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国王为何有时不称自己为国王,而是两圣地监护人?

史壳郎先生


国王只是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而“两圣地监护人”的称号则代表着这个人在穆斯林世界中的地位。

就像是一个企业的法人,同时又是一个国内著名学术机构的创办人,如果是你,你更愿意用哪个头衔来示人呢?是不是后面一个显得更专业、权威或者说更有影响力些。——人总是有些虚荣的。

关于麦加,麦地那这两个圣地的背景前面的小伙伴已经说过了,小编就不再重复。

咱们就单说说“两圣地监护人”这个头衔的历史变迁,或许你就会明白,为何沙特国王宁愿放弃国王的头衔,也要将这个称号加上。

“两圣地监护人”的称号源于几百年前的埃及;

公元十二世纪,穆斯林世界的英雄萨拉丁-阿尤布-本在埃及建立了阿尤布王朝;

这位苏丹非常注重保障前往朝觐的陆路和海路的安全,以免受十字军的攻击。他还成功挫败了一次试图偷走先知遗体的行动。从此,萨拉丁·阿尤比就被一些宗教领袖冠以“两圣地监护人”的称号。

保护朝圣者、大清真寺和先知清真寺的安全,使萨拉丁团结了旗下的军队和背后的人民,这其中一个非常主要的因素就是“两圣地监护人”的称号,让他的生平事迹可以伊斯兰和阿拉伯国家广为流传。

(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的圆顶是以萨拉丁·阿尤比的名义建的,上面写着“两圣地监护人”的称号)

萨拉丁·阿尤比去世后,阿尤比王朝仍然保留着这个头衔,因为该王朝继续为朝圣路提供安全保障,保护朝圣者并为他们提供服务,从而使他们在阿拉伯地区拥有巨大的政治影响力。

“两圣地监护人”称号的历史变迁;

阿尤布王朝没落后,其继任者马穆鲁克人继承了该称号,马穆鲁克人以前是阿尤布王朝苏丹的奴隶,这个出身一直让他们很不安,他们心里很害怕埃及、黎凡特(大概现在约旦、巴勒斯坦、叙利亚地区)和希贾兹(大概现在阿拉伯半岛地区)人民抗拒他们的统治,因此,他们奴隶为朝圣者提供服务,并多次向圣殿和先知清真寺捐赠。

保留“两圣地监护人”头衔以及战胜鞑靼人所取得的军事胜利,使马穆鲁克人的影响力持续扩大,并赢得领土内外所有穆斯林的尊重。

随后,马穆鲁克人在达比克草原战役中输给了奥斯曼苏丹萨利姆一世,其领土并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随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结束了马穆鲁克王朝的统治,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苏丹成为了“两圣地守护者”称号的拥有者。奥斯曼人致力于重建两座圣寺,分配必要的捐赠基金以保护它们,为朝圣者服务,从而使得他们在数百年的继续统治下冠名称号。

随着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作为战败方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惨遭肢解。“两圣地监护者”称号被英国人的亲密战友、阿拉伯大起义的领导者、汉志地区的实际统治者——哈希姆家族的历代麦加谢里夫(阿拉伯世界的一个头衔,意思为高贵的)获得。

(汉志王国由哈西姆家族统治,该家族为默罕默德的直系后裔,在整个伊斯兰世界中享有崇高威望。而内志王国的统治者为伊本-沙特,两家族为世仇)

哈西姆家族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历史顶峰,老侯赛因为内志地区统治者,其两个儿子费萨尔和阿卜杜拉则分别为伊拉克和外约旦的国王(如今的约旦国王还拥有着“耶路撒冷圣山守护者”的称号,但耶路撒冷都快变成以色列的首都了,想起来有些讽刺)。

但不久,哈西姆家族就因英国人的狡诈和谎言而翻脸,英国转而支持内志的伊本-沙特家族攻陷麦加和麦地那两圣城,将哈西姆家族赶出了汉志并在1932年创立了现代的沙特阿拉伯。

但沙特阿拉伯至今已经有七位国王,却只有少数几位拥有“两圣地监护人”的称号;

实际上,在沙特的石油经济未得到大发展之前,沙特阿拉伯只是只是阿拉伯半岛上一个贫穷的阿拉伯国家,其影响力在整个阿拉伯世界中并不大(主要经济来源就是靠着两座圣城的税收,其他人就只能躲在沙漠里吃沙子)。

但在沙特第三任国王费萨尔任内,沙特阿拉伯境内的庞大的石油资源被开发,该国的经济迅速发展,该国在国际政治上的影响力也迅速增长。

费萨尔获得了“两圣地监护人”的称号,并将此称号写在天房外覆盖的帐幔上。

(沙特阿拉伯王国第三任国王(1964年-1975年在位),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他利用石油使其国家富强起来,也凭借石油在国际上发挥重大影响。——摘至百度百科)

而后,沙特阿拉伯的第五任国王兼首相法赫德-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决定放弃“国王陛下”的称号,改为“两圣地监护人”。之后登基的他的两位兄弟,即阿卜杜拉国王和现任国王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也沿用此名。

<strong>(法赫德-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有钱了就是不一样,画风都变了)

吐槽几句,终于写完了,这阿拉伯人起名字真是一点想象力都没有,几个词翻来覆去地用,给听闻知事彻底绕懵了,希望都没有弄混,为您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纵观历史,穆斯林的国王和苏丹都非常注重头衔。其中一些头衔是由统治者自己选择的,但有一些则就需要一些政治和社会条件才能产生并得到伊斯兰世界的认同。

显而易见,这个“两圣地监护人”的头衔就属于后者,因为在历史上,获得该称号的人几乎都是在伊斯兰世界中享有绝对统治地位的君主。

沙特阿拉伯统治者对整个伊斯兰世界的野心在这个称号上就已经显示得淋漓尽致。

这人有钱了,眼界也变得开阔了,追求的目标也不一般啦。。。。唉!



听闻知事


沙特国王自称“两圣地监护人”,很有一股伊斯兰世界的领袖味道,这跟两个圣地的地位有关。

麦加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出生地,也是伊斯兰教天堂的入口,更代表着凡间的真主王位。麦地那有先知穆罕默德的陵墓,曾建立第1个穆斯林政权,还是穆斯林征服世界的起点。

“两圣地监护人”为沙特国王加分,在世俗权力的基础上获得宗教加持,既有利于稳定国内统治,又有利于扩大国际影响。

“两圣地监护人”之名号早已有之,有一摸一样的,也有稍微差异的,但表达的意思一致。

伊斯兰教诞生以来,“两圣地某某某”的称号,属于强大穆斯林政权的统治者,一个简单的衡量标准是:你的影响力能够到达汉志地区,影响麦加、麦地那的贵族阶层。

当埃及的谷物和金钱运抵汉志,萨拉丁的阿尤布王朝君主享有称号;当奥斯曼帝国的兵锋直逼阿拉伯半岛,伊斯坦布尔的苏丹得到称号;没有外人影响的时候,汉志的强者就会自己用这个称号……

“两圣地监护人”是1个有号召力的名衔,拥有者自然赢得在穆斯林群体里的名望,而没有称号的伊斯兰强人又有多少是眼红。

这个后果没有耸人听闻,仅仅是沙特监护麦加,政府对各国穆斯林的每年朝觐配额,总会引发伊斯兰国家的轩然大波。比如海湾强国伊朗跟沙特不和,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但就朝觐一事还得向沙特低头。

你能够叫“皇帝”就不会叫“王”,沙特国王也一样,既然可以叫“两圣地监护人”就少叫“国王”。


子屠龙


”两圣地监护人“是沙特国王的正式称呼,而”陛下“则是非正式称呼。”两圣地监护人“也被称为”两圣地服侍者“、”两圣地的管理者“、”两圣地护卫者“、”两圣地之仆“。沙特国王出访时官方称呼都是这么称呼,威严而正式,以强调沙特王室伊斯兰教守护者的独特地位,为自身的统治加上了一层神权色彩。

(沙特王室)

这一称呼中所谓的两圣地,指的是第一圣地麦加和第二圣地麦地那,前者是伊斯兰圣寺禁寺的所在地,后者是先知寺所在地。沙特国王并不是这一称呼的第一个拥有着,据信最初采用这一称号的是萨拉丁。后来奥斯曼土耳其苏丹塞利姆一世在1517年击败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后获得麦加和麦地那控制权之后,继承了这一称号,并且一直沿用至奥斯曼帝国末期。在奥斯曼帝国衰微的时候这一称呼转交给了汉志地区实际统治者哈希姆家族的历代麦加谢里夫。

(麦加禁寺与麦地那先知寺)

在以前这一称呼并不是正式称呼,在现代沙特王国的缔造者伊本沙特统一阿拉伯地区建立沙特王国之后,这一称呼就已经停止。后来他的儿子沙特第五任国王法赫德1986年将“陛下”称呼改为“两圣地监护人”,以示对真主的尊敬,用他的话讲,只有真主才能配的上“陛下”的称呼。无论是奥斯曼的苏丹还是沙特统治者,使用这一称呼的目的就是借用了伊斯兰教的宗教影响,对人们的精神控制,以强调自己统治的正确性。

(法赫德国王)

因为在中东地区,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社会的基本单位以游牧部落或者家族为主,不同部落之间的联系相对松散。统治者想实现对广大区域的统治的方法,一个靠联姻,另外一个方法就是依靠宗教。因为人们对于部落和家族的信服和认同要远高于对于统治者,在这种情况下统治者为了统治的需要给自己套上一层宗教外衣,就显得十分必要。这种强调“君权神授”的情况不仅仅是沙特,日本、泰国、英国这些君主国都是这样,拥有宗教守护者或者领袖的称呼,让王权与宗教相结合。法赫德国王采用这一称呼,其实已经超出了统治的需要,沙特自身的国际影响力也随之提高了很多。这实际上已经成为沙特的一张国家名片,其价值不可估量。

(现任“两圣地监护人”萨勒曼国王)

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关注!


古姿


透过现象看本质,虎贲带你观世界。


如果有一个人是,年级系主任兼任一个班的班主任,那么他肯定会说自己是系主任,而不只是说自己是一个班的班主任。

沙特国王也是这样的情况,国王只是沙特阿拉伯这一个地方的“班主任”。但是两圣地监护人,也就是伊斯兰教两大圣地的监护者,代表着整合伊斯兰国家的“系主任”,沙特国王当然也要挂个高级一点的头衔。

另外科普一下,他有时也会被翻译成两圣寺的服侍者、两圣地护卫者、两圣地之仆等,这个头衔曾经在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手里面,现如今传到了沙特国王的手里面,倒有几分传国玉玺的味道。(两圣地:麦加、麦地那,两圣寺:麦加禁寺、麦地那先知寺。)



虎贲军huben


衣撕烂邪叫就是癌细胞,不会产生符合人类文明的东西,从来只会扩散繁殖,侵害健康的土地和正常人的生活。天生的社会秩序和人类文明的破坏者,不稳定因素!!!!


秘境UFO


因为沙特是伊斯兰教的国家,麦加和麦地那两城市是伊斯兰教的圣地,教徒谟拜的地方,非穆斯林不得进入,而且在沙特等国,宗教权威高于国家。所以他们这样称呼自己。


心有主宰33


欧洲国家君主的正式称号才长呢。一般欧洲君主加冕会念出一长串属地的名称,一长串爵位的名称。然而一般直接叫皇帝,国王就行了。那么长的名字纯粹就是过把瘾用的


北漂叔叔


中国有句古话:天是王大,我是王二。老大只是虚位君主,实际上是老二说了算。再多的溢美之词给老大又能怎么样,反正老大是虚的,别说一百个美称,就是一万个也无所谓。


迁安百姓


这个嘛,我不大清楚,看来我的知识欠缺很多,该像你们学习


用户105068635369


这个称呼不是更风光吗?与所有穆斯林都套上了关系,还做出为宗教放低架子的道义高姿态。而沙特国王不就一国之王吗?无利相交可不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