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杜琪峰十年都离不开的,是这位法国人!

让杜琪峰十年都离不开的,是这位法国人!

让杜琪峰十年都离不开的,是这位法国人!

Pickpockets (Theme from Sparrow)

Xavier Jamaux - Sparrow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让杜琪峰十年都离不开的,是这位法国人!

Xavier Jamaux(以下简称 Xavier)这两年他在银河映像的片尾字幕上频繁出没,《文雀》、《意外》、《车手》、《神探》、《毒战》,包括最近的《三人行》,都是他干的好事。



让杜琪峰十年都离不开的,是这位法国人!


前银河时代·原声大碟


五月风暴 · 中法革命情谊 · 电子启蒙


让杜琪峰十年都离不开的,是这位法国人!


Two Fingers

Xavier Jamaux;Jay Jay Johanson - Playing with Friends

让杜琪峰十年都离不开的,是这位法国人!


Xavier老家是法国,这是一个革命的国度(也经常被右翼抨击为左棍大本营),也是电子乐的发源地,Daft Punk也来自法国。

1948年,世上第一首电子音乐作品《铁路练习曲》由法国音响工程师谢菲尔与作曲家亨利炮制而成。这哥俩首创了电子音乐实验室,他们将风雨声、车轮声、人声、动物的吼叫声统统录下来,再把他们变速,无限循环,发声式倒行,分切,总之折腾一番。

让杜琪峰十年都离不开的,是这位法国人!


这种折腾的魅力,4、50年后会在Xavier等一批法国电子音乐人身上大放异彩。

1968年,Xavier出生,正是五月风暴发生那一年。哲学家萨特等人走上街头,民众甚至喊起了红卫兵的口号,是的,塞纳河桥下的小书摊现在还有袖珍版红宝书出售。

曾经有一部电影叫《解放军占领巴黎》,讲的就是个幽默,也是中法两种文化之间的微妙关系。


让杜琪峰十年都离不开的,是这位法国人!


《解放军占领巴黎》



席卷法国的五月风暴


Xavier一直都是组乐队搞电子乐,在orange乐队里负责鼓手,还曾经和jay jay johanson合作过一首《two finger》,你应该可以猜到他的调调,基本都是电子节奏为主,旋律也是电子颗粒状,因为电子乐不仅是电子乐器,合成也得电子,可以说是《电子乐基本法》。

这种音乐放到电影中还真是挺合适的,尤其是在香港经历了电影工业的夕阳期之后,那个以胡伟立一首曲子调动整部戏的神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但Xavier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文雀》身上还有很多主旋律的影子,只是变奏的丰富程度远超传统式的配乐。《文雀》里一会儿是宫廷小调,一会是挑逗口技,这更像是Xavier个人的一次小型演奏会,这还得说回电影:《文雀》是一个最念旧的杜琪峰。


让杜琪峰十年都离不开的,是这位法国人!


让杜琪峰十年都离不开的,是这位法国人!


文雀 · 雅贼 · 浪漫的遗产


让杜琪峰十年都离不开的,是这位法国人!


Simon's Ride

Xavier Jamaux - Sparrow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让杜琪峰十年都离不开的,是这位法国人!


让杜琪峰十年都离不开的,是这位法国人!


文雀,是小偷的雅号。

雅,很重要,扑街的姿势决定观赏性。

雅,更是道德层面的:文雀们偷完钱会把钱包给人家寄回去,有漂亮姑娘被老文雀欺负,小文雀挺身而出,明知输定了还要斗一斗。

老文雀也很讲规矩,用刀片时划伤了人就当自己输了,其实也就找个借口还漂亮姑娘自由,最后老文雀在车里哭得跟小孩似的。

在这部戏里,杜琪峰给所有人留了风度。

让杜琪峰十年都离不开的,是这位法国人!


《文雀》几乎不像杜琪峰所有其他的电影,这里真正主角是香港这座城市,他把街头变成了舞台,那场“雨中伞下文雀斗法”的戏拍摄难度极高构想极妙,就像《三人行》的结尾那个长镜头。

这浪漫是杜琪峰精心做的局,比《枪火》还要任性一些,拿杜琪峰的话说,《枪火》就是「拍武侠片的方式拍一群保镖」。现如今,哪有贼会像《文雀》那样,浪漫到用胶片去记录香港街头的生活?那个骑着单车的人,其实不是任达华而是杜琪峰,而当时响起的配乐是《Simon's Ride》。

当年,《文雀》曾被誉为「给香港的情书」,这不是一厢情愿,杜琪峰确实罕有的寄托了怀旧,还借任达华之口说出「照片还是黑白的好,颜色都是骗人的」。

在2008年这个大国博起的年份里,还有人在拍一座老城的点滴,像要彻底迁居。Xavier也精心做出了合作历史中罕见的“主旋律变奏作品”。


让杜琪峰十年都离不开的,是这位法国人!


让杜琪峰十年都离不开的,是这位法国人!


Xavier的配乐很贴身,当任达华出场的时候,他在缝衣服,这个场面浪漫吗?文雀飞进来的时候,古筝刚好那么一拨,好像配乐是从画面里长出来的。而二胡已经在一旁开始调戏了。

谁知道一路上越来越多音色加入这场调戏中。

不论东西,凑成一个草台班子,钢琴、沙锤、小提琴,跟林熙蕾的性感眼神相遇,音乐又开始挑逗,电梯里的口技,赌场里的红酒,光凭乐器也是一出戏。最后雨夜决斗简直就是抒情长诗了,活脱脱一个老流氓绅士耍花样。

这跟东西方风格混搭跨界毫无关系, 完全是取决于想象,Xavier的灵感更像是来自于那些香港老招牌和逼仄的老建筑。

让杜琪峰十年都离不开的,是这位法国人!


你会注意到:开头的主旋律并没有重复太多次。这也符合电子乐的做法:一有机会就变化,而不是重复情绪,确认某个结果。

香港地少人多房价贵,卖家具的经常需要灵活应变屋主空间,这份灵活也可以在《ballet of the umbrella》找到,那是整张原声带里,最像一首长诗的。尤其是3分钟开始的那个萨克斯突然变调,跟着曲风,剧情也有了转机———几只文雀聚首反击老文雀了。

其他的曲子反倒是精巧的意象,唯独这一首叙述性极强,从第6分钟开始,几次密集的鼓点,再加上大提琴一点拨,节奏突然加快了,雨伞下的交手一升级,旋律也开始暗度陈仓了。

让杜琪峰十年都离不开的,是这位法国人!


Ballet of the Umbrellas

Xavier Jamaux - Sparrow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让杜琪峰十年都离不开的,是这位法国人!


难怪这张专辑是Xavier全球发行的两张原声大碟中,卖得最好的一张,另一张是《Motorway车手》,此外,Xavier还发行过一张自己的配乐合集黑胶,但很难买到。

让杜琪峰十年都离不开的,是这位法国人!


配乐隐身 · 氛围当道


让杜琪峰十年都离不开的,是这位法国人!


Time Quest

Xavier Jamaux;Alex Gopher - Playing with Friends

让杜琪峰十年都离不开的,是这位法国人!


除了《文雀》,Xavier的其他原声带,都是点拨,算是彻底抛离了“主旋律再变奏”的配乐模式,《神探》里的音乐,我只记得高志伟结尾换枪那一幕,电吉他时不时点拨了一下:这就是鼓噪的魅力。

这种鼓噪的音色似乎非常适合银河映像里的冷眼氛围,《毒战》和《意外》都是这样的配乐,只是《毒战》的节奏偏冷酷狠,毕竟这是一部关于人心可以有多毒的电影。

而《意外》在冰冷残酷之外,余味有一些伤感,遥遥的和古天乐饰演的被害妄想症患者的孤独吻合。


让杜琪峰十年都离不开的,是这位法国人!


让杜琪峰十年都离不开的,是这位法国人!



而《车手》把这鼓噪发挥到极致。

难得的是,《车手》这是一部关于飙车与正邪较量的电影,还有余文乐和黄秋生的半师徒感情线索。

这么普世的情感放在8/90年代,估计肯定要来首主题曲什么的了,但这里却算不算主题曲,只是建设氛围,建设材料很低调,但建设规模不小:中间的电子乐加上架子鼓和一些合成器的音效,在数字公路上飙到底,电吉他和路牌飞驰而过,人们比听着煽情主旋律更贴近飙车这个戏。

一路下来,Xavier只让你听见电子节奏,仿佛每一次都是前奏,包括到高潮的《TIME QUEST》,钢琴变成节奏器,始终冷冰冰的调和节奏,只是给后面的电子音色起了带头作用,但也因此更适合在高速公路上开着敞篷听,比任何旋律都带劲。

让杜琪峰十年都离不开的,是这位法国人!


兜兜转转,我们又回到了电子乐发明的初衷,这不是一种「作者音乐」,而是为了自由的能量。

为了自由,才可以把噪音容纳进来,才可以让节奏替代成为旋律。当然,观众也不会注意到,也正中作者下怀:忘掉旋律,根本没有所谓旋律。这时,配乐终于隐身了,请记住那个氛围,记住余文乐驾驶着那辆警车跟于晓东飙车飙到码头时,天刚亮,心结终于松开,忘了那首《M-power》有多合拍。


让杜琪峰十年都离不开的,是这位法国人!



近年来,好莱坞的电影中,以大卫芬奇与九寸钉乐队的队长Trent Reznor合作的《社交网络》《龙纹身的女孩》也把这种风格演绎到极致。

看电影时,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些零星而几乎不存在的配乐,但电影结束后,这类原声却可以让你光凭声音就回味那部电影。

xavier看似很未来很数码的配乐方式,实则考验着人类最原始的理解力和想象力。

自由可不是乱来,但自由总是先解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