说,让曹操相信黄盖一定会投降自己。

蒋干到东吴后,周瑜故意冷落他,让他在自己的安排下,见到了有凤雏之称的庞统。蒋干偶遇庞统,非常高兴。便连夜将庞统带回了江北曹军大营。曹操得知庞统前来,很心虚的向庞统求教一番。

庞统采取了欲擒故纵一计,先跟曹操说了一通不相干的废话。紧接着突然转入正题,对曹操献了连环计。也就是让曹操用铁锁将曹军的战船连接起来,组成超级巨舰。以弥补曹军对水战的不适应。

曹操被庞统的巧舌如簧蒙的晕晕乎乎,还放言若是此番击破东吴,必在皇帝面前保举庞统位列三公之位。当时庞统很心虚,不敢在曹营久留,随便应付了曹操几句便匆忙跑路。正当庞统上船时,徐庶在后叫住了他。


徐庶怒斥庞统!前番黄盖来诈降,阚泽又献诈降书,你此番又来献连环计。你们是怕我曹军八十三万人,杀不尽烧不绝?你们的这种雕虫小技只能瞒过曹操罢了,哪逃得过我的法眼!

当然了,徐庶没有点破庞统,也没有把自己的意见告诉曹操。因为他已经立誓,终生不为曹操献一计一策。并且,徐庶心理也很清楚。这个时候的曹操,嚣张跋扈,哪里听得进别人的建议?

不久后,曹军的连环战船打造成功。程昱向曹操建言,若是东吴用火攻,我们的战船连在一起,到时候就死定了。此时,荀攸也出来肯定了程昱的担忧。


结果,程昱和荀攸没想到。这个时候的曹操太过于嚣张,完全听不进二人的建议。甚至还捉弄程昱,笑他不懂天时。扬言现如今乃隆冬之季,只有西风北风,哪有东南风?我军大营建在西北岸,周瑜大营设在东南,如果周瑜用火攻烧我,他是烧我,还是在烧他自己啊?

程昱和荀攸看到曹操如此自大,听不进别人的建议,顺便又想了想当年的田丰和沮授给袁绍建言,被袁绍拒绝,两人死谏,结果被袁绍搞死的那段往事。深感此时的曹操已经变成了当年的袁绍了。

若是再死谏,得罪了曹操,两人的下场肯定也如田丰、沮授一样。于是二人也就不再向曹操建言。反正,烧的也不是自己的船,由他曹操去嘚瑟吧!

最后,诸葛亮料定隆冬之季必有东风,周瑜按照诸葛亮的指点,在某个天黑风高的夜晚,部署了向曹军的总攻。

按照周瑜部署:黄盖的诈降水师在前,周瑜的大部队在后。每一艘东吴的战船上都放有火把和燃烧的草料。这些可燃之物借着东南风,足以将曹军的所有战船和八十三万大军,全部烧的干干净净。

当黄盖的诈降部队临近靠岸时,程昱和荀攸发现了情况不对,因为黄盖的每一艘战船的吃水都太浅,这明显是其中有诡。但是他们发现的时候已经太晚,终究没能阻止东吴对曹军放的这一把大火。

最终,周瑜一把大火烧掉了曹操的八十三万大军,也烧掉了曹操的傲气。

以上便是《三国演义》中,双方在赤壁之战斗智斗勇的全过程。如果只从演义小说的情节来看,曹操的失败,完全就是他太嚣张跋扈,跟当年的袁绍一个德性。当时的曹军阵营中,不是只有徐庶一个人看出了东吴的诡计。程昱和荀攸也一直都保持着高度的注意力。但是曹操太败人品了,嚣张跋扈,一副瞧不起人的丑陋嘴脸。最后其他的谋士也不再说话,选择明哲保身。

最后时刻,程昱舍身提出自己的意见,曹操也终于采纳了。但是为时晚矣,曹操的大败终究不可避免。

当然了,以上是《三国演义》的情节。真正的历史,与演义小说有一些区别。

不过按照正史的记载,赤壁之战的大致过程还是与演义是差不多。曹军不习惯水军,因此用铁锁将战船连接。东吴方面也确实有黄盖的诈降,最后周瑜破曹操也确实用了火攻之计。只不过正史的记载,没有演义小说里面的情节精彩。


至于说历史上的曹操,是不是也如演义小说中的那副嚣张跋扈的嘴脸,不听任何人的忠良之言,这个不好说。

因为谋士们给曹操提意见时,是不会在战争期间公开的(避免泄密)。一直要等到战争结束之后,曹操感谢谁了,向谁道歉了,大家才知道哪些人有过建议。

并且正史记载的曹操,他是一个很大气的好老板。如果他听了谋士的话,因此而打赢了,他会感谢那个谋士;如果他没听谋士的建议,因此打输了,他向谋士表示歉意;如果他听了谋士的话,因此打输了,他会把过错都算在自己头上,不怪那个谋士。

所以按照三国正史的套路,我们现在只知道谁提了正确意见,而那些错误的意见,曹操不会提,提过错误意见的人自己当然也不会主动对外讲,史书也就不记载了。

而当时给曹操提出过正确建议的谋士,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鬼才贾诩,他曾经建议曹操不要急着打荆州,应该休养生息后再打,但是曹操没听;另一个程昱,他曾经劝过曹操不要盲目乐观,但曹操也没听。至于荀攸和徐庶,前者根本没去荆州,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建议了。徐庶压根就是个打酱油的,曹操对他不重视,只是演义把他拔高了而已。


Mer86


赤壁之战是三国当中继官渡之战之后,曹操发动的第二场大战,这次的战争目标是平定东吴势力,这次曹操的实力之最大的,但是却以惨败告终。

火烧赤壁的故事是家喻户晓的,曹操本来就是足智多谋,阴险狡诈的,身边的更是谋士如云,难道就没有一个人看出东吴周瑜的计谋吗?有人会说失败的原因是因为郭嘉不在,没有看出东吴的计谋,才有了如此的失败。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当时很多人包括曹操在内都看出了周瑜的计谋,并非只有徐庶一个人看出来了,唯一失败的原因就是曹操阵营中也不相信会有东风。

面对曹操阵营的巨大实力,虽然是孙刘两家联盟,要想和曹操硬碰硬无疑也是以卵击石。曹操在发动赤壁之战之前,可以说是做足了充足的准备,实力是大大的增强,中国的北方都已经被曹操平定,收编了很多其他军阀的军队,有袁绍、吕布、张绣、刘表,曹操的军事实力是空前的强大。也使得当时东吴的大都督周瑜使用了一连串的计谋来对付曹操。

曹操的为人,一生精明狡诈,聪明程度异于常人,按理说想要骗过曹操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屡次被周瑜设下的计谋所骗。主要是周瑜的计谋太过高明,而且是一个计谋连着一个计谋。曹操和刘备是不一样的,曹操会听取谋士的意见,但是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做决定,刘备则是对诸葛亮言听计从。

有时候曹操的聪明是过于自负了,在周瑜的离间计当中,蒋干这个打酱油的,从周瑜身边偷会了一个假的书信,曹操看了以后勃然大怒就杀了蔡瑁张允两个水军将领。等曹操回过神来发现自己被骗了,也不好意思说出来,也没办法惩罚蒋干,只有落一个哑巴吃黄连了。

后来曹操派蔡中蔡和两个人去周瑜那里诈降,周瑜是心知肚明的。没有杀这两个人是因为,这两个人正好可以通风报信,传递一些对自己有利的消息,最终这两个人也没有让周瑜失望。周瑜和一班人等商量出火攻的计划以后,又酝酿一个苦肉计出炉了,黄盖作为江东老臣是受了大罪,被打的皮开肉绽的。周瑜这次骗住了蔡中蔡和,却没又骗过心思缜密的诸葛亮和阚泽。阚泽毛遂自荐找到黄盖,两人商量之后,阚泽渡江找到曹操,忽悠曹操真的信了黄盖要来投降,这次是周瑜和黄盖配合的太高明了,曹操再聪明也是想不到的。

想要实现火攻的目的,光苦肉计是不够的,必须要战船和水寨能有连接起来才能实现火攻的效果,这时候凤雏庞统就出场了。庞统的计谋是和周瑜商量好的,碰巧蒋干来找周瑜,在特定的安排下蒋干还是找到庞统,蒋干就在在曹操面前推荐了庞统,一番高谈阔论以后曹操对庞统是刮目相看。

当时对于曹操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己所带领的士兵,大部分都是北方人,来到南方是水土不服,也不习惯水战,在船上操练以后大多都有晕船的现象。庞统就给曹操献上了之前和周瑜商量好的连环计,基本上是解决了曹操的大问题。下边引用三国演义中庞统的对话:

统曰:“大江之中,潮生潮落,风浪不息;北兵不惯乘舟,受此 颠播,便生疾病。若以大船小船各皆配搭,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 锁,上铺阔板,休言人可渡,马亦可走矣,乘此而行,任他风浪潮水上下,复何惧哉?”

这一次曹操是彻底的上当以后,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话了,这个人就是徐庶,庞统刚刚要走,被徐庶拦住。

一把扯住统曰:“你好大胆!用苦肉计,阚泽下诈降书,你又来献连环计:只恐烧不尽绝!你们把出这等毒手来,只好瞒曹操,也须瞒我不得!”

徐庶是看出来了庞统的计谋,但是大家都是知道的,徐庶因为刘备的事情,不给曹操出谋划策,他也是说到做到的。他找到庞统,也是为了自保,庞统个他出了个主意,徐庶就抽身去找马腾韩遂去了。

曹操在整备连环战船的时候,程昱是看出来了问题所在,程昱就对曹操说把船都连了起来,东吴用火攻,咱们岂不是都要完蛋了。曹操也非等闲之辈,自幼熟读兵书,对于兵法天文气象有一定的了解,这是作为一个将军的必修课。因为曹操知道隆冬季节刮的都是西北风,如果东吴用火攻的话,正好是烧了自己。还用火把让程昱做实验,着实的是恶心了程昱了一把,程昱自讨没趣,也不再说了。周瑜也是因为刮的西北风,自己的火攻计划实现不了,之前的努力几乎就要付诸东流了,吐血不止。

对于曹操来说,周瑜的些许计谋对曹操造不成太大的伤害,如果没有东风的出现,历史就要改写了。一个诸葛亮借东风,彻底的扭转了战局,给曹操来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曹操和身边谋士都根本想不到的,因为冬天刮东南风,是有悖于常理的。周瑜就是借着这股东风的便利,彻底的打败了曹操,破碎了曹操想征服东吴的梦想。也留下了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千古佳话。

在整个赤壁之战当中,周瑜使用了很多的计谋,曹操也被骗了多次。周瑜的计谋都是很多人都知道的,诸葛亮是知道的最多了,曹操也是知道的。除了一个在战略上的决定,就是连环战船的时候,程昱给曹操提醒之外,其他的没有人提醒。

第一杀蔡瑁张允的时候,两人本来就是降将,被诬陷有异心也是在所难免,曹操当时就知道被周瑜骗了。第二苦肉计,是周瑜和黄盖配合的太完美了,再有蔡中蔡和帮曹操倒忙,算是蒙混过关了。第三庞统的连环计,主管上看是给曹操的一个圈套,在主管上看如果没有东风的出现,这是很适合曹操所带领北方军士的一种战术,(我个人认为曹操的这种水上堡垒应用得当的话,是可以打败东吴的)。

综上所述:曹操和身边的谋士都能看出来东吴的计划,只是谁都不相信在冬天会刮东南风,这是连周瑜自己都不相信的,曹操在赤壁之战的失败,就是败给了诸葛亮借来的东风,纵使再高明的人也是想不到的。究竟这东风是从何而来,恐怕只有诸葛亮自己知道了。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愚论,不周之处欢迎评论斧正,你的关注是我最大的动力,谢谢。


蔡公子讲历史


曹操在建安十三年(208年),亲率八十万大军陈兵长江赤壁一带,欲与孙权、刘备联军决一死战。曹操人多势众,战船如梭,孙、刘联军满打满算加起来不过10万,显然双方实力悬殊太大。

面对如此严峻形势,蜀国军师诸葛亮和东吴水军都督周瑜、都认为硬拼必输无疑。二人不谋而合想出了“火烧战船”的计谋。

经过一步步的设套,曹操懵懵懂懂走进了二人预设的陷阱,最后一把大火烧的曹操大败而逃。



“火烧赤壁”是三国鼎立的开始。

(问题来了),曹操在历史上可是著名的军事家和文学家,讲真他的谋略不在诸葛亮之下,他文采飞扬,是东汉“建安七子”之一,这从侧面说明曹操智商并不低。

这样一位牛人难道看不出把战船连在一起有什么利弊吗?当时周瑜派去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时,被那个“身在曹营不设一计”的刘备前谋士徐庶一眼识破。

忽见岸上一人,道袍竹冠,一把扯住统曰:“你好大胆!黄盖用苦肉计,阚泽下诈降书,你又来献连环计:只恐烧不尽绝!你们把出这等毒手来,只好瞒曹操,也须瞒我不得!”諕得庞统魂飞魄散。引自《三国演义》

其实并不是徐庶一人发现了问题,当时随行曹操的主要谋士程昱屡次提醒,但曹操此时被孔明和周瑜的“环环相扣”的计谋引向了深入。这好比一个人进了传销组织后,亲人的呼唤和朋友的规劝都无济于事一样,甚至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曹操就是这样走入了误区。

首先周瑜利用曹操多疑的心理,利用愚蠢的蒋干巧使“反间计”,除掉了对水军熟悉的叛将蔡瑁和张允,因为这两人活着会一眼发现“锁战船”的利弊,会及时提醒曹操引起注意,孔明、周瑜的计谋就会落空。

所以说,能够识破“锁战船”计谋的还有专业人士蔡瑁和张允,但二人很快被曹操杀掉了。

当曹操实验“锁战船”带来的效果时,非常满意,只夸庞统的计谋实在是高:“若非天命助吾,安得凤雏妙计”,曹操把这一切归功于“天意”。

众将直呼曹操英明伟大,这时大多将领唱喜歌,谁也不想做“乌鸦嘴”扫了曹操的兴。因为有前车之鉴,曹操“宴长江赋诗”时,当时酒席中扬州刺史刘馥说了一句扫兴的话,被曹操当场斩了,谁还想做第二个刘馥呢?



曹操用宝剑封住了手下提不同意见的渠道。但是作为随军的主要谋士程昱还是提醒曹操道:

船皆连锁,固是平稳,但彼若用火攻,难以回避。不可不防。

这是程昱第一次向曹操提出的警告,说实话,曹操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他也是一个久经沙场的军事家,难道他不知道诸葛亮善用火攻吗?

但是前面的许多事情太出奇顺利了,“得心应手”使曹操认为“实现宏图愿望”如有天助,怀疑这一切就是对上天的不恭。于是他给出了如下解释。

凡用火攻,必藉风力。方今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安有东风南风耶?吾居于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烧自己之兵也,吾何惧哉?若是十月小春之时,吾早已提备矣。

通过曹操的解释,我们可以想见,曹操不但知道“锁战船”的弊端,同时也相当了解当地的天气情况。




注意,曹操只是了解一些基本天气常识,毕竟他是北方人,对长江流域的季风气候不甚精通,曹操认为长江流域大冬天不会刮温暖的东风,恰恰是“有时候刮东风”小概率的天气害死了曹操。

曹操感恩老天爷,但“天意并没有眷顾他,而是偏向了孙、刘联军”。“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此时老天爷帮了孔明的忙。

其实是孔明生活在长江流域一带,熟悉这里的气候,他知道,有时候会有小概率的天气发生,诸葛亮恰好利用天气异常的事情,装模作样“借东风”。

当天气有异常,东风渐起时,谋士程昱再次提醒。【今日东南风起,宜预提防】。

讲真曹操的谋士对工作很负责,多次提醒尽到了自己的义务,毕竟大主意还是领导说了算,程昱左右不了曹操。



曹操知识学的有点杂,知识丰富的人都很自负,说不好听点就是自高自大,一个人无论多么知识渊博,必定有他的知识盲点,小概率的天气异常就是曹操天气知识的盲点。

曹操不但没有接受程昱的提醒,反而用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改变程昱的看法。【冬至一阳生,来复之时,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

程昱想:“既然领导比我还懂,我还是闭嘴吧”,反正该提醒的我都提醒了,到时候失败了可别埋怨我!

结果可想而知,曹操被孔明、周瑜放了一把火,战船锁在一起无法躲避,加上小概率的东风狂刮,曹操的大军被烧的屁滚尿流,曹操大败而归。



结语:曹操接受庞统“连环计”后,他自己也知道里面的利弊,看出门道的不仅徐庶一人,谋士程昱屡次提醒,但都没引起曹操的注意,究其原因是曹操太自负,以为自己是“神人”,造成这一切的是战争进行的太顺利,让他有点飘飘然,最后失败也就在所难免了。曹操败走华容道,对众将哭着说:“郭嘉若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555……

“曹操你还要脸不?”程昱心中骂道。


秉烛读春秋


火烧赤壁是曹操被坑的最惨的一次,而依照曹操诡诈狡猾的个性,他难道没有看出来吗?曹操的手下谋士为什么集体失声?除了徐庶,难道没有人看出点猫腻吗?非也。

其实曹操之所以被骗,完全是因为整个计策太高明而已,高明的连狡猾的曹操也上当了。那么曹操都受了什么蒙骗呢?

为了使狡猾的曹操上当,火烧赤壁前可谓是一计连着一计,计计相连。首先是离间计,周瑜借蒋干探听吴军虚实时,故意让蒋干看到蔡瑁、 张允来信(其实是周瑜伪造的信件),蒋干报告曹操二人是奸细,曹操上当,斩了精通水战的蔡瑁、张允。

接着黄盖与周瑜暗自商量,表演苦肉计。而苦肉计实现的前提是曹操必须相信,于是为了让曹操相信,周瑜找来善于辩论且有胆略的阚泽前去曹营诈降,阙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凭着一身胆气勉强让曹操相信。

随后曹操派去东吴诈降的蔡中、蔡和来信,信中说了黄盖被周瑜毒打,黄盖愤愤不平的事情。至此,曹操相信了黄盖的苦肉计。但是,苦肉计之后如果想打败曹操,必须让曹操连船方能起效,这时一个神奇的人出现了,他就是庞统。

庞统骗蒋干向曹操引荐自己,紧接着就向曹操献了连船之计。那么曹操为什么会相信庞统呢?原来,先前曹军大败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北军不习水战,多生瘟疫。试问士兵在船上连站都站不稳,又生着病,如何打仗?而庞统献连船之计,几乎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统曰:“大江之中,潮生潮落,风浪不息;北兵不惯乘舟,受此 颠播,便生疾病。若以大船小船各皆配搭,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 锁,上铺阔板,休言人可渡,马亦可走矣,乘此而行,任他风浪潮水上下,复何惧哉?”

此计一出,武将甚喜,因为他们要站在船上与吴军对敌。那么文臣和那些谋士们呢?他们没有人看出猫腻来吗?有,谁呢?程昱。

程昱当时就提出:连船虽然平稳,但是一旦东吴运用火攻,那么就难以防备,所以不得不防。而这时曹操嘲笑程昱道:你虽然考虑的很周到,却没有发现真正的关键之处。那么关键之处在哪里呢?

曹操得意的说:如果要用火攻,必须借助于风力。如今隆冬时节,只有西北风,没有东南风。而我军居西北之处,如果东吴用火攻,岂不是自己烧自己之兵吗?此语一出,举座皆呼:丞相英明,而程昱就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了。

曹操看到的问题,周瑜随后也想到了,因此周瑜气的吐血一次,然后找到孔明询问良策。诈降计、离间计、苦肉计、连船计,临到最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可惜这刮东风是违背常理的。随后便有了孔明借东风,周瑜烧赤壁之壮举。

因此,回顾整个过程,火烧赤壁前,周瑜的计策被许多人都看到了,庞统知道,徐庶知道,曹操知道,黄盖知道,甘宁知道,阚泽知道,大家都知道,为什么还会成功?就是因为大家都不相信会有东风。而孔明“一战封神”靠的就是借东风。而整个《三国演义》这本书最精彩之处也是借东风,至今历史上这个东风究竟是怎么来的,还是个谜!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火烧赤壁时,曹操手下谋士徐庶看出了猫腻,但是碍于刘备的恩情而没有吱声,后借机领兵讨伐马腾、韩遂去了。而程昱也看出了猫腻,但是因为曹操坚持冬天一定不会刮西北风,所以程昱也不再说话。最后也是程昱看出黄盖诈降,但此时已晚,火船已近,风势又起,风助火威,曹操遂败。也许曹操其他谋士也都看出来了猫腻,但是谁又会相信冬天真的会刮东南风呢?

本回答行文逻辑来源于《三国演义》一书,不喜勿喷!


每日趣评


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占据幽州、冀州、青州、并州等大片土地,随后又派兵征服了辽东的乌桓,统一了北方,此时兵强马壮,士气鼎盛。

此时的局势是孙权占据扬州六郡刘表占据荆州。踌躇满志的曹操计划先占据荆州,然后顺江而下,再灭孙权。于是,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向着荆州进发。在这危机关头,刘表病死,掌权的刘综胆小如鼠,直接投降。曹操不费一兵一卒而得荆州,心情大悦,率军进驻江夏,威胁孙权。


此时,孙权和刘备抱团取暖,联合抗击曹操。接下来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计谋让曹操印象深刻。

先是离间计:周瑜借蒋干来打听虚实的机会,故意让他看到蔡瑁、張允的来信。蒋干偷偷回去报告,结果曹操大怒,斩杀了蔡瑁、张允,这样曹操的水军无人带领。

再一个苦肉计,先是黄盖、周瑜故意闹矛盾,让前来诈降的蔡中、蔡和知晓,然后报告曹操,黄盖准备来降。然后,黄盖被打得铺开肉站,拿着血书投降曹操,附加拐带一支水军投奔曹操。



最后一个连环计,初次和周瑜交战失败,曹操苦闷至极,突然,蒋干引荐庞统来投降,“凤雏“来降自是好事,曹操大喜。庞统初来乍到,要向新主子建功立业,就和曹操说,初战失利,皆是因为北方军士不习水战所致,可以把大船用铁链连起来,这样如同在陆地上一样,可以扬长避短。曹操连连称是。


此时,曹操手下谋士程昱站出来说,大船被连到一起,如果东吴用火攻,如何是好?其实,不光程煜想到了,曹操也想到了这一点。但是曹操更胜一筹,他说“如今隆冬时节,刮的是西北风,我军在上风口,吴军在下风口,如果用火攻,只会烧他们自己。”众将疑虑全部消除,连呼“丞相英明!”就这样,曹操的大船被铁链连在了一起。

其实,曹操只想到了冬天刮西北风,没有想到黄盖把投降的日子选在了农历十一月二十日,这一天正好是冬至,冬至这一天有阳生一说,就是阳气生长,风向在这一天会发生改变。这一点,诸葛亮自然是算到了,于是摆好道台,借来了东风。

接下来,曹操败走后,诸葛亮安排的赵云、张飞、关羽的三次截杀,差点要了曹操的老命,最后,关羽在华容道放走了曹操,两人恩怨自此了清。


品读春秋001


赤壁之战,虽有历史记载,而流传至今的诸多版本,于事实不符。【三国实录】更准确地记载了火烧赤壁的真实经历。

火烧赤壁,本不是高深谋略,曹操手下,智者如云,当然不会看不出这点雕虫小技,曹操之所以没有采纳所有人的意见,让周瑜得手,与一个人有关,这个人不是庞统,是小乔。

周瑜打黄盖诈降做卧底的事件,是后人为美化周瑜无中生有的。事情的真相是周瑜利用小乔,实施了美人计。曹操文韬武略,在三国屈指可数,诗词歌赋,造诣颇深,是难得的英才。小乔之美,名冠三国,曹操时常爱慕暗恋于心间。【铜雀台赋】中,曹操表达了对小乔的倾心,美女爱英雄,看到雄霸天下的曹操对自己一片痴情,小乔也芳心荡漾,觉得有生之年能见到这个对自己念念不忘的英雄,是自己的缘。

曹操大军,屯兵赤壁,大有以石击卵之势,吴国上下人人自危,惶恐不安。曹操人在赤壁,心已飞向彼岸,夜夜徘徊江边,对月唉叹【小乔睡了嘛?千军妾莫怕。不为灭东吴,只是太想卿。哪天约个炮,一切都安好。退兵万里遥,都是为小乔……】

曹操与小乔两个人心心相印,心有灵犀,小乔的身体泡在百花浴汤,眉头心上,全是曹操【曹哥该死的,还不来找我?妹虽新浴后,想哥懒着装。念哥多少遍,难道没听见?撩的妹心苦,找你没去处……】。

曹操夜不能寐,独驾小舟,游于明月下的江面之上,微风许来,忽听远处传来歌声【妹妹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天籁之音于明月之下,曹操看到一首小船高挂红灯,夜游江景。曹操的小舟终于靠近游船,月下美人,让曹操叹为天人【天下原有这般美人,要江山何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曹操真乃命苦也】。曹操的叹息,惊动了船上的小乔,原来对面小舟之上就是自己朝思暮想的情人曹操,两个人久久在江风中凝视。

曹操弃舟登船,二人并肩船头,把酒临风,小乔慢慢靠在曹操肩头。那一夜,小乔醉了,曹操醉了,曹操拥抱着小乔,在天原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从此两人常常相会江上,其乐无穷。这一切,早被周瑜查觉,便产生赔了夫人不折兵的妙计。小乔虽然爱曹操,看到家乡父老危在旦夕,执行了周瑜的计划,吹尽枕头风,让曹操杀了蔡瑁,张允两个水军统领,小乔怀上曹操的孩子,曹操乐不思蜀,她让曹操把战船连在一起,方便二人夜夜游览赏月,曹操为了小乔一切答应。

赤壁之败,曹操并不后悔,他爱小乔,周瑜自从赤壁之战后 ,就与小乔分手,不能接受被绿。他知道,曹操一心牵挂小乔,能给东吴带来安全。周瑜死后,曹操把小乔接到身边,小乔为曹操治好了多年的头疼,曹操有小乔陪伴,再不想过打打杀杀的日子,两个人隐居山林,小乔生下六男三女,幸福一生。


白这个颜色


赤壁之战时,曹操身边的主要谋士是程昱和荀攸,而这两个人都是智计百出的角色,甚至能够名列三国十大谋士之中。那么,在火烧赤壁之前,他们难道真没看出一些什么吗?其实不然,这里蜉蝣君来简单分析一下。

在庞统献连环计的时候,曹操觉得很是满意,因为连锁船十分平稳,有利于操练兵马,能够尽可能的弥补北方士兵不善水战的缺点。而此时,程昱展现了出他的深谋远虑。他向曹操献言说铁索船虽然平稳,但是还得防范火攻。这本来是谨慎的谋划行为,曹操却以无东风这一季节特点无视了程昱,后来更有其他人阿谀奉承,曹操更是会忽略程昱的意见了。程昱虽然是谋士,可决定权还是在曹操手中的。

到了后来,程昱也是没有忘记防范火攻这一点。在黄盖诈降时,程昱第一个发现黄盖的船有问题。他发现船的重量不对,必是带有大量柴草来纵火的。能发现这一点,其实就说明程昱是一直有防备的,他一定时刻盯着黄盖的船。只是可惜天色已晚,等程昱看的真切时为时已晚了。

题目里说徐庶发现了火烧连环船。其实这在于徐庶是新附曹操,又深知诸葛亮、庞统等人。既没有沾染曹军的傲气,又能知晓庞统等人维护江南的决心。所以,徐庶看出其实是很正常的。

而根据以上分析,其实程昱也是看出来一点猫腻的。只是他深知曹操的秉性,一劝再劝也是没必要的。而且程昱也难免会沾染曹军的傲气,难免会有小觑江南之士的心思生起。

所以综上来说,不是曹操的谋士没发现,只是当时曹军势大,难免会视江南无人。又因为曹操过于自负于自己的韬略,非一两个谋士能够撼动的。


蜉蝣在尘埃


赤壁军败后,曹操曾对着众谋士大哭,说假如郭嘉在此,我不至于是这个下场。其潜台词就是其他谋士在火烧赤壁时没派上一点用处,真的是这样么?非也。

按《三国演义》剧情,曹操帐下只有徐庶看出了庞统的铁锁连环之计,欲让83万曹军葬身于火海之中。但徐庶和诸葛亮、庞统是故交,再加上“身在曹营心在汉”,并没有点破此计,让庞统虚惊一场。之后徐庶向庞统求脱身之计,借口抵御西凉马腾韩遂去关中去了。

其实除徐庶外,曹操帐下还有一人看出了其中的猫腻,此人就是程昱,而且是看出了两次。

这第一次是在曹操采纳庞统的铁索连环计之后,见不习水战的曹军在战船上如履平地,心中大喜。可一旁的程昱却说,丞相,这样做船是稳了,但东吴用火攻,我们难以回避,不得不防。

曹操听后哈哈大笑,说程昱你只看到了表面,却忽略了关键。火计需借助风势,而此时正值隆冬时节,只有西北风,东吴用火攻岂不是引火烧身么?假如现在是十月季节,我一定会提防。

当然曹操这么想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冬天只有西北风,何时刮过东南风?程昱一想也是,可能是自己多虑了。

这第二次是火烧赤壁之夜,风向却由于诸葛亮的法术突然变成了东南风。而曹操并未警觉,带着众将在等待黄盖前来投降。不久,探子说黄盖的降船到来,曹操大喜。

这时程昱定睛看了一下,马上看出了猫腻,对曹操说:主公这是诈降,别让黄盖靠近。曹操不解。程昱说,黄盖说他的船上放的是粮草,应该吃水深速度慢才对,而现在黄盖的船只却吃水浅速度快,再加上东南风骤起,明显有诈。

曹操顿悟,却为时已晚,被铁索连环的战船顿时成为一片火海,曹操只能丢下大军狼狈逃窜去了。所以并不能说曹操帐下除了徐庶没人看出此计,只是曹操没有采纳罢了。

而历史中,曹操的谋士也并非毫无用处。贾诩在曹操降服刘琮后就建议暂时不要进攻孙权,而是在荆州树恩德,收民心,到时候击败孙权会易如反掌。可曹操却没有听从,最终失败而归。


石头说历史


怎么可能,真的当曹操手下的智囊团是吃干饭的吗?

《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说道,庞统向曹操献了连环计之后,正待返回江东,却被徐庶留住。徐庶也是天才人物,一眼就看出庞统和周瑜打的什么算盘,然而他气愤曹操逼死他的母亲,并没有向曹操说出真相,反而惧怕战败之后玉石俱焚,于是托庞统给他想了一条计策,自己返回北方了。

曹操

却说曹操自从铁索连舟之后,北军不再晕船,军队的战斗素质迅速提升,自己也是高兴异常。但是他旁边的谋士程昱却直接警告曹操,说现在船用铁索连起来,稳固是稳固了,但是如果敌人用火攻,不久完蛋了吗?曹操却笑道,现在是隆冬时节,只有西风北风,没有东风南风,如果周瑜放火,那是自己烧自己。

所以,不是没人看出来,程昱看出来了,曹操熟知军事,也认识到了。天时和地利曹操都掌握了,然而,却没有做到《孙子兵法》所说的“知己知彼”。

自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以来,自己虽然兵少粮寡,但是却屡次击破曹军,这便是诸葛亮的功劳。而曹操却一直瞧不起诸葛亮,因为诸葛亮一直在南阳躬耕,也就是种庄稼,曹操就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诸葛村夫。每次自己的手下被诸葛亮打败,他就气得大叫:“诸葛村夫安敢如此!”。曹操手下的诸多谋士,除了徐庶对诸葛亮知根知底,其他的对这个人也不甚熟悉。

程昱

然而,正是曹操口中的诸葛村夫,却是个开挂的人物。本来隆冬时节确实没有东南风,但这货却硬生生做法请来了东南风,曹操所占的天时便不复存在了。

赤壁之战当日,诸葛亮借来了东风,但曹操这边的程昱却第一时间警觉起来,他告诉曹操要加强戒备,只不过曹操自认为占据天大的优势,其他的因素根本不足忧虑,这才致使周瑜纵火成功,八十万大军瞬间灰飞烟灭了。

诸葛亮

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痛哭说:“如果郭嘉还在,他就不会吃这么大的亏”。很多人据此推断郭嘉的才能甚至在诸葛亮之上,其实啊,这只是曹操为了甩锅,说出来的托词罢了。别人不说,单是程昱就提醒了他两次,而他自己不听罢了。

(全文完)


小文章大视野


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算得上一场重头戏,曹操的号称百万大军竟然被小小的刘孙连军所打败,其重要原因是刘孙联军采用了和合理的计策火攻。



诸葛亮和周瑜都,认为欲破曹操,需用火攻。为了火攻曹操,首先是黄盖诈降,然后是庞统献连环计,诸葛亮七星坛借东风,最后才是周瑜火攻的成功。但也不是没有人看出破绽,曹操的谋士程昱就多次劝阻曹操,告诉他现在在刮着东南风,并且黄盖的船轻且浮,不像是粮船,希望曹操小心。但曹操最终还是中了火攻的计策,被刘孙联军在赤壁打了大败,狼狈逃回北方,三国鼎立的局初步建立了。



但是在三国的真正历史中,火烧赤壁完全算得上一个比较偶然的事情。因为当时,曹操的士兵不习水战,曹军自作主张将战船连接。而周瑜恰好把握住了这个机会,火烧曹船取得胜利。所以说,周瑜一开始自己都不知道这个计谋会成功,也没有那么深谋远虑,至于曹操谋士有没有在极短的时间内反应过来,有没有来得及阻止,就不是我们所知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