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十代英雄传,这十代英雄分别是谁?

用户58366978727


杨家将是北宋最著名的军事家族,也是宋朝最为忠君爱国的世家。七郎八虎、杨门女将等故事至今让人印象深刻,在评书中杨家可谓是满门忠烈,其先后有杨继业、杨延昭、杨永、杨勋、杨希等人战死沙场,以身殉国。而现在随着关于杨家将的小说和影视剧的流行,他们的故事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那么很多人都有这么一个疑问,评书中所流传的杨家将十代英雄都有些呢?当然其实个人觉得如果要加上传说和评书等内容的话,杨家将其实应该有十一代英雄。

第一代:邺王杨师厚

杨师厚被很多人认为是北宋杨家的始祖。他是唐末五代时期后梁名将,也是后梁的开国功臣。从军二十余载,先后帮助朱温击破岐王李茂贞、败朱温叛将王师范,并先后为后梁襄、唐、邓、复、郢、随、均和房等荆襄八州,后更是靠计策夺取了天下重镇长安。梁末帝时期更是被封为邺王,权倾朝野。可以说如果不看什么正统不正统的问题,及其他因素,杨师厚可以说的确是五代时期一位大大的英雄人物。

第二代:火山王杨衮

这个是演义人物,其原型被认为是后周麟州刺史杨弘信,而杨弘信也就是北宋名将杨业。当然我们现在说的就是杨衮,在小说中的杨衮生于五代十国时期,他自幼学习到了高超的武义,其枪技和锤技可谓是出神入化,在当时候少有匹敌者。而且评书所说杨衮曾经跟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和五代名将高行周结拜为兄弟,之后辽国入侵中原之时,他集结了三十六寨兵马,并在火塘寨自立为火山王,自此世人称其为火山王杨衮。同时民间更是流传着杨衮大战李存孝、真杨衮义收假杨和火山王战败辽太宗等传奇故事,可谓是一代传奇英雄啊。

第三代:都虞侯杨业

演义中被称为杨继业,他可以说是北宋年间最知名的将领。杨业本是北汉的建雄军节度使,被北汉军称为“无敌将军”,其在北汉为官期间曾击退辽军十万大军,并击杀辽将萧咄李,俘虏都指挥使李重诲,十万大军被彻底击溃。后北汉被宋所灭后,赵匡胤因仰慕其名生,而先封为郑州刺史,后升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公元986年,赵光义北伐辽国之时,因被监军王侁所逼迫,在战机不对之时,杨业不得已只能出兵攻辽,但最终在外无援军,内无将士的情况下,杨业兵败被俘,最终绝食三天以身殉国。

第四代:保灵侯杨延昭

杨延昭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杨六郎,他也是杨业的儿子当中唯一被正史记载的杨家名将。公元986年杨延昭跟随父亲杨业随军北伐,在杨业攻击朔州城之时,杨延昭身先士卒率领将士猛攻朔州,即使身中数箭,也从未退缩,最终攻下了辽国边防重镇朔州。之后杨业兵败以身殉国之后,杨延昭被任命为保州缘边都巡检使,负责河北延边的抗辽重任。后在1004年的时候,杨延昭亲率大军攻进了辽国边境,并攻破了古城,杀敌甚众,可以他在边防二十余年,是辽宋边境最为安定的时,辽军也都十分惧怕于他。公元1014年,杨延昭去世,享年五十七岁。

第五代:平南王杨宗保

杨宗保为评书虚构的人物,在正史中并不存在,而在评书中他是杨延昭和柴郡主的儿子,穆桂英的丈夫。在《杨家将演义》中,他与其妻穆桂英同破天门阵,在杨延昭死之后,他奉命东征西夏之时,被围困于陷金山,最终中箭而死。而随着他的去世,演义中的杨家将可谓已于成年之将,遂开始了后世更为熟悉的杨门女将的故事。

第六代:太平王杨文广

杨文广在演义中是杨宗保的儿子,但是在正史中却是杨延昭的儿子。正史中的杨文光并没有多少出彩的地方,他因杨延昭的关系而进入官途,先任侍卫亲军龙卫和神卫四厢都指挥使,他的半辈子几乎都是在平定北宋内部的叛乱上,先后平定陕西南部张海起义和侬智高起义。公元1068年其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击溃了西夏军筚篥城的企图,并升任步军都虞侯,后于1070年病死,可以说在正史中杨文广没啥成就。当时演义中的杨文广可以不一样,其少年时期就曾领兵南蛮先后收服了鳄鱼精、水龟精和螟精,而更是在宋仁宗时期领兵二十万平定了交趾国的叛乱,并替北宋收服了交趾国,所以说在演义中的杨文广可谓是一位举世名将。

第七代:玉面虎杨怀玉

《杨家将》虚构的人物,杨文广的儿子。杨怀玉最知名的故事就是西征西夏的故事,在当时杨文广在征讨西夏的时候被围困于庆州,在此过程中杨怀玉在为了解救其父母的大将焦通海的过程中,在冒名投亲拿解药的时候,结识了自己的妻子孟九环。而在这之后西夏国大智王设圈套让杨五郎收养的狄青之孙狄难抚坐上了西夏大军统帅的位置,并让他与北宋进行内斗,而穆桂英也因为狄难抚的诡计而险些丧命。同时北宋大将呼延云灵被狄难抚误杀,而后杨五郎下山助宋收服了狄难抚,然后狄难抚和杨怀玉一起通力协作生擒鄂厉虎、大破火龙车、巧占青冈峡,又俘虏了大智王,最终逼退了西夏大军。

第八代:震北侯杨士瀚

杨士瀚评书虚构的人物,杨怀玉的儿子。是杨家将后期最为勇猛的武将,善使一对擂鼓瓮金锤,有着万夫不当之勇,也是四猛八大锤中的第一金锤将。评书中说到宋神宗时期,北方泥雷国等十八国联合反宋,泥雷国铁雷率领十八国二十万大军进攻北宋,此时神宗皇帝命杨怀玉与太子出征御敌,但因被铁雷用计所困,不得已杨怀玉只能派大将大将魏化回京求援,神宗皇帝并命杨士瀚带兵扫北,最终杨士瀚成功解救出杨怀玉与太子,并顺利的镇压了泥雷国等十八国的叛乱。而在此过程中还相继发生看杨士亮黑水国招亲、杨士瀚大弯国巧遇四弟杨士鹏、卖宝剑西番招驸马、得宝幡火烧铁雷等事件。

第九代:杨金豹

《杨金豹下山》中虚构的男主角。宋哲宗时期,杨士瀚战死沙场,而其妻陆云娘和其子杨金豹相继失踪,下落不明。而后时逢佘太君一百五十岁大寿,皇子赵佶贺寿之时因调戏杨士瀚的女儿杨彩凤,而被杨六郎的妻子王兰英打跑,后赵佶恶人先告状,随即宋哲宗决定要杀掉王兰英,之后被家将杨开胜所救,之后佘太君辞朝回乡,而在回乡的途中陆云娘与杨彩凤母女相认,但此时的佘太君等杨家将也被困于金陵府。此事被杨金豹的师傅长眉老祖所知,于是长眉老祖就让杨金豹下山去认祖归宗,并顺便救出杨家人,而后杨金豹凭借着师傅所赠的水眼金睛兽接连攻破了金陵府四门,最终救出了佘太君等杨家将,而杨金豹也认祖归宗,于佘太君同回西宁。

第十代:杨满堂

《杨满堂除奸》的虚构人物,生父不详。此书只要讲述的是宋徽宗时期,杨满堂奉老祖宗余老太君的命令进京探亲,途经飞鹰涧,因机缘巧合救下了芷兰公主,并结识了辽国皇族之女萧玉姣。之后杨满堂因萧玉姣的陷害而入狱,不过因余老太君的救助杨满堂被释放,再这之后徽宗得知他是杨将之后遂命他率兵征辽,杨满堂在萧玉姣的相助下先后破双峰寨、取太原。最后萧玉姣更是助杨满堂夺回雁门关,最终胜利回朝,而杨满堂也和萧玉姣顺利结成伉俪。

第十一代:杨再兴

他在小说《说岳全传》中是杨家将杨六郎的玄孙,也是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第一枪王。在小说中杨再兴原是九龙山的土匪,后被岳飞打败归顺宋军,并于岳飞结拜为兄弟,后两人携手大破金兵,但最终在追击金军的溃兵误入埋伏,中箭而亡。当然以上仅是小说,在正史中杨再兴虽也是抗金名将,但是却只是岳飞的部下,而不是兄弟,同时他最开始也不是什么土匪,而是曹成部将,在1140年的时候他因在小商桥与金国人决战之时被埋伏,身中数箭而亡。

以上就是杨家将的十一代英雄,当然除了杨师厚、杨业、杨延昭、杨文广是史书明确记载的宋朝名将外,其余的都是虚构的,而杨再兴也没有史书记载他是杨六郎的玄孙。当然不管杨家将的故事到底存在不存在都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杨家将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满门忠烈,为国为民,这就是杨家精神。


澳古说历史


第一代杨衮

杨家后人一致认为杨业的父亲是杨衮,在演义之中也是如此。

杨衮并非虚构的历史英雄人物,他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辽将,跟着耶律德光到过洛阳,后来又跟着刘崇对抗过后周政权。新旧五代史和杨衮和辽史的耶律敌禄身份一致,故史学家认为耶律敌禄是他的契丹名。

虽然人们坚信杨家第一代英雄就是杨衮,但在宋史·杨业传之中,杨业的父亲名为杨信,是汉麟州刺史。演义《火山王杨衮》的内容,杨继业的父亲杨衮应该和历史上的辽将杨衮并非一人,而是杨信历史形象的艺术化处理。

第二代杨业

戏剧之中常作“杨继业”,是老百姓心目之中知名度最高的北宋名将。他出身武将世家,有勇有谋,成为北汉一名猛将。宋太宗为统一中原,北汉王室立刻投降,杨业却依旧坚持死战,宋太宗十分欣赏,将他收入帐下。后辽国侵犯雁门关,杨业带五百精兵杀出,骁勇无敌,让辽人闻之丧胆。雍熙三年的北伐之战不幸被俘,在辽军之中绝食三日而死。

第三代杨六郎

演义之中将杨业的几个儿子各个英勇,而在史书之上唯一记载的只有六郎杨延昭。六郎自小沉默寡言,只对兵法感兴趣,杨业打仗常常将他戴在身边。28岁,杨延昭身负重伤依旧将辽人打得惨败,崭露头角。后在守卫遂城之战中,杨延昭又以智谋取胜。檀渊之盟后,边关战事减少,杨延昭在边关戍守20年,最后病死在守地。

第四代杨宗保

民间传说杨宗保为杨延昭独子,其实这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杨宗保和他的妻子穆桂英的战场姻缘被百姓们口口相传,杨宗保在金山中箭而死,死时仅仅24岁。如今在洛阳新安县出土的一块杨令公的停灵碑中记载着,杨宗保是杨业的孙女,因怀念祖父, 居庐于此。

第五代杨文广

在演义戏文之中,杨文广为杨宗保之子,而正史之中他才是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因父荣光,年纪轻轻就在皇城担任亲军龙卫。后在陕西饥民起义之中,他终于得到机会立下军工。同他的祖父和父亲一样,他生来就属于边疆战场。后来杨文广拜入范仲淹帐下,后追随狄青平定侬智高叛乱。在宋神宗时期,因为抗击西夏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宋辽两国争夺代州,杨文广献计幽燕之策,只是这计策还没得到朝廷回复,杨文广已经病死,享年75岁。

第六代杨怀玉

人称玉面虎,杨文广之子。杨怀玉征西这出演的正是狄青之子狄难抚和杨家产生误会,在西夏挂帅与杨家军为敌,后在杨怀玉多方周旋之下,两家合好,狄难抚归宋,逼退西夏大军。

第七代杨士瀚

同为评书虚构人物,杨怀玉之子。演义之中,杨士瀚为救被困泥雷城的父亲和太子慈云带兵扫北,最后杨家将历经曲折得胜还朝。

第八代杨金豹

杨士瀚之子。演义之中,杨士瀚战死沙场之后,杨金豹和其母隐居。因杨家女儿受辱,余太君辞朝带全家回故乡西宁,在路途之中遇到了下山的杨金豹,原来他拜入了八宝灵云洞李长庚门下,并习得一身武艺。杨金豹认祖归宗后,杨门一家终于回到西宁。

第九代杨满堂

虚构人物,杨家第九代孙。宋徽宗时杨满堂来京城识得辽国皇族萧玉姣,后与她患难真情。萧玉姣深明大义,协助杨满堂夺回雁门关。

第十代杨再兴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得力干将,也是金庸笔下杨过的祖先。1140年,金撕毁盟约进攻南宋,杨再兴曾试图单枪匹马入敌营捉兀术,可惜没有找到,又单枪匹马从敌营撤退,全身几十处伤。五日后,杨再兴携三百骑兵遇到金人十二万大军。金人以箭群射之,杨再兴身中数剑依旧能折断箭继续抗敌,最后身中三百多箭而亡。杨再兴乃是一代战神,战死沙场让人叹惋。


木剑温不胜


“杨家将十代英雄传”这个说法源自黄炳刚、田连元、郝赫、张贺芳等著的《杨家将九代英雄传》演义评书丛书。根据书中所载共有十一代英雄,他们分别是:1杨会2杨衮3杨令公4杨六郎5杨宗保6杨文广7杨怀玉8杨士瀚9杨金豹10杨满堂11杨再兴,。十代英雄的话,还需要去掉杨会。福垊就以历史和传奇对比的方式,加以简单介绍吧。

一、火山王杨衮的传奇和历史

评书里的杨衮说的是在儿皇帝的“儿子”皇帝石重贵时,辽国大肆进犯,功夫高强的杨衮结寨自保,并联合三十六寨,在火塘寨自号火山王。前面“儿子”加引号,是因为石重贵是石敬瑭的养子,当然也就是他的亲侄子。杨衮与高兴周、刘知远结拜为兄弟,火山爆发的杨衮打出的旗号是“扶汉灭辽”(福垊在想作者是不是学的是扶清灭洋的旗号。)

刘知远建汉称帝,高兴周追封为秦王,高兴周也许大家不太熟悉,他的儿子大家一定知道,那就是杯酒释兵权的主角之一高怀德。真实的杨衮却是“汉奸”。杨衮为杨师厚(评书里杨会的原型)部曲,杨师厚谋得辽西之地,就封杨衮为霍山节度使,后进爵为霍山郡王、霍山王。评书里火山王就源自霍山王。后来杨衮投靠了辽太宗耶律德光(就是石敬瑭的“父皇帝”),被耶律德光赐姓赐名为耶律敌禄。

二、金刀杨令公的传奇和历史

评书里杨业的名字为杨继业,其父为杨(弘)信刀神的他和佘赛花一同投宋。然后积极抗辽,他为救驾连伤三子。后来因为潘仁美公报私仇,导致杨继业孤军深入,被困两狼山,最终撞碑自杀。福垊这里谈谈令公,令公最早是中书令的尊称,郭子仪就曾被尊称为令公。到了宋朝后,令公一般为功勋卓著的名将的尊称。历史上的杨业,980年杨令公在雁门关大虐辽军,名镇契丹。北伐时,杨业提出布袋阵谋略,来消灭辽军主力。却被监军王侁(shēn)的讥讽为胆小懦弱,并逼迫杨业深入契丹腹地,最终导致杨业兵败被俘,杨业绝食三日而死。

三、杨六郎的传奇和历史

评书里的杨六郎,是杨业的第六个儿子。在杨业去世后,成为了杨家将的主帅。历史上的杨延昭,也曾被称呼为杨六郎。关于六郎的来历有两个说法。一个从大排行(叔伯兄弟)中排行老六。你比如大排行中朱元璋是老八。一个就是杨延昭名镇契丹,契丹人把他看成了北极星的第六颗星,此星主镇幽燕契丹,故而辽人尊称他为六郎,必须的六六六。

四、杨宗保的传奇和历史

评书上的讲的是杨宗保招亲,一来杨宗保抱得美人归——穆桂英,二来穆桂英是一员虎将——归降宋朝。历史上没有杨宗保,杨宗保的历史原型是就杨文广,我们来看看评书里的杨文广。

五、杨文广的传奇和历史

评书里的杨文广在寺中勤学苦练,文武双全。李煜的后代李青在寿州称帝,宋朝天子派杨文广平叛,他赢得了胜利,娶了美女降将吴金定。可因为狄龙失军粮,导致大败,后在穆桂英支援下大获全胜,狄杨两家却结怨了。历史上的杨文广和包青天是一年的人,都是999年出生的,为杨延昭第三子。杨文广还曾是范仲淹的手下,杨文广曾参与平叛以及攻打西夏的战争。

六、杨怀玉的传奇

评书里这段是《杨怀玉征西》,那是因为狄杨两家结怨后,狄青和夫人西夏公主去西夏避难。西夏联合四国替公主报仇,在杨怀玉征战和招抚下,狄杨两家和好如初,打退了西夏联合军。历史上没有杨怀玉此人。

七、杨士瀚的传奇

在宋神宗时,北方十八国联合军二十万大军犯中原大地。太平王杨怀玉被困,震天侯杨士瀚救父救国,这就是评书里的《杨士瀚扫北》。

八、杨金豹的传奇

宋哲宗时,杨家处于低谷。杨士瀚死于战场,杨士瀚的妻离子散。只有一女,还被王爷赵佶(未来的宋徽宗)调戏,闹出了事端,迫使杨家颠沛流离,回归故里。此时,练就一身本领的杨士瀚的儿子杨金豹下山,认祖归宗。

九、杨满堂的传奇

宋徽宗时,杨满堂进京探亲时救助了芷兰公主,结识了萧玉姣。而萧玉姣双胞胎的姐姐萧月姣处处祸害太后、公主,陷害杨满堂。而杨满堂却一直认为是萧玉姣变坏了,只到萧玉姣救了他命,还帮助他大胜辽军,他才知道真相。最终杨满堂与萧玉姣结婚,佘太君病终。

十、杨再兴的传奇和历史

评书里没讲他的传奇,因为他生活的时代是南宋,而评书只讲北宋金庸小说里杨再兴的曾孙是杨铁心,杨铁心的儿子是杨康,杨康的儿子是杨过。历史上的杨再兴、张宪、胡闳休、王贵、牛皋为岳飞的五杰。


福垊


说到杨家将在中国当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只认识演义里的杨家将,我们也要了解历史上,真正的杨家将。

历史上真正的杨家将,仅仅只有三代人而已。并不是题目里所说的十代,至于演义或者评书里的杨家将,很多人都是他们杜撰出来的,并不是历史事实。

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和《宋史》里的记录,历史上杨家将的三代人分别是杨业,杨延昭和杨文广。

至于大名鼎鼎的杨宗保和穆桂英,根本就没有这些人,他们也是被杜撰出来的。

我们先说杨业,杨业是杨家将的创始人,一开始他是大宋的敌人,在北汉效力,是北汉的护国大将。

北宋皇帝赵匡胤,之所以攻打不下北汉来,就是因为杨家将太厉害了。杨业每次都是拼死抵抗,赵匡胤无功而返。

打了两次,没有打下来,赵匡胤就离奇的死亡了。后来赵匡胤的弟弟,赵广义登基当皇帝,他就是宋太宗。

宋太宗继续攻打北汉,完成哥哥赵匡胤没有完成的使命。

这一次宋太宗成功了,他把北汉给攻打了下来,北汉的国主和杨业一起投降了北宋。

直到这时候杨业所带领的杨家将,才开始为北宋效力。大家看的演义里的杨家将对抗契丹,就是从杨业投降北宋开始的。

因为杨业所带领的杨家将比较勇猛,所以宋太宗就把杨业给安排了西北雁门关一代,抵抗契丹人去了。

在雁门关杨业曾经带领八千杨家将,打败十万契丹的骑兵。

此次战役的胜利,让杨家将的名声响彻宇宙。契丹人再也不管踏进杨家将管辖的地盘了。

虽说契丹人不进攻杨家将管辖的地盘了,但是,东边的平原地区,他们还是经常进犯的。在这期间宋太宗曾数次带领宋军去攻打北边的契丹。

但是,双方都是互有胜负,并没有分出一个高低来。

不过,在打攻打契丹的时候,宋太宗差点殒命在那里,要不是杨业那一次跟着宋太宗,宋太宗就死翘翘了。

大宋的军队找不到皇帝了,以为宋太宗战死了呢。

后来才得知,宋太宗是骑着驴狼狈的逃了回去。在逃亡的路上,宋太宗还中了两箭。这个箭伤伴随着他,折磨了他一生。

自从这次宋太宗吃了如此大亏之后,他再也不亲征打契丹了。

在一次宋太宗命令潘美在西路,带领杨业攻打契丹的时候,潘美把杨业给出卖了,杨业和他所带来的杨家将,全部战死在了陈家谷。

杨业战死之后,宋太宗命令杨业的儿子杨延昭,接过了杨家将的大旗,让他继续带领养家军,为北宋抵御契丹。在这期间,杨延昭也为北宋立下了赫赫战功。

但是,到了宋真宗的时候,北宋和契丹签订了《檀渊之盟》,自《檀渊之盟》签订之后,北宋和契丹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就没有战事了。

杨家将的第三代领导人就是杨文广,杨文广的战绩主要是为北宋对抗西夏。自杨文广之后,杨家将也就没有了踪迹了。

至于杨门女将,历史上是根本不存在的,也就是说佘老太君,穆桂英之类的英雄,全部都是杜撰的。

这就是正史上关于杨家将的真实情况。


汉史趣闻


历史不容演义,真相绝不简单,欢迎来到成唐的历史没那么简单.

对于杨家将和杨门女将之间的故事,我想多数人都对此感到并不陌生。

穆柯寨、辕门斩子、雁门关,李陵碑、穆桂英挂帅……这些关于杨家将和杨门女将的故事更是在民间广为流传!而杨家将忠肝义胆,血洒疆场和杨家女将巾帼不让须眉的英气,誓死报国的精神更是令无数中国人为之敬仰!

走进历史,重温这段我们一度深信不疑的故事,去挖掘其中的蛛丝马迹我们不禁感到非常惊讶,关于杨门女将这个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居然在正史上没有留下丝毫痕迹!就连我们熟知的那个敢爱敢恨、多次领兵挂帅、频频扭转战局、立下了战功赫赫的巾帼英雄穆桂英在史书上都是默默无闻!

我们知道杨门女将这个故事是从《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及《杨家将》中附会而来的,其主要人物有佘太君、王怀女、穆桂英等杨家女眷。

为了说明杨门女将,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杨家将。在杨家将中金刀令公杨继业一共有八个儿子,其中第六个儿子是杨六郎,杨延昭,杨延昭的儿子叫杨文广,杨文广的儿子叫杨宗保,杨宗保的儿子叫杨怀玉。

而正史上,杨继业确有其人,《宋史》明文记载杨继业原名杨业,原是北汉大将,在北汉灭亡后,他便归顺了北宋,此人能征惯战,骁勇无比。不过民间盛传的他与潘仁美(潘美)之间的恩恩怨怨却大多是假的,而杨业也并非死于潘美之手!

其次杨业一共只有七个儿子,而不是杨家将里面的八个儿子。而他的七个儿子除了杨延玉和杨业战死之外,剩下的也都是善终,并没有流落番邦、身死奸臣之手的!再说《宋史》记载文广系杨延昭之子。字仲容……最后官至定州路副都总管,迁步军都虞侯,而杨家将里的杨宗保因该就是杨文广本人。

所以总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杨家将的内容半真半假,扑朔迷离!而从杨家将中脱颖出来的杨门女将更是多子虚乌有的!

虽然在杨家将的故事中这些人物因为其鲜活的艺术形象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但却确实是人们经过长达数百年不断补充,构思出来的文化产物!


历史的刀锋


这十位英雄分别是杨衮,杨业,杨六郎,杨宗保,杨文广,杨怀玉,杨士瀚,杨金豹,杨满堂,杨再兴。<strong>

想必大家都知道杨家将的故事,杨家将作为古代忠君报国的民族英雄可谓是妇孺皆知。然而,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杨家将其实大多是戏文或评书中的杜撰。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接下来让我们细数十代杨家将的故事吧。

首先,我们来看看戏文中的杨家将:

第一代杨衮。

杨衮是后人公认的杨家将的祖先。杨衮自幼习武,年少时名震中原。他联合36寨人马,占领火塘寨,自立为火龙王,以扶汉灭辽为己任,曾击退辽军的入侵。但他并没有投入后汉刘知远麾下,而是返回火塘寨。“杨衮大战李存孝”、“真杨衮义收假杨衮”、“火山王战败辽太宗”等等都是著名的唱段。

第二代杨业。

杨业又称杨继业,世称杨令公,妻子佘赛花。夫妻二人皆武艺高强,归降宋太宗之后,忠心报国。之后辽国大军进犯雁门关,杨业带领五百壮士杀出,骁勇善战,令辽国军队深深忌惮。曾经率领“七郎八虎”大战金沙滩,救驾有功,可惜最后被困两狼山,触碑而死。他的七个儿子除了五郎出嫁,六郎生还之外,战死的战死,被俘的被俘,堪称国之脊梁。

第三代杨六郎。

杨六郎,原名杨延昭,排行老六。杨延昭的故事主要是抗辽御敌,对外需要面对辽国的强敌萧太后,对内需要应对奸臣潘仁美。杨延昭大智大勇,他的故事也广为传播。

第四代杨宗保。

杨宗保是杨延昭的独子,妻子穆桂英。穆柯寨借木,穆桂英招亲,穆桂英挂帅等等,都是关于杨宗保和穆桂英的故事。然而,杨宗保英年早逝,24岁便在金山中箭而死。

第五代杨文广。

杨文广曾在山西鹅头寺学艺八年 ,武艺高强。当时南唐后裔李青造反,杨文广挂帅南征,连破三关,并将南唐女将吴金定娶为妻子。后来在穆桂英的帮助下,势如破竹,最终平定南唐。

第六代杨怀玉。

杨怀玉,绰号玉面虎。杨怀玉征西遇到狄青之子狄难抚,狄难抚误入西夏阵营,与杨家将和北宋为敌,幸亏杨怀玉多方周旋,终于使得杨家和狄家和好,最终两家联手逼退西夏大军。

第七代杨士瀚。

宋神宗时,北方泥雷国反宋,杨怀玉与太子慈云出征平叛,不料被困雷城。杨士瀚成功救出被困雷城的的父亲以及太子。最后杨怀玉和杨士瀚父子北征,历经磨难,最终得胜还朝。

第八代杨金豹。

杨金豹在辽东铁砂山八宝灵云洞,拜李长庚为师,习得一身武艺。下山途中遇到辞官还乡的佘太君以及一众杨门女将。最后护送杨门女将回到老家西宁。

第九代杨满堂。

宋徽宗时,杨满堂进京探亲,偶遇辽国公主萧玉姣,经过一系列的艰难险阻,最终萧玉姣帮助宋军夺回雁门关,杨家将得胜还朝。杨满堂和萧玉姣终成眷属,佘太君仙逝。

第十代杨再兴。

杨再兴是南宋人,在进京考取武状元时曾与罗延庆,岳飞等人大闹武科场。后来受降到了岳飞麾下,成为岳飞的得力干将,这就与岳家军的故事连接了起来,杨再兴在岳飞麾下屡立战功,最终在小商河被金军射死。

长出一口气,杨家将十代英雄终于罗列完了,那么究竟哪些英雄是真实存在的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一、杨衮。

杨衮在历史上有两个可能的人物,一个是辽国的将领杨衮,显然他不可能是戏文中杨衮的原型;另外一个是历史上的杨信,他很有可能就是戏文中杨衮的原型。然而历史上对杨衮的记载很少,他的事迹我们难以知晓,唯一知道的是他是杨业的父亲。

二、杨业。

他可以说是知名度最高的杨家将了,在戏文中被称为杨继业。他原本是北汉君主刘继元部下的一名将领,在宋太宗灭亡北汉之后,他便归降北宋,被派在代州抵抗辽军(今山西代县),公元980年,它曾击退进攻雁门关的辽军,辽军伤亡惨重。雍熙三年的北伐之战中,他不幸 被俘,在辽军大营中绝食三日而死,享年60左右。

对于杨业,《宋史》中的记载很少,甚至原本属于杨业的功勋都记在了文臣潘美和李贵的名下。而在《辽史》中,则对于杨业有着很多记载,大都是杨业如何骁勇善战之类。可见杨业骁勇善战的名气并非空穴来风,能让辽国史官如此重视,可见杨业并非等闲之辈。世事难料,有时候,敌人恰恰是最了解你的人。

三、杨延昭。

《宋史》记载的杨业七个儿子分别是:杨延朗(杨延昭)、杨延浦、杨延训、杨延环、杨延贵、杨延彬、杨延玉。其中以杨延昭最为有名。杨延昭年少之时沉默寡言,喜好玩军事游戏,杨业曾说“此儿类我”。宋真宗时期,辽军曾进攻宋朝,杨延昭率军攻入辽国境内,大破古城,声名鹊起。檀渊之盟后,宋辽讲和,战事减少,,杨延昭在守边20年,最后病死。

杨延昭空有一身军事才能,可惜当权者一味求和,偏安南方,不思进取,只留下壮志难酬的杨延昭最后病死边关。

四、杨文广。

在戏文中杨文广是杨延昭的孙子,是杨宗保的儿子。实际上,正史中并没有杨宗保其人,杨文广才是杨延昭的儿子。在陕西饥民起义的过程中,杨文广平叛有功崭露头角。后来拜入范仲淹账下,受到范仲淹的赏识。再后来跟随狄青平定叛乱。并为抗击西夏入侵立下了赫赫军功。

在宋辽的战争中,他曾经上奏朝廷收复燕云十六州的策略,但是却没有得到朝廷回复,杨文广已经病死,享年75岁。

五、杨再兴。

这个人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他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麾下一名得力干将。他无疑是岳家军的一员,但是他是不是杨家将的后代,还有待考证。毫无疑问的是他为保卫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不管他是不是杨家将的后代,我们都不应该遗忘他。

杨家将的故事已经流传千古,至今,它仍然是民间脍炙人口的演义故事,我们应当永远记住他们!

祝您愉悦!


无笔史官


十代英雄是演义小说的故事,从火山王杨衮,到南宋名将杨再兴,一共十代英雄,但正史中只有三代杨家将,其余多为虚构。

一代英雄杨衮,唐末五代,虚构

演义中的杨衮武艺高强,曾与后汉高祖刘知远、名将高行周(均为真实人物)义结金兰,后自立为火山王,曾打败辽军。有意思的是,正史中的杨衮是效力契丹的汉人,后来被耶律德光赐姓耶律。

二代英雄杨业,五代宋初,真实

演义中的杨业是杨衮之子,人称杨令公,娶妻余赛花,人称佘太君,长期在山西一带抗辽,威震敌胆,被辽军称为“杨无敌”。杨业有七个儿子,从杨大郎到杨七郎,后来杨业为奸臣潘仁美陷害,被困两狼山,碰李陵碑而死。

正史中的杨业父亲是麟州刺史杨信,杨业从小被送往北汉为人质,被北汉皇帝刘承钧认为义子,北汉为北宋所灭,杨业归宋后抗辽,后因主帅潘美(潘仁美的原型)拒不发兵救援,在陈家谷被辽军擒获,绝食而死。

三代英雄杨延昭,真实

演义中的杨延昭是杨业第六个儿子,被称为杨六郎,继承乃父遗志抗辽,成就斐然,同时代的人物有寇准、潘仁美、焦赞、孟良等人。正史中的杨延昭真实存在,主要活跃在宋真宗时期,也是抗辽名将,但不是杨业的六子,而且杨六郎的称号是契丹人送给他的。

四代英雄杨宗保,虚构

演义中的杨宗保是杨延昭的儿子,娶了著名女将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正史中没有杨宗保、穆桂英,完全是虚构的角色。

五代英雄杨文广,真实

演义中的杨文广是杨宗保的儿子、杨延昭的孙子,身兼文武,英勇无敌,曾率军讨逆,得胜回朝。杨文广坐拥19个老婆,羡煞旁人,但正史中虽有杨文广这个人,却是杨延昭的儿子,也就是说演义把杨文广整整降低了一个辈分,强行加入杨宗保,彻底乱套了。

六代英雄杨怀玉,虚构,活跃在宋神宗时期。

七代英雄杨士瀚,虚构,活跃在宋哲宗时期。


八代英雄杨金豹,虚构,活跃在宋哲宗时期。

九代英雄杨满堂,虚构,活跃在宋徽宗时期。

十代英雄杨再兴,真实,活跃在宋高宗时期。

根据史料记载,南宋曾有四个杨再兴:

一个是抗金名将,与岳飞同为河南汤阴人(也有说是湖南新宁人),后隶属岳飞岳家军麾下,抗金时战死。

一个是抗金小将,江西吉水人,南宋抗金英烈杨邦乂之子,浙江杭州人,曾参加抗金。

一个是少数民族,湖南武冈人,曾多次造反,屡有反复,对抗南宋朝廷。

一个是北宋杨家将后人,山西太原人,曾率军抗金,屡立战功,因功官至中亮大夫、武宁军节度使,杨再兴属弘农杨氏新昌房杨家将支,抗金时间在岳飞之后,且并未战死沙场。

从演义小说中的杨家将故事看,十代英雄杨再兴应该是曾隶属岳飞麾下的杨再兴,但在正史上,这个杨再兴反而不是杨家将后人。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杨家将的故事非常多,他们精忠报国的故事也是家喻户晓,作为北宋著名的军事家族,杨家将代代都是英雄好汉,很多人都直到杨家将的一些事迹,却并不知道杨家家谱有十代英雄,他们分别是谁?你们知道吗?且听羽评郡主细细道来。

NO.1火山王杨衮

杨衮出生在五代时期,从小就跟着父亲习武,之后又向神枪手夏书棋学习枪法,向飞锤将金良祖学习锤法,从此练就了一身武艺,在中原地区小有名头,曾与刘知远结拜为兄弟,之后刘知远成为后汉帝王,此时正好是辽兵入侵中原,杨衮便率军出击,之后将辽兵打败,在火塘寨自立为王。

NO.2火山王金刀王杨继业

杨继业是杨衮的儿子,后去了余赛花,也就是佘太君,夫妻二人南征北战,威名远震,杨继业被称为边关八大令公之一,人称杨令公,后辽军入侵,潘仁美挂帅,杨继业为先锋,在金沙滩与辽军大战,而后被潘仁美公报私仇,杨继业又被困两狼山,碰碑而死。

NO.3忠孝侯杨延昭

也称杨六郎,北宋名将,从小就跟随父亲杨继业上阵杀敌,父亲去世之后,杨延昭担任河北边防的抗辽重任,多次重创辽军,是辽军的克星,就连宋真宗也称赞他。杨延昭的民间抗辽故事非常多,基本上是围绕与寇准、潘仁美等人为主线,然而最后被奸人说还,最后去世,享年57岁。

NO.4平南王杨宗保

杨宗保是杨延昭与柴郡主的儿子,年少时就从军,娶了穆桂英为妻,女儿杨金花,后来与妻子穆桂英共同破掉天门阵,父亲杨延昭去世之后,杨宗保临危受命,出兵征战西夏,然而不幸中了敌人的奸计,被困在金山,也有说被箭射杀。

NO.5太平王少令公杨文广

杨文广是杨延昭的儿子,杨宗保其实是虚构人物,杨文广文武兼收,英勇无敌,当时李青造反杨文广挂帅出征,连破三关,未曾想不久之后因为军粮丢失,杨文广中箭,幸好得到“双绝少女”曾凤英替文广疗毒治伤,宋军这才气势勇猛,一举拿下李青,正史中杨文广是病逝的,演义中是被山灵道杀死。

NO.6玉面虎杨怀玉

杨怀玉因为父亲杨文广被困庆州,后冒名投亲偷盗解药,又娶了孟九环为妻,是北宋小说里面的虚构人物。

NO.7金锤太保杨士瀚

宋神宗时,遭到北方泥雷国等诸多国家联合入侵,杨怀玉被困,杨士瀚带兵前去扫北,之后又巧遇杨士鹏,最后历经艰险,凯旋而归,宋哲宗时,杨士瀚战死疆场。

NO.8杨金豹

杨金豹在父亲杨士瀚战死之后失踪多年,据说长眉老祖收下杨金豹之后,教他读书写字,让他和睡眼金睛兽在一起练习武艺,之后认祖归宗到金陵救难,杨金豹下山连破东门和南门,最后解救杨家。

NO.9杨满堂

宋徽宗时,杨满堂风老太君的命前往京城探亲,在飞鹰涧就下芷兰公主,还认识了萧玉姣,之后被萧玉姣陷害入狱,又协助杨满堂大破双峰寨、借路一卷山、智取太原府,令杨满堂难辨敌友。最后二人互生情愫,喜结良缘。

NO.10杨再兴

杨再兴是南宋抗金名将,后来投降岳飞,跟随岳飞抗金,曾试图单枪匹马擒获金兀术,结果失败后单骑而归,后与与金兵在小商桥相遇,因为寡不敌众,被金兵乱箭射死。

血战小商河


羽评郡主


如果从金刀杨会算起,到铁枪杨再兴为止,杨家将共有十一代英雄,故事跨度从唐僖宗中后期(公元880年左右)杨会为金斗潼关大帅到宋高宗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杨再兴小商河战死,一共260余年。

为了答这道题,我特意买了一套影印版的《杨家将九代英雄传》。大家可能发现了,这里说的是“九代”,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加上杨再兴。按《杨满堂除奸》完结所说:

次年,萧玉姣生子杨再兴,成为杨家第十代英雄。他曾协同岳飞抗金,大战小商河。那是南宋故事,不是这套书要说的了。

所以杨家将九代英雄的故事通常以五代初年(920年左右)的火山王杨衮(金刀杨会之子)为第一代,至宋徽宗时(1110年左右)杨满堂除奸为止,时间跨度约为190余年。

基本故事及时间表如下:

一、火山王杨衮。

金刀杨会本是西宁杨家峪人,在唐僖宗时辞官归故里,生子杨衮。

杨衮920年左右上河南学枪,最终集北霸六合枪、九耳八环刀及走线铜锤于一身,在宝鸡山九龙二虎逼死李存孝之后残唐第一高手王彦章后隐居。

947年左右契丹兵伐北汉,杨衮再次出山,整合山西三十六寨人马,自称火山王,大破辽军后以刘知远并非明主,因此对北汉听调不听宣。

杨衮刚出道时,骄狂之极,学会了几手枪法就妄图挑战李存孝,吃亏之后痛定思痛,才老老实实再去学枪。等后来扯起大旗,保家卫国,也算有勇有谋有担当。

最后,里面的战争描写是幼稚的,对于政治斗争的描写也是负分。


二、金刀杨令公。

杨令公即我们耳熟能详的杨继业。

此时赵匡胤刚刚称帝,令钦差接义妹赵京娘上京城居住,路遇潘仁美。杨继业也在此时出场,时年二十四岁,因昔年杨衮与赵匡胤订下了“铜锤换玉带”之盟,故此路经佘塘关要去汴梁,后与佘赛花成亲。

杨继业死于986年,碰死于两狼山李陵庙。可以反推出他生于936年,享年50岁。

京娘即赵匡胤千里走单骑护送的那个女子,赵大为了表明自己的英雄好汉,在京娘表白情意后以结拜成兄妹拒绝,这里令人想起《飞狐外传》中胡斐和程灵素的结拜,程灵素在结拜之时的流泪何等令人震撼,其实赵大和胡斐此举,何等之渣!

实则《警世通言》中的京娘更其不幸,赵大拒绝她时说道:

赵某是顶天立地的男子,一生正直,并无邪佞。你把我看做施恩望报的小辈,假公济私的好人,是何道理?你若邪心不息,俺即今撒开双手,不管闲事,怪不得我有始无终了……

自古美女爱英雄,赵大以“邪心不息”目之,真是何其绝情,又何其之渣!京娘回家后,受父母哥嫂猜忌,当夜悬梁而死。

《金刀杨令公》里的京娘,回家后倒未自尽,亦未嫁人。她在赵大称帝后随钦差陈名进京,收潘仁美为义子,潘仁美说什么是什么,哄得她团团转。比如小潘要陷害杨继业,京娘听他说得有理,反认为自己是在做一件为国为民的好事。

世间最可恨可叹者,便是这些自以为高尚却做着愚不可及蠢事之人。

这里的京娘,着实令人讨厌。


三、杨六郎挂帅。

杨六郎即杨延昭,辽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是他们的克星,故呼曰六郎。

这本书从986年杨业碰死李陵碑后,杨延昭告御状写起。有“审潘洪(即潘仁美)”、“黑松林(杨六郎杀潘仁美)”、“刺配云南”及“牤牛阵”等经典桥段。


六郎杀潘仁美后,诈死,被寇准找到,出征并威震边关,后来因状元谢金吾之死被发配云南。后被内奸王强陷害,任堂惠代他而死,六郎化名去边关贩牛,摆下牤牛阵大破辽军,二次挂帅。

里面写寇准,其足智多谋、插科打诨、能言善断等,真是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后来葛优的电视剧《寇老西儿》中寇准的人设,恐怕就是从这本书里照搬过去的。

这样一个人面对山贼的招揽,按理说应该虚与委蛇,然后借机逃走才是,可是他竟然选择了最激烈的对抗方式:掷地有声、绝不入伙你能信?

第一句:寨主,我寇准乃朝廷命官,为国尽忠,怎能再在贵山做军师哪?此事不能应承。第二句:寨主,别说给我两个份儿(山贼分赃时,按两人份儿分配),就是给我四个份儿,寇准也不能答应。第三句:头可断,志不可屈。

真是大丈夫本色!

其次写得成功的烧火丫头杨排风,武功高强,重情重义,风风火火,堪称女中丈夫。

最后是代杨六郎而死的任炳任堂惠,所谓刎颈之交、金兰之友,钦哉!


四、杨宗保招亲,穆桂英登场。

在我小的时候,电影频道曾有《杨门女将》系列播出,里面宁静饰演的穆桂英,惊艳到至今难以忘怀。

这本书无甚可说之处,杨宗保完全被穆桂英的光芒掩盖,我们可以说这本书就是穆桂英一个人的独角戏。什么穆柯寨杨宗保招亲,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在民间无不耳熟能详。

直到一提的是,最后一回杨家将中以杨宗保为首的第四代少八郎,在洪州城大聚会,几乎再现父辈辉煌。

大破天门阵后不久,宋、辽就签订了澶渊之盟(1005年1月),迎来了长达百年之久的和平。


五、杨文广征南。

说实话,我以为这部书讲的是杨文广跟着狄青征讨侬智高,看完才发现根本不是,此处所谓的征南乃是征讨南唐后裔。

按书中交代,其时已是仁宗年间,离南唐平灭已过去48年之久。南唐后裔李青造反,称王于安徽寿州,杨文广奉旨往讨,并娶南唐女将吴金定为妻。后来攻势受挫,穆桂英亲自押送军粮赶到,宋军一鼓作气,打下二龙岭,得胜还朝。

这么好的体裁,不去打侬智高,生编硬造出一个南唐后裔来,有点浪费了。


六、杨怀玉征西。

这回书说的是宋英宗时,杨家将打西夏。狄青命苦,皇帝密旨令穆桂英杀他,穆桂英不忍下手,叫他隐迹山林。先前他的两个儿子已死于军中。狄青的妻子是西夏的双阳公主,回了娘家就一去不回,把狄氏父子的帐全部算在了杨家头上,她要给狄家出气,就教唆侄儿毅宗李凉祚,兴师百万,大举东侵。就这样引出了杨怀玉征西。

杨怀玉收妻孟九环,狄难抚违师命保西夏。后来狄青出世,杨五郎下山,两家重归于好,狄难抚归宋。

最后穆桂英收拾残局,领众人大败西夏兵马,义释西夏大将大智王,申明两国和好之意。


七、杨士瀚扫北。

此书开始时,宋神宗在位,此时杨怀玉夫妇已经五十岁开外,杨士瀚是他们的三儿子。杨三儿打死了少王赵定国,逃出家门,二次上山学艺,娶妻陆云娘。后因救驾有功,夫妻二人尽皆封侯。

这一年,北方泥雷国联合十八国反宋,铁雷挂帅,领二十万大军进攻中原。杨怀玉奉旨出征,先胜后败,被困泥雷城中,老将军魏化回朝搬救兵,于是引出了震北侯(杨士瀚)扫北。

但以上故事情节都是一笔带过,欲知详细,需看另一本《杨士瀚出世》。《杨士瀚扫北》是直接切入正题,开篇便是:

神宗皇帝就传下圣旨,命杨士瀚挂帅扫北,去解救杨怀玉。

《说唐》后传,有《罗通扫北》,清代成书。两者的故事情节大体类似,讲的都是大佬被困,某将军回朝,引出某中兴名将北征。

最后泥雷国王递上降书顺表,向大宋赔礼进贡,杨士瀚进封震北公,夫妻二人镇守雁门关以保边疆。


八、杨金豹下山。

此时大宋朝是哲宗在位,杨士瀚已经在边关阵亡,妻子离散。

适逢佘太君150岁大寿,皇子赵佶去祝寿时,在后花园调戏杨士瀚之女杨彩凤,被彩凤的祖奶奶、杨六郎的夫人王兰英打跑。赵佶在哲宗面前告状,王兰英终至问斩。杨开胜劫法场后,天子降罪天波府,佘太君领众寡妇回归杨家祖籍西宁。

太君辞朝,路上自有奸臣陷害,亦有忠贞正直之士,全力以赴扶保杨家忠良,因此回归故土之旅事实上是一场逃亡杀戮之旅。

杨金豹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下的山。

他本是杨士瀚之子,幼年走失,在辽东铁砂山八宝灵云洞拜仙人李长庚为师,学得一身惊天动地的本领。据说其地便是如今的本溪一带,至今当地还流传着杨金豹捉妖的故事。

故事结局是,陆云娘与杨彩凤相认,杨金豹在凤翔府力杀四门:

所谓杀四门,便是杨门寡妇被困凤翔府,叛军攻打四门,要逼出杨家满门。杨金豹在中门杀死李贞,马踏一十二道连营;在东门杀死刘文灿;在北门打得李龙口吐鲜血;在西门连环三箭射伤黄紫灵。中门不算,这便是力杀三门了。最后一门是打死呼延飞龙的王紫灵攻打,杨金豹杀至此处,被王紫灵的毒药金刚錾所伤。

王紫灵后来被魏宝童逼走,退至城外三清观,被李长庚、苗云汉及为文长老等逼得自刎。

于是杨门回归西宁,杨金豹留在朝中,为国家出力。


9、杨满堂除奸。

时间来到徽宗朝。

杨家此时只剩两人在朝中效力,一是扼守关塞的杨金豹,一是保京护驾的杨士亮。佘老太君想念这二人,便令杨金豹之子杨满堂回京探视。

杨满堂下山,便遇到了公主遭劫之事。杨满堂救下公主的同时,也结识了神秘莫测的少女萧玉姣。萧玉姣对杨满堂时好时坏,时而协助、时而使绊子,杨满堂难辨敌友。宋辽再次交战,杨满堂被萧玉姣毒刀所伤,性命危在旦夕,深夜萧玉姣潜入大营,细说前情,原来萧玉姣有个孪生姐妹,名叫萧月姣,对杨满堂芳心暗许的是玉姣,帮助大辽对付杨满堂的是月姣。

玉姣替杨满堂解毒,两人私订终身。然后玉姣献计,助大宋夺回雁门关。

杨家又出了一代英雄,东京城普天同庆这场大胜,徽宗对佘太君降阶相拜,双手奉赐上殿不参君下殿不辞王的龙头拐杖,可是老太君却再也不能伸手去接了!

佘太君佘赛花,在活了一百七十多岁后,在杨家后继有人的欣慰中、在天子屈尊以拜的惊喜中,老太君的思绪一定又飞回了一百五十多年前的佘塘关,那位白衣如雪的少年:

七星庙中初相逢,只一眼,便是一生。

然而他已经离开人世一百多年了……

我为杨家已经付出了一切,也该歇歇了……

在杨家将第九代英雄杨满堂长大成材之时,佘太君溘然长逝。

时为徽宗朝。

在帝国越来越浮华奢靡的身躯下,靖康之耻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


杨家将的九代英雄史,便是与北宋王朝相始终的保家卫国史。

在享国长达167年的北宋王朝里,皇帝猜忌过杨家、奸臣毒害过杨家、百姓误会过杨家,然而“无佞天波府”五个大字始终高悬,杨家几代英雄无一奸恶,全是征战而死、为国为民的铁血汉子。

天波府内虽只有满门寡妇,但说实话,整个大宋,包括皇帝、甚至是高风亮节的八贤王在内,也没有一个人有资格同情她们!

因为她们的存在不是控诉、不是炫耀,而是一种风骨,一种代表了大宋、也代表了中华儿女抵御外侮,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宁愿站着死也不跪着生的铮铮傲骨——正如抗战中那面“死字旗”一般!

因此,九代英雄虽有大半皆是虚构出来的豪杰,然而却是以情怀为皮,以风骨为骨,然后以中国人传统的精气神为其血肉,最终演义出了感天动地的忠烈杨家将!

伟哉!壮哉!


——————完——————

率意谈噱,靡所不包;或曰无心,或抒怀抱。本人尽量专注神话历史、武侠历史及南北朝历史揭秘,欢迎点赞、转发、评论及关注~~~~

王事情


第一代英雄杨衮:杨衮生于乱世五代,他自幼随父学刀,练会全身武艺,名震中原。

第二代英雄杨继业:杨衮之子杨继业,娶妻佘赛花。夫妻二人归宋后,南征北战,威名远震。杨继业为边关八大令公之一,人称杨令公。

第三代英雄杨延昭:是杨继业的长子

第四代英雄杨宗保:杨延昭之子

第五代英雄杨文广:是杨宗保和穆桂英的儿子

第六代英雄杨怀玉:杨文广的儿子,人称玉面虎。被封太平王。

第七代英雄杨士瀚:是杨怀玉的第三个儿子,人称“震北侯”。

第八代英雄杨金豹:宋哲宗时,杨士瀚战死疆场。其妻陆云娘和儿子杨金豹也失踪多年,只有其女杨彩凤还在府中。后来记载他在辽东铁砂山八宝灵云洞拜李长庚为师,学会一身武艺后下山,在凤翔府力杀四门,认祖归宗。

第九代英雄杨满堂:宋徽宗时,杨满堂奉余老太君之命进京探亲,途经飞鹰涧,救下芷兰公主,并结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萧玉姣。

第十代英雄杨再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